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孪生的物流配送调度优化探讨

2022-11-22吕自超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9期
关键词:装箱物流配送货物

吕自超

(青岛中车四方车辆物流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9)

0.引言

在先进技术的推动下,产业升级转型成为竞争、生存趋势,物流业也从传统物流向智能物流转变。作为物流行业的主要业务,物流配送成本占总成本的较大比重,配送过程中的道路优化、车辆调度等和配送成本息息相关。由于物流配送不确定性因素多,增加了配送难度和额外成本。为实现物流配送的透明化,提出基于新技术的智能模型。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智能技术,被广泛用于制造业。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一种智能化的物流配送系统,既能高效管理物流配送流程,又能动态监控物流配送的过程和结果,实现物流的精准性配送。

1.基于数字孪生的物流配送调度系统设计

1.1 物流配送调度系统模型和功能规划

1.1.1 物流配送调度系统模型

为了能在物流配送中有效运用数字孪生,本文基于五维DT、建模方法,结合物流配送过程提出数字孪生应用模型(见图1),主要包括几点内容:(1)物流配送作业面,是指在物流配送中,配送中心基于客户要求,在既定条件下安排车辆完成指定任务。(2)配送系统服务,集控制、追踪等算法于一体,结合车载终端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以配送成本为导向的数字模型,依据孪生系统的算法优化处理。(3)虚拟配送作业面,是配送作业面的数字化“镜像”,借助智能软件模拟真实的配送工作。(4)系统连接,目的是连接4个部分于一体,实时、有效地传递数据,实现真实和虚拟仿真配送数据的协同交互。(5)配送孪生数据是将物流配送的数据、虚拟数据进行融合,并基于配送状态及时更新和优化。物流配送过程中,孪生数据的作用是为配送作业面提供追踪数据,使虚拟配送作业面精准模拟真实配送;为配送作业面提供预测数据,动态调整实际物流配送进度[1]。

1.1.2 物流配送调度系统功能规划

数字孪生下的物流配送调度系统核心是对配送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时同步配送数据,实现数据的可视化、集成化管理,经由孪生模型反映数据信息、反向管理,保证物流配送的安全性,优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服务质量。因此,物流配送调度系统功能涉及信息管理、装箱方案(数字孪生)等方面,基于相关内容构建配送模型,实时调整装箱方案;结合物流配送状态,动态监控车辆、货物等情况;物流配送调度过程中的提升服务,包括送达控制、增值服务,比如为客户提供物流定位查询。

1.2 物流配送调度系统的整体框架

1.2.1 虚拟层

在数字孪生下的物理配送调度系统中,虚拟层是最关键的一层,依据底层物理层的数据、内核算法,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道路优化、车辆调度。最后,经由5G无线网络将方案下发至车载终端,为实时调度提供支持。

1.2.2 服务层

服务层的任务是为数字孪生下的物理配送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基于物理层的数据信息和输出层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孪生层、物理层的实时交互,从而为整个系统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1.2.3 物理层

物理层要求配送车辆具有通信、决策能力,采集配送车辆的位置、路况等信息。主要借助GPS系统采集车辆位置、运输轨迹,基于OBDII接口采集车辆的运行状态,方便及时维修出现故障的车辆。同时,利用5G技术上传物流配送过程的相关数据。

1.2.4 其他

(1)数据层。在数字孪生物流配送调度系统中,数据是核心也是基础。数据层的作用是负责运维服务层的孪生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数据,为物流配送调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2)模型层。为物流配送调度系统提供模型库,涉及两个模型,即管理服务模型、孪生模型,前者为运维管理服务提供决策支持,如路径规划、装箱规划等;后者对物流配送、管理提供数字化描述,基于相关数据形成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用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几何和信息结构,涉及配送调度优化的数字孪生模型、装箱规划的数字孪生模型[2]。

2.问题描述和数字建模

2.1 问题描述

物流配送调度建立于已知客户的位置、需求量,配送中心的车辆载重、位置条件下,通过对配送客户信息的采集,以数字孪生为依托对物流配送调度过程进行模拟,向物理模型反馈最佳的配送方案,从而减少综合成本。而且,数字孪生模型也对故障车辆的维修处理进行了考虑。在数字模型中引进时间窗,对于物流无法按时送达的情况进行处罚。鉴于此,本文做出几点假设:(1)每辆车只配送一条路径,从配送中心出发,最后再返回到配送中心。(2)必须服务于每位客户,且只能访问一次。(3)每辆车的客户需求量不能超出车辆载重,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要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到达配送点,早到、晚到都面临处罚。(4)配送中心资源充足,货物为单一品种。(5)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匀速行驶,不考虑路况、车况等问题。

2.2 数字模型

全面考虑运输费用、车辆费用和惩罚成本,具体描述如:(1)运输费用。是指在货物运输中消耗的燃料成本,成本和距离呈正相关。(2)车辆使用成本,是第n辆车成本、总车辆成本的乘积。(3)惩罚成本,添加时间窗,要求车辆尽量在指定时间到达,否则就会产生惩罚成本。

2.3 算法内核

以遗传算法为内核,求解物流配送调度问题,具体步骤如[3]:(1)编码。利用实数编码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表示配送中心的解,借助自然数对客户编码,以客户点为基因。(2)解码。对实数编码进行解码处理,即表示配送中心安排车辆满足客户需求,再服务其他客户。当车辆达最大重量时,配送中心再安排其他车辆服务未配送客户,以此类推,直到满足每位客户的实际需求。(3)适应度函数。基于物流配送调度的问题,以综合配送成本为适应度。(4)个体选择。结合轮盘赌法、精英保留策略进行个体选择,先使用轮盘赌法,结合染色体适应度值进行选择。(5)交叉。使用部分映射法交叉处理,先常规交叉父代,然后结合交叉区域基因值的关系,对区域外的基因值进行修改。(6)变异。结合编码特征,采用两点交互的方式生成变异算子,交互后重新判断个体是否符合要求,最终确定个体是否可行。

3.实验和验证

3.1 案例分析

以某物流配送中心为例,共20个客户,171件货物,总体积80.69m3,总重量17421kg,基于数字孪生建立物流配送调度系统。物流配送模型参数见表1。

表1 物流配送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3.2 装箱规划

在数字孪生物流配送调度系统中输入客户、货物信息,应用系统功能完成装箱规划。先按模型设置装箱约束,包括配送中心、重量、体积等。根据设定约束和信息生成配送方案,结果涉及车辆的配送路线、车辆数量等。结合装箱方案,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孪生模型,直观显示车辆数量、装箱布局。一般来讲,初始方案不一定满足需求,要判断其是否合理,借助系统的分析功能和仿真模拟场景,评估车辆的装箱方案。将车辆的路况、配送线路等录入模拟参数,发现个别车辆运行不平稳。对于这类货物,可直接在模型中调整位置。再次仿真分析,比较调整前后的稳定性。结果显示,优化前的车辆稳定性为1.96,个别货物发生位移;调整后,货物位移波动折线平缓,均差低于0.5,货物晃动幅度减小,和之前相比较稳定。说明在装箱布局优化中,装箱合理性评估模型是可行、有效的。和以往模型、规划相比,数字孪生下的配送模型可通过仿真发现装箱问题,并基于可视化模型调整方案,实时优化装箱方案,提高装载的科学性和车辆利用率。

3.3 运输监控和服务优化

当前,系统实现了路线、温度、物流配送状态的可视化监控,将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设为可配置。当物流配送通过RFID反馈完成配送后,对应孪生模型的客户货物会消失。以车辆1为例,运输路径0、13、18、20、0,0分别表示起始点、终点,13、18、20表示客户,而且不同客户的商品颜色不同。例如:客户13的商品颜色为橘色,客户18的商品颜色为绿色,客户20的商品颜色为蓝色,一共在车厢放置6个温度传感器。如图2所示,状态1代表车辆刚出发,此时只有1个传感器为红色;状态2代表商品已配送到特定地点,有2个传感器亮起说明温度上升为红色;状态3代表还有一处货物需要配送。同时,采用交互操控窗在可视化模型中查询货物,结果显示在可视模型中,方便配送人员精准获取客户货物的位置和数量,防止出错或漏送,提高物流配送质量。当车辆上的全部货物都消失后,说明车辆已完成所有货物的配送。

上述功能显示,和传统物流配送调度相比,数字孪生下的配送调度不仅能直观、清晰地描述出装箱方案,也能根据模型直接进行调整,驱动物理配送操作,仿真预测、评估装箱方案的可行性,保证物流配送的效果,实时可视化服务和监控,提高配送效率,为无人配送的实现奠定基础。

4.结语

在物流配送调度中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几点结论:(1)基于数字孪生理论提出物流配送调度架构、五维模型,结合GPS技术、车载诊断系统实时采集车辆信息,并借助5G技术进行传输。(2)以遗传算法为内核,全面考虑物流配送调度中的问题,以最小成本为目标,建立带有时间窗的数字模型。(3)采用算法内核模拟配送过程,能够丰富配送调度系统的功能,为配送工作提供可视化管理,特别是在装箱方案优化中,要提前预判方案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装箱的便利性,为智能化配送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装箱物流配送货物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逛超市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电机装箱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
三维货物装箱问题的研究进展
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装箱系统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