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otaxin-2、eotaxin-3表达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意义

2022-11-22盛迎涛薛建秀

实用临床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偏曲鼻中隔鼻息肉

张 伟,盛迎涛,薛建秀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萧山医院耳鼻喉科,杭州 311200)

eotaxins是CC趋化因子家族的成员,对嗜酸性粒细胞有吸引作用,易引起过敏性疾病。迄今为止发现3种eotaxin:eotaxin-1(CCL11),定位于CC趋化因子簇的17q11染色体上;eotaxin-2(CCL24)和eotaxin-3(CCL26),两者都定位于7q11染色体[1-2]。它们具有类似的功能特性,存在序列同源性,主要与CC趋化因子受体CCR3结合,由几种炎症细胞类型表达,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然而,eotaxins的序列相似性小于40%,它们的氨基端几乎完全不同[3]。

慢性鼻-鼻窦炎在分子、病理、生理及临床表型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症状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临床上根据有无鼻息肉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大量聚集。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RSwNP和CRSsNP患者中eotaxin-2和eotaxin-3的表达量,为阐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萧山医院经手术治疗的50例慢性鼻窦炎和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其中CRSwNP患者(CRSwNP组)20例(其中5例为术后复发),CRSsNP患者(CRSsNP组)2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10例(鼻中隔偏曲组)。3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入院时均行鼻内镜、副鼻窦CT和变应原检测检查,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术前诊断。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检测方法

CRSwNP组收集中鼻道息肉组织,CRSsNP组收集筛窦炎性黏膜,鼻中隔偏曲组收集鼻中隔矫正患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样本置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组织经取材、脱水、包埋、切片,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滴加适宜浓度的Ckit、TFF1一抗(均1∶50)置湿盒中4 ℃孵育过夜。应用Leica正置荧光显微镜、日本尼康成像系统,切片在10×20倍和10×4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组织不重复的6个以上视野观察。把图片上每个棕色点的光密度(IOD)值全部累加起来得到IOD值。eotaxin-2、eotaxin-3抗体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自中国MDL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CRSsNP组、CRSwNP组eotaxin-2、eotaxin-3表达明显高于鼻中隔偏曲组(P<0.05或P<0.01);CRSsNP组与CRSwNP组eotaxin-2、eotaxin-3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封四图1。

CRSwNP组 CRSsNP组 鼻中隔偏曲组

CRSwNP组 CRSsNP组 鼻中隔偏曲组

表1 3组鼻息肉或黏膜组织eotaxin-2、eotaxin-3表达的比较(IOD值)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成年人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全球每年有40余万人因该病接受手术治疗。在美国,每年需花费大约220亿美元用于治疗该病[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鼻息肉复发是个世界性难题,患者需反复接受手术治疗,对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日本诸多学者达成共识[5-6],推出嗜酸性慢性鼻窦炎(ECRS)的概念,并认为ECRS是CRSwNP的一个亚类,与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关。该病病情顽固,为建立ECRS诊断指南,日本开展多中心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作为疑难疾病防治措施研究的一部分,建立了ECRS的诊断标准(JESREC)。JESREC包括以下4个评分点:双侧发病3分;伴鼻息肉2分;筛窦或上颌窦CT改变≥1个评分2分;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评分4分,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评分8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评分10分。如果JESREC得分为11分或更高,则诊断为ECRS。ECRS的确诊是依据活检,在400倍显微镜下3个区嗜酸性粒细胞的平均数目为70个或70个以上可以明确诊断ECRS[5-6]。而另有研究[7]显示ECRS血中白细胞计数、CRP、IgE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如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在变态反应中,Th2淋巴细胞可调节eotaxin的募集。MIYAGAWA等[8]研究显示,人结膜成纤维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eotaxin-1,但不产生eotaxin-2;在受IL-4/IL-13刺激后可产生eotaxin-1,但不产生eotaxin-2。然而,单核细胞产生eotaxin-2,而IL-4刺激的巨噬细胞产生eotaxin-2。为了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在CRSwNP中的作用,有学者[9]检测了无至轻度OSA患者和中度至重度OSA患者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2的表达量,发现在CRSwNP患者中,与无至轻度OSA患者相比,中度至重度OSA患者中eotaxin-2的表达显著升高。推测OSA可能导致CRSwNP患者的免疫异质性增加。

有研究[10]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受到变应原刺激后,鼻部有明显的即时反应。且eotaxin-3水平显著升高,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患者血清中eotaxin-3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YAMADA等[11]研究显示,IL-13可促进eotaxin-3分泌,进而促使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因此,eotaxin-3可能参与CRSwNP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过程;血浆eotaxin-3水平也与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随访术后3年以上鼻息肉患者,发现低水平eotaxin-3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高水平eotaxin-3组(45.5%)。有学者[12]运用PCR方法检测与CRSsNP相关的炎症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发现在CRSsNP组织中,eotaxin-3、CLC、IL-13 mRNA表达升高,表明包括eotaxin-3在内的46个基因可以作为T2内型的生物标志物。

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RSwNP、CRSsNP患者及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中eotaxin-2、eotaxin-3的表达量,发现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2、eotaxin-3表达量显著增高,这可为以eotaxin-2、eotaxin-3为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偏曲鼻中隔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