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2022-11-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考核

解 琳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思政课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正向引导的作用,为高校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政基础,也就证明了有效的思政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很难再打造出良好的教学质量了,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师生关系进行调整,创新更加适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对于考核高校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也要有所变动,将思想政治课程的真正意义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才能在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祖国人才力量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思政课程是开展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在“互联网+课程”时代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就必须认识到当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信息技术手段融于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中。本文简要叙述独立学院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从建设校本资源平台、引入媒体热点新闻、构建线上实践小组等方面,对“互联网+课程”背景下独立学院思政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提供发展机遇

互联网能够带来大量的教育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可以打破原有课程内涵的局限,从而获得更为丰厚的教育资源,以便于对各高校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优化。在此情形下,教师们可以共享获取的资料,而高校学生也可以进行下载和复习,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效果。同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高效思政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以往都是以单向化知识的传播方式为主,而如今的知识传播方式则更加趋向于互动化,教学的模式更加开放。在“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下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动性,施教者可以在一个虚拟状态下鼓励高校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这样高校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更多的思考。由此可见,在这个崭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间必须能有更多的交流,才能使高校学生的个性得到更有效凸显,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带来教学挑战

“互联网+”模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互联网的虚拟化与开放化为各高校带来了大量的资料与信息,但难免会使各学校在管理上觉得无从下手。而许多高校学生并不具有辨别高质量资讯的能力,只能全盘接收,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在互联网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虚拟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相应减少,这就造成教师的思想引导对学生的影响逐渐淡化。由于互联网的娱乐属性强,很多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浏览资讯,或者通过在网上聊天或玩网游来打发时光,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不利于高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二、当前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独立学院课程思政教育中,实践性教育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新时代教育的目的也还不能彻底达到,但就教育现状分析,目前独立学院的课程思政与实践性教育主要面临着以下三个问题:

(一)教学素材单一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教师一时无法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所以在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时,往往脱离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将教材作为课程素材的主要来源,对教材进行口头讲解和逐一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口号,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也阻碍了思政课程的发展道路。

(二)实践教学低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下,许多高校学生都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意识到实践的价值,当教师布置实践任务时,往往采取应付的态度,缺乏创新意识,仅仅以顺利完成任务,保证期末得分为目标。同时,为保障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很多教师通常采取校内实践的方式,而由于学生对班级和各高校过于熟悉,降低了其参与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也导致了实践教学的低效。

(三)考核标准固化

从当前的思政课程教学中可以看出,其教学模式中的考核标准过于僵化。一方面各高校在培养和评价思政教师上,是以高校学生课堂业绩为重要的评价基础,这也使得部分教师为增加高校学生的文化课业绩,在课程中疏忽或者省略了实践环节;另一方面教师对高校学生进行评估与考查时,往往会把高校学生的期末表现与教学出勤状况当作考评的重要依据,而不是综合考虑高校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状况,这也使得思政课堂教育失去了本来的功能与意义。

三、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搭建新平台,创新思政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交流方式开始改变,网络可以将拥有共同爱好的人群进行聚合,形成一个网络性的群体,产生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链。当该群体中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进行密切的互动、协作与配合,有着统一的情感和行为时,便称之为社群。社群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内容,也与“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模式相契合,所以学校开始搭建出新的平台,为思政教育带来新的途径,也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及喜好,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释放出自身的潜能,构建出高效课堂。学校凭借社群的优势,在全校开始构建多个不同年级和层次的社群,由相关教师牵头对学生进行组织并传递思政内容,鼓励成员们共同维护社群,面对共同目标产生相互依赖性,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继而形成归属感,激发出维护社群的奉献精神。

(二)合理有效运用网络平台,有效传播正能量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网络平台”模式已经十分成熟,并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年轻人在网络虚拟空间交流中演化出特有的“网络用语”,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并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这种互联网形态导致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网络用语的肆意畅行导致一些不正向的话语体系融入大众面前,这就需要思政课合理运用好网络平台,建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构建话语体系展开引导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向大众传播正能量,从校园阶段就建立起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与正向的话语体系,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也能够对社会一些不良风气起到一定的影响,抵触不良的网络数据,摆正自身的立场,强化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突破传统课堂形式,调节教师和高校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以教师为教学主导,高校学生必须跟随者教师的步伐前进,这无疑地会限制了他们自己的思路发展空间,在“互联网+”的年代,教师们也就不再如从前那样是传授高校学生知识的唯一渠道了。因为在网络当中,高校学生有着更丰富的资料和知识空间,也造成了教师的教学地位遭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教师和各高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这个状况下,也要求高校学生和教师进行共同探索,突破以往的传统课堂方式,教师在把自己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之余,要把教学的主要地位归还给高校学生。教师以引导高校学生为重,使他们更加注重于发展自身的潜力,教师也不再是高校学生绝对的主导和权威了,建立更加和谐、科学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更加自主的教学中出现瓶颈或问题的时候,教师适时地予以引领与疏导,引领他们逐步探索更深入的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对学科产生主观能动性,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四)优化教育评估制度,使用更合理的评估方法

对于高校学生学科评价的时候,大多数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依据,但是,这些种形式对于思政学科来说并不全面,也不可观,虽然能够了解高校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却与思政教学的根本意义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面对互联网发展,更应该与之进行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对高校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更加恰当的改革。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对高校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将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建立日常表现考核项目,同时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论部分考试,解决时间成本,调整理论考试成绩在整体考核中的分数比例,让考核结果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同时让高校学生的素质能够综合发展。

(五)整合思政教学线上与线下资源平台,推动有机融合

互联网的普及与它的便利性分不开,大量的信息资源与十分便捷的传播与查询形式,提升了人们的学习与工作速度。所以各高校和教师们更需要通过整合思政课堂的教育形式,推动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将思想课堂的实际情境加以创新,并搭建起网络教学平台,来提高高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线上和线下教学配合进行,养成高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让思政教学的实质目的真正地发挥出来。教师也可以从微课堂进行切入,将知识点上到了微课堂上面,使高校学生在课堂之余,能够通过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来积累知识点,同时还能够实现更多的教学功能。比如各高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功能、高校学生的问题功能,甚至是对各高校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的评估功能等,增强了教师和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之余还能够让高校学生比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给高校学生创造比较优秀的教学平台,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

构建线上考核空间,增强思政教学的实践意识。通过线上考核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考核标准固化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各高校可以完善线上考核空间,加强对教师和高校学生参与思政实践课程的考核。在考核高校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要求教师和高校学生共同在考核空间内上传高校学生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如理论课小测成绩、实践课活动计划以及小组实践探究相关短视频等。同时,为实现高校学生考核的合理性,还可以请其他教师参与高校学生的考核和点评,并为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究分别进行打分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保持对高校学生思政理论课的认知程度,又能够提升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考核教师的过程中,除对高校学生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综合成绩进行分析外,也可以请高校学生参与对教师的点评,以此督促教师认真负责地进行思政知识的讲解,并积极组织思政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已经给各高校的思政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从客观的角度讲,也让教师与各高校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教学需要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为高校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让高校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目前在思政课教学中,还有很多的高校很难达到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这就更加意味着,要在“互联网+”的发展之下,进行有效的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之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网络中一些不正确的风气,使其走向正确的思想方向。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考核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