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黄山市生猪养殖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2-11-23李新路

中国猪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山市养殖业养殖场

李新路

(安徽省黄山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黄山 245000)

1 黄山市生猪养殖业现状

黄山市地处安徽南部,以“八山一水一分田”为地方特征的山区县,无法大规模发展生猪养殖业。但猪肉是群众肉类消费的重要畜产品,不能仅依靠异地调运,当地生猪养殖应坚持适度发展,满足基本自给[1]。自2018年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黄山市生猪生产形势持续表现不佳后,2020年逐渐回暖。据统计,2021年,全市肉类总产量7.24万吨,同比增长19.1%,畜产品总量12.03万吨,同比增长11.2%,市场供给稳定。全市生猪产能恢复效果显现。2021年底黄山市生猪存栏42.1万头,同比增长1.2%;能繁母猪存栏3.31万头,同比增长43.6%。全年生猪出栏72.8万头,同比增长22.4%,猪肉产量6.21万吨,同比增长21.3%。

然而生猪生产行情受供需两端影响,猪价出现持续僵持表现。一方面受到饲养成本的高压,养殖场(户)持续压栏挺价,惜售表现明显,猪价下跌难。另一方面在政府稳产保供激励政策背景下,生猪产能缓慢提升,生猪生产得到恢复,生猪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价格提升困难[2]。猪肉市场呈现供销两弱,导致生猪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受挫、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出现。

2 黄山市生猪养殖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生猪养殖场 (户)生产积极性受挫

受“猪周期”和部分地区非洲猪瘟疫情波及影响,生猪价格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一直“跌宕起伏”,当前“猪周期”下行压力加剧,生猪养殖场(户)面临压力增加。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山市受当地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影响,旅游业及餐饮业等相关领域经营性发展水平不佳,生猪养殖等行业生产形势同期下滑。受复产增养等政策扶持,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市场总体供应情况逐步改善等影响,2021年下半年以来,猪价下降趋势明显,生猪养殖行业出现阶段性亏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养殖场(户)生猪养殖的积极性。

2.2 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不足

黄山市生猪养殖主要为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易受生猪市场价格影响,常出现跟风补栏、压栏或恐慌性抛售等盲目行为。大型生猪规模养殖场主要是自繁自养或纯育肥模式,产业链较为单一,产业发展方向多为横向扩大养殖规模。龙头养殖企业尚未向屠宰加工、饲料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等上下游领域纵向拓展,收益稳定性差,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不足。在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复杂背景下,生猪短期供应受阻,异地生猪调运难度增加,生猪养殖场(户)的养殖利润承压,行业加速分化。部分生猪养殖场(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经营能力较差、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的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逐渐被清洗淘汰。

2.3 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2021年,受下半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与聚集性疫情影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带动配合饲料价格上涨,且原料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大于生猪出售价格,“购销剪刀差”不断扩大,直接影响生猪养殖业盈利。2021年以来,玉米、大豆等价格较快上涨,直接带动生猪养殖业饲料原料价格上行。并在饲料生产领域不断延伸,从而推动饲料产品出厂价格总体走势快速上涨,直接造成养猪成本的攀升[3]。

2.4 环保治理任务重

黄山市生猪养殖分布区域广、规模小,且多位于山区,监管难度大,环保治理任务重。部分生猪养殖场(户)因之前建场选址不合理,位于禁养限养范围内、养殖场建设标准不高、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造成养殖环境污染。为解决当地生猪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采取限期整改、恢复环境或移址重建甚至关停等措施,并通过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等环保督查活动,将压力层层传递至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生猪养殖场(户)持续承受环保高压影响,倒逼未达到环保要求的生猪养殖场(户)退出市场。

3 黄山市畜牧业发展对策

3.1 强化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

一是加大政府支农投入力度,统筹配套涉牧资金,发挥资金协同使用的放大效应,保障生猪稳产保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动物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投资到位。二是推动“保险+特色养殖”惠农惠企,做好前期实施的大灾养殖业保险、补充性商业保险与完全成本保险等保险的过渡衔接,主动探索“期货+保险”创新机制及区域产量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创新险种[4]。三是建立“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社会参与”投入体系,积极稳妥开展生猪养殖业抵质押物创新试点,建议金融部门优化“原材料抵押贷款”,设置原材料储备基金,缓解绿色食品收购、存储原料和加工环节阶段性资金压力,共同扶持生猪产业发展。

3.2 健全生猪产业链

一是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畜禽养殖企业、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对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纵向延伸产业链,形成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不断提升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二是强化对初创型企业融资支持和成长型企业培育扶持,通过项目、资金支持企业“延链强链”,积极承接大企业产能转移,鼓励企业开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营,创新开展生猪产业链贷款,带领更多中小养殖场(户)发展,不断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3.3 打造地方特色畜产品

聚焦地方优质猪种,在规模养殖基础上大力发展独特的地方资源优势,推进皖南花猪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5],加强核心育种场、扩繁推广基地建设,生产质量过硬、满足群众需求的地方特色畜产品[6]。结合本地绿色生态优势和饮食文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积极建设徽菜产业上游食材供应基地,提升地方特色畜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徽州特色的食材供应链。依托黄山市田园徽州品牌,结合“单身经济”“居家经济”与“懒人经济”时代新消费模式,主动下沉外卖市场与速食市场,深挖快消品、速食品制作工艺,培育一批徽州特色的“土字号”“乡字号”绿色健康饮食产品,构建地方特色品牌核心竞争力[7]。

3.4 提升绿色养殖水平

提高绿色养殖积极性,发展种养结合模式,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及时返田消纳构成生态循环,突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末端”利用[8],并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新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度结合。推广“企业+农户”模式,与规模养殖场(户)建立一对一联结机制,指导每一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确定一种治污模式,制定一套消纳粪污方案[9,10],实行清单管理。对非禁养区生猪养殖场(户)实行分类治理[11],并与环保部门联合成立绿色养殖试点工作专班,共同推进常态化养殖污染整治督查工作,引导生猪养殖产业绿色发展[12]。

4 结语

“猪粮安天下”。面对生猪养殖场(户)生产积极性受挫、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不足、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环保治理任务重等当地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强化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健全生猪产业链、打造地方特色畜产品、提升绿色养殖水平等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安徽省黄山市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黄山市养殖业养殖场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数字化智能背景下畜禽养殖业发展路径及赋能对策研究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