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感体验需求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

2022-11-22邹文璐

大观 2022年7期
关键词:五感触觉味觉

◇邹文璐

由于现在处于后疫情时代,人们经常需要居家办公或居家上网课,生活环境较为封闭,身体得不到良好的锻炼,活动水平持续下降,身体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人们长时间投注精力于电子产品、互联网之中,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活动身体的时间减少,长时间保持躺、坐姿态,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

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路面硬化建设导致城市硬质化严重,人们的居住环境日渐恶化。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有些社区内部空间由于规划不合理,不能为公众提供可以活动与锻炼的场地。社区公园作为一个活动场地应包含公共活动设施、绿地、活动交流空间等,调动人们对景观的五感体验,增加自然景观与人的互动,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一个五感体验空间,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因此,本文以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人与景观的感官互动。

一、五感体验与社区公园景观

(一) 设计中的五感

设计中“五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设计师杉浦康提出的,其理论源于佛教的观点,指的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感觉相互作用形成最后的感知结果。基于五感的设计不是思考如何创造,而是思考如何让某人感觉到某物,是对人的感官的创造性唤醒。该理念起初运用于书籍设计,随后广泛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二) 五感体验与社区公园景观的关系

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社区公园的感知和体验需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景观环境空间,而是更为高标准的体验,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性感受。人们会主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受社区公园的建筑形态、小品材质、装饰纹理、植物的造型、空气中的气味、现场的声音等,获取感知体验。景观环境激发人的感知从而使人产生体验感,人们的体验感需求促进景观环境不断提升。景观设计应“以人的感知体验为本”并服务于弱势群体,刺激人的感官体验,从而提升人与景观的互动,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将人的情感反映到社区公园的环境设计中,设计多样性的空间体验方式,提升社区公园景观给人的五感体验。

二、感知需求

(一) 视觉感知需求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人们凭借视觉能对外界环境作出主观的动态反应,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80%左右来自视觉。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直接感知颜色和形态。视觉对于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最容易接受周围环境信息的感觉,而且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衍生出更多的认知。比如,色彩的搭配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每种色彩都会使人有不同感受,所以环境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参观者对环境空间的第一印象与参观者的内心变化。绿色是对人视觉神经刺激最弱的颜色,给人镇静、舒适、生机勃勃的感觉,象征着生命、青春。在社区公园适当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减少对居民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可使居民更亲近自然。而红色、橙色、蓝色等明度较高的颜色一定程度上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游乐区可以增添这类色彩明度比较高的颜色,用色彩来传达动感与活力。

(二) 听觉感知需求

听觉是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仅次于视觉,也会影响人们的审美体验。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人通过耳朵获得声音刺激传递至大脑,进而与视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联动,所以利用声音在环境设计空间中更容易使人产生情感共鸣。自然世界的声音丰富多彩,通过听觉获取舒缓的声音信息,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浮躁不安的情绪,例如自然界的风声、水流声、动物的鸣叫声音等,有的温柔、治愈,有的节奏欢快……将其恰当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社区中植物、景观小品、人工喷泉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塑造自然声色与音调,给予人视听享受。

(三) 嗅觉感知需求

神经科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神经元》刊发的有关研究表明,在感知记忆中,嗅觉感知最不容易忘记。嗅觉是外激素通信实现的前提,刺激也可以在一定距离内感受到,是一种远感体验。正如王安石的《梅花》一诗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远处看很难辨别是雪还是梅花,但它散发着芳香,就可以辨别出它是梅。社区公园中的植物会散发出芳香,而植物的芳香会产生负氧离子,从而缓解居民的心理压力。绿地带来的高负氧离子对居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空气中各种植物挥发的气味组合可以刺激居民的大脑皮层,增加空间环境的辨识度,如薄荷叶、茉莉花等,增强居民对公园感知水平的多样性。

(四) 触觉感知需求

触觉为皮肤的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包含压觉、触摸觉和震动觉。触觉感知是人们最基本的感知方式,是人的皮肤与物体以最近距离接触产生的互动。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会频繁地经过触觉来进行传递,通过皮肤与物体的触碰,感受物体的材质、肌理、温度,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舒适的感受能起到愉悦身心、缓解压力的作用,增加人们对社区公园的好感度,吸引人们常到社区公园活动。不同接触体验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选择物体的材料时应考虑不同的触觉感知反馈的信息,结合不同材料的肌理、温度、硬度等,在不同的场合区域选择恰当的材料,比如:在观赏、休闲区域可以选择比较圆滑、相对硬度较低的材质,如木材,其四季温度相近,且木地面具有一定的弹性,给人自然亲和的感受;连廊附近可以种植藤蔓植物覆盖其顶部,这样会给人带来亲切感,使人更好地与植物互动交流,更好地感受自然,但要避免种植会给人带来伤害的植物种类。

(五) 味觉感知需求

味觉也是人们的基本感觉之一,但是在我国,对味觉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听觉与视觉。近年来,味觉感知逐渐融入景观设计。将味觉感知运用到社区公园的设计中来,可利用味觉记忆引起人们的共鸣。在社区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在园内种植一些可食用的果蔬等,一方面在果实成熟之时能够产生一定观赏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与自然的互动。比如在社区公园种植一些薄荷、圣女果、苦瓜、辣椒等,人们看到就会回忆起酸、甜、苦、辣等味觉刺激,在足不出社区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多样体验。

三、五感体验景观设计构思

(一) 视觉景观体验园——赏心悦目

形状、大小、色彩、材质都是形态要素。视觉景观的设计中,要对其进行合理搭配。例如,在设计中选用枫树这类叶片颜色变幻多彩的乔木种植在入口两侧。秋天,变成黄色、红色的枫叶象征着温暖、轻快、活泼、热情,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感。在比较小的社区公园空间中种植冷色植物,可以增加较小空间的深远感,在休憩区域则可给人以宁静体验。在路边设置形状不同的景观石,可打造出静谧、有趣的公园空间。公园里的座椅、连廊、路灯、地板等的材质选用以木材为主,可更加贴近自然。

(二) 听觉景观体验园——林籁泉韵

自然舒适的声音可以使人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在社区公园的设计中,可利用虫鸟鸣、风雨声、植物碰撞声、喷泉声来增加视听效果。例如,在社区公园的入口处设计喷泉区域,动态的喷泉可以产生水流声,形成听觉体验区,而且人们在喷泉旁边还可以触碰到水与看到水的运动,增添触觉与视觉体验。在设计景观时运用大叶植物,借助风力、雨水来增加植物之间的摩擦与碰撞的声音,打造听觉盛宴。

(三) 嗅觉景观体验园——芬芳馥郁

嗅觉感受能够给人留下长远记忆,而植物的芳香中含有醇类、酚类、酮类等成分,可以净化空气,减缓人的精神压力与浮躁情绪,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在社区公园设计中,选种带有香气的植物,比如桂花、茉莉、地被月季、木香花、银杏,再点缀薄荷等唇形科植物,借由其阵阵清香中挥发出的成分,人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嗅觉体验。

(四) 触觉景观体验园——触景生情

触觉景观设计是增加社区公园体验感与互动性的直接方式,可以使人融入其中,产生共情体验。在社区公园的休憩场所,可以适当种植不同质感的植物,使居民可以在静谧休息区触摸到不同质感的植物,增加触觉多样性刺激体验。在休憩区设计木质连廊供居民休息,选取藤蔓植物,如木香花,攀爬在廊架上方可以起到遮蔽阳光的效果,方便居民纳凉。周边种植叶下珠、含羞草、蒲公英等互动性好的植物。例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时,叶片会闭合,可以给居民带来奇特体验。

(五) 味觉景观体验园——津津蔬果

味觉享受能有效舒缓人的生活与工作压力。在社区公园的有限空间中栽培少量的蔬果植物,不仅可以供人观赏,到达成熟期还可以供人采摘、食用,从而获得触觉与味觉的多元化体验。果蔬种植,应选取容易成活、色彩鲜艳的植物,如圣女果、山楂、胡萝卜、辣椒等,可以进行统一管理,让居民参与播种、除草、浇水等公益性活动,增加社区居民的互动体验。

四、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将五感体验融入社区公园设计,可增加景观对居民的感官刺激,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给予人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多层次景观感知体验,缓解人们因封闭不能出门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社区公园景观氛围的营造设计对居民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健康的社区公园环境可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互动、休闲娱乐、释放情绪的空间,可以鼓励、引导居民保持身心健康,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同时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五感触觉味觉
日日是好日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触觉“空降”虚拟世界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船内船外
试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与应用
VR新技能:虚拟味觉技术
景观的语言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