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
2022-11-23赵霞王有鹏秦艳虹陈健薛征王孟清万力生孙丽平吴力群吴振起0李新民虞舜田曼张葆青赵鋆赵琼何丽王晓骁宋桂华闫永彬崔霞杨燕0李伟伟李岚张雪荣陈竹孙香娟徐玲张沛刘英明溪李丹李敏
赵霞,王有鹏,秦艳虹,陈健,薛征,王孟清,万力生,孙丽平,吴力群,吴振起0,李新民,虞舜,田曼,张葆青,赵鋆,赵琼,何丽,王晓骁,宋桂华,闫永彬,崔霞,杨燕0,李伟伟,李岚,张雪荣,陈竹,孙香娟,徐玲,张沛,刘英,明溪,李丹,李敏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4.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8;5.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6.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21;7.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广东 深圳 518034;8.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10.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3;1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73;1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1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15.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16.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2;1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 200025;18.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99;1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 100029;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2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0;2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24.南京中医药大学盐城附属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25.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2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27.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28.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006)
1 说明
本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的《治未病干预方案(18项)》之一。项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儿童人群”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项目工作组负责实施。
1.1 临床证据的检索方法
在文献学专家指导下制定检索策略,选择数据库,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本阶段共搜集到相关文献3 449篇。
1.2 文献评价方法
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结合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选出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3分的文献作为方案的证据。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用MINORS条目评分。Meta分析的评价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1.3 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
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成果成为高等级推荐证据,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成果成为次级或低强度推荐证据。文献分级方法按汪受传、虞舜、赵霞等提出的“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1]实施。推荐级别(或推荐强度)参考Delphi分级体系分为A、B、C、D、E五级。强度以A级为最高,并依次递减。
1.4 文献总结
完成临床证据检索及文献评价分级后,综合评价证据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可行性等因素,选取高质量文献,撰写文献研究总结,将形成推荐建议的文献纳入参考文献。
1.5 项目工作组
《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主要起草人:赵霞,王有鹏,秦艳虹,陈健,薛征。参与起草人:王孟清,万力生,孙丽平,吴力群,吴振起,李新民,虞舜,田曼,张葆青,赵鋆,赵琼,何丽,王晓骁,宋桂华,闫永彬,崔霞,杨燕,李伟伟,李岚,张雪荣,陈竹,孙香娟,徐玲,张沛,刘英,明溪,李丹。秘书:李敏。
《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专家指导组:汪受传,丁樱,马融,熊磊,虞坚尔,王雪峰。
1.6 起草和评审
工作组在完成专家访谈、文献研究等工作后,撰写《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草案初稿并发送给起草组内的所有专家讨论修改。按照“循证”原则,总结归纳起草组成员提出的意见并修改草案。邀请中医儿科学、标准化研究、中西医结合学科等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请专家们充分发表意见。工作组对专家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和文献再检索,形成《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提交专家指导组进行审核。完成以上工作后,将征求意见稿发布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向起草组外31位行业内专家发送征求意见稿,对回函意见认真总结,汇总同行意见再次修改草案形成《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送审稿,提交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审核、发布。
1.7 推广和更新
本文件发布后,将通过发布会、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及推广应用。
本文件计划定期更新。工作组将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
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荐建议的形成。
参与本文件开发小组的所有成员声明:他们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利益冲突。
2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的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机、筛查、诊断、分期、辨体质、干预方案和随访监测。
本文件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哮喘的治未病干预;适合中医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呼吸科、治未病中心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无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51.3-2021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3部分:治法[2]
GB/Z 40893.2-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3]
GB/Z 40893.3-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4]
GB/Z 40893.4-2021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 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5]
ZYYXH/T157-2009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6]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治未病[2]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治未病”是中医学核心理念之一,泛指以强健身体,和畅情志,顺应自然变化,提高人体正气为目的,采取适宜的中医药防治技术,避免、阻止疾病发生或进一步发展的防治原则。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
4.2 儿童哮喘[7-8] Pediatric asthma
儿童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以发作性喉间哮鸣,喘促气急,胸闷咳嗽,呼气延长,严重时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口唇青紫等为特征。常在清晨和(或)夜间发作或加剧。
西医学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可参考本方案干预。
4.3 儿童中医体质[9-10] Children's constitution of TCM
儿童中医体质是指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脏腑功能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机体的反应状态、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所发生疾病、证候的倾向性、对治疗的敏感性及疾病的预后转归等有重要关系。
特禀质表现为一种特异性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过敏反应,原发性免疫缺陷等。其中对过敏体质概念的表述是:在禀赋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在外界因子的作用下,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其敏感倾向表现为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和家族聚集的倾向性。
4.4 哮喘高危儿 Children at high risk for asthma
哮喘高危儿是指存在一个或多个哮喘危险因素的儿童。危险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史,被动吸烟,肥胖,非母乳喂养,变应性鼻炎、湿疹、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史,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等[11-12]。此类患儿发生哮喘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是哮喘治未病干预的重点对象。
儿童哮喘的第一次喘息发作多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儿,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期。哮喘预测指数(Asthma predictive index,API)是使用最广泛且最早被验证的哮喘预测工具,能有效地用于预测学龄前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13-14]。改良哮喘预测指数(Modified asthma predictive index,mAPI)提高了API的预测性能,mAPI阳性[15-16]:患儿3岁前任何1年内喘息发作≥4次,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①父母有哮喘病史;②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③有吸入过敏原致敏依据。次要危险因素包括:①有食物过敏原致敏依据;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③与感冒无关的喘息。规定次要危险指标中的食入过敏原为牛奶、鸡蛋或花生。
5 流行病学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哮喘网络(Global Asthma Network,GAN)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哮喘报告》[17]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有3.39亿人受哮喘影响。过去30年,哮喘患病率在中低收入国家仍在上升,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趋于平稳[18]。
哮喘通常始于儿童时期,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已经从11.1%上升到了13.2%,患病率远高于成人[19]。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进行的3次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 1990—2010年的20年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2010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为3.02%[20-22]。2017—2018年中国儿童哮喘年患病率(6.5%)较2015—2016年(3.8%)显著上升[23]。目前儿童哮喘的诊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总体控制水平仍不理想。
哮喘复发率高,难以根治,如何调理哮喘患儿的偏颇体质,改变哮喘的易感性,减少复发率,控制哮喘反复发作和预防严重并发症,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6 病因病机[24-25]
哮喘的发病,内因是哮喘反复发作之夙根,主要责之于素体肺、脾、肾不足,痰饮留伏,以及先天禀赋异常;诱因为感受外邪、接触异物、饮食不慎、情志失调以及劳倦过度等。
本病发病机制为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宣肃失常,气逆而上,出现哮鸣气喘、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曰:“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26]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迁延期邪实正虚,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形成三期邪正虚实演变转化的复杂证候。发作期,因于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或素体阳虚、寒痰内伏者,发为寒性哮喘;因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或素体阴虚、痰热内伏者,发为热性哮喘;若外寒未解,内热已起,可见外寒内热之证。迁延期,咳喘虽减而未平,动则气喘,时静时止,迁延发作,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之证,风痰壅肺未消而兼见肺脾肾气阴阳不足。偏于肺脾气虚为气虚痰恋证,偏于肾不纳气为肾虚痰恋证。哮喘患儿本为禀赋异常、肺脾肾三脏不足之体质,哮喘反复发作,常导致肺之气阴耗伤、脾之气阳受损、肾之阴阳亏虚,形成缓解期痰饮留伏之夙根,表现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的不同证候。
7 筛查与诊断
7.1 筛查
7.1.1 危险因素评估 对于哮喘高危儿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等,详细了解哮喘发病危险因素情况,对不典型或疑似哮喘患儿进一步检查。
7.1.2 哮喘风险预测 6岁以下喘息儿童可使用mAPI等哮喘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其学龄期发生哮喘的风险。
7.2 诊断
7.2.1 病史[24-25]多有婴儿期湿疹、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可有家族哮喘史,或其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常因气候骤变、寒暖失常、感受外邪、进食生冷辛辣之品、劳累、情志失调、剧烈运动、接触或进食过敏原而诱发。
7.2.2 临床表现[7-8,24-30]发作前可有鼻塞,鼻咽作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症状。咳喘反复发作,发作时喉间哮鸣,喘促气急,咳嗽阵作,胸闷气短,甚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若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啰音。重症病例,因气道广泛堵塞,哮鸣音反而消失,呼吸音可减弱或消失。可见三凹征及心率增快。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可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7.2.3 辅助检查
7.2.3.1 血常规[24-25,27]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7.2.3.2 肺功能[7-8,29]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后15 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白三烯药物治疗4~8周,FEV1增加≥12%;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适用于≥6岁且配合良好的儿童;3)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
7.2.3.3 过敏原测试[25,31]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法或血清变应原总IgE和特异性IgE测定用于评估过敏状态及识别过敏原,可协助诊断及指导规避措施、脱敏治疗。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测定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不能仅通过IgG检测诊断或作为食物规避、药物治疗的依据。
7.2.4 分期[24-25]儿童哮喘可分为发作期、迁延期和缓解期。
发作期是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相当于西医急性发作期。
迁延期是指近3个月内出现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相当于西医慢性持续期。
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相当于西医临床缓解期。
7.2.5 辨体质[6,32-35]哮喘患儿多为特禀质和偏颇兼夹体质,脏腑、气血阴阳偏虚及痰湿、痰热偏实均有表现,以偏虚质为主,其中以肺禀不足偏气虚质、肺禀不足偏阴虚质、脾禀不足偏气虚质、脾禀不足偏阳虚质、肾禀不足偏阴虚质及肾禀不足偏阳虚质最为多见。同一患儿可既表现为脏腑的偏虚,又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偏虚或痰湿痰热的偏实。
7.2.5.1 特禀质 皮肤易瘙痒,遇到冷风或刺激气味后易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进食某些食物后易腹痛、泄泻。目下暗斑。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婴幼儿期多有湿疹、慢性泄泻病史,舌淡红,苔薄白。易患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变应性鼻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荨麻疹等。
7.2.5.2 肺禀不足质 形瘦皮薄,面色欠华,气息浅弱,神疲懒言,易自汗,畏寒怕冷,舌淡,苔薄。易患感冒、咳喘等病证。
7.2.5.3 脾禀不足质 体型多消瘦或虚胖,面色萎黄或少华,精神不振,易乏力,口涎多,食欲欠佳,大便多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易患厌食、呕吐、泄泻、疳证等病证。
7.2.5.4 肾禀不足质 生长发育迟缓或提前出现性发育征象,形体瘦小,头发干枯稀少,较大儿童可诉腰酸、腿软,夜尿多,小便清长,动则易喘等。易患遗尿、特发性性早熟等病证。多见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
7.2.5.5 气虚质 形体偏瘦或虚胖,肌肉松软,精神欠振,肢倦乏力,语声或哭声低怯,安静少动,口唇色淡。面色少华或萎黄,头发稀疏无光泽,睡时露睛。自汗,纳少,大便不易成形或夹不消化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性格内向,胆怯。易患感冒、积滞、泄泻、腹胀、遗尿等病证,病后康复较慢。寒热耐受力差。
7.2.5.6 阴虚质 形体偏瘦,皮肤干燥易瘙痒,两目干涩,口鼻干燥,唇红质干,头发干枯少光泽,两颧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入睡困难,寐浅易醒,小便短黄,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脱。易急躁,易激惹。易患盗汗、鼻衄、乳蛾、便秘、口疮、夜啼等病证;感邪易从热化。不耐干燥、炎热环境。
7.2.5.7 阳虚质 形体虚胖,肌肉松弛,神疲倦怠,面色无华,畏寒肢冷,口唇淡白,口淡不渴,纳谷不香,不耐生冷食物,小便清长,大便易稀溏或完谷不化,多眠易困,舌淡胖嫩,苔白滑。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易患感冒、腹痛、泄泻、遗尿等病证。耐热不耐寒,不耐寒湿环境。
7.2.5.8 痰湿质 形体偏胖,肌肉松软,精神欠振,困倦嗜睡,容易疲乏,不喜活动,面色淡黄,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胞微浮,多汗而黏,喉中常有痰,不喜饮水,易作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易成形,或黏滞不爽,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性格偏温和,偏于内向,做事拖沓。易患泄泻、厌食、咳嗽、湿疹、呕吐等病证,咳嗽易多痰。不耐梅雨季节,不耐潮湿环境。
7.2.5.9 痰热质 形体偏胖,身重困倦,唇红,眼眵多,易腹胀,汗多而黏,头汗多,口臭,畏热,梦呓,纳多,喜食肥甘或辛辣,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黏滞,舌质偏红,苔黄腻。性格急躁易怒。易患口疮、便秘、泄泻、腹痛、积滞、呕吐、湿疹等病证。不耐暑湿季节,不耐高温环境。
8 干预方案
“治未病”思想贯穿哮喘防治的各个阶段。未病之时重在预防调护,去除病因,提前干预,防止哮喘发生;出现鼻塞、鼻喉作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时重在早期干预,减少哮喘发作机会;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积极治疗,防止哮喘加重或持续;迁延期扶正与祛邪并举,防止哮喘反复;缓解期重在扶正补虚,防止哮喘复发。
运用“体质学说”指导哮喘的预防与治疗。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哮喘高危儿或患儿辨体调护,可采用药物、穴位敷贴、推拿、针灸等辨体施治,或通过饮食辨体施食,补益脏腑、祛除伏痰。可选择一种方法单独使用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调理患儿的偏颇体质,改变哮喘的易感性。
8.1 未病先防——哮喘高危儿干预
8.1.1 一般调护
8.1.1.1 起居 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冬季保暖,夏季凉爽通风。避免过冷或过热,季节交替时及时增减衣物,外出时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8.1.1.2 饮食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明确过敏的食物,忌生冷油腻,少进辛辣甜食,慎食或少食海鲜鱼虾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应根据体质辨体施食。
8.1.1.3 运动[36-37]根据体质进行适当、柔和的运动,以自觉舒适为度,循序渐进开展,避免持续的高强度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场所,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和使用超标含氯消毒液的游泳馆运动,避免在寒冷环境进行体育活动。
8.1.1.4 心理 重视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焦虑。
8.1.2 辨体调护
8.1.2.1 特禀质
8.1.2.1.1 起居[9]防止外感风邪,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发病的物质和刺激性气味。避免接触花粉、海藻等植物,甲醛、油漆、涂料、汽油、酒精、染发剂、杀虫剂、防腐剂、防晒剂、含香料的护肤品、厨房油烟等化学物质。避免吸入二手烟。
消除室内尘螨,保持室内清洁。空调滤网、电扇等定期清洗,衣服被褥勤清洗晾晒,减少室内尘螨繁殖和霉菌生长。
避免饲养宠物,避免接触动物皮毛及带毛的玩具、衣服。
8.1.2.1.2 饮食[9,38]适当多进甘蓝、柑橘类、糙米等食物,禁食明确过敏的食物,慎食或少食可能引起过敏的海鲜、虾蟹、花生、鸡蛋、牛奶、牛肉、羊肉、咖啡等食物及辛辣食物、热带水果。常用药材有黄芪、乌梅等。
8.1.2.1.3 运动 选用趣味性强的运动,如舞蹈、球类运动、游泳等,从小运动量开始,锻炼时间根据个人体质而定,以隔天运动为宜(推荐级别:D)[39]。
8.1.2.1.4 心理 避免过度兴奋,避免情绪紧张。
8.1.2.1.5 药物 过敏煎(名老中医祝谌予经验方)加减(推荐级别:C)[40-42]。
8.1.2.2 气虚质
8.1.2.2.1 起居 引导小儿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注意保暖,做到背暖,腹暖,足膝暖;忌食后即卧;睡眠环境安静(推荐级别:D)[43]。
兼有痰湿者衣着宜透湿吸汗,避免出汗过多,多汗者及时擦干,出汗后及时擦洗、换衣,避免着凉。兼有痰热者衣物不宜过厚,勤更衣洗澡;保持大便通畅。
8.1.2.2.2 饮食[9,38]食宜健脾益气,补土生金。饮食有节有度,适当多进益气健脾的食物,保证机体所需的营养摄入。饮食不宜过于滋腻,切勿过量,勿进生冷饮食。常用药材有黄芪、党参、橘皮、山药、茯苓、大枣、龙眼肉等。
兼有痰湿者宜多食健脾化湿之物,忌肥甘厚腻之品。兼有痰热者宜食清热化痰之品,忌辛辣燥烈。
8.1.2.2.3 运动 多于户外活动,采用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建议以团队游戏为主,培养交流协作能力(推荐级别:D)[43]。
兼有痰湿者避免久坐,选用低、中强度有氧运动,配合进行适量的大肌肉(胸、背、腿)肌力练习(推荐级别:D)[39]。
兼有痰热者运动时适当出汗,延长运动前后拉伸时间,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运动(推荐级别:D)[39,44]。
8.1.2.2.4 心理 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鼓励表达自我,引导多参加团体活动。
8.1.2.2.5 药物 偏肺气虚用玉屏风散加减(推荐级别:C)[45],偏脾气虚用异功散加减(推荐级别:C)[46],偏肾气虚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推荐级别:C)[47-48]。
8.1.2.3 阴虚质
8.1.2.3.1 起居[9]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勿用眼过度。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每日规律排便。
8.1.2.3.2 饮食[9,38]食宜补肾敛肺,养阴纳气。适当多饮水,进食含汁较多的水果,如梨、甘蔗、藕等。少进温燥、油炸食品,如羊肉、牛肉、辣椒、干果、炒货等。常用药材有玉竹、铁皮石斛、西洋参、百合、枸杞子等。
8.1.2.3.3 运动 选择舒缓、轻柔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和慢跑等。控制出汗量,不宜过度出汗。进行运动练习时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训练(推荐级别:D)[39]。
8.1.2.3.4 心理 勿管教过严,让孩子放松心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心情烦躁。
8.1.2.3.5 药物 偏肺阴虚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推荐级别:C)[49],偏脾阴虚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推荐级别:C)[50],偏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推荐级别:C)[51]。
8.1.2.4 阳虚质
8.1.2.4.1 起居 适当多穿衣服,注意背部、腹部及双足保暖,防止着凉。寒冷季节外出应戴好帽子、手套,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
8.1.2.4.2 饮食[9,38]食宜健脾温肾,固摄纳气。加强营养,注意饮食调护,可服用一些具有温阳益气作用的食物。忌食生冷寒凉之品,患病时慎用苦寒攻伐之品。常用药材有山药、山茱萸、杜仲叶、肉桂等。
8.1.2.4.3 运动 鼓励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不宜在阴冷天气及潮湿之地长时间玩耍。可选择节奏较快、动作幅度较大,对骨骼系统带有冲击力的蹦跳动作,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宜太长,以间歇运动为主,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高(推荐级别:D)[39]。
8.1.2.4.4 心理 培养孩子热情活泼的个性。
8.1.2.4.5 药物 偏肺阳虚用小青龙汤加减(推荐级别:C)[52-53],偏脾阳虚用理中丸加减(推荐级别:C)[54],偏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推荐级别:C)[55]。
8.1.3 说明及注意事项 阴虚质、阳虚质若有兼夹痰湿或痰热者,参考气虚质夹有痰湿、痰热的调护建议。
饮食调理推荐常用药材均为药食两用品种,需注意对药材过敏者慎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与食物忌用。
8.2 既病防变——发作期、迁延期干预
参照《儿童哮喘中医诊疗指南(修订)》[56]。
8.3 瘥后防复——缓解期干预
8.3.1 辨体论治
(1)肺脾气虚质: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方选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推荐等级:C)[57]合玉屏风散(《究原方》)(推荐级别:C)加减[58]。中成药可用玉屏风颗粒(推荐级别:C)[59]、玉屏风口服液(推荐级别:C)[60]。
(2)脾肾阳虚质:健脾温肾,固摄纳气。方选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推荐级别:C)[55,61-62]。
(3)肺肾阴虚质:补肾敛肺,养阴纳气。方选麦味地黄丸(《体仁汇编》)加减(推荐级别:D)[61-62]。中成药可用槐杞黄颗粒(推荐级别:B)[63]。
8.3.2 膏方调治 固本克喘膏:太子参150 g,天冬120 g,熟地黄150 g,款冬花90 g,黄芪120 g,补骨脂90 g,丹参90 g,椒目45 g,炙甘草50 g,大枣150 g,川贝母30 g(冲服),冰糖250 g(烊入),阿胶250 g(烊入),黄酒125 mL。制成膏剂,每日早晚冲服1~2匙。服用时间从冬至到立春(推荐级别:E)[64]。
补肾固表平喘膏:党参120 g,黄芪120 g,白术80 g,茯苓80 g,法半夏80 g,陈皮80 g,厚朴80 g,防风80 g,北沙参80 g,麦冬80 g,五味子80 g,辛夷80 g(包煎),苦参80 g,灵芝80 g,蜂房60 g,枸杞子100 g,黄精80 g,浮小麦150 g,麻黄根80 g,山药150 g,地锦草150 g,白花蛇舌草150 g,鸡内金80 g,胡颓子叶80 g,天竺子80 g,苦杏仁80 g(后下),紫菀80 g,款冬花80 g,浙贝母80 g,桑白皮80 g,蛤壳150 g(先煎),山茱萸100 g,杜仲80 g,当归80 g,鸡血藤80 g,预知子80 g,仙茅20 g,淫羊藿40 g,甘草30 g。制成膏剂,4岁以下每日1包,4岁以上每日2包,每次10 mL开水冲服,早晚空腹或临睡前服用,服用3个月(推荐级别:D)[65]。
8.3.3 外治法
8.3.3.1 敷贴疗法 参照三伏贴干预儿童哮喘专家共识[66]。
8.3.3.2 体针疗法
8.3.3.2.1 取穴 主穴:肺俞、风门、大椎(推荐级别:B)[67]。
配穴:肺脾气虚——脾俞、足三里;脾肾阳虚——脾俞、肾俞、气海、关元;肺肾阴虚——肾俞、关元、太溪。
8.3.3.2.2 操作时间及疗程[68]婴幼儿不留针,3~7岁单次治疗可适当留针10~15 min,7岁以上单次治疗留针时间为20~30 min,每日1次或隔日1次。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体质等情况适当调整。
单疗程内针刺次数多为10次左右,多治疗1~3个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时间多为2 d或7 d。
8.3.3.2.3 注意事项 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I中I.1的规定[4]。
8.3.3.2.4 禁忌症 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J中J.1的规定[4]。
8.3.3.3 艾灸疗法
8.3.3.3.1 取穴 肺俞、肾俞、风门、丰隆、关元,除关元外,均取双侧(推荐级别:C)[69]。
8.3.3.3.2 操作时间及疗程 每穴悬灸10 min,每日1次,连续灸治3个月。
8.3.3.3.3 注意事项 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I中I.4的规定[4]。
8.3.3.3.4 禁忌症 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J中J.4的规定[4]。
8.3.3.4 推拿疗法
8.3.3.4.1 取穴及手法 基本手法: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按揉天突、分推膻中、按涌泉、按弦走搓摩、揉肺俞、揉脾俞、揉肾俞、捏脊(推荐级别:D)[70]。
加减:肺脾气虚加推三关,揉足三里;脾肾阳虚加揉命门,摩揉丹田;肺肾阴虚加揉二人上马,取天河水,推下七节骨,拿血海[71-72]。
8.3.3.4.2 推拿介质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A的规定[5]。
8.3.3.4.3 操作时间及疗程 推拿最佳时段为饭前,或饭后1~2 h。每穴操作1~2 min,1次治疗20~30 min。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体质等情况适当调整。每日1~2次。
治疗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治疗3个月。
8.3.3.4.4 注意事项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D的规定[5]。
8.3.3.4.5 禁忌症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E的规定[5]。
8.3.4 日常调护 参考“8.1”进行日常调护。
9 随访和监测
9.1 定期随访
对于哮喘高危儿,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识,嘱患儿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去除或避免危险因素。
对于哮喘患儿,建立哮喘患儿档案,制定长期防治计划,定期(1~3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检查哮喘日记,检查吸入装置操作和吸入技术是否正确,监测肺功能等。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和维持用药情况,指导治疗。鼓励并指导使用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hinese Children's Asthma Action Plan,CCAAP)[73]。
9.2 监测评价[7-8]
9.2.1 肺通气功能测定 尽可能在哮喘诊断、长期控制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每天进行简易PEF测定,并记录在哮喘日记中。4岁以下幼儿根据症状判断哮喘控制情况。
9.2.2 哮喘控制评估工具 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29,74-75]:适用于≥12岁儿童及成人,评分范围为5~25分,≤19分提示控制不佳,变量≥3分具有临床意义,回顾期为4周。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29,76]:适用于4~11岁儿童,评分范围为5~27分,≤19分提示控制不佳,变量≥3分具有临床意义,回顾期为4周。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TRACK)[29,77]:适用于≤5岁儿童,<80分提示控制不佳,≥80分提示哮喘控制,变量≥10分具有临床意义,回顾期为4周(如果有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则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