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生成到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蕴涵
2022-11-23张神根王临霞
□张神根 王临霞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 1000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性、原创性贡献。他以共同体的实体形态为组织依托,以增进文化认同为核心导向,以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理想目标,以释放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共情力为情感皈依,以全方位铸牢共同体意识为建构路径,以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为价值旨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始终牵引着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对于助推新时代民族工作在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中开创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从中华民族的根脉上逐渐生长起来的有机实体,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主动的演历进程。在这一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孕育而生的共同体意识更是以思想精神的姿态揭示了作为实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发机制,即从“自发存在”到“自觉存续”再到“历史主动”。这一内在逻辑进路不仅集中表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进步跃迁,更传递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如何涌动于自在自觉自为的民族共同体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中。
(一)自发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
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育、发展、涵容与共同缔造文明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更是赓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升华史。从历史发展来看,从春秋战国的恢复王道、实行周礼到秦朝一统天下,从汉朝“华夷共祖”到南北朝“华夷皆正统”,从隋唐大一统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到康乾盛世,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各民族得以化约为一体的根由正源于对《周易》智慧的文化认同——“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在《周易》“化成天下”的共同体谱系中,56 个民族在“以文化人”的自发意识中结为一体,建构起56 个民族团结一家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几千年来“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格局,呈现出互通有无的交流交往交融状态,开显了“修文德以来之”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彰显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携手创建了灿烂文化,共同推进了繁荣发展。可以说,从地理风貌到经济发展,从政治制度到社会文明,从心理接纳到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融贯一致始终根植于多民族自发认同、和谐共生、共享共荣的厚重历史传统之中。
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组织与有机体而存在。它是不同民族在经济交往、文化融通、社会生活、宗教礼俗、军事活动等发展诉求的推动下自发形成的聚集意识与集合存在。这种自发一方面源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一胞多胎、一奶同源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源自对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独特生命体验、多元多彩文脉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但是,作为自发存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于仍处于意识萌芽的阶段,并未进入到主动自觉与成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更多表现为在选择与接纳之间将异质基因容纳自身,即此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在“和而不同”的意识引领下自在生成的社会机体。
(二)开显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发轫
思想自觉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身开显与真正建构。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发展是以近代历史的发轫为滥觞的。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使中华民族变成了“一盘散沙”。彼时的中华民族已经毫无“民族性”可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意识已荡然无存。“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暴露出“四万万人一盘散沙”的悲惨处境,发出的正是中华民族亟需团结一致、共御外敌、自强求变、繁荣发展的共同体意识与民族精神。近代中国以被动挨打的方式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提振了团结一体的意志,唤醒了自强保种的精神。梁启超于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率先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3],以此成为现代中国人“族群认同的标举符号或核心称谓”[4]。李大钊于1917 年在《甲寅》日刊发表了《新中华民族主义》一文,指出:“吾国历史相沿最久,积亚洲由来之数多民族冶融而成此中华民族,畛域不分、血统全泯也久矣,此实吾民族高远博大之精神有以铸成之也。……然则今后民国之政教典刑,当悉本此旨以建立民族之精神,统一民族之思想。此之主义,即新中华民族主义也。”[5]毛泽东于1919 年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提到:“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6]可见,近代历史以其被动发展的进程开启了思想自觉、特别是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主动,使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意识,乃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进入自觉的界面,由内而外化育出来。
借此,经过思想自觉的中介与主体能动的释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和而不同”成功转化为“异曲同工”。如果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发存在的前设语境中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异”,展示的是一胞多胎的“多”,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生成的根据,而思想自觉的发展语境则展现的是多民族文化的“同”,彰显的是多源共流的“共”,彰明的是积极建构的自我意志与自主精神。
(三)历史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走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主动的过程中敞开对自身的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发存在到思想自觉、从意识开显到革新脉动、从和而不同到异曲同工,逐渐表现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遵循与历史发展主动的掌握,即在互构共生与补益共进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历史之中有启示经验,历史之中蕴藏发展大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向历史主动的过程,也就是在弄清楚“从哪里来”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坚定“走向何方”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7]“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8]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建构便是在不断创新中开辟新局,在立足时代发展、掌握历史规律、洞察发展大势中把握历史主动。
从当下来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是复杂多变的,既有民族问题与矛盾冲突的深刻警示,又有团结发展、繁荣壮大的经验借鉴。冷战虽然已告别历史的舞台,但它在民族问题上留下的“余毒”,在后冷战时代的历史发展中才真正被释放与蔓延开来。例如苏联解体、巴以冲突、卢旺达大屠杀、阿富汗政变等民族问题事件,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了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对抗而被遮蔽的民族冲突矛盾逐渐暴露并激化演绎起来。霸权主义、威权政治与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冲突、东西差异,同样是民族问题激发加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源。在人民内部因为经济权益纠纷和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发的摩擦、冲突时有发生,“藏独”“疆独”“东突厥”等分裂势力依然存在,成为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隐患;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的阴谋活动一直没有停止[9]。他们一方面将文化多元主义、族裔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帝国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传入我国,试图对我国多民族国家整合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干扰,造成消极负面影响;一方面继续通过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渗透、勾结与利用,使我国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变得更加复杂。除此之外,当下中美“新冷战”局面的可能开启将民族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宗教问题等各类问题叠加效应倍增效应放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成了更大风险与挑战。当然,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对历史的认同感、对民族的归属感的做法——祭奠民族英雄、到纪念馆缅怀爱国人物,等等——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所在。
由此,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时代背景出发,就要敞开历史自觉,把握历史大势,发挥历史主动。既要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经验、获得给养,也要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明辨是非、破除干扰,又要在人类文明中合理借鉴、助益自身,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要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赓续与不断创新中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理论内涵,更展现出鲜明的思想特质。从提出进程、思想蕴涵、鲜明特质的“三维”立体审视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有利于把握其理论精髓与核心要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进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经历了一个从“中华民族是整体”“中华民族是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历程。1935 年12 月,孟真以《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一文率先提出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反思,“我们中华民族,说一种话,写一种字,据同一文化,俨然一个家族”[10]。而且“自古有一种美德,便是无歧视小民族的偏见,而有四海一家之风度。所以世界上的民族,我们最大;世界上的历史,我们最长。这不是偶然,是当然。‘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一句话,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10]。1939 年,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进一步发声:摒弃中华各“种族”之嫌,中华民族应当“跳出‘民族套民族’的怪圈,避免‘民族复民族’的自相矛盾”[11],真正成为“在一个政府之下营共同生活的人”[12]。一定意义上讲,顾颉刚与傅斯年的观点具有“相通性”[13]。而作为一个明确概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诞生,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形成的。此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学界得到广泛使用并逐步成为一个科学概念。1962 年,“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出现在考古学家夏鼐的《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中。他提出,“现今全国的少数民族还很多,他们虽和汉族不同,但各兄弟民族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与汉族的祖先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今日大家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14]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华民族共同体”词语多次出现在学者的表述中。1986 年,历史学家黎澍提出历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是依靠暴力和战争征服形式完成的观点[15],而周维衍以中国历史事实论证指出,和平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要方式,战争仅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扩大起催化作用[16]。1989 年,费孝通先生基于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7]理论,主张“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18],是“一体中包含着的多元,多元中拥戴着的一体”[19]。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自为的民族实体和统一体的观点,已经深刻蕴涵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意。1992 年,欧潮泉指出,我国学界使用的“民族共同体”一词,最初从俄文翻译而来,可分为单一民族共同体和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共同体[20]。此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术语分析与文章研究开始增多,但都没有达到专题性研究和系统性分析的高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稳定外延的成熟概念,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之后出现的。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同年9月召开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了具体、明确的表述,即“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21]。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2018 年,“中华民族”第一次被以《宪法》的高度确认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2019年9月,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中国成立70 年民族工作重要经验的“九个坚持”之一,进一步被确立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同年10 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论述。2021 年,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到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纲”的重要位置,强调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以彰显其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土、共同创造悠久历史、共同书写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过程中构筑起来的民族文明共同体,进一步展现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血脉相连的文化共同体、共御外侮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即“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22]。
首先,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爱国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23]这段话向我们清晰昭示,每个人、每个民族的命运都与伟大祖国息息相关。个人的发展、民族的繁荣都与祖国的成长同频共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同样始终与爱国主义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与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始终与伟大祖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次,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构成,是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单元。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中华民族向着共同体意识迈进的过程就是培育各民族团结统一、繁荣发展的意识过程,就是为单独存在的民族个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找寻并确认其合法身份与存在根基的过程。这一意识铸牢与归属认同的过程,为塑造更为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内生力量与根本要素。
再次,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的认同,是维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精神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回溯中华文脉的传承与演历,需要追忆中华血脉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探寻中华根脉的萌芽与成熟。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在中华文化的陶染中逐渐成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是以中华文化的悠远传承实现各民族独特生命体验与共有精神家园的辩证统一。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内容,“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21]。
复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确认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2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紧紧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探索,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根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地基。
最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明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25]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核心引领力量,始终致力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始终尽力于将各民族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美好生活不懈奋斗,始终献力于带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中坚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汇聚起凝聚各民族力量的磅礴伟力,释放强劲向心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特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处理三对关系,而对这些关系的辩证把握就彰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特质。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对其他问题起着管总、引领方向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注重对民族文化特色的保存与传承,更注重在中华文化的共性引领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为民族文化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中华民族文化的赓续性为民族文化的传衍注入动力,更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拓展中华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以民族文化的异质性敞开中华文化的发展张力。质言之,“有同无异,没必要强调共同体;有异无同,形成不了共同体。离开了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从谈起。忽略了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做起”[26]。所以说,“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辩证统一。整体意识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全面建构、全方位塑造与全景式把脉,各民族意识是对自身发展权益的自我主张、自我确认与自我维护,二者有机统一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积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同时坚持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拒斥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等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错误思想。申言之,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坚持将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置于首位,就是将近代以来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主题置于首位,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反对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则是进一步强调差异性不能危害共同性,民族性、多元性要坚持整体性、共同体的统领,是对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关系的进一步彰显。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是整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辩证统一。
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钱穆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创造出文化,文化又融凝此民族。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枝繁叶茂才能反哺根脉生长。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母体”,源源不断地向各个民族文化输送滋养,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体现与延续,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文化精粹的集中彰显,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多样形态的丰富展现,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既要增进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共建共享、互鉴互赏,又要注意“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27]的错误倾向,真正在相互促进、创新发展中实现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百花齐放。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在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作用,紧紧依靠制度和法治手段,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同发展。所以,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也要彰显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作用;既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也要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认同;既要坚持发展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要健全与提升治理民族事务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力量与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社会的实践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探寻出路,始终为正确做好民族工作、实现民族发展提供根本力量与政治保障。从当前来看,天山脚下南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世代友好相处的生活,正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贯彻落实的最佳典范。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各自力量,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民族政策、实践方略与领导方向。
(二)抓住关键少数,打造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关键作用。毛泽东曾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29]对于民族地区的领导与发展,更要借助少数民族优秀干部的力量发挥作用,依靠少数民族干部发挥“领头雁”的重要功能。因此,要善于识别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爱护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地区事务中的关键作用。从历史上来看,1940 年陕北公学成立时就开设少数民族干部班,为国家培养了30 多名少数民族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又接续涌现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回族干部马本斋等民族英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了国家利益而冒严寒风雪守护羊群,积极保护国家财产……从时代发展的当下来看,“雪域高原的雄鹰”拉齐尼·巴依卡扎根雪域高原、弘扬爱国传统,把为国护边当作毕生事业追求;在只有“三人乡”的玉麦乡,“最美格桑花”央宗卓嘎姐妹始终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和时代赞歌。可以说,从马本斋到巴依卡,从龙梅、玉荣到央宗、卓嘎,全国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正深刻地将对中华民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熔铸在伟大事业之中,既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更促进国家繁荣发展,各民族欣欣向荣。所以,少数民族干部以其独特的精神力量与坚定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光辉典范。
(三)依托特色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夯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30]。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要依靠自身,又要借助外力;既要依托自身特色产业,坚持“项目为主”,又要合理利用外部条件,推进“产业融通”;既要不断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又要合理有效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比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 年来,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经济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戍边维稳能力得到增强。2009 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乌鲁木齐“7·5”事件的影响,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仍实现了8%以上的增长。正如新疆社科院调研报告指出的那样,“内地支援新疆是一件大好事,但不能由此产生依赖心理。新疆的干部群众一定要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才能真正改变现状,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31]。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与国家的大力扶持共同印证并推动了“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深入落实,共同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共同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铸牢。
(四)增强文化认同,强化各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的是要增进文化认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3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3]。可见,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赓续与发展、创新,是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的内在生命。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既保持了文化多样性,又承继着文化一元性;既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又构筑起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与生命体验的契合是在语言表达、思想理解、文化认同、价值共识中逐步完成的。具言之,从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到汉代司马迁“华夷共祖”,从南北朝“华夷皆正统”到唐朝“大一统”“华夷如一”,再到清朝土尔扈特部东归,这些都塑造了少数民族的认同,他们主动将自身文化血脉融入汉族文明发展,汉族积极容纳吸收少数民族多彩文明的民族融合典范。加之语言作为文明的符号载体对于促进文化传播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有重要作用,所以积极开展关于“通用语言”的教育,将普通话与规范汉字教育纳入少数民族课程体系[34],是重要而有意义的。与此同时,推动汉族人民理解与尊重少数民族宗教礼俗,合理把握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独特性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维护共同利益、彰显共同价值,同样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向心力,增持文化发展蓄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夯实制度之基,坚持发展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合理彰显制度的力量。制度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应当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应当是既发挥民族自治的优势,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借鉴普遍有效的治理经验,又灵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变通执行;既保障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又凸显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35]。在普遍与特殊、汉族与少数民族、多样性与统一性、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整体因素与区域因素的辩证统一发展中,不断推动民族自治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决策法制化、文化传承标准化、宜居环境生态化,助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六)提升法治水平,健全提升治理民族事务的法治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紧密依靠法治保障。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法治是最坚实的保障。对待民族事务问题,既不能因为“敏感化”而“讳疾忌医”;也不能因为“民族化”搞“选择性执法”甚至“一刀切”,而是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有效解决。由此,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化,针对特定地区、特别事项实施差别化政策支持,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真正释放法治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效用。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旨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具有丰厚的理论蕴涵、扎实的实践举措,更有长远的价值旨趣。它致力于实现各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于增进文化认同、积极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奋力于彰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命运共同体。
(一)价值追求:努力实现各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36]。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身的初心使命。努力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擘画的美好蓝图,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民族发展进程中最朴素、最诚挚的诉求愿望。由此,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辩证统一,有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践行者、引领者,彰明广大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共建者共享者。整体与部分始终是辩证统一的。少数民族作为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不仅应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激活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蓬勃脉动,更应以共生共荣的美好生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价值取向:增进文化认同,积极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凝结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人心相通相聚,重在价值观一致、理念相通,其基础就是文化认同。“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只有真正解决了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国家安定团结才有充分保障。有了文化认同,生活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就有了相同的文化符号,有了共同的生活记忆,有了融进血脉的文化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得以铸牢。而如何将各民族独特的生命体验升华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如何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推动各民族交往发展,既需要经济层面的交流往来,更需要文化层面的陶贯熔铸,即只有真正做到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团结和睦,才能厚植民族团结之根,彰显民族和睦之魂。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大的精神基因与文化密码,而这就是内在于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
(三)价值立场:彰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民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37]将“石榴籽”化喻为民族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历史性原创性贡献。这一原创性贡献既集中表达了民族关系在新时代创新性发展中所形成的理论形态与现实样态,又指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彼此密不可分的交流交往交融中生成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持守的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价值承诺。可以说,以共同体的姿态建构新时代民族关系,就是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益与根本利益,就是要在彼此负责中打造共同福祉,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普惠人民,真正在汉族人民发展的同时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努力达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8]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概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理论,发展党的民族政策,确立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做出了历史性原创性贡献。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要夯实各民族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基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