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研究
2022-11-23白新蕾陈培友
白新蕾 陈培友
(1.江苏开放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6;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必要条件。[1]建国以来,计划经济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辈出,成绩惊人。但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及我国国情的转变,原有的单一、集中的培养模式既不再适应时代需求,更不能满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生存发展需求,社会各界便开始了后备人才培养多模式的探索。本研究就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特点及发展现状展开深入剖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改进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策略。最终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全面发展,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该研究从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力求从根基上、源头上进行深刻、理性剖析,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和青少年体育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笔者以体教结合、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下载相关文献、论文百余篇。此外,笔者参加了江苏省体育局“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关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地调研工作,通过与基层体校负责人、体育部门相关领导、基层教练及学生家长的访谈,为该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2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1.1 模式一:体育系统“基层体校”模式
基层体校是我国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金字塔三级训练网的塔基,主要是指区县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具体包括区县级的竞技体校、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中学、单项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等,其主要承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初级训练任务。基层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根基和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 模式二:教育系统“体教结合”模式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体教结合”并付诸实践,一大批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相继确立。体教结合力求通过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经费投入共担、人力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用、培养工作共管、目标认同共识”的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它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和完善“体教结合”模式,既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关键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计。[2]
2.1.3 模式三:社会系统“俱乐部”模式
自2000年起,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进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以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3]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引入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建设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经营方式逐渐向市场化过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旨在遍及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更广泛的体育服务,满足更多样的体育需求,促进其更全面的发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4 模式四:家庭系统“个人—家庭”模式
“个人—家庭”培养模式随着丁俊晖、潘晓婷等运动员的成功进入人们的视野。该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自然出现的一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与国家出资的三级训练体系不同,力量完全来自家庭内部,由家庭出资负责运动员的学习、训练、比赛等一系列费用,收益和风险并存。该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尝试,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构成。
2.2 各模式下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
2.2.1 模式一:基层体校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夺冠”优势
张冰等在其研究中指出:当前我国的优秀体育人才90%以上是由业余体校、省体校培养出来的,如今训练的主战场仍在业余体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校将继续扮演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4]可见基层体校具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夺冠优势。
理念层面:基层体校将提高运动训练者的运动技能、运动成绩,向上级输送更多后备人才作为其最初的也是终极的目标。“以体为本”是基层体校的发展方向,“成绩至上”、“夺标育人”的办学理念在运动员价值观念塑造中占据主导地位。
训练层面:举国体制的的实施为我国基层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1973年的全国体工会议决定大力抓业余训练,贯彻从难从严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原则,平均每天训练5小时以上。[5]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基层体校始终保持着半天文化课学习,半天训练的时间安排,对基层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早期高强度专业化训练为其运动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层面:基层体校的教练员大多是国家队、省队退役的运动员,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特长生,他们从小经历了体校系统化运动训练,有扎实的运动技能基础、丰富运动训练和大赛经验、较强执训能力。
生源层面:成功的选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基层体校学生基本都是通过运动员选材方式进入学校。根据项目的不同,基层体校对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体素质、天赋条件等进行了预先评估,因此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运动潜力。
由此可见,基层体校的夺标理念、专业培养、训练氛围、雄厚师资、优质生源使其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备了夺冠优势。
2.2.2 模式二:体教结合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保障”优势
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提高的保障,也是基层体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经济下的训练体制使得运动员学训矛盾突出,文化素质较低引发一系列生存难题,进而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严重萎缩,体育运动学校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最初的实质就是想借结合之名解决运动员的学历问题,实现退役保障。
而教育系统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体育系统形成了几种体教结合形式:一成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即通过选材把好的苗子放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合作办学,即在普通中小学试办二三线运动队,学生读、训均在普通学校,由体校教师负责训练;三是学籍挂靠,即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学籍挂靠在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平时与普通学生一起上课,通过走训的方式提高读、训质量。这些新形式的探索,旨在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丰富文化教育资源优势基础上,弥补基层体校短板,既不影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又能保证较好的运动训练,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切身利益的维护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保障作用。
2.2.3 模式三:俱乐部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扩展”优势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创建的新型社会组织,已成为青少年校外、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间联系的主要平台,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扩展”优势。
从总体数量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激增,发展初具规模。田丰在其研究中综合各省市的情况指出:国家制定的5000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和600个国家示范青少年俱乐部的目标基本实现。[6]而且地方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数量也呈快速发展态势。数量的急剧增加扩展了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
从家长态度看,刘海燕等在其研究中指出目前有78.6%的家长支持子女参加俱乐部活动。[7]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体育及专业训练相区别,其模式得到了家长的青睐,从而扩大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数量,扩展了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数。
从实际工作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承担各类体育项目的培训,并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来开展工作。在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提高体育运动普及度、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同时,兼顾体育运动技能传授、体育人才挖掘、专项强化培养及向上输送工作,扩展了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
2.2.4 模式四:“个人—家庭”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动力”优势
家庭在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是不容小觑的力量,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强大的“动力”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供个人—家庭支配的收入也有所增加,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家庭独立培养子女成为优秀运动员提供了经济动力。但由于应试教育、独生子女因素等影响,多数家长更倾向于子女从事一定体育活动,强身健体,而不支持甚至阻碍其参与专业化运动训练。因此家长培养观念的转变、态度的支持成为子女竞技体育参与的精神动力。并且一个家庭的体育氛围会直接影响其子女体育兴趣的养成、运动天赋的发掘,是决定家长直接对子女进行运动投资、竞技体育参与的环境动力。
2.3 现阶段各模式下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困境分析
2.3.1 模式一:基层体校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金字塔塔基的基层体校逐渐褪去往日光环,发展进入低潮期。刘永东在研究中指出其发展已由过去的“宽塔基”模式向着业余体校数量锐减、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发展举步维艰的方向演变。[8]
理念层面:“育人夺标”“成绩至上”理念显然已不适应基层体校的生存发展,“体教结合”“育人成才”的理念不仅更加符合学生、家长的期望,且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基层体校的发展困境。但向此宽泛的方向发展,基层体校竞技水平是否会下降?向上级运动队、国家队输送运动员的数量是否会大大减少?是否会与其发展初衷逐渐偏离?这些问题都不得不认真考虑。
训练层面:传统的“师徒传教”“经验型”训练方式较为陈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造成早期专业化训练的运动损伤率较高,少年运动员过早“夭折”现象时有发生,训练水平滑坡严重。“科技助奥”是振兴业余训练的必然选择,然而政府对基层体校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其自身造血功能较差,“科技助奥”困难重重。
师资层面:教练员编制短缺造成基层教练员严重不足,且基层教练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的事实,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成绩。而文化课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训矛盾突出与其关系密切。基层体校师资的整体素质急待提高。
生源层面:调查显示我国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总数与八十年代相比,萎缩了20-30%。[9]且受我国应试教育、考录机制、竞技体育高淘汰率和就业难等因素影响,基层体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出现“有苗就收,有苗就养”现象。多数学生参加业余训练的目的更多是以此为跳板进入重点中学、大学,导致竞技体育成材率大大降低。
2.3.2 模式二:体教结合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陷入“止步不前”的困境
体教结合从198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然现如今其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却陷入“止步不前”的困境,依然停留在“结合”层面,还未能走向“融合”。究其原因,要从体教结合模式本身的缺陷和模式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来解释。
体教结合模式不仅需要体育管理部门审批,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且普通全日制学校作为实施体教结合的实际载体,该模式实施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普通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但就其模式本身来讲,对教育系统学校的吸引力并不足,而是更多满足体育系统学校的需要,普通中小学校体教结合的实施更多是在完成政府行政命令,这样就造成不对等现象的存在。
到目前为止,体教结合的清华模式、南通现象等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看,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依然是“两张皮”状态,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现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体系还有很大差距。从双方的目标认识来讲:基层体校积极推进体教结合更多是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走出发展困境。而基层中小学体教结合意愿并不强烈,更多是响应国家号召,结合的意图主要是借体育来提高学校声望。从双方培养工作来讲:普通中小学校更支持政策导向和校长导向的运动项目发展,与基层体校的培养初衷出现偏差,造成双方各自为政现象。从双方教育资源来讲:资源共享是体教结合的初衷,也是其发展的理想状态,但现实中存在诸多矛盾,学训矛盾依旧严峻。
体教结合模式本身的缺陷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了现如今的“止步不前”,其所发挥的作用与其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预期相差甚远。
2.3.3 模式三:俱乐部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陷入“何去何从”的困境
与体育强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相比,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仍处于薄弱环节。从目标定位来看,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定位模糊,长期徘徊在广泛增强青少年体质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两大重任中无法达到平衡。因其目前的经济实力、管理运行并不具备承担两大重任的能力。
经济方面,虽已引入社会资金的注入,也逐步实现了一定的经营创收,但融资比例低、创收能力不足,仍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未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高投入性、低回报性显然不能满足,从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疯狂引援、聘任外教、忽视后备人才培养等追求短期利益的异化行为就可预测。在管理运行方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人才匮乏、优秀教练短缺、系统训练差、比赛交流机会少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现实困境使其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陷入何去何从的困境。
2.3.4 模式四:“个人—家庭”对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陷入“望而却步”的困境
众所周知,运动员职业具有艰苦性、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长周期性、高淘汰率、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太多的不可预知使运动员道路成为一场冒险的旅程。加之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让大多数家长望而却步。
举国体制下三级训练体系,享受着政府调配的优质资源,相比较而言,“个人—家庭”培养模式则需自身去寻找资源。而在我国体育市场化较低的现实下,场地资源、教练资源、比赛资源等的寻找并非易事,尤其是随着个人运动水平的提高,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资源难上加难,重重阻碍让多数家长望而却步。
2012年武汉楚天都市报做了一项调查,我国家庭培养一名国家二级水平的网球运动员从10岁开始到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至少需要花费20万。[10]由此可见,培养一名世界冠军的花销是一个普通家庭未能承受的,尤其是像网球、足球等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已经走向“贵族化”发展道路。高额经济支出让多数家长望而却步。
2.4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突破
2.4.1 体育运动学校创新型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层体育运动学校萎缩、生源质量下降、人才输送不畅等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种种困境应如何突破?笔者认为要进行改革,建立新型体校。
首先,重新规划体育运动学校。柳鸣毅在其研究中提到我国体校形成了由区县体校、市级体校和省直体校组成的层级体系,及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校、单项体校、体育中学和少儿体校组成的类别体系,规模达到2196所。[11]然而它们在实际发展中存在办训层次紊乱、项目设置重叠、相互取代等恶性竞争问题,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因此,要重新规划体育运动学校,从数量比例、称谓界定、项目布局、训练网络、输送渠道上仅仅围绕区县、市级、省级三个层次重新规划,降低国家职能部门的管理难度,实现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规范培养。
其次,体育运动学校创新型改革要主动求变,整合优质资源。规划重组后的体育运动学校要进行学校内部资源的整合,进行体育系统内省、市、县三级体校资源的整合以及体育与教育系统、俱乐部之间师资、生源、资金、硬件、科技等的整合,最终实现各部门、各系统资源配置的共通共享,合力共赢。
最后,新型体校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如运动员选材、训练、退役、升学、竞赛奖励、文化学习制度;教练员聘用、培训、奖励、管理制度;体校规范化建设、管理、经费使用、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
2.4.2 体教融合落实落地
钟秉枢教授指出,在体教融合的机制中,体育和教育需要融为一体、同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12]早在 2007、2009 年学术界就有《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对高水平健美操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12]《论“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转变》[14]等研究成果涌现。体教融合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争鸣,在政界也引起足够重视,已经成为我国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体育和教育领域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那么作为体教融合实施主体的体育界和教育界面对先前尝试无疾而终的困境,要如何做才能实现体教融合的落实落地?
宏观认识层面:体育界和教育界首先要认识到双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两家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体育系统有技术、场地、训练、竞赛等优势,教育系统有文化教育、生源、体育普及等优势,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双方应就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达成一致,体育界不再拘泥于培养世界冠军,教育界则从普及层面重新审视竞技体育的价值,双方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观评价层面: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三大球工作会议”中指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理应探索一种不同于美国和德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中国特色体教融合。[15]那么基层体校与普通中小学校协同制订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体教融合政策、相应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在评价中应从国家体育强国愿望实现、后备人才全面发展、青少年健康发展、基层体校声誉维护、普通中小学校竞技水平提高等方面考虑。
微观操作层面:体育和教育系统应从选材标准、招生办法、课程设置、优势资源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培训建设、学籍管理、文化教育、青少年培训参赛流动等方面做出努力。
2.4.3 社会、家庭支持环境建设
体育运动学校是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体教融合是其有益补充,社会组织和家庭则是推进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支撑。因此,注重社会、家庭支持环境建设,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共同发力至关重要。
从社会治理层面看,进一步提升社会体育组织的能力,推进多元、多层次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化体系建立迫在眉睫。现有社会体育组织良莠不齐,在服务青少年健康发展、支持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与国家鼓励社会体育组织发展,释放其功能发挥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家要研究制定社会体育组织的准入、服务、验收标准,并加强监督和管理,从而使不同社会体育组织明确功能定位,促进其差异化功能的社会辐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保证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训练、竞赛、输送的社会化道路畅通。
从家庭层面看,破除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理解为“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狭义成长理念。[16]激发家庭参与后备人才培养的意愿,调动家庭支持子女竞技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解决家庭体育参与不足问题。此外,提高家庭对后备人才培养的能力,如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健康知识传递、体育精神塑造、合理资源配置、与学校社会互动能力等。
3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随着社会发展,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体系已不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国家、政府不断探索新的培养形式。时至今日,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体育、教育、社会、家庭系统多种培养形式,但从培养结果看,教育、社会、家庭系统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贡献率较低且困难重重,仍主要依托三级训练体系。因此本研究把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看作是“树式生长”的系统工程,探讨其发展策略。
3.1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厚植其根——普及、加强、重视体育教育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老先生的经典名言,“失去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17]由此可见体育与教育的相互依存性,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能始终保持业余性,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依托的俱乐部能确立独立地位,都离不开其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崇尚,离不开体育和教育的水溶交融。反观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落后的现实,迫切需要打开国门,举全国之力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体制应运而生,创造运动神话的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薄弱的根基造成学训矛盾突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滞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出现断层等。根因就在于体育教育的缺位、普及率低、重视性差。在我国体育教师配备不足、经济较差地区没有体育教师、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大量存在。人们对体育认识不足甚至错误的体育观念造成较少的体育参与;在人们看来体育是一种“说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做起来靠后”的存在。
在我国目前文化教育先行的现实下,体育教育的加入可体现全面教育、全面发展理念,更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体校、教育系统学校、社会组织、家长及青少年都应认识到体育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建立在体育教育普及、加强、重视基础之上。体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其是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
3.2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强壮其枝——形成多元融合、互惠、共生机制
如果说体育教育是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那么负责后备人才培养的各个系统、机构则为枝。其是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技术核心,更是扩大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关键。
目前承担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系统枝干基层体校、教育系统枝干体教结合、社会系统枝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及家庭系统枝干个人—家庭模式都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后备人才培养能力,但各枝干关联性较差、融合协调机制不健全、沟通平台渠道不完善,从而造成其基本处于各自独立生长的状态,生长态势如上所述,困难重重,不尽如意。探讨其融合、互惠、共生机制是各系统强壮的必然选择。
融合是各系统的运行方式,互惠是各系统的关系诠释,共生是各系统的未来生存态势。目前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各系统间,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体制、管理等方面的障碍,需政府加强宏观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导向,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扫清障碍。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各系统主体要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更好表达,需自觉投入其中,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权利,各方达成一致的理念认同,统筹协调、充分共享各自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共同承担起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此基础上,努力形成“体育+教育+社会+家庭”多元系统融合、互惠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形成共同促进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合力,促使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综合效益的达成。
3.3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繁茂其叶——扩大参与人数,面向人人
竞技体育不仅是各国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竞技体育要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做支撑,其发展应融入面向人人的体育中去,广泛的参与人数是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叶,要繁茂其叶,就要尽可能扩大、保证持续、广泛的参与人数。
首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只有建立在广泛的青少年体育参与基础上,才能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我国地域辽阔,人口、民族众多的先天优势下,在我国“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竞技体育应积极发挥其激发体育热情、培养运动兴趣等自身优势。实行运动项目标准、规则合理弱化等方式,承担起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任,扩大青少年体育参与人数。
其次,各系统要加强、加大竞技体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提高对竞技体育的思想认识,提高竞技体育社会化程度,提升竞技体育社会认可度,使其建立广泛群众基础,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一步培养提高奠定基础。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选材制度,根据项目制定相应的选材标准,积极推行跨界、跨项、跨地域选材工作,确保选材合理、高效。加强优质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同时努力拓宽运动员出路、渠道,从而消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形成运动员引入——输送的良性循环,保证持续的竞技体育参与人数。
3.4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要用心浇灌——搭建完整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
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健康发展,离不开完整的教学、训练及竞赛体系的浇灌。王登峰说:“教育经常讲因材施教,体育也应该因材施教、因材施练、因材施赛”。[18]各系统、机构在后备人才培养的教学、训练过程中存在盲目、不规范现象,项目设置一味地贪大求全,导致长期以来学训矛盾的不可调和。而竞赛体系作为龙头,长期以来存在不健全问题,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赛事各自为阵、分别注册、相互限制,造成不同系统青少年学生的参赛壁垒,严重影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级别晋升和向上输送。
《意见》中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明确提出了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深化体校改革、规范社会体育组织等建议中可以看出新时代我国搭建完整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的决心和行动。教学、训练中充分考虑参与者的主观兴趣、需求和其自身的场地、师资等客观现实,合理设置运动项目,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和训练规律的基础上,集中各方人财物力,实现教学、训练的合理性、高效性。实现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的一体化,整合各类体育赛事,各系统共同组织,统一注册,共同完善评价奖励制度,从而更好地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服务。
4 结论
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已初步形成,其在培养中凸显出不同的特点,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困境,有待进一步突破,探寻适合新时代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策略仍是热点话题。然而建立体育教育普及的深厚根基,形成融合、互惠、共生的强壮机制,扩大并保证持续广泛的参与人数,搭建完整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等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可以预言,未来我国基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必然突破传统模式束缚,走上一条全新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