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苦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2-11-22单艳华王靖茹
单艳华 王靖茹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多发性疾病,患者预后差,后遗症发生率高,其中偏瘫是其常见后遗症[1],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限,需依赖他人完成相关活动,心理负担较重,从而产生社交回避及苦恼[2]。所谓社交回避及苦恼是指患者在进行正常社会交往及活动时,机体会出现不自主的负面情绪及相关苦恼,从而影响社交心情及对外界事物的态度[3-4]。患者产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后,其内心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与他人交往时产生孤独感,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5-6]。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的方式,探讨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因素,旨在寻求改善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方法,从而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1年1—12月选取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中对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7];为偏瘫恢复期;依赖他人照顾的时间大于1个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认知能力;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愿意积极配合。排除条件:合并认知或沟通功能障碍;入组前1个月受过重大精神创伤;合并其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合并颅脑恶性肿瘤、沟通或语言障碍。
1.2 调查工具与内容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医疗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对他人依赖程度、家庭成员关系等。
1.2.2 心理弹性量表 该量表由卢樟秀等[8]编制,包括3个维度、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0~4级评分,总评分0~100分,患者心理弹性与相关评分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1,效度系数为0.92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该量表由张帆等[9]翻译及修订,用于评定患者感受社会支持的程度,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4级评分,总评分12~48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量表信度为0.822~0.882,效度水平为0.836~0.912,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2.4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该量表由孔彦舒等翻译及修订[10],包括2个维度,即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合计14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总评分0~28分,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与评分呈正相关。
1.3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对入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前由研究者向调查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目的、注意事项及相关量表填写方法等,并指导患者按要求正确填写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对于不能独立进行问卷填写的患者则由调查者口述问卷内容并根据患者选择代为填写,将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装订成小册,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得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为19.72±3.78分,心理弹性总评分为58.96±4.78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30.25±4.12分,各维度条目均分具体见表1。
表1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 、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得分(分)
2.2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学历、对他人依赖程度、家庭成员关系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脑卒中偏瘫患者基线资料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的影响
续表
2.3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总评分与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总评分与心理弹性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社会支持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总评分与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2.4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社交回避及苦恼总评分为因变量,以年龄、学历、对他人依赖程度、家庭成员关系、心理弹性总评分及相关维度、社会支持总评分及相关维度为自变量,变量赋值情况见表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对他人依赖程度、家庭成员关系、心理弹性总评分、社会支持总评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表4 变量赋值表
表5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有待改善
社交回避是指对正常社交存在较明显抵触心理,对临床治疗及社会活动缺乏主动社交的意愿[11]。因此,出现社交苦恼后,会导致其消极应对社交活动,影响其回归社会。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日常活动需要依赖他人协助完成,导致对社交活动存在一定抵触情绪,从而影响社交信心[12]。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为19.72±3.78分,说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还有待改善。当脑卒中偏瘫患者存在社交回避及苦恼时,影响身心健康及对于社会的包容性,不利于回归社会[13]。因此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时,除了关注躯体症状及心理状况外,还应关注社交功能,以便更好地回归社会及适应环境。
3.2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龄 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主要因素[14]。可能由于年龄较年轻的患者仍在岗位工作,偏瘫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产生病耻感及挫折感,使患者对社交活动产生抵触情绪[15]。
3.2.2 对他人的依赖程度 本研究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越高,其社会回避及苦恼水平越高,且对他人依赖程度是社会回避与苦恼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患者对他人依赖程度越高,说明其病情越严重,心理负担越大,越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社交信心,加重其社交回避及苦恼[16]。
3.2.3 家庭成员关系 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依赖照顾者对其进行照护,患者康复效果与照顾者照护技能及情感支持有密切的关系[17]。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使患者能从家庭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及鼓励,从而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有勇气回归社会[18]。
3.2.4 心理弹性 本研究中,心理弹性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负相关,表明良好的心理因素有助于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进一步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总评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保护因素,从而进一步说明心理弹性可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会[19]。
3.2.5 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总评分及各维度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的保护因子,这是说明患者获得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这是因为社会支持能让患者获取更多的疾病信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能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有助于调整心态[20]。
3.3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干预措施
①护士应更加关注年轻脑卒中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协助其调整心理,使其能更好地回归社会。此外,应该提醒家属为患者创建有利于社会交往的环境,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让患者学会传递社会情感,从而有效避免痛苦[21]。②对于病情较严重,对他人依赖较重的患者,护士可通过引导其积极思考,帮助其乐观面对疾病,并坦然接受病情。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期望等方式,减轻由于依赖家人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应对疾病信心,使其能更好地回归社会[22]。③加强照顾者心理健康指导,增强其照顾信心,积极参与到患者疾病管理中,有助于家庭关系和睦,使患者能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及鼓励,提高社交信心,减轻社交回避及苦恼情绪[23]。④临床护士应重点关注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况,减轻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应对疾病,有助于更好地回归社会,减轻社交回避及苦恼情绪[24]。⑤为了提升护士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护士应增强患者利用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的意识,提高心理适应性,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减轻社交回避及苦恼情绪[25]。
4 小结
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受多种因素影响,护士应对高龄、高度依赖他人照顾的患者加强心理指导及社会支持,并指导家属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然而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源于同一所医院,缺乏大样本抽样,样本代表性不足,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颇,在日后可通过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寻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因素,以提高研究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