隐喻认知理论视域下国家通用语言隐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11-23塔娜
塔 娜
(1.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汉文教材编辑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人们发现隐喻具备独特的修辞功能,因而隐喻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热议。而从20世纪开始,众多专家学者纷纷意识到,隐喻不单单属于一种修辞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隐喻的这种从修辞到认知的研究转向引起了学者们对日常隐喻的更大的研究兴趣。莱考夫与约翰逊(G. Lakoff and M. Johnson)认为,“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人们日常的概念系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其本质而言均为隐喻性的”。[1]例如“人生是一场旅行”这一隐喻式语句,就是通过人们较为熟知的“旅行”的概念来对较为抽象的“人生”这一概念进行释义,使人们自然展开联想,脑中浮现“畅通无阻”或“走了弯路”,抑或“遇到坎坷”等义项,以此来更具体地体会和掌握“人生”这个描写对象。这一理解重新探索了隐喻所具有的认知作用,在当代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2]
理查兹(I.A.Richards)在1936年对隐喻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将其由最初的语言层面转向了思维层面,对此所阐述的观点为,其运作机制即为两个并置概念基于互动产生出新的意义;[3]随后,布莱克(M. Black)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进一步促进了上述隐喻“互动论”的发展,认为隐喻表达的处理过程是通过在基本主词上映射次要主词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隐含”而实现的。[4]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面世,其中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从本质上来看,隐喻指的是在互动作用下,两个认知域之间所形成的跨域投射,自此,隐喻研究实现了重要突破,逐渐步入了认知研究阶段。
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体现在思维对人们的语言表达产生着影响,而反过来语言又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着影响。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思维工具,其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通过隐喻的学习来拓展学生语言和认知上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和重塑学生目标语的认知方式,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严世清指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隐喻能力互为补充和联系,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以上三种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目标语。[5]王寅、李弘更是创建性地提出了交际能力、语言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的教学观。[6]鉴于此,本文拟从词汇隐喻能力、类比思维、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一、隐喻认知理论基本观点
传统理论常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自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后,众多学者逐渐接受了他们的主张,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即用一个认知域来认知和阐释另外一个认知域,并且它还是人类认知世界、进行思维、展开推理、组织语言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这便是“隐喻认知理论”,又被称为“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书中共列举了82条概念隐喻,并将其归为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物体性隐喻三大类别。
(一)隐喻认知理论的特征
隐喻认知理论的诞生是从传统隐喻理论发展到当代隐喻理论的重要标志。传统隐喻理论主要阐释词语及句子本体(词义、句义)和语言运用(说话者的会话含义),而当代隐喻认知理论的观点则是: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且还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认知方式,其运作原理是以认知和推理的方式把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外一个概念域当中,让词句具备隐喻性,产生新的隐喻义。在隐喻式结构“A 是 B”当中,概念B所具备的惯例性、经验性和典型性等含义会投射到概念域A中。
该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方法论创新。这个理论不仅对语言现象进行了阐释,同时还对认知的发展、思维的过程、概念的产生、行为的依据等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阐释,这是理论上的一大突破。
2.使用频率高。隐喻在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中出现频率相当高。Richards曾提出,人类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隐喻,隐喻式表达在人们的日常会话交流当中平均占到三分之一的比重。Reddy指出,依据“管道概念隐喻”来描写言语交际的词语达三分之二。Ortony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概念隐喻性质。Derrida也将隐喻视为整个语言系统的象征,把隐喻看作一种普遍认识活动和表达行为。
3.研究范围广。隐喻研究史表明,隐喻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狭义走向广义,从修辞学进入其他众多学科。当今的隐喻研究早已跳出词平面的藩篱进入语句平面、语篇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还包括语法平面。莱考夫及其同事们正在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全面研究生物学、数学、经济学、宗教、政治、诗歌等。隐喻已成为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进而构成了一种研究范围十分广阔的“广义隐喻理论”。
4.功能扩展。如果仅从语言角度对隐喻进行分析,论证的往往只是它对语句修辞效果、含蓄表达、语用效果、增添魅力、修饰文体、情感烘托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上升到认知的角度来对隐喻进行分析,则需要论证它在概念的产生、理论的创建、知识的结构化、思维的拓展等方面的功能。隐喻的这种抽象思维功能还可细分为理论功能、发现功能、解释功能、模式功能、社会功能等。
(二)隐喻能力
随着隐喻研究的层层深入,有更多的学者尝试将隐喻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语言教学实践当中,对隐喻理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深入探究,隐喻能力这一新的提法便应运而生。
现代隐喻认知理论指出,隐喻不单单属于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供人类生存和思考之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带有隐喻性质的。隐喻能力就是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Chomsky语言能力的概念和Hymes交际能力的概念演化而来的,是结合了认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
学者们关于隐喻能力的研究已轰轰烈烈进行了30多年。在隐喻研究领域中,最先提出“隐喻能力”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Gardner 和 Winner,他们指出隐喻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对隐喻的理解能力、解释能力、恰当运用能力和对隐喻表达优劣的评价能力[7]。此后,国内外诸多学者就隐喻能力的定义问题展开了持续探讨。Pollio和Smith提出隐喻能力包含隐喻的创新能力、隐喻的流利表达能力和隐喻意义的发现能力。[8]Littlemore 认为隐喻能力可以划分为隐喻产出的原创性、隐喻解释的熟练度、隐喻意义识别的精确性和隐喻意义理解的快速性等四个方面。[9]
国内学者关于隐喻能力的研究则相对较晚,1998 年陈道明发表了题为《从习语的可分析性看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能力观》的文章,在国内隐喻能力研究领域开创了先河。陈道明在文章中指出语法能力、交际能力和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三大重要标志。但是他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个隐喻能力的完整定义。[10]严世清认为,所谓隐喻能力,“应该至少包括认知主体在各个认知域之间构建系统的类比关系所具有的能力”[5]。袁凤识等对国内外不同学者给出的隐喻能力定义进行总结梳理之后,将隐喻能力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隐喻能力可分为接受和产出两方面,关注的是隐喻的认知加工。广义的隐喻能力包括更多方面,涵盖了狭义的隐喻能力、隐喻功能、语用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关注的是隐喻的社会互动。袁凤识等给出的关于隐喻能力的最终定义为“认知主体基于自身体验在两个不同范畴的认知对象之间构建一定语义关联的能力”[11]。
二、隐喻认知的思维属性
对隐喻信息的加工会比对字面信息的加工更复杂,除了拥有基本的信息提取能力外,还需要激活一些非常规的信息。这些特殊的信息激活反映了隐喻表达和理解所必需的思维方式,本研究中将其概括为关联性、发散性、整体性和独特性。
(一)关联性
在分析隐喻的认知机制方面,有一种被多数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得以形成和理解的基础。而利森伯格(M.Leezenberg)却指出,相似性这一概念未免过于宽泛和微弱:谓其过于宽泛是因为两个物体之间具有无限多的相同属性;谓其过于微弱是因为其不能解释不同种类物体之间的比喻性的相似性。[12]换句话说,在描述过程中,两个事物之间固有的相似性可以不被关注,但是对于原本并不存在的相似性,则能够采用隐喻的方式创造出来。也就是说,概念投射不但能够利用事物的相似性,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事物的相似性。
有非常多的研究数据显示,被人们的思维过程所激活的认识是有限的特定的,[13]被思维激活的这些信息和原始的信息之间具有关联性。情境语义学的主张是日常会话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而不是表达真值,它通过描述“制约”关系来构建关联性。
(二)发散性
信息激活的过程具有非唯一性特征,这充分体现出了隐喻认知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属性,换而言之,则是根据已知的信息内容,若是从不同的范围或方向考虑,将会得到更多不同的新信息。也就是说,这一特性主要表现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概念隐喻并不具有唯一的框架。对一个事物的描述往往涉及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有时无法用同一个概念域涵盖。当我们不强制把它对应于某一概念框架和情境时,这一隐喻表达允许多个概念隐喻并置,对应不同的概念框架或情境下的理解,且每个隐喻概念独立统领一个概念网络。
其次,如果隐喻表达中源域的概念集完全不同于目标域的概念集,就无法满足关联性的条件;而如果源域的概念集和目标域的概念集完全相同,那么所产生的概念就是相同的;若是彼此之间存在包含关系,那么其中一个概念就属于另外一个的子概念,上述几种状况是无法构建隐喻的。基于以上分析得知,二者只有在相交关系的情况下,方可构成隐喻。那些只存在于源域中的概念依然会继续得以延伸,如果没有语境条件的限制,新概念会随着分支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虽然在某些节点上最终可以寻找到能够进行迁移的概念,然而,若是这一路径具有较长的距离,从结果方面进行分析,其产生的表达效果将近似于将源域中固有而目标域中并不存在的概念添加到目标域当中,实现了一种创造性地发散。
(三)整体性
称隐喻具有整体性,是指隐喻认知过程所展现的是一个系统。隐喻并不是偶然间在人类大脑中出现的某一活动或孤立事件,而是对人类行动的动态制约,其在人的大脑、身体以及现实世界的环境中广泛分布,人类为了对抽象概念进行具象描述,需要通过与身体和自身感官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类比的方式来完成。实际上,在人类的思维认知中,这类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其中,是对抽象事物进行认知的基础。为了保证清晰准确地呈现目标域与源域,该类隐喻概念通常可采用“A是B”的句式进行描述,以A和B为出发点,与日常交流活动中的情境信息有机结合,最终将会呈现出一个错综的概念网络。在该概念网络中,话语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会进行信息的流动,在此期间,某一概念节点出现迁移之后,与之存在联系的节点也会随之发生迁移,正因如此,在目标域中所表现出的是一个性质集,而并非是孤立存在的某个性质,最终这些众多概念均汇集在顶层的概念域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式。
再者,对于目标域与源域来说,二者之间并非是单一的投射,构建出核心的关联之后,前后文、背景、语境等各项语用信息利用语义信息以及关联性相互组合,从而导致非核心的概念发生迁移的情况,促使更大规模的概念产生迁移,甚至波及周边的一些非隐喻式表达,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联动与整合的目的。
(四)独特性
可以把思维的过程构想成从一个位置到另外一个位置的转移,它是在由潜在的认知状态组成的问题空间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后,形成一条具有独特性的路径的过程。[13]对于隐喻来说,这一路径体现出更加显著的独特性,其中不仅包含了话语发出者在隐喻创作过程中具有的表达独特性,同时也包含了话语接收者在解释隐喻时具有的理解独特性,因此具有极其类似的生成机制。正如前文所述可以得出,由于主体的认知能力不同,再加上外部环境信息存在差异,自然也会产生差异化的认知事实,对接下来的信息传播产生的限制作用也是不同的。从语义网络方面来看,则表现在选择分支概念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包括表现在取舍相应的焦点性质上的差异。首先,有赖于不同的主体认知和外在环境信息的取舍,认知主体最终可能会选择语义场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分支概念,对其语义进行突显。其次,对于长距离的信息流动来说,也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新奇感。在选择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推理的终点通常是无法确定的,概念分支的距离不断延长,随之产生的与根节点概念之间的偏离也会不断加剧。
三、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隐喻的产生和使用是自然语言的常见现象。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理据
受到传统隐喻观的深刻影响,我国多数学者也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这反映在语文课程标准或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倾向于将隐喻归类为修辞学,认为其属于语言能力的一种,因而并没有把它当作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慎重对待。当前在隐喻认知理论的影响下,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倡导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并将其单列出来,与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列为语言教学的三大能力,实施“三合一”教学方针,这才能充分体现概念隐喻观。
隐喻能使我们正确地理解抽象概念域,有效地扩展新兴知识,其教育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在很多抽象理论和微观世界中常常运用隐喻来做类比,比如物理学科当中经常会用水流现象来对电流现象进行说明,而化学中也常常会用太阳系图来对原子结构进行说明,等等。可见,隐喻能力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认知主体中,能够对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类比联系进行识别、理解和创建的能力。其中既包括被动地理解和掌握隐喻的能力,又包括创造性地使用隐喻的能力。更高目标还包括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活跃其创新思维。因此,在民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应重视融入当代隐喻认知理论的新近研究成果,尝试探索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具体方案、内容及策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应如何将这一思想体现在相关教材中;其次,这一观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具体实施;最后,在评价体系中应如何测试学生隐喻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培养的策略建议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隐喻不仅仅属于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人类基本的思维工具。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帮助学生发展隐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目标语的隐喻性认知机制,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整体水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下面将从词汇隐喻能力、类比思维、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1.词汇隐喻能力的培养。就词汇而言,它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是构成隐喻能力的基础条件。词汇学习可以说是各类语言教学都要涉及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使许多学习者感到犯难。众所周知,语言中有很多的多义词、固定短语、俗语等,这更使词汇学习变得异常艰难。如果学生以机械式的记忆方式学习词汇,往往会事倍功半,费力又耗时,记得慢且忘得快,很难切实提高词汇量。
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他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比如,要表达书本的概念时,英语中的符号能指用的是“book”,中文里的符号能指用的是“书”,而在日语中的符号能指则是“ほん”,这些符号的能指和发音都和它的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词语的核心语义与符号和音位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但是词义的引申则是通过隐喻机制来完成的。词语的多义性有赖于隐喻,词汇的新义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在人类认知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隐喻是保证词汇丰富性的不竭动力。
鉴于此,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授基本词汇的基本意义,还应当以认知学为理论视角,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对词汇进行讲解和剖析,加深学生对词语丰富的引申意义的理解,构建词语间的联想机制。隐喻从本质上讲就是以一件事情或经历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件事情或经历。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已有的体验和认知,用一个词语来联系另外一个词语,通过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词汇建立起与当前的新词语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熟知的事物与新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扩展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隐喻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词汇隐喻能力,同时增强他们识别隐喻的能力,使他们充分意识到隐喻的实质,即在目标域中系统投射源域概念的现象,进而使学生对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变得更加轻松。因此,词汇隐喻的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词汇的含义,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学生隐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类比思维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从本质上来看,隐喻恰可归为类比思维。
隐喻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认知工具和方法,人类利用具体的、熟知的事物或概念来对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进行建构,而正是两种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所以,若想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隐喻能力,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构建两种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联性。类比思维是通过将属性相似或相同的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根据其中一种事物的部分已知的属性去对另一种事物的相对应的属性进行推断的思维活动。而隐喻刚好就是基于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构建隐喻含义的。以类比思维为基础,我们可以为学生呈现运用隐喻思维进行推理的认知过程,从而对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和隐喻创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隐喻和隐喻思维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类比思维是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构建的一种思维活动,隐喻思维与类比思维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
3.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的培养。隐喻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如诗歌、小说)中。在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采用概念隐喻分析文体,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运用隐喻思维,在某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了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创作能力来提高其隐喻能力,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应鼓励学生多读诗歌等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能给人以较多的启迪,丰富的遐想。隐喻创造了很多相似性,建立了若干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因此通过多读诗歌(以及其他体裁的语言较好、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对于隐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很多新奇隐喻都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在日常生活和语言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收集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句,着力寻找其后所隐含的深邃思想。当然背诵部分妙言警句、奇特隐喻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高年级学生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增加适当分量的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哲学文章的对译练习,这既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增强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创新思路。
4.文化意识的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的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在隐喻能力的培养上主要体现为应该怎样通过隐喻认知方式来构筑话语的问题。若想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入理解语言表达中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就应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深层所蕴含的概念建构模式,由于说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所采用的语言建构模式也会存在差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喻能力的高低也会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一些涉及语言认知的思维品质的支撑,比如,了解概念性词汇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全面掌握概念性词汇的内涵及外延。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共性和个性并存。因此学生应该努力掌握蕴含在不同语言深层的隐喻思维的建构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品质。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学词作为教学重点,分析和讲授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式表达,让学生了解其深层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