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沙猪配套系仔猪的饲养管理

2022-11-23

中国猪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乳泌乳猪舍

陈 柳

(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湖南湘潭 411104)

湘沙猪配套系是利用沙子岭猪优良种质资源与引进品种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优质猪配套系,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瘦肉率、经济效益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沙子岭猪。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毛色统一,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特点,可作为优质猪开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欲提高湘沙猪配套系中的仔猪成活率,增加养殖户的收益,必须从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1,2]。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先用高压冲洗机彻底清洗,再用2%~3%的烧碱喷洒。有条件的还可进行熏蒸消毒,熏蒸后通风3~5 d便可投入使用。

1 环境因素

1.1 做好栏舍消毒和防疫工作

湘沙猪配套系仔猪对环境的要求是干净卫生、适宜生长。因此,湘沙猪的饲养场要做好平时的日常消毒工作和猪群发病时的隔离消毒、杀菌工作。日常消毒可选用安全、高效、刺激低的消毒药,按一定比例稀释对栏舍墙壁进行喷洒,每周进行1~2次。隔离与消杀方法可参照常规消毒,1~2次/d。病死猪的尸体及排泄物还应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场空栏后,应对圈舍及其周

1.2 加强栏舍通风

哺乳仔猪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很多细菌和病毒,环境温度、湿度不适宜或仔猪进食不充足等均会致使其抵抗力下降,造成有害病原入侵机体,导致仔猪发生疾病,甚至死亡。如目前生产中常发的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支原体肺炎等,均是与仔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健康状况不佳有关,尤其以冬季猪舍阴冷潮湿影响最大。因此,冬季应注意仔猪舍的保暖与通风,栏舍空气流通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空气流通一方面能减轻猪舍氨氮浓度,另一方面能及时排走二氧化碳气体,补充新鲜空气。夏季猪舍的良好通风还能起到防暑降温、降低猪舍异味的功效。因此,猪舍做好通风,才能给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仔猪成活率。

2 营养因素

2.1 养好妊娠母猪,提高仔猪初生重

想要养好仔猪,需要养好妊娠母猪。妊娠母猪的饲料要营养全面,且要满足妊娠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和胎儿的生长需要。母猪妊娠后期胚胎生长迅速,特别是产前20 d生长最快,生长量约占仔猪初生重的30%。因此,在母猪妊娠后期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特别是供给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等含量高的饲料,不但能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提高个体初生体重,而且也能满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使母猪保持一定的膘情,储备一定的能量为分娩后泌乳打好基础。

2.2 养好妊娠母猪,提高初乳的质和量

母猪的初乳不仅可以为初生仔猪提供有效而全面的营养物质,而且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使仔猪获得后天被动免疫,在仔猪保健上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是初生仔猪健康生长的基础。由于胎儿无法通过母猪胎盘获得抗体,不具备先天免疫力,因此,必须通过初乳获得免疫力。

总结发现,影响初乳分泌及泌乳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类:①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合理搭配妊娠母猪的日粮,且日粮需多样化,同时,还要注意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②供给妊娠母猪充足的饮水;母猪饮水不足,分娩脱水直接影响泌乳量。③做好母猪产后的消炎;母猪产后消炎不彻底可导致母猪产后不食和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母猪产后消炎最佳方案是用药和护理“双管齐下”,用针剂控制住病情,配合后期护理,如阿莫西林拌料能最大限度清理分娩母猪子宫炎症,提高母猪利用率。如果仅用药或只护理,母猪产后几天就会出现无乳、便秘或不吃等,严重影响仔猪发育。④保证仔猪活力;仔猪的活力越强、吸吮力越大,拱母猪乳房的力量就越大,能更好地刺激母猪乳房,促使母猪分泌更多的催产素等,使得母猪的乳房发育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母猪的泌乳力。仔猪活力差、吸吮力低下时,母猪乳房中的奶水不能及时被吸食干净,会导致负反馈调节,使得母猪整个哺乳期的泌乳力下降,甚至出现乳房炎等。

针对以上原因,要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饲料营养,保质保量充分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从而保证母猪和胎儿的发育,减少早产、弱仔和无乳症等现象。同时,加强母猪产前产后护理,分娩前做好产床空栏消毒,母猪上产床前做好消毒,母猪分娩前控制饲料喂量,做好接产工作,产后注意仔猪保温,固定乳头。

3 饲养管理

3.1 控制好初生仔猪的环境温度

由于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被毛稀少,对寒冷环境极其敏感,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2~34℃,最好的办法是产栏内设置保温箱,箱旁有仔猪的自由出入口,箱顶安放红外线保温灯,箱底铺放麻袋或干草。仔猪初生后及时将其放入保温箱,将出口封住,喂奶时将出口打开,调教几次后,仔猪会自动出入。仔猪各日龄阶段的适宜温度有所不同,应实时调节保温箱温度,如初生仔猪34~35℃,以后每天降低1~2℃,直至保持20~22℃。

3.2 保证仔猪及时吃初乳

初乳指母猪分娩后前3 d分泌的乳汁。初乳营养丰富,富含免疫球蛋白,能给仔猪提供能量,促进仔猪恢复体温、促进免疫系统发育。初乳是初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的途径,并可促进新生仔猪的胃肠道上皮黏膜发育,对仔猪的健康十分重要。仔猪初生后应及时吃到初乳,确保营养供应。

3.3 剪犬齿与断尾

为了防止仔猪互相争抢时咬伤母猪乳头,需在仔猪初生后剪掉犬齿。剪齿时应不损伤仔猪齿龈,断面要剪平。断尾的目的是预防猪在育肥期间互相咬尾,一般断尾与剪犬齿同时进行,用钳子剪去仔猪尾巴的1/3,然后涂上碘酒,防止感染,注意防止大量出血和并发症。

3.4 补铁

初生仔猪行动迟缓,体质较弱。铁是血红素和肌红蛋白的必需元素,是细胞色素酶类和多种氧化酶的成分,新生仔猪对铁元素需求量大,母乳中含铁量很低,仔猪缺铁时易导致营养性贫血症。因此,初生仔猪一般需要补铁。补铁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法是给仔猪肌肉注射铁制剂,如硫酸亚铁针剂、牲血素等,一般在仔猪初生2~3日龄时注射100~150 mg/头铁制剂。

3.5 寄养与并窝

当母猪产后无乳、产活仔数超过有效乳头数或母猪因故死亡时,需及时将无乳吃的仔猪寄养。当有1头或几头母猪产仔数较少,可将2窝并成1窝,1头母猪哺乳,另一头母猪则可提前断奶提早进入发情配种期。但应注意以下3点,一是并窝母猪的产仔日期要尽量接近,最好不要超过3~4 d;二是初生仔猪一定要吃过初乳才能寄养和并窝;三是后产的仔猪与先产仔猪并窝,选择大个的并,先产仔猪与后产仔猪并窝,选择小个头的并。

3.6 及时补水补料

水参与机体的消化、吸收、运输、排泄,可以说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都离不开水。缺水会导致仔猪肠道发病率增高,消化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若不及时补水,会损害仔猪的健康,甚至会造成仔猪死亡。因此,应优先选择优质水给初生7 d内的仔猪饮用,一般公认的优质水,需满足4个条件:①不含任何对人畜有毒、有害物质(杂质、病菌、有机物和重金属等);②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③pH值呈中性偏弱碱性;④小分子团活性水。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日俱增,而母猪的日泌乳量在分娩后先是逐渐增加,然后逐渐下降。因此,应及时给仔猪补饲教槽料,教槽料能够提高仔猪消化器官的机能,使其尽早适应饲料,为提前断奶打好基础。

4 小结

仔猪是猪场的未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尤其是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加强对母猪与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与免疫,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增强猪的抗病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初乳泌乳猪舍
羔羊被动免疫建立过程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冬季养猪高效管理要点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初乳那么少 够宝宝吃吗
浅谈影响小型猪场猪舍环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