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毛主席指导朝鲜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回顾
2022-11-22高东广
文/高东广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
必须参战:“以战止战,以武止戈”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并通过印度向美、英政府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坐视不顾。10月5日,中央在颐年堂召开会议。在会议发言中,彭德怀认为,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当时我国空军还未成立,按照约定出兵朝鲜苏联要提供帮助,因而也要听斯大林的想法。当毛主席决定出兵之时,周恩来却从苏联传来让毛主席感到意外的消息:斯大林托口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暂缓实行原来的援助计划,毛主席陷入沉思,10月12日20时电令彭德怀、高岗、邓华、洪学智等,指示十三兵团各部就地进行训练,暂不出动。中共中央再次召开会议讨论出兵问题。10月12日,金日成再派朴一禹从朝鲜到安东(丹东),指出,朝鲜情况十分危急,请求中国尽快出兵。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多方利弊,指出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援助,我们仍按原定计划出兵。10月13日,毛主席给在苏联的周恩来发了电报。指出,出兵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自古知兵非好战。《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毛主席对战争历来慎之又慎。而出兵朝鲜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之一。当时中美力量对比太悬殊,1950 年美国的钢产量达八千七百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两千八百亿美元,而同年中国的钢产量只有六十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也就一百亿美元左右。美国拥有核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还是战争缴获和少部分自产,重型武器少之又少。斯大林曾答应苏联派空军支持,但对能否战胜美帝侵略者是有怀疑的,更担心把苏联卷入战争引起世界大战。
古人云:“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就是说用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当敌人把战争压倒我们头上,战争不可避免时,诉诸武力是明智的抉择。为此,毛主席最终作出了出兵援助朝鲜的决定。毛主席指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灿烂的五星红旗上,染有朝鲜革命烈士的鲜血。”从国内自身利益来看,美国侵朝,殃及中国领土,首先危及东北。唇亡齿寒,户破堂危。毛主席认为,不出兵是消极的政策,是被动挨打的政策,出兵才是积极的政策,有希望的政策,采取积极的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10月14日,毛主席与彭德怀又详细研究了志愿军的作战方案。毛主席指出:“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伪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军队绝对不可能出兵,加之朝鲜人民军抵抗力量战斗力大为减弱,他毫无顾忌地指挥部队长驱直入,疯狂向鸭绿江边进犯。10 月17 日,麦克阿瑟又命令美军第八、十集团军向北疾进,在空军炮兵的支持下,以坦克为先锋,围攻平壤。就在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因被暂时的胜利忘乎所以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总的指挥下,为出国援朝作战紧张准备着。10 月18日,毛主席和党中央最终决定:我们不论有多大困难,志愿军抗美援朝不能再变。随后,彭总以毛主席的名义,拟发了给邓华、洪学智等的特急电报,指出:“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辑安线开始渡过鸭绿江。为了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到翌日晨四时即停止,五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麦克阿瑟判断中国出兵的可能性很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狂傲地说:“红色中国的干预会被迅速报复的威胁所吓住”。
毛主席恰恰抓住美军这一错误判断,决定将计就计,只做不说,出奇制胜。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他要求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在国内不发新闻消息,造成志愿军没有出国作战的假相。目的在于“利用敌人完全没料到的‘突然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敌军以突然打击。”
初战必胜:“以我量敌,以敌量我”
为了稳当行事,保证初战必胜,志愿军入朝前,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为志愿军确定了防御战的方针,即首先实行阵地战,先敌赶到平壤、元山以北的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防御阵线。待我军战前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具有压倒的优势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第一线进攻部队共十个师一个旅,还有空降,总兵力达十三万余人。麦克阿瑟在占领平壤后,更加趾高气扬。他认为,胜局已定。为此,他宣布感恩节令部队分东、西两线,加快前进,以师或团、营为单位,用车载步兵的方法,多路向中朝边境推进。两线之间相隔八十余公里,互不照应。此时的美军仍然没有觉察志愿军人朝,继续采取分兵冒进,企图先控制边境,然后再消灭被包围的朝鲜人民军部队。10 月19 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并依靠其机械化推进,越过了志愿军预定防线,向中朝边境前进。这时,朝鲜人民军主力已经被隔断在朝鲜南部,正向“三八线”以北转移,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向新义州、江界转移,撤到中朝边境附近。为了争取首战全胜,毛主席连续指示志愿军:“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战役的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
古代兵家常言:“以我量敌,以敌量我”。意思是说,制定作战计划,要对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我方衡量敌方,从敌方衡量我方,通过对我双方对比分析,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毛主席根据全局利益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作战谋略。在抗美援朝第一战役期间,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没有制海权、制空权。地面部队前期也没有坦克,每个军只编几种陈旧火炮几百门。志愿军战场机动兵力、火力突击和后勤补给能力均脆弱,通讯设备落后,数量少,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指出:首战一定要对准态势突出而战斗力较弱的南朝鲜第二军团。第一仗如不准备打东线南朝鲜军,则以第四十二军的一个师置于长津阻敌即够,该军主力则宜放在孟山以南地区,以便切断元山、平壤间的铁路线,钳制元山、平壤两地之敌,使之不能北援,这样即可集中三个主力军各个歼灭南朝鲜第二军团第六、七、八师。”他针对联合国军分兵速进、间隔较远的特点,明确指出:“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问题。”根据敌军尚未发现我军的情况,他指出:“我军行进路线,必须避开定州、博州、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约二十公里地区不走,而走以北路线。否则,就会过早地被敌人发觉,敌将停止前进,或竟缩回去。而此次作战,则以在博川、军隅里及其以北地区围歼该敌为最有利。”为防止战斗中东面伪军回援,他指出:“派一个师占领长津,及派必要兵力控制妙香山、杏川洞,仍甚必要,请速实行。还有小白山,也应派兵控制,确实隔断东西两敌。”毛主席高超的军事谋略,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装备极为落后的人民志愿军面前处处被动。
打则痛打:“惕之以威,以夺其气”
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之后,美军仍不明了志愿军的实力和意图。麦克阿瑟顽固地认为,中国经济贫困,百废待兴,无力支援朝鲜这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第一次战役只不过是一次象征性出兵。因此,他制定了“圣诞节攻势”计划,扬言要在圣诞节12月25 日以前攻占整个朝鲜。毛主席面对傲慢的麦克阿瑟指出:“只要我三十八军全军及四十二军一个师,能确实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其他各军、师能勇敢穿插至各部分敌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之,则胜利必能取得。”毛主席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意见,提出要利用敌人过失,诱敌深入,创造有利态势,围歼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撤出清川江、大同江以北的德川、嘎日岭、杜日岭、球场之间的全部地区,呈退缩的战略态势。各军在后撤时,故意在沿途丢掉一些枪支、弹药和衣物,作出仓促撤退之假相,进一步加重了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11 月25 日黄昏,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东西两线的志愿军奋勇作战,穿插迂回,分隔包围,各个击破,歼敌三万六千人,其中美军二万四千人。彻底粉碎了敌人占领全朝鲜的企图,收复了平壤和“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大片失地,以及“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延安两个半岛,迫使“联合国军”由鸭绿江退到“三八线”一带,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敌军从此由进攻转入防御,朝鲜战局得到进一步扭转。
志愿军入朝作战连续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朝鲜党政军民情绪高涨,中国人民志愿军士气大振。但在美国白宫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使“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愚蠢事件”,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认为,朝鲜局势的发展已使“世界面临一次严重的危机”。美国的主要盟国英国、法国等普遍对朝鲜局势表示忧虑,更害怕战争进一步扩大会妨害自身利益,削弱自己在欧洲的力量。他们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谋求通过政治谈判结束战争。杜鲁门在内外交困的态势下,妄想通过恫吓来吓倒人民志愿军,他甚至暗示要在朝鲜使用原子弹。12月4 日,杜鲁门表示:“准备遵循谈判途径,设法终止敌对行为。”12 月4 日,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印度等十三个国家提出的朝鲜停战方案,指出先在“三八线”停战,以便进行协商。同时,美军争取喘息之机,加紧进行全面战争的准备。毛主席没有被美国的原子弹所吓倒。指出:“原子弹是吓不倒中国人民的。”
正是在毛主席这一谋略指导下,志愿军猛烈进攻,穿插分隔,英勇突击,激战八昼夜,歼敌一万九干人,纵深前进八十至一百一十公里,突破了联合国军在“三八线”的防御体系,占领汉城,取得了第三次战役的胜利。1951 年1 月8 日,中朝联军英勇奋战,不惜牺牲,把侵略军赶到了“三七线”附近,从而为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轮番作战:“迭战则久,皆战则强。”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仅短短两个多月,就把强大的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一败涂地,接连取得了三次大规模反击作战的胜利。但由于来不及补充兵员、给养和弹药,部队处于“青黄不接”的严重状态。从1951 年1 月中旬起,前线部队转入休整,准备在两个月后再发动春季攻势。1 月28 日,毛主席复电彭总,要求我军必须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彭总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组成东、西、中三个集团,制定了“西顶东放”的方针,部署西线在汉江两岸顶住敌人,东线将敌人放进来,在运动中寻机歼灭。中朝联军采取坚守防御和战役反击相结合的部署,在汉江南岸实行阵地防御,又于横城地区实施了成功的战役反击,基本上歼灭了南朝鲜军一个师。随后,因攻击砥平里受挫,加之给养严重不足,中朝军队全线转入机动防御,在全线采取隐蔽疏散配置、在一地杀伤敌军后迅即转移的战术,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作战的问题,毛主席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指示中,提出了“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
本文作者高东广
毛主席非常重视我国古代兵家:“迭战则久,皆战则强”军事谋略的运用。他经常告诫各级指挥员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形势发展和敌情力量变化,不断调整战法,以达到出神入化、变化莫测的程度。在入朝作战的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已经暴露出自身诸如兵员缺乏、部队疲劳、给养不济等劣势。在第四次战役中,部队兵力“青黄不接”的严重状态更为明显,特别是砥平里战斗完全暴露了志愿军火力差、攻坚力弱、即使穿插突破也难以深远前进等一系列弱点。与此相反,美军针对我军迂回穿插、善于夜战的传统战术,改变过去沿公路冒进的战法,采取稳扎稳打、互相靠拢、夜间收缩、昼间分队反冲击的战术,在山地比较注重抢占山头,使原来的缺点得到克服,原来活力强、供应条件优越的长处继续得到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敌人企图与志愿军进行消耗战的意图就更为明显。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确定总的战略意图是:“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准备长期,争取短期”,“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在毛主席军事战略指导下,志愿军第一梯队,开始后撤,暂时避免与敌大打,缩短供应线,等待第二番部队入朝,再行反击。志愿军后续部队十二万人先后入朝,准备发动战役反击。敌人看到志愿军后续部队到达,加上两个多月的作战,损失惨重,基本上停止进攻,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
把握主动:“以打促谈、打谈并举。”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五次战役,把美军从鸭绿江边一步一步赶回了“三八线”以南。中朝军队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先后粉碎了敌人1951年夏秋的局部攻势、反“绞杀战”和反细菌战,粉碎了1952年的春夏巩固阵地作战,不仅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而且使敌人连续遭到惨重损失而不得不进行谈判。从1951 年6 月开始,朝鲜战争形成了边打边谈、打谈交织的复杂局面。1952 年秋,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起上甘岭坑道作战。同时,发起对美七师占领的597.9 高地战役。11 月5 日,彻底打垮了美王牌七师,收复了高地。11 月25 日,进攻了四十三天的美伪军伤亡惨重,美七师、伪二师被迫撤下整补,上甘岭战役至此全部结束。进入1953 年以来,中朝军队和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沿着“三八线”地区形成对峙局面。这时的朝鲜战场上集结三百万军队,其中联合国军总兵力为一百二十万人,中朝军队总兵力达到一百八十万人,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火力也有较大加强。敌我双方实力的转换,迫使美方首席代表哈里逊不得不再一次回到板门店谈判桌上来。1953 年4 月20 日,中断六个月的朝鲜停战谈判复会。5 月16 日,美国政府作出停战谈判的决定。不久,朝鲜停战谈判全部达成协议,签字仪式正在筹划之中。毛主席深知敌人要求停战谈判是被迫的,其帝国主义的本性难以改变。为了防止谈判期间敌人可能玩弄的各种阴谋伎俩,确保停战协议签字后的和平局面,毛主席指示,要提高警惕,必须准备对付在谈判前及谈判期内敌军可能对我来一次大的攻击,在后方举行大规模空炸,以迫我订立城下之盟。在这份电报中,毛主席主张,“停战协定签字必须推迟”,“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以打促谈、打谈并举的谋略思想。1953 年7 月13 日至27 日,志愿军发起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先后粉碎了敌人约七个师的反扑,歼敌七万八千人,取得了抗美援朝决定性胜利。正是此役,迫使克拉克上将请求马上在停战协定书上签字,一刻也不能再拖。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70 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 次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这是对赢得朝鲜战争伟大胜利的人民志愿军广大官兵的高度赞誉。作为新时代的人民子弟兵,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认真研究领会博大精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传承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续写人民军队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