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理念与外语教学的融合

2022-11-22李书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思政

李书宁

(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 河北唐山 063210)

思想政治教育在宽泛上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采用完善的思想观念,正确的政治观点以及标准的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达到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1]。简单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导人们有正确的思想意志观念。在学校教育这一特定范围内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指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民族团结的教育,让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有思想教育家表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重视。例如,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表示在学生的培养上,放在第一位的应是道德、人格、品质的教育。董仲舒在此基础也表明思政内容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2]。

除此之外,国家也是从始至终都大力提倡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校思政课程的设置正是这一方面最好的体现。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然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专门的思政课程是不足够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多方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也能适度思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将基本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念引领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具体专业学科结合起来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人才发展培养的新要求,新规范。基于此,目前许多学校的具体专业课程已与思政教育理念融合,如农学类课程[3]、计算机类[4]、政治类课程等。外语教学与思政的有机结合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对于思政理念与外语教学的探讨还较少,因此从探究外语教学与思政融合问题着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现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

自21世纪以来,国家就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上海市就是率先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先驱者。2005 年上海市启动实施了“两纲教育”,努力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5]。“学科德育”就是强调把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融入每一门课程中,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随后在2010 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在上海试行,重点聚焦于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在课程一体化的建设中,此项目强调各个课程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效衔接,循序渐进,使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它提倡采用多种课堂模式相结合,多方位教育。除此之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

在2014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项目中,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随后,许多学校都将“课程思政”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又明确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次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先后发布。两个文件都强调了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性。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的思政建设,并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并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

二、思政教育理念与外语教学的融合

其中在具体学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中,外语类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外语的学习不同于数学、科学、计算机等其他类学科的学习。语言的教学存在它自身的特殊性。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其内容不只包括简单的词汇和语法,还涉及其他方面,如,潜移默化的文化接触。长期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会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长久地接触和学习外国文化,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因此将思政教育理念引入外语课堂教育是促进我国文化教育发展重要的一环。

然而,目前对思政教育理念与外语教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还较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俄语系已组建了专业的教学团队,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与外语教学的融合,致力于探求将国家意识、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7]。教师尽可能发挥外语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隐性思政教育作用,引领学生正确的思维价值,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结合起来,并付诸实践。除此之外,西北师范大学落实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过多种课堂模式和教学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专业学习的融合[8]。思政教学理念与具体学科的交融应存在外语教学的各个阶段,不仅仅是高校,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也需融合思政理念。

三、思政理念下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脱节

大多数的外语课堂中都包含着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传授正是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方法目标的整合。而思想教育则是应在教学中完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外语教师还是多以外语语言的技能教学为核心,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对知识本身的理解能力等。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中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部分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没有意识到学生思想培养的重要性。尤其在现在人们大多以获取较高的分数为目的的条件下,只重视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忽视了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导致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严重脱节。

2.教学内容的固化

在外语的教学活动中,要想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就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建设。当下的外语课堂的教学大多都以课本为唯一教学内容来源。教师讲授的内容仅局限于教材的单词和语法等,未能将内容深化。这也与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有紧密联系。如果教师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那也无法将外语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但也应注意的是,教师要平衡好二者的关系,不可因思政教育影响基础的知识学习。

3.思想教育与学科知识衔接不连贯

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体现,需要以更加紧密的方式与外语教学内容融合。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观念对现今我国的英语教学影响深远。在教学安排和内容设计上还有所欠缺。虽然外语教师在课堂中能灵活运用角色扮演,双人对话,小组讨论等模式。但是,在课堂中深化思政精神这一步骤还是多以简单的提问式和灌输式为主,无法将思想升华与教学内容连贯衔接。这使得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思想层面的转换。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主动思考被为被动接受,那思想教育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四、思政理念融入外语教学的建议

针对以上思政理念与外语课堂相融存在的问题,下面将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关键方面提出建议。

1.教师层面

当前世界正处于多种文化交融,多种意识形态共存的局面,面对复杂的环境,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教师所担当的职责与使命。教师要“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书”,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二是“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未来的栋梁之材。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教师的多重身份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育人”的能力。想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中,第一步就是对老师的要求。教师要进行自我革新。首先,教师应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对思政内容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质和专业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多参加有关思政内容的讲座或培训,将思政教育理念植根于教学中。其次,教师应丰富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避免强制性的宣传和思想灌输。倡导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身主动去感受和体验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魅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带出教室,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2.学生层面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前,应首先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正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的学生,心智还尚不健全,尤其低龄的学生。他们还未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容易受外界环境所诱惑。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将思政教育内容符合当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思政教育内容的过于简单和复杂化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此在外,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应当清晰。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课堂的目的是通过外语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学生对于思政理念的受教效果也应当被重视。

3.教学内容层面

目前,外语的教学内容大多都以课本为核心,而课本中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内容占据绝大多数。如何将外语内容与我国的思政理念融合也是对外语教师的极大考验。一是要考虑外语教材自身的文化性和思政导向性,教师应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的教材中,第二单元的标题为 In Beijing。这一单元介绍了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天安门广场、故宫以及长城等。这些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都是思政元素的体现。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其相关的背景或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起文化自信。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Danny坐在故宫的栏杆上拍照摔倒等因素,呼吁学生们在旅游时保护我国的文化古迹和注意人身安全。在课程内容的巩固和练习阶段,可以设置“如果你的外国朋友要来北京旅行,你会怎样给他介绍旅行景点?”等问题,既涉及了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既练习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又加深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其次,教师在选取思政素材时,可以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谈,学生对此会更有体会。再者,在外语学习和思政内容的安排上,教师首先还应明确课堂是外语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外语知识为基础,思政教育只是辅助。切忌过于强调外语教学中的思政理念,而忽略了基本教学。思想元素可以隐晦地从始贯穿到终,在课堂的最后再将其显现出来。对于外语教学中一些无法直接与思政元素连接的内容,教师也不必弯弯绕绕,故意地衔接,这样反而容易使学生觉得勉强,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

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每一门学科都应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外语学科也不例外。要想思政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外语教学中就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外语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效衔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