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岁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
2022-11-22张向葵
高 爽,张向葵
(1.广州医科大学 应用心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1436;2.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引起我国高度重视,2016年11月,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的欺凌和暴力行为”。(1)教育部等九部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1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1/t20161111_288490.html,2021年12月1日。校园欺凌行为作为攻击行为的特殊形式,隶属于攻击行为这一范畴。攻击行为是儿童生活世界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2)Immermans M., Van Lier P. A. C., Koot H. M., “Which forms of child/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account for late adolescent risky sexual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vol. 49, no. 4 (2008), p. 386.攻击行为不仅对攻击者自身的适应具有长期的消极影响,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3)参见徐东、唐苗苗、夏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综述》,《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第386页。道奇(Dodge)等人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做出的意在伤害他人的行为,并指出该定义强调了攻击行为的意图,从功能角度攻击行为划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两种形式。(4)Dodge K. A., Coie J. D., “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 factors i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children's peer gro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3, no. 6 (1987), p. 1146.主动性攻击是指个体在未受挑衅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故意的、有目的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和控制同伴等;反应性攻击则以挫折攻击理论为基础,是指个体面对挑衅或挫折时愤怒的防御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5)Xu Y., Farver J. A. M., Zhang Z., “Temperament, harsh and indulgent parenting, and Chinese children’s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vol. 80, no. 1 (2009), p. 244.在《儿童心理学手册》(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第三卷攻击行为一章中,强调了攻击的导火索主要包括感知到的对自我的威胁或侮辱。8—10岁正好处于儿童发展中期(简称童年中期),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攻击行为逐渐由主动性攻击转换到反应性攻击,(6)Broidy L. M., Nagin D. S., Tremblay R. E., et a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childhood disruptive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 A six-site, cross-nation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39, no. 2 (2003), p. 222.童年中期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表现出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在整个一生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该时期的攻击行为亦具有预测性作用,对日后的攻击及犯罪等不良社会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性。(7)Thomaes S., Stegge H., Olthof T., “Externalizing shame responses in children: The role of fragile-positive self-esteem,”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25, no. 4 (2007), p. 559.
攻击行为与儿童逐渐发展形成的自我密不可分。近年来,研究焦点逐渐从对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8)参见卢长娥、Roxanne F.、王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学前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第56页。转移到自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9)Thomaes S., Bushman B. J., Stegge H., et al., “Trumping shame by blasts of noise: Narcissism, self-esteem, shame, and aggress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vol. 79, no. 6 (2008), p. 1792.自恋是普遍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一种连续的特质变量,是一种不切实际夸大的但同时又很脆弱且高度依赖于他人评价,并认为自己享有某种特权和待遇的一种较为广泛的人格结构。(10)Morf C. C., Rhodewalt F., “Unraveling the paradoxes of narcissism: A dynamic self-regulatory processing model,”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12, no. 4 (2001), p. 177.在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上,自恋与自尊的途径大相径庭,由于自恋个体往往没有与他人建立深厚联结的愿望,反之,他们总是表现出超越他人并对他人进行利用支配以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自恋的个体会将羞耻反应外化到攻击行为,导致攻击行为发生。与此相反,高自尊个体并不具有这些特征。自恋的许多特征出现于7岁或8岁,包括高度的自我意识,对获得人际认同的高度关注,使用印象管理策略创造积极自我观点的倾向等。(11)Thomaes S., Bushman B. J., Orobio De Castro B., et al., “What makes narcissists bloom?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the eti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narcissism,”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vol. 21(2009), p. 1233.从7岁或8岁开始,儿童对自我的评价变得更加真实,尽管一些儿童能够发展出真实的自我评价,但部分儿童仍存在膨胀夸大的自我观。这个年龄的儿童开始建立基于社会比较的自我观,对自我的评价纳入越来越多社会比较的内容,逐渐认识到事物相互对立的特性,追溯到早期个体自恋形成阶段,无论是从理论视角或是实证研究均发现儿童自恋人格形成于童年中期,约在7岁或8岁。(12)参见高爽、张向葵:《儿童期自恋人格的形成、发展及展望》,《应用心理学》2017年第2期,第123页。以往研究虽然对自恋与攻击行为的两种形式的关系进行探究,但目前未形成共识,如研究者在亚洲文化背景下,对新加坡一所中学698名平均年龄为13.99岁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自恋与主动性攻击的相关为0.17,与反应性攻击相关为0.09。(13)Seah S. L., Ang R. P., “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Asian adolescents: Relations to narcissism, anxiety, schizotypal traits, and peer relations,” Aggressive Behavio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ggression, vol. 34, no. 5 (2008), p. 553.巴里(Barry)等人对251名平均年龄为16.78岁的青少年研究发现,自恋与反应性攻击相关为0.16,与主动性攻击为-0.01,自恋能够显著预测反应性攻击(β=1.77)。(14)Barry C. T., Loflin D. C., Doucette H., “Adolescent self-compassion: Associations with narcissism, self-esteem, aggression,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at-risk ma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no. 77 (2015), p. 118.此外,一项针对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年龄阶段对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表现为相比于成人和大学生群体,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上二者相关程度的作用更强。(15)Rasmussen K., “Entitled vengeance: A meta-analysis relating narcissism to provoked agg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vol. 42, no. 4 (2016), p. 362.
可见,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领域,尤其是进一步对攻击行为的深入探讨,即主动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与自恋的关系,之所以出现不一致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自恋测量工具不同,以往编制的儿童自恋量表(Childhood Narcissism Scale,简称CNS)是专门针对自恋人格形成关键时期——儿童期而测量,在不同国家,如荷兰、美国、意大利等儿童被试群体上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二是攻击行为的测量方式不同,在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测量上方式不同也会导致结果差异,如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这可能由于社会赞许效应而导致结果失之偏颇,而通过教师评价的方式能够使测量结果更为客观可信;三是研究对象不同,以往针对自恋与攻击行为的研究多围绕成人,逐渐发展到青少年群体,对8—10岁自恋人格形成之时与攻击行为凸显的这一关键阶段进行探讨,能够更好地对8—10岁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内在关系进行详细考察。目前,已有研究较少关注该阶段内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拟在8—10岁这一关键期,探究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特点并揭示其内在联系,以期为早期儿童攻击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8—10岁儿童,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作为初始研究对象,经家长和教师同意后参加本项目。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进行了预研究探究该阶段儿童拥有怎样的自我观,儿童如何对自我进行描述,在8—10岁儿童中随机抽取92名儿童(平均年龄M=9.02,SD=0.37),男生比46.1%。在正式研究中,攻击行为测量选用教师评价的方式,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8—10岁(平均年龄M=9.07岁,SD=0.43),其中8岁组225人,9岁组205人,10岁组289人,最后获得有效被试719名,男生比为50.6%。
(二)研究工具
1.自我陈述测验
采用库恩(Kuhn)等编制的自我陈述测验(Twenty Statement Test,简称TST,一种开放式自我概念测量工具),问题是“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进行编码进行不同分类,在中文版本的使用上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6)参见符明秋:《不同项目的自我观念差异研究——国内部分优秀运动员“20问”的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32页。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在使用中对每个自我描述的效价进行编码,即正性(积极的)、中性的和负性(消极的)评分。
2.儿童自恋量表
采用托马斯(Thomaes)编制的儿童自恋量表来测量儿童的自恋水平,该量表由10道题构成,如“我觉得与众不同很重要”,要求儿童根据真实的情况选出符合自己的选项。量表采用李克特四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儿童的自恋水平越高。(17)Thomaes S., Stegge H., Bushman B.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Narcissism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vol. 90, no. 4 (2008), p. 38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这个项目测量的是同一潜在变量,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2/df=2.02,RMSEA=0.07,CFI=0.92,TLI=0.94。
3.儿童主动性反应性攻击量表
采用道奇(Dodge)等编制的教师评定问卷测量儿童的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其中,主动性攻击包含3个项目,如经常召集其他同学一起去攻击别人;反应性攻击包含3个项目,如被取笑时很容易激怒,会反击。得分越高,表明儿童某一类攻击行为水平越高。(18)Dodge K. A., Coie J. D., “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 factors i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children's peer gro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3, no. 6 (1987), p. 1146.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0.82和0.8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较好:2/df=2.92,RMSEA=0.07,CFI=0.91,TLI=0.91。
(三)研究程序
预研究数据收集具体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为儿童自我描述评价,要求儿童对自我的描述进行效价评价,为自评效价得分;第二步为避免儿童自我效价评价的主观性,采用统一的研究生主试进行他评,再获得一个得分,为他评效价得分。
正式研究统一在班级进行儿童自恋的测量,将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发放给儿童,并向儿童讲解问卷填写要求,其中8岁儿童由所在班级教师阅读题目后学生作答;教师评价测量由所在班级班主任主持按照测量项目学生进行作答,所有班级问卷在一周内回收完毕。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编码,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8—10岁儿童自我观的描述
图1为儿童对自我评价不同效价的百分比,其中柱形图左侧为他评的分数,右侧为自评的分数。结果显示,无论是来自儿童的主观自评(2(2)=29.61,p<0.001),还是基于主试的客观他评(2(2)=159.83,p<0.001),儿童对自我都表现出更积极的自我观,其对自我的评价更为积极。
图1 儿童自我观描述的他评和自评效价
(二)8—10岁儿童自恋的特点
从年龄看,由表1可知,9岁儿童的自恋得分最高,其次是10岁儿童,最低的是8岁儿童。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的自恋水平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F(2,716)=11.81,p<0.01。从性别看,t检验结果表明,在儿童自恋水平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t(716)=-1.55,p>0.05,女童的自恋得分要高于男童。
表1 不同年龄、性别儿童自恋得分(M±SD)
(三)8—10岁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
由表2可知,在儿童反应性攻击得分上,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反应性攻击逐渐增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F(2,716)=3.95,p<0.05。儿童反应性攻击的性别差异显著,t(718)=2.44,p<0.05,相比于女童,男童的反应性攻击更高。在儿童主动性攻击得分上,不同年龄儿童的主动性攻击体现出逐渐增长趋势。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主动性攻击的年龄差异不显著,F(2,716)=0.11,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主动性攻击差异显著,t(718)=2.63,p<0.01,表现为男童的主动性攻击高于女童。
表2 不同年龄、性别儿童攻击行为得分(M±SD)
(四)8—10岁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考察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其中攻击行为的指标包括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结果见表3。
表3 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
(五)8—10岁儿童自恋对反应性攻击的回归分析
儿童自恋与反应性攻击相关要高于自恋与主动性攻击,进一步基于儿童反应性攻击得分进行回归分析,逐步回归的结果发现(见表4),年龄对反应性攻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18,p<0.001);性别对反应性攻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11,p<0.05)。在控制年龄和性别两个变量后,自恋对儿童反应性攻击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2,p<0.001),解释了反应性攻击总变异的21%(R2=0.21)。
表4 儿童年龄、性别、自恋与反应性攻击的回归分析
四、讨论
(一)8—10岁儿童自恋的特点
在发展特点上,儿童的自恋水平从8岁至9岁呈上升趋势,9岁至10岁呈轻微下降趋势,即在本研究中9岁儿童自恋水平达到一个峰值。并且,本研究中儿童的平均自恋水平低于美国儿童,并高于荷兰儿童自恋水平。这种差异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观影响,美国样本的文化下更强调个人主义、独立性和与众不同。(19)Foster J. D.,“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Inflated self-views across the lifespan and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vol. 37, no.6(2003), p. 469.最新的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自恋的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自恋水平要高于美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自恋水平。并且,在采用相同测量工具的前提下,该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自恋水平要高于本研究中儿童的自恋水平。(20)参见蔡华俭:《遭遇自恋:剖析当代年轻人的自我》,《科学中国人》2014年第1期,第34页。一方面,这说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年轻一代自恋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这与蔡华俭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1)Cai H., “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narcissism: 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vol.26, no.5(2012), p. 529.从8岁以后到青春期,儿童的认知逐渐从具体运算阶段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逐渐摆脱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对自我的评价在真实的基础上,受各个方面影响较大。尤其在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个体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性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对自我的评价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外,以往研究发现多数男性个体的自恋水平要高于女性,托马斯(Thomaes)等人在编制儿童自恋量表时,对七个子研究进行性别差异元分析检验时发现,男孩的自恋水平要显著高于女孩。本研究的结果未能支持该观点,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托马斯所采用样本为青少年早期,其年龄偏大于本研究儿童年龄。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多数男性个体的自恋水平要高于女性,新近的一项关于自恋性别差异的元分析研究亦证实了该结果。(22)Grijalva E., “Gender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vol.141, no.2(2015), p. 261.尽管已有研究通过元分析发现,男性的自恋水平比女性的自恋水平要高,但该元分析的结果并不能体现出性别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此外,研究者针对自尊进行性别差异元分析时发现,随着年龄至青春期末,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该阶段之后趋于下降。(23)Zuckerman M.,“When men and women differ in self-esteem and when they don’t: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vol.64(2016), p. 34.而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为8—10岁儿童,其处于自恋人格逐渐形成发展阶段,自恋水平在形成之时的性别差异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值得在将来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二)8—10岁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
研究发现,儿童的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由低年级至高年级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儿童的反应性攻击,在不同年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年级增长,反应性攻击逐渐增多,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4)Murray-closed 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orms and function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vol.80, no.3(2009), p. 828.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Dollard)等人提出,认为挫折是产生攻击的重要原因,个体的受挫感引发了攻击驱力的觉醒,这种驱力指向引起挫折的原因,从而引起攻击或破坏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个体对攻击线索的认知是决定攻击行为产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综上所述,挫折在攻击行为发生时,提供了一种唤醒的激发状态,攻击行为是由于对所感知到的挫折、威胁或挑衅产生的愤怒或防御性反应。其中愤怒、感知到的威胁或目标阻断均是诱发反应性攻击的因素,同时,如果对个体而言受阻目标越重要,由此产生的受挫感就越强,从而发生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冲动就更高。道奇(Dodge)等人认为,在小学阶段儿童攻击行为的形式和功能在发生变化,儿童已经能够在不适用攻击策略的情况下实现多数目标。由于前额叶皮层的发展带来了执行功能能力的提高,儿童已经能够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监测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25)Dodge, K. A., John D.,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7, p.719.此外,两种攻击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攻击行为要高于女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6)Reijntjes A., “Narcissism, bullying, and social dominance in youth: A longitudinal analysis,”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vol.44, no.1(2016), p.63.并且,一项针对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的双生子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行为在遗传力上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相比女孩的攻击行为主要由共享与非共享环境所解释,男孩的攻击行为更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27)Baker L. A., “Differenti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children,”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vol.36, no.8(2008), p. 1265.
(三)8—10岁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研究发现,儿童自恋对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均呈正相关,但二者作用大小不同。这说明自恋对两种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基因与环境也许是进一步解释主动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差异的可能性之一。(28)参见周广东:《区分两类攻击行为: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第1期,第105页。研究发现从儿童期至青春期,主动性攻击行为的遗传力从32%上升至48%,反应性攻击行为的遗传力从26%上升至43%。(29)Tuvblad C.,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differs i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vol.35, no. 6(2009), p. 437.一项研究采用基因×环境方法,对童年期不同阶段的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进行追踪发现,主动性攻击的遗传力要大于反应性攻击。(30)Paquin S., “Heterogene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in childhood: Common and specific genetic-environmental factors,” PloS One, vol.12, no.12(2017). p. e0188730.也就是说,相比于反应性攻击,主动性攻击受遗传影响较大,反应性攻击更受环境的影响,而自恋人格具有情境性,易受社会情境所影响,由于对自我有夸大的积极关注,因此社会性反馈对其自恋具有重要影响。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基因在自恋人格对攻击行为预测中的重要作用。
儿童自恋反应性攻击均相关系数高于自恋与主动性攻击的相关。并且,在控制年级和性别因素后,儿童自恋仍对反应性攻击具有正向显著预测作用。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自我威胁理论,即鲍迈斯特(Baumeister)等人用自我威胁理论(Theory of Treatened Egotism)解释了自恋者的反应性攻击行为,认为当自恋者浮夸的自我观点、自尊与优越感等受到外界的拒绝、低估、偏见和侮辱时,其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受到威胁,自恋者会产生被唤起的间接攻击倾向与行为,将攻击行为、自我偏差服务等不适应行为作为自我调节的策略,进而继续维持和提升其积极的自我知觉。(31)Baumeister R. F.,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103, no.1(1996), p. 5.换言之,自恋的个体自我价值受到的威胁激发了其在某些情境下的反应性攻击。自恋的动态自我调节加工模型认为:包括自恋者和非自恋者在内的人们都希望建立和维持理想的自我观点(有时被称作理想自我)。为此,人们采用各种人际间的和个体的自我调节策略,自恋个体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夸大的自我。他们希望有优越感、重要性、影响力,并应用社会、认知和情感的自我调节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是,自恋个体目标的实现是瞬时的,因为他们夸大的自我观几乎不可能维持:在日常生活中,自恋个体和其他人一样,不可避免会遇到篡改他们夸大的自我观的信息,如失败、批评和拒绝。因为自恋个体的自我观是脆弱的,他们需要不断外部肯定,如,表扬和赞赏,去创造、维持或重建其夸大的自我。(32)Morf C. C., Rhodewalt F., “Unraveling the paradoxes of narcissism: A dynamic self-regulatory processing model,”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12, no. 4 (2001), p. 177.
因此,自恋的儿童处于一种长期的自我建构状态:他们不断地采用各种人际的和个人的策略去创造和维持他们渴求的夸大的自我。此外,在8—10岁童年中期阶段,儿童攻击行为从主动性攻击转为反应性攻击占主导。攻击行为不再被用来获得或维持对玩具和领地的控制,而更多被用于当自认为存在威胁和人身侮辱时,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提升人际关系指数。他们开始认为同伴可能会有意伤害他们,因而越来越有可能采取报复行为,反应性攻击逐渐增多。
五、教育建议
由于8—10岁儿童自恋与攻击行为关系较为密切,自恋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攻击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尤其是自恋对反应性攻击存在较强的预测作用,这与8—10岁儿童自恋特征本身密不可分,因此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更为关注儿童自恋的形成、发展及其对攻击行为影响的预防与干预等方面,可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针对性地提高父母评价方式,促进儿童人格健康发展
家庭是儿童发展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理论学者和临床心理学家都认为个体早期与父母间的互动是形成自恋人格的重要因素。儿童的自我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内化而建立,由此,父母对儿童的评价方式尤为关键。(33)参见刘双:《婴幼儿自尊的前兆与形成》,《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第26页。近年来,受积极性评价理念的影响,赏识教育和鼓励教育等模式不断在国内涌现,这些模式都强调“积极评价”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已有研究发现,父母的过度表扬将导致学前儿童自恋人格的形成,自恋儿童的父母往往会高估自己孩子对常识性知识的掌握,并过度表扬儿童的表现,甚至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会给孩子起非常特殊的名字。(34)Brummelman E., “Origins of narcissism in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vol.112, no.12(2015), p. 3659.但是,这种不当的表扬方式,不仅会对儿童的内在动机造成伤害,并且容易让儿童将夸大的评价内化到对自我的看法之中,从而形成适应不良性的自恋人格,对日后成长和发展会造成影响。因此,父母和教师在使用表扬时,更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内容和对象,让评价方式对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正确识别儿童的内在自我评价,培养积极自我观
自我观在心理和人际交往功能中起核心作用,包括安全的和真实的自我观以及脆弱的和防御性的自我观,对应自尊和自恋这两种形式。自尊与自恋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亦有区别,家长与教师应将二者区分开来,以更好地运用在家庭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自恋所传递的核心信念是“我比别人优越(I am superior to others.)”,自尊所表达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有价值的(I am worthy.)”。(35)Thomaes S., Bushman B. J., Orobio De Castro B., et al., “What makes narcissists bloom?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the eti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narcissism,”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vol. 21(2009), p. 1233.也就是说,自恋是指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并享有特权,获得他人赞美。自恋的夸大性更强调对自我的评价优越于他人。而高自尊却与此相反,是指对自己感到满意并非优越。基于此,家长和教师在区分二者的区别时,更要注意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基于比较具有夸大性和脆弱性,还是内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在这一点上非常重要。只有对自尊与自恋进行更好的甄别,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从而达到培养儿童积极自我观的目的。
(三)构建有效的自我肯定缓冲机制,预防儿童不良攻击行为
针对由儿童自恋引起的攻击行为,自我肯定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其定义本身就直指“在面临威胁时,肯定重要价值来维持自我整体性”。该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具体而言,家长与教师可从两方面进行干预操作:
一方面是自我肯定,根据资源的稳定性也可分为内部自我肯定与外部自我肯定,分别对应肯定内在稳定特质和外部行为和成就,家长和教师们可据此深入挖掘;另一方面,关于自我价值肯定清单,受文化差异影响,不同价值观和文化观个体的核心价值也许会有差异,家长和教师们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儿童的重要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据此进行调整干预,为儿童在面对“威胁”时的不良行为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由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自我威胁的情境,如负面反馈从而导致攻击行为。但是,如果在自我威胁发生之前进行自我肯定的练习,也能够对儿童在面对“威胁”时的不良攻击行为形成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