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检出情况中的临床价值
2022-11-22孙立功
孙立功
(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扬州 225000)
多发性脑梗死多发生在基底节区,临床表现均较为轻微,易被患者或诊断医师所忽视,进而对脑功能形成一定影响,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终发展为脑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1]。因此,及早发现患者病变部位并进行合理准确的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对于患者后期预后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用检查项目,但受其分辨率的限制,对于小于1 cm的病灶及血管畸形往往难以成像,且在颅脑的扫描中,由于骨骼重叠所造成的伪影影响,导致颅脑CT的阅片难度较高,为疾病的诊断增加了一定的困难[2-3]。磁共振成像(MRI)所获信息量远大于其他的影像学技术,且在检查期间不需要造影剂的辅助,也不会形成电离辐射,对于人体的损害程度更小[4]。本研究旨在探讨MRI、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检出情况中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MRI检查。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7.13±3.71)岁;脑梗死原因:动脉硬化25例,高血压28例,颅脑外伤7例。本研究经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标准:以《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5]中相关诊断标准为准。纳入标准:①经对比与上述诊断标准符合者;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③既往无碘制剂过敏史者;④体内不存在金属物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脑肿瘤者;②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③合并有脑代谢疾病者;④无法正常交流者。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CT检查。MRI(联影,型号:1.5T uMR 560)检查:患者呈仰卧位,以多通道头颅专用线圈对患者进行颅脑检测,头脚直线与检查床长轴呈平行状态,并使眉间线位于检测圈横轴中心,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先以常规横断位对患者颅脑进行扫描,参数如下。采集序列:DWI,SE T1,FSE T2,T2FLAIR,3D TOF,在扫描过程中发现脑部梗死灶后进行增强扫描,以SE T1、FSE T2进一步观察梗死灶的大小、部位、形状以及数量等。CT(GE,型号:64排 Optima 670)检查:患者同呈仰卧位,头脚直线与检查床长轴呈平行状态,患者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检查线圈保持垂直,听眦线与床面保持垂直,并以听眦线为基线对患者头部进行调整固定,先以常规横断位对患者颅脑进行扫描,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350 smart ma,层厚层间隔均为5 mm,窗宽:95 HU,窗位:35 HU,基线为OM线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发现病灶则辅以碘剂进行增强扫描,以一步观察梗死灶的大小、部位、形状及数量。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1.3 评价指标 ①两种检查方式对多发性脑梗死及不同梗死时间检出情况对比。②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查相关指标对比,包括病灶数、病灶大小及检查时间。③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对比,梗死灶大小以2 mm为分界。④两种检查方式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对比,包括小脑、脑干、顶叶、颞叶、丘脑及额叶。⑤两种检查方式的患者满意度对比,以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估,分为极为满意、满意、尚可及不满意。总满意率=1 -(尚可率+不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对多发性脑梗死及不同梗死时间检出情况对比 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发现,24 h内就诊23例,24~72 h内就诊21例,超过72 h就诊16例。其中,MRI检查总检出率、24 h内就诊与24~72 h内就诊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查方式>72 h内就诊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对多发性脑梗死及不同梗死时间检出情况对比[例(%)]
2.2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对比 MRI检查检出病灶数多于CT检查,MRI检查检出病灶大小小于CT检查,MRI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对比(±s )
表2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对比(±s )
MRI:磁共振成像;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组别 例数 病灶数(个) 病灶大小(mm)检查时间(min)MRI 60 2.93±0.34 8.82±2.49 10.54±3.02 CT 60 1.81±0.28 11.27±3.05 19.74±4.13 t值 19.697 -4.820 -13.928 P值 <0.05 <0.05 <0.05
2.3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对比 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发现,梗死灶≤2 mm共20例,梗死灶>2 mm共40例。其中MRI对于不同体积梗死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体积梗死灶的检出情况对比[例(%)]
2.4 两种检查方式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对比 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发现,小脑梗死21例,脑干梗死23例,顶叶梗死20例,颞叶梗死21例,丘脑梗死24例。其中,MRI小脑及脑干梗死异常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顶叶、颞叶及丘脑梗死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种检查方式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情况对比[例(%)]
2.5 两种检查方式的患者满意度对比 MRI检查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CT检查的66.67%,MRI检查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种检查方式的患者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以致脑动脉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多发于中老年群体[6]。多发性脑梗死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指脑内存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的脑血管闭塞所引发的缺血性软化梗死灶,由于其病变范围极为微小,以致临床上缺乏明显特异症状,绝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了无法恢复的神经功能缺失[7]。
CT检查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因此可通过多个层面的观察而显示某个器官或组织的全貌,避免遗漏病变,且检查方便快捷,尤其对于急诊患者能够较快做出诊断,从而争取抢救时间,但其对于一些低密度、细小病变及一些局限于细胞水平的早期病变难以清晰成像,容易疏漏细小病灶[8]。MRI是通过体外高频磁场作用,由体内物质向周围环境辐射能量产生信号而实现的,成像过程与图像重建和CT较为相近。但是,MRI成像过程主要依靠外磁场及物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不依靠任何外界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放射性及生物学损害,并具备有多于CT数倍的成像参数和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在进行颅脑检查时不会产生CT成像中由于射线硬化所造成的伪影,也不会受到骨像干扰,对于后颅凹底及脑干处的细小病变成像更加清晰,能够更为直观地显示脑组织病变情况,有效提高医师诊断的精确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总检出率、24 h内就诊与24~72 h内就诊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病灶检出数多于CT检查;病灶大小检出小于CT检查;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MRI检查患者总满意率高于CT检查。这表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能够更为快速高效的检出梗死病灶,并在获取病灶个数及病灶大小方面更加准确,且检查时间更短,能够更为精确地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争取更多治疗时间。脑组织的CT值较为相似,以致进行CT成像时分辨率不佳,且其对于软组织的清晰度以及分辨率不高,在成像时容易产生运动及金属伪影,且多发性脑梗死所造成的病灶本身便极为微小,更是提高了后期读片的难度。由于大脑灰质中的氢几乎都存在于水中,而白质中的氢大量存在于脂肪中,因此MRI成像能够有效区分脑组织的灰质与白质,且MRI依靠其所接受的大量诊断信息,能够从三维空间的任意层断面对人体组织进行立体观察,不仅不存在任何观察死角,还能够更为清晰地显示脑部细微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对于不同体积梗死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对于不同梗死部位的异常检出率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CT检查,且小脑及脑干的异常检出率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对于微小梗死病灶的敏感度更高,对于不同部位异常情况的检出更为灵敏,患者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能够更为快速高效的检出梗死病灶,并在获取病灶个数以及病灶大小方面更加准确,检查时间更短,对于微小梗死病灶的敏感度更高,对于不同部位异常情况的检出更为灵敏,且患者满意度更高,能够更为精确地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争取更多治疗时间,在多发性脑梗死临床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后期进一步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