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2022-11-23王祎晨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体系大学

王祎晨

(西安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课程评价体系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对于教学效果具有反拨作用。考虑到保障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课堂效果,在优化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应考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崛起后,带来了大学英语教学手段和内容形式的革新,与此同时衡量教学成果的课堂评价也应该随之朝着多元化发展。随着对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对其考核的形式和侧重点也逐渐发生变化。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需重视教学评估这一环节。教学评估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通过反馈有助于高校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所以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综合性多元化教学评估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保障而言十分有必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对学生的教学评估应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并对其具体要求和内容做出了说明。

此外,在建立科学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时应考虑到语言学习的特性,英语学习需要长期以来的积累,是漫长的渐进周期过程,如果仅以一次统一的书面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脱离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考查。单单依据考试分数是无法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和技能获得的。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一、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理论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聚焦于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所进行的评价,有助于学习者意识到他们需要填补期望目标和当前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并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缩小这一差距。此外,其旨在通过考量学生的学习潜力,利用反馈信息来改善和加速学习者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同样地,形成性评价对教学具有反拨作用,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来自学生关于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自身课堂教学。并且,形成性评价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转变,深化了他们长久学习的意识。

另外,评估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多样,例如教师观察、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不同形式。由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应包含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之间相互评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和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多种评价主体。

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形成可以理解为当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时,评估就会变得具有形成性。因为形成性评估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已掌握(和尚未掌握)的知识内容,以便在教学和学习、教师观察和课堂讨论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终结性评价

与形成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通常用于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信息,然而终结性评价常常是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最终评估,即学生知道多少。一般终结性评价都是以评分为主,通常不会被频繁使用且都发生在教学环节结束时。期末考试、大学入学考试(如GRE 和SAT)、期末成绩和学期论文等形式都可以被看作终结性评价考核的方式。另外,除了考量在特定时间内学生成功与否或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外,终结性评价也常会被用于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升到下一个年级的学业水平能力。

高校英语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多以校本期末考试为主,其针对英语能力的侧重点几乎都聚集在学生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上,题型基本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一致。

因此,在高校英语课堂上,终结性评价强调学生对于语言知识把握的能力,但忽略了应该考核学生是否具有批判性地运用所习得的语言技能的能力。

(三)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被称为教学性评价或准备性评价,顾名思义,其一般发生在课程计划或者教学活动开始前,旨在通过对于目标学习者的知识、技能等情况进行摸底预测。通过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并且摸底学生可以判断目标学生是否具备实现后续教学活动的条件及能力,有助于及时调整好教学活动。通过在教学前对于目标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优势和弱势做出预测性的推断,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具有针对性,并利用提前得到的推断来促进学习者产生积极变化。此外,这一评价体系有助于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并可以用来实现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化教学,做到针对不同的班级因材施教,强化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都意识到大学英语课程评估体系亟待提高和改善,所以许多高校已展开尝试将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到其课程体系中,并以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为主,这种评价体系也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果。多数高校大学英语评价体系都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者占比形成学生最终综合成绩为主,改善了仅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单一形式的评估模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仍存在需改进的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中很少在课程或教学活动开展前实施诊断性评价,作为一门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必修通识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主体广泛,各专业甚至同一专业各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都参差不齐,若想实现高质量且具有针对性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对所带班级在授课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是有必要的。有助于教师了解本班学生在英语技能中共同的优缺点,从而进行差异化教学。

其次,尽管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引入了形成性评价,但是多数形成性评价仅被概括为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出勤、小组作业等方面,暴露出评价方式和内容不够多元化这一缺陷。形成性评价中多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未从学生视角反映自身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真实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在给予的形成性评价中也很难给出针对学生具体的个性化建议,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和方式。

并且,身处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目前的大学英语评价仍主要以人工评价的形式展开,尤其是评价信息反馈的途径主要借助教师在课堂上或通过师生面对面反馈等,而这样的形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及人工精力,因此其效率和频次都无法及时提供给学生反馈信息。这也使得高校无法充分依托互联网模式所搭建的线上评价系统,尤其是对学生自主评价、能动性及创造性能力的考查难以展开,容易造成评价的局限性。

综上,为了实现科学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上述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所存在的不足,通过改善评价体系的现状从而实现优化和革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三、构建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多维度综合化的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应考虑建立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来丰富评价效果。首先,在课前,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在每学期第一堂课对所带班级使用问卷、小测等形式开展诊断性评价。通过摸底该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当地调整符合该班级语言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例如英语输入能力较高的班级,可以在后续的教学内容中加入较难的阅读材料或听力材料以巩固该班级的输入能力。而教学重点则可以放在对该班级输出能力的培养上,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加重学生口语输出活动的比例,或通过布置写作、配音、小组演讲、辩论赛等任务提升学生的输出能力。此外,在学期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例如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小组任务的协作情况、课堂中与教师互动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方面入手。最后,在学期末时实施终结性评价来衡量学生在这一学期中对于语言知识掌握的情况。

通过在教学前、教学中及教学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这三者评价信息相互融合,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在一学期的英语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渐进式的学习过程监督及评价,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借助信息技术形成网络化评价模式

充分融入信息化评价手段,形成智能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即时性和全面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语言学习平台及软件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雨课堂、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高校及教师应透彻研究如何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和网络资源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及时评价,并将其纳入进课堂评价体系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学习通在班级群中下发作业或热点话题讨论等,根据学生们在讨论区模块中所给出的回答在线追踪,及时记录学生对每课话题延展的理解情况等,并利用该平台提供的统计功能监管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学习档案,记录自己一学期的英语学习记录。档案中所含有的学习资料应强调与语言学习相关,但对其话题形式等具体内容不做限制。比如电子档案记录中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话题的双语材料、自己课堂上的演讲展示、四级翻译练习、U 校园学习时长、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等任意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内容。最终学生通过统计和归类自己的电子学习档案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在该学期英语学习的板块和内容情况,并自测自己对档案内所记录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学期末时,教师对每名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进行评价,根据电子档案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三)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其自身对自己或同伴的学习评价也具有参考性。因此,评价体系应当重视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促使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多视角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信息的反馈。教师在布置小组任务的同时,也应积极引入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及学生对自身完成任务和作业情况的评价。改变过去评价中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现象,通过加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能够自我监管自身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期初期计划好本学期英语学习目标,学生在整个学期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计划完成目标,教师在这一学期可以持续性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但监管和评价主体仍是学生自己,利用自我评价学生可以逐渐获得独立学习能力,并根据自身定期反馈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其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英语任务建立组内同伴互评的评价方式。同伴互评的焦点可以是组员英语运用能力、协作能力、英语语言知识掌握情况、批判能力等内容。该方式可以通过小组任务完成后的问卷形式展开或以完成任务中组员互相追踪和记录的形式为主(谭芳敏,2021)。

参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帮助学生从他人视角及自身视角得到关于英语学习的反馈,利于学生们获得更全面、更客观的信息反馈,及时改进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结语

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推动教学质量发展和提升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钻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实践性及必要性。高校通过完善和优化自身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加强构建科学化、全面性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效果。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学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所发挥的价值不容小觑。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体系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大学求学的遗憾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