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果品深加工的现状及对策
2022-11-23赵丽兰
赵丽兰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烟台 265600)
早在2017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破解农产品卖难滞销、增产不增收,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只有农产品加工业强起来、农业品牌亮起来、广大农民才能富起来。”果品深加工的发展不仅使果树种植业迅速发展,调整种植结构,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也能实现采后减损增值,吸纳大量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和高效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行业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也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提升原料农产品的售价,增添其功能甚至延伸满足人们对娱乐的渴望,真正做到了化“普通”为“神奇”。从农业延伸出来的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工农、沟通城乡,成了乡村产业中潜力最大、效益较高的产业。
1.蓬莱区果品生产现状
目前,蓬莱区果园面积50.6万亩,总产125.6万吨。其中苹果37.2万亩,年产108万吨,葡萄7.3万亩,梨0.35万亩,樱桃4.61万亩。蓬莱区葡萄酒企业62家,年产销售4.5万千升,落户精品酒庄33个,标准化优质酿酒葡萄基地1.4万亩,葡萄酒特色小镇1个,产业综合收入达45亿元,“蓬莱海岸葡萄酒”品牌价值77亿元,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已形成了牢固的产业链,成为蓬莱区支柱产业。
全区有果品储藏库228座,储存能力58万吨。其中保鲜气调库56座,年储藏能力18万吨,冷风库172座,年储藏能力40吨,冷藏保鲜是主要方式。蓬莱佳峰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果品分脱水类和蜜饯类。年产脱水苹果制品1000吨。还有一家葡萄酒企业生产苹果酒,产量很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区果农卖果难问题,增加果农收入,但加工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每亩果园按200公斤残次果算,共有10120万吨的残次果,大量非成品果贱卖给区外的榨汁厂,果农增产不增收。
综上所述,蓬莱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链发展较好,但苹果90%以鲜果卖掉,仅有的几家深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另外坏果的再利用几乎没有,果农因秋天忙收获没有时间去处理残次果,残次果全烂在地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果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
2.1 对深加工企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不够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收获季节一次性收购原料需要大量资金,但因为深加工企业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所以不能应收全收果品。资金占用时间长,周转慢,商业贷款利息高,放贷慢,大大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大。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金融政策、减免税费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也大大制约了加工企业的发展。
2.2 缺乏农产品加工概念,加工技术与加工原料、品种结构不协调
在蓬莱区人们存在优质鲜食、劣质加工的传统观念,认为劣果加工,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果品深加工要求有专门品种和稳定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基地,才能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一是蓬莱区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搭配不当,品种老化,过于重视晚熟品种,采收期过于集中,造成积压腐损。因品种不对路很难加工出高档产品,在苹果鲜食市场饱合的情况下,应引导果农伐掉老品种,栽植新品种用来加工增值,促进果农增收。二是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能力较低,三是急需的深加工技术在我区尚属空白。
2.3 果品深加工少且处于初级
果品的增值程度是由果品的加工程度决定。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由于受生产加工规模、资金、技术、设备等因素制约,我区的果品只是经简单粗加工就投放市场,有些甚至形成了“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尴尬局面,目前全区仅有几家作坊在加工苹果干等产品,规模极少,完全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2.4 果品加工技术及设备总体科技能力低
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产中领域,对产后领域的科研工作一直忽视,进而造成了果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使得果品加工业的发展靠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只能依赖硬件出口,拼设备。蓬莱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很低,根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所以大大影响了苹果深加工业的发展。
2.5 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
蓬莱区内加工企业存在加工规模少,技术力量差,没有专门的产品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几乎零,造成了果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低,水平落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企业的人事、投资、进货等由老板一人决定,所以企业自身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我们的果品加工企业管理水平与发达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
2.6 果品加工行业标准不健全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尚未与国际完全接轨,大部分果品加工产品的行业标准不适合现实发展需要,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3.蓬莱区果品深加工的意义及对策
当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饭后、茶前品尝着各类风味的水果,其中大部分水果品种是鲜食品种,时令性比较强,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种植户可以把当时价格不理想的水果存储在保鲜库里,等市场价格上涨再出库卖掉,还可以通过深加工成不同的高端产品,来增加农民收入。果品深加工是以水果、浆果为原料,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处理,加工增值,体现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
3.1 果品深加工的意义
开展果品深加工,一是能解决市场淡旺季供应不均衡的矛盾,水果通过加工,可改善水果风味,提高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有效地延长水果供应时间。二是生产经营者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果品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让加工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主产区农民。
苹果深加工有两个方向:没有坏的水果:一是利用先进的烘干、冻干食品加工工艺和技术,将鲜果加工成苹果脆片、果脯、果酱、果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最大限度保留苹果的营养成分。苹果采用 LMD低温复合脱水技术加工成苹果脆片,通过特殊工艺分段脱去果蔬中不同形态的游离子、结合水和化合水,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物质中99%以上的营养成分不被流失,保障水果的原有营养和天然味道。苹果脆片以低糖、低盐、低脂肪、高纤维、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胶、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抗氧化物,携带方便,保存期长,成为航空、高铁、远洋运输等人们的喜爱。由于它低糖、低盐、低脂肪、高纤维、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胶、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抗氧化物。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在加工中不添加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携带方便,保存期长,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果酱细软、酸甜,拥有水果的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纤维等,有一些抗氧化成分如类黄酮、花青素。果胶是果酱中非常典型的营养素,它实际上是一种柔软的膳食纤维,果酱中被活化后的果胶,含有丰富矿物质和纤维的果酱被活化后的果胶,预防癌症的功能更强。二是通过发酵、酿造技术生产果醋、果酒、果汁等产品。发酵型苹果醋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弱碱性饮品,因其独特的生产工艺使其兼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苹果醋富含有机酸及钾、钙、锌、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代谢后呈弱碱性,可有效调节体液酸碱平衡,增强细胞活性,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从而缓解酸性体质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人体健康水平。苹果醋还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缓解疲劳,增强体力;解酒护肝,开胃消食;营养大脑,开发智力;软化血管,健康心脑。
新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A和C,是一种改善身体健康的饮品。其中的可溶性纤维是一种防止胆固醇堆积的物质,存在于动脉血管壁,可减少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几率。不溶性纤维可嵌入肠道和水一起清洁消化道,促进食物消化。苹果中的硼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和保护心脏免得心脏病的矿物质。苹果的镁可以使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
二是坏果的再利用,通过厌氧发酵成环保酵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有杀菌消毒、改善果品风味等作用。将酵素加水稀释1000倍用到大田,可用作天然除虫、除草剂和有机肥料,并可刺激植物荷尔蒙,能促进果实的生长、成熟,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品产量。连续将环保酵素浇在土地上3个月,可改善土质,让土地重现生机,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同时减少果农的化肥、农药资金投入,变相增收。酵素还有除臭功能,可消除香烟气味、汽车废气、家居喷剂的毒气等,同时增加空气含氧量。家里的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的数量会减少。净化下水道,防水管堵塞。家居生活好帮手,家用清洁剂,可用作洗发精、沐浴露、洗碗剂和洗衣水等,可减少化学成份。还可作汽车保养剂、清洁地板、抹地液、浇花、浇菜等。酵素可清除果菜内的农药。只要把两瓶盖的酵素倒入洗菜的盆内, 再让果菜泡浸越30分钟就可。
3.2 蓬莱区果品深加工的建议
目前针对我区苹果深加工业发展情况及果品生产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3.2.1 良种良法配套,落实惠农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配套政策完善支撑体系。良种化是果品深加工的前提,苹果加工业的发展与苹果的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质苗木的选育、引进、推广都需要资金、技术与科研人员的支持,同时苹果生产基地化,标准化管理也需要资金支持,应相关扶持政策和金融优惠同时出台,千方百计地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另外种植过程要采用环保的有机肥或者酵素等、采用物理方法驱虫,都需要惠农、减免税政策和资金支持,应制定出台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体系,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用地优待、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苹果深加工业的发展,做到专款专用。因此应良种良法配套,标准化生产,打牢产业基础,做实做长产业链条,扶持政策相随,依靠科技生产高品质的苹果,全力促进苹果深加工业的发展。
3.2.2 引导果农伐掉老品种,栽植新的加工品种。我区98%以上的苹果是鲜食的,应当适当引导果农伐掉老品种、老树,改种适合加工的新品种,同时要兼顾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形成鲜食、加工各占50%左右,以减少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增强果农抵御市场经济大潮的抗风险能力。
3.2.3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大研发投资。做为企业老板应走出去,到蒙牛、华为、格力、海尔等大企业学习其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只有站得高,起点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有投资搞研发的意识,才能创造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各种人才提供机会发挥各自才华,才能制订出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案,使企业生机勃勃,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现在的家族式“一言堂”的管理方式。
3.2.4 注重文化与体验,做好产品包装,注册地理商标,创建品牌。饮食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饮食。农产品从地头到厨房餐桌,要想卖得多卖得贵卖得持久,就一定要借重文化的力量,使品牌增值。因此,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苹果相关的文化价值成为创建品牌的必需。
做好农产品包装,提升农产品身价。我区苹果包装简单,没特色,不利于名牌的拓展。包装能够避免运输、储存过程果品的损害,保证质量,而且精美、有特点的包装,还是一个优秀的“无声推销员”,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一定程度上激发购买者欲望,同时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抬升产品身价。
还要与地理位置结合,打造仙境蓬莱的地理商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与安全绿色相结合,打造产品品牌;与原料基地相结合,打造企业品牌。以品牌覆盖苹果产业发展,用品牌覆盖全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树品牌形象,创驰名商标,构建和完善品牌发展机制,多种形式提升品牌营销能力。促进种植、加工上水平、农业质量效益全提升。
品牌就是信誉,就是信用,就是信任。苹果深加工出高端产品,与安全绿色相结合,打造产品品牌。只有唱响品牌才有底气提高苹果产品的附加值,将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引领市场消费的新潮流。在全区苹果单纯种植收益不高的情况下,深加工不仅增加销路,做大苹果产业,增长产业链,增加果农收入,坏果也能重新利用回归大田,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3.2.5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做好营销。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全球消费者,必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您的产品,独具匠心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台,采用现代传媒手段对果品品牌形象进行塑造和宣传,提升品牌市场认知度。为此,可参加全国举办农交会等大型农产品展销会,让我区的产品成功打入国家名牌产品中去,成为“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另外,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邀请新闻单位如“致富经”“消费主张”节目到我区进行采访报道,加大对我区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使我区产品广为人知。
作为“环渤海湾苹果产业发展优势产区”的蓬莱,想让自己的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赶快行动起来,应按照“区域化发展、集约化栽培、品牌化营销”的思路,借乡村振兴战略之东风,坚持科技助农,把安全、品质、品牌作为基础,大力发展苹果深加工业,带动苹果产业种植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高效发展,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和途径,用所有的智慧打造一款独有的“蓬莱仙果”,构建蓬莱区苹果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