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公共课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23宋咏雪
宋咏雪
(吉林卫生学校(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吉林吉林 132011)
中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简单理解就是将思想和实际相结合。对于职业教学者而言,就是将知识和技术结合,"知"指的是基本知识、文化;“行”指的是行动,实际操作能力。这也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基本动手能力之外,还在表述和沟通、语言文字运用,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也要进行一定的培养。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中职学生应当具备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征[1]。公共课是在中职学校洗涤学生的灵魂,安抚躁动的情绪,防止因为学生心理活动过激而导致多种负面情况同时出现的重要介体。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打造和谐学校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不要只注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于公共课的教育,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高技能工人[2]。
一、当前中职学校公共课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公共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因为我国工程师范类高校毕业生数量相对有限,所以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主要师资是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类专科的大学生及硕士。尽管拥有教师资格,可以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的考核,然而,部分教师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师范类教育,因此普遍缺少对课程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尤其是对职业技能师范教育的掌握与培训的欠缺,因此在职业教学基本理论、课程设计、教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也有所欠缺[3]。
2.对专业情感和职业道德重视不够
教师的专业情感和职业道德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教师专业情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教师走向成熟教育者的标志。教师职业道德包括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和选择、对教师的教育、对教师职业工作的意义。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过分重视职业技能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忽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基本方面的建设。在教育方面,这将使教师成为一个只会教书而不会育人的工匠群体,在没有灵魂的劳动中发展教师的职业生涯[4]。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职业情感呈现弱化趋势,这势必会对学生的教学有所影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教师工作满意度低,缺乏自豪感,工作倦怠严重,放弃教育改行是很常见的。因此,职业学校有必要关注和加强职业教师对教育情感的建设[5]。
同时,中职公共课教师将学生就业作为指导和技能培训的核心,广泛实施课程改革措施,拥有高度的职业自主权,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规范自己在执行教师职责和教育工作中的行为,使自己适应中职专业公共课教师的角色需要,能够胜任职业教育的要求。
3.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合作意识不强
公共课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应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自我反思,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6]。其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合作,互相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缓解教师的压力,扩大师生之间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许多教师,特别是在过去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教师,几乎经常采用同样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并没有关注到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7]。他们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对终身学习持应付心理,忽略了反思和改进,这不仅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同时,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担心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被其他人所掌握和超越,因为“同行是冤家”,害怕他人比自己更有竞争力,从而不喜欢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或是他们已经习惯在课堂上“单打独斗”,从而不会运用与人协作和校内外互相沟通交流的教育经验,这对于提高公共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很不利。
二、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现代的教育学理论通常以下两个主线来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加以论述,一是从教师个人心理的、内在的视角来阐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二从教师所受教育的、外部的视角,来理解与促进教育的学科发展过程。本文也就以这两条主线来进行探讨。
1.从教师个人心理角度出发
(1)培养职业情感,提高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在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教师确立自身专业身份的基础,也是提高专业素质的指导和动力。只有具有较高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教师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选择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8]。在情感上建立职业认同、自豪感、责任感,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说到信念,我们必须敢于克服影响专业发展的障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在习惯方面,他们根据职业道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在实践中自愿履行职责。
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提高职业道德,热爱教学事业,热爱职业学校学生,热爱职业教育,增强责任心,坚持教育价值观,为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2)树立专业发展观强化合作学习意识。中等职业院校老师要树立专业发展的目标,并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实现自身更新,才能完成当代中职院校老师的教学使命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而在努力造就学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活出独特的职业尊严与快乐[9]。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强化学习意识,培养终生学习的正确价值观,并保持思维的活跃与开朗的学习态度,通过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等方面不断学习,实践,思考,内化职业情感,形成职业技能,促进职业发展。让学生自己逐渐完成了由一名生手型老师,到骨干教师、专家型老师等的发展与过渡。
此外,教师需要提高合作意识,以改变以往的孤立和封闭。教师不仅要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还要与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单位、学生家长等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顺利发展的保障。特别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过程,课程改革不能由单位或个人进行。加强与教师的合作,建设团队,共同学习,共享资源,共同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从教师受教育的角度出发
(1)制订中职院校教育专业规范。2011年,中国教育部研究并发布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用)》,对建立更高水平的中学教师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水平。中职学校公共课老师将和一般中学教师一样具备了更强的专业化,这就要求中职教师不仅要具备公共课教学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专业方向调整自己来适应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要求[10]。所以,通过制定并实施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标准”,即一个合格高素养的中职学校公共课教师,在教育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推动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各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实施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建立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在职培训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服务,实现职教公共课教师培训的专业化。
因此,应从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入手,完善职业技能师范教育;构建中职院校师资入职培训机制,针对新任老师实施有计划的帮助、引导与培训,严格规范其基本教育活动,并指导新任老师详细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落实中职院校师资在职教育培训机制,实施职业培训师资素养提升工程,建设师资研修培训基地,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建立校企合作的培训机制和职业教师培训的学习交流机制。
(3)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在大多数公共课教师进入职业学校后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协作学习的教学氛围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院校需要经常为教师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探索,逐步成长。
(4)教师学习协作环境的构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例如,教师如果认为学校领导给他们的工作设置障碍,不关心他们的发展,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团结,教师会感到强烈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挫折感。因此,他们会逃避责任,不不利于做好工作,更不利于公共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老师在学校能感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关系,感受到不断创新的学习精神,教师自身也会改变自己,克服困难,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能够促使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与愉快的合作,帮助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形成对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产生积极的文化“熏陶”。
结语
由于中职公共课和普通中学课程存在区别,所以在中职学校里,公共课教师虽然不需要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但也需要有对职业教育的热爱,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老师还需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明确学生的培养方向为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中多与专业课知识融合渗透职业教育。并且还需要健全公共课教师的培训体系以及长效机制、完善中职公共课教师的资格认定制度,不能完全按照普通中学来规划中职公共课教师的发展,因此完善的发展模式是促进中职公共课教师的良好发展的前提。
在公共课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对公共课的关注度和公共课的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在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有利于实施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学的双赢。通过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学生可以达到同等水平的技能和素养;提高学生做人与做事的综合能力。
各职业院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的意见,在“十二五”提出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完善组织领导、财政支持、人力资源配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优先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质量是关键因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只有拥有一支专业、技能型的教学队伍,才能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