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补贴政策调整随想
2022-11-23柳琪
□ 柳琪
从2004年算起,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至今已有18年了。一个政策执行时间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是一个受欢迎的好政策。然而,补贴政策的方向性调整,似乎也渐渐清晰,即由补贴购买环节转向补贴使用环节。
农财两部6月10日联合发布的《2022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肯定了以上判断。其中提到:开展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开展常态化作业信息化监测,优化补贴兑付方式,把作业量作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分步兑付的前置条件,为全面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夯实基础;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推进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支持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其实,在此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也都提及到了农机应用补贴事项。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种种迹象表明,执行18年之久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正处于巨大调整的窗口期,大方向由购买环节补贴转向作业环节补贴。这会给未来的农机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补贴比例会下调,单机补贴额度会减少,购买者对购买环节的补贴依赖度也会降低。
从2020年开始,黑龙江、山东、安徽等省开始对大中型拖拉机、自动导航等产品单机补贴额度偏高现象进行纠偏;2021—2023新补贴政策要求将保有量大、技术含量高的拖拉机等产品的补贴比例调低到15%,今年安徽率先把拖拉机补贴调低到20%,2023年调低到15%。如果不出所料,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打捆机等产品,随着保有量快速增加,也会步拖拉机后尘调低补贴比例和额度。
第二,告别普惠性补贴,一些品类补贴或停止。
农机补贴普惠性开始于中期,其有一个明显特征,即凡是农民需要的农机,一律应补尽补,即全程全面补贴,好处是能快速提高农机化水平,但最大的问题是失去了政策的针对性。接下来,农机补贴政策极有可能再次会回到早期,重点补贴关键薄弱环节,这意味着一些保有量高的农机产品会退出补贴。例如,2021年,山东省将30马力(不含)以下轮式拖拉机退出补贴范围;2022年,江苏省、山东省停止了20马力以下两驱和四驱拖拉机补贴。
第三,从补贴购买环节转向补贴应用环节,从直接补贴变成间接补贴。
应该指出的是,从普惠制补贴转向结构化补贴,这一过程不会太突兀,也许不会快速完成,但方向不会变。事实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边际递减效应已很明显,对购买环节的拉动作用也有力不从心之感。说来也难怪,18年时间补贴了4万亿的设备,保有量超过11亿千瓦。
据罗锡文院士测算,早在2016年,中国农机亩均功率拥有量是美国的5.6—5.8倍,但农机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说明中国农机利用率很低。也就是说,中国不缺农机,而是如何高效使用农机。从欧美农机化发展进程看,也走过了一条同样的发展过程,从直接补贴向应用补贴、作业补贴、融资成本减免等间接补贴。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补贴形式变了,一定会对未来的农机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普惠制直接全面拉动了农机产品销售,农机市场雨露均沾;应用补贴则不然,必然是间接影响农机购买,究竟哪一块云彩会下雨,你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