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二十大后多国领导人访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2022-11-22祖国杨晨

祖国 2022年20期
关键词:二十大领导人外交

《祖国》/杨晨

美国围堵中国阴谋再次破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就外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10 月20 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沈蓓莉,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马朝旭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马朝旭说:“新时代十年,中国外交之所以能够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他还讲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面对外部遏制打压和无理干涉,我们开展了针锋相对、坚定有力的斗争,捍卫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外交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始终挺立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最前线。”“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多个重要国家的领导人纷纷访华,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也再一次凸显了霸权国家围堵中国阴谋再次破产。首先是越南,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中国的邻国。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亚洲持续对越南进行拉拢,挑动中越之间矛盾,加之中越之间在南海存在岛礁争端,致使中越出现隔阂。在亚洲,美国除了打造印太战略拉拢日本印度对抗中国,还特别注重拉拢越南牵制中国崛起。在经济上,霸权国家也策动大批投资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将以前从中国进口商品转向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试图让越南替代中国在先前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而此次越南领导人阮富仲对中国的访问拉开二十大后中国主场外交热潮序幕。海外媒体对此高度关注。

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并举行隆重颁授仪式。来源:新华社

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称,阮富仲在访问中表示,越南对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在过去的民族解放战争及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给予的宝贵帮助深表感谢。越南高度珍视和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将发展对华友好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头等优先。请注意,这里明确讲到的“头等优先”,既体现中越关系何等重要,也给了美国拉拢越南遏制中国战略当头一棒。

越南领导人就深化两国关系与中方正式发表一则联合声明。这是中越关系升级和越南不充当美国反华棋子的一个重要信号。两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军事交流非常务实:中越两国未来将继续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进一步合作。在军事方面,两军会强化各层级交流互动。也会通过边境国防交流、边防海陆联合巡逻等一系列行动,加强彼此之间互信合作。

在经济方面,会尽快推动越南沿线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早日促进其南北部经济一体化进程。这被看成是中越之间政治互信的一个重要信息,同时这也有利于越南开展陆海物流建设,以及中越两国通过陆上边界进行协同贸易。另外,中方会努力推动越南各种农产品进口,越方则会推动中国乳制品进口。据媒体报道,此次越方还做出承诺,不会跟随美国反中,会继续跟中国加强关系,这意味着美国拉拢越南反中失败。

接着是巴基斯坦,巴铁领导人此次访华既代表了中巴两国的亲密关系,也代表着中国对伊斯兰世界的友好,而坦桑尼亚则更不用说了,坦赞铁路至今还是中国对外最大的援助,坦桑尼亚也是中国援助的非洲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坦领导人访华宣示着中非的关系仍旧紧密。

巴基斯坦是中国重要邻国和传统战略伙伴,又是中国倡导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的第一站和重要节点,中国在巴国大型合作项目取得成功对于一带一路事业的成功推进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非洲作为当前中国外交和经济贸易的重点地区,坦桑尼亚领导人此次访华当然也具有十分重要宣誓意义。

随后是德国,作为欧洲的大国,美国控制下北约的一个重要成员国,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二十大胜利落幕不久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高调访华是很不容易的,也颇受国际舆论关注。朔尔茨此次中国之行逆美国而动,所面临的艰难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透露,欧洲另一大国法国元首马克龙原本也希望与朔尔茨一同前往中国访问,二人比肩访华一旦成行,那无疑是一场外交历史上的奇迹。这也体现出当今欧洲政坛对中国的向往和对美国控制欧洲的反感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美国挑动俄乌爆发冲突后,欧洲资金外流、经济低迷、难民涌入等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今年欧洲没有物美价廉俄国天然气的输入,致使欧洲必将过上二战以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更加令欧洲大跌眼镜的是,输往欧洲的北溪天然气管道,也不明不白被炸,欧洲甚至丧失与俄罗斯就天然气输入问题谈判的最后一线希望。没有来自俄罗斯的廉价油气,缺少能源的欧洲经济民生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欧洲各国无疑将因此陷入极端被动。如果不能缓解此前因美国挑动降温的对华关系,彻底放弃追随美国与中国搞所谓“脱钩”,那么欧洲将不得不面对被美国彻底带入阴沟整趴下的命运。欧洲领导人当然不愿出现这样的局面。

朔尔茨带领庞大团队访华,充分证明欧洲最大经济体改善对华关系迫切程度,而马克龙放出想与德国领导人结伴访华的风,也说明这个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核武器和独立军事指挥权同时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法国的领导人,不出意外的话也将在不远将来来华访问。消息一出,分析人士不难得出结论,现在欧盟内部对于改善对华关系,进一步实质性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或已成为基本共识。那么接下来,中欧加强政经合作,欧洲管理层引导投资不单方面流向一直把自己视作欧洲宗主的美国,被华尔街金融巨鳄无情收割,而是畅通流向欣欣向荣的中国是完全可能的;而中国需要的大量欧洲商品也不会因受美国摆布“不得出口中国”,有消息称,荷兰作为中国稀缺芯片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光刻机供货方,最近与美国也吵翻天(凭什么不让我们把产品销往中国)。美国妄图通过切断中国高端芯片生产产业供应链的计划大概率也会破产。

作为一带一路的远端,富饶的中西南北欧各国,当然也无比期待享受来自中国的经济红利。我们看到,源源不断发自中国的火车,满载来自中国的产品输往欧洲,回来时,又装满来自欧洲和俄罗斯的产品满足中国市场需要。这不仅让中国和欧洲经济获益,也大大平抑了美国对华单方面挑起贸易战给中国国际贸易带来的损失。可以预见,也许出不了这个冬天,持续多年的美国对华围堵就会全面崩溃,中欧贸易也很可能在这个冬天提前进入“暖春”。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以达到削弱俄罗斯、破坏欧洲经济发展的“一石二鸟”目的,欧洲和俄罗斯方面都期待局势朝对自己有利方向破局,可美国偏偏不想这样。欧洲摆脱美国寻找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破局的大国斡旋缓解同俄罗斯的关系,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合适。中国作为反对美国各种霸凌又与俄罗斯关系甚密的大国,具备“从中调解”的一切先决条件,只要欧洲国家不追随美国反华,不再触碰俄罗斯安全关切的敏感神经,又能带给中国想要的,中国在俄欧之间进行斡旋化解双方矛盾分歧如欧洲面临的“燃煤(气)之急”又何乐而不为?这个寒冬,欧洲不妨摆脱美国的指挥棒硬气一回。

猜你喜欢

二十大领导人外交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