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和评价体系构建*
2022-11-22黄先明
肖 伟 黄先明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江西赣州 341000)
引言
当前和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这引发各行业对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单位,理应在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承担重要的责任。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一专多能的技能技术性人才。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和满足社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随后《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出台,全面部署 “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工作[1]。
“1+X”意指:“1”代表学历证书,即体现高职院校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质量。“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的是学生所获得的除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之外的其他职业技术技能。“1+X”证书制度中“1+X”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他们共同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能教育的总体目标。当然,高职院校的专业和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性,“1+X”证书制度中的“1”和“X”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职业需求不断变化的。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中,把“1”和“X”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是依据专业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来充实、发展和拓宽,这既能保证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引领、鼓励他们积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就为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创设了可能、提供了路径。因此,“1+X”证书制度受到社会行业、职业院校和学生推崇。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目标为教育主体,也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因而在“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中承担重要的职责。当然,各个高职院校在其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不同,“1+X”证书制度的内涵、目标与要求、实施方式和效果等也各异。因此,需要各高职院校依据实际和条件,构建适合自身条件、社会职业需求和学生意愿相符合的“1+X”证书的具体模式和内容,以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从未来社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专业设置以及教育教学实践来看,“1+X”证书制度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了把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证书相融通,使学生既能获得专业知识,又能通过考证,来获得其他专业技能,实现一专多能。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相关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课程教学相融通,强化团队协作教学。另外,也拓展和深化了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的实施和实现需要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就专业设置、日常教学、培训实习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沟通和协作[2]。
一、“1+X”背景下高职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构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1+X”证书制度既需要保障“1”这个学历证书的教学质量,也要确保“X”这个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教学质量。因此,需要该保障体系涵盖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即从学校顶层、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教师、全体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全过程中,这样才能切实保障高职专业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在高职院校中,音体美等艺术类专业是热门的专业需求,其门类众多。各个高职院校一般是依据自身的艺术专业设置、设备设施和师资等条件而开设不同的小专业。就以笔者所在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为例,目前,该系所开设的专业包括美术教育、艺术设计、书画艺术(书法方向)等。美术教育和书法的就业去向都偏向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培训行业,而艺术设计专业则面向行业和企业。目前,本校推行的“1+X”证书制度首先在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发展与其他师范类专业存在较大的不同。再加上“1+X”证书制度的推行,因此,构建高职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途径等也不同。
一是要明确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定位和职业发展前景。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类专业,是设计者的创造性活动与实践,体现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漫设计、3D设计等方面。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和技能,能熟练应用先进理念从事艺术设计业务和创作,适应艺术设计第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就业定位为能在艺术设计教育培训、房产设计、建筑装修、出版等行业从事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作为新兴的行业,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增长和多样化,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前景广阔。为此,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其专业课程教学,确保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通过“1+X”证书制度,培养更多满足行业需要的技术性、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是要基于课证融通和校企合作,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开展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离不开教学内容这个教学的实质和核心所在。教学内容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素质,因而关系到“1+X”目标的实现。在“1+X”证书制度中,不管是代表“1”的专业教学内容,还是代表“X”的职业技能教学内容都必须从课证融通和校企合作的角度来规划和选择。在本校艺术设计专业开展和实施的“1+X”证书制度中,相关课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图案、PHOTOSHOP等的教学内容,不但要因“专业”施教为基本目标,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而且要体现技能性、应用性和就业去向、职业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实践中要与企业需求紧密合作,把企业的理念尤其是一些行业要求和案例、管理与操作视频等融入其中,形成有专业特色和行业实际与需求相结合的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内容既能满足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能兼顾专业与行业的不同需求,达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实现“1+X”下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三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的专业类课程教学也好,还是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其教学的模式有其不同的特性,那就是不能单纯地以知识普及、讲授和记忆为主,而是要以实践性、应用性为导向,即以任务来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从本质上说,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同属于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在理论课程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应该把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结合起来。在本校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实施“1+X”证书制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任务和项目来作为载体,构建和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把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方法应用到艺术设计专业的“1+X”课程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与实操和运用的对接。把职业技能教学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中,这既促使教师在做中教、教中做。也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真正地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是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资素质是关键性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确保“1+X”证书制度顺利实施、取得成效的重要路径。因为,“1+X”证书制度需要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融合、产教融合等,这就要求教师个体、团队具有相应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对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教学进行融合,开发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把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教学和培训工作中。所以,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创新团队。正如《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所要求的“各试点院校要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能够满足教学与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促进教育培训质量全面提升”。对此,在“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团队中,“X”是核心内容,对此,要积极探索把“课证共生共长”模式融合到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提升教师教学团队精神与品格。通过推动教学团队“三全育人”模式,塑造团队教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其次,通过资金、项目等手段来支持团队及成员参加“1+X”证书培训、教改培训、企业科研、企业岗位锻炼等,以提高产教融合、教学培训等能力。第三,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选拔好具有“X”专业背景和企业实践经验、敢于教改和创新、善于组织协调和合作的团队带头人。另一方面,组建团队协作共同体。从专业、年龄、职称、技能等角度,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尤其是要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为职业技能教学和培训提供质量保障。
二、“1+X”背景下高职艺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与取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和环节。传统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单一和片面等短板。比如在以往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通常是以考试分数、作品为唯一标准。这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严重不足。而这与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改革高职艺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 “1+X”证书制度下,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1+X”的实际制定、完善适合自身教学实际和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
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原则。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论是专业课程教学,还是“X”课程教学,其评价标准和内容都要与行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等相协调一致。因为这关系到未来学生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因此,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原则,使“1+X”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实践操作能力、就业效果、职业发展等,从而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拓宽评价标准和主体,多方参与。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它涉及相关的企业和技术指导人员,因此,在评价标准的内容、方式和评价主体上都与“X”紧密相关,而且要体现多元性。这就是说它除了与高职院校主体、教师、学生以及艺术设计课程等相关外,还必须融入行业发展、企业性质、企业职业技能和岗位需求等因素,因此,要让企业主体、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的实施过程。这样才能实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4]。
三是要构建覆盖多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是从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和运用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发展等能力出发。而这些能力并非通过某次考试或某一次技能操作就能获得的。因此,“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比如:评价涵盖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高职学院的内部评价与就业市场、企业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等的外部评价;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的不定期检查和考核;过程考核与学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和学生职业发展等相结合;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和相关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这样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更能保障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
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教学中,实施“1+X”证书制度,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毕业时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通过“X”这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与学来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真正做到“课证共生共长”,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协力同心、产教相融合。同时,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来保障“1+X”证书制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