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本《字宝》中的活俚语 (入声)

2022-11-22邓文宽

敦煌学辑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写本读音方言

邓文宽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本篇所论是《字宝》的入声部分。

2.“又濕浥 (原注:殗邑)”。这是P.3906写本原文。而P.2717写本作“又濕浥(原注:一劫反)”。一般来说,写本“又”字是紧随上文而言的。而其前读音作“一劫反”的条目在P.2717是“腌肉 (原注:一劫反)”。论者释“腌”下一字为“肉”。愚意以为,据其两条同为“一劫反”,知此“肉”字应为“邑”字之讹,当读作“腌邑一劫反”。如此一来,此条位置在前,“又濕浥一劫反”紧随其后,使用“又”字就非常合理了。不过文字仍有讹误。本条“殗邑”二字均有错误。“殗”字《汉语大字典》有三音和三义:一音yè,“微病貌”;一音yàn,义为“污浊”;一音yān,义指“死亡”②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584页。,与本条均无关系。而“腌”字《汉语大字典》音yān,释义为“用盐浸渍肉。《说文·肉部》:‘腌,渍肉也。’”③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874-875页。写本此处正是其义。故当校“殗”为“腌”。换言之,P.2717作“腌”是。“邑”当是“浥”的同音借字。合起来说,本条原注“殗邑”是“腌浥”之误。综合两条,上条当作“腌浥一劫反”,此条当作“濕浥一劫反”,反切音是用来注“浥”字的。这个“浥”字,《汉语大字典》音yì,释义有“湿润”,“浸;沾”①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682页。。再看“濕”字,《汉语大字典》一音tà,指古水名;一音shī,“同‘溼’”②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743页。。而“溼”字指“沾水;含水多”③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713页。。有趣的是,稷山方言“濕”字音tà,意思却指“沾水”、“含水多”。比如,一个人干活出汗多了,衣服被汗水浸湿,便被说成是“衣裳都濕湿了”(现代汉语“濕”作“溻”)。“腌”字用在什么地方呢?最常见的是,婴儿尿湿了双腿内侧,大人不知道,发现后便说:“没有及时换屎 (尿)布,娃腿都腌了。”由于“浥”有湿润和浸、沾之意,作者将它放在“濕”“腌”二字之后也是允当的。

6.“动扤扤 (原注:五骨反)”。“扤”字《汉语大字典》音wù,释义为“动;摇动”“骚动”“姓”①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768页。。“扤扤”是一个形容动作的词汇,写本“扤扤”前原写一“动”字正是说明。它是形容跳着脚蹦高的样子。稷山话说:“(那)人太不讲理。根本不听我说话,扤扤地蹦着高高骂哩!”其读音与写本反切音正相同。

7.“揎捋 (原注:宣,勒末反)”。“揎”字《汉语大字典》音xuān,释义为“捋起袖子露出手臂”②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808页。。“捋”字《汉语大字典》有二音和二义:一音luō,其义之一是“用手握住向一边滑动”;一音lǚ,释义为“用手指顺着抹过去”③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792页。。稷山方言音lǚ,但其义却是“用手握住向一边滑动”。如说:“把柳条上的叶子捋下来。”“他捋起袖子要打人的样子。”由此可知,方言里“揎”、“捋”二字意思相近,这也正是编者将它们放在一起的原因。

8.“白醭出 (原注:莫卜反)”。“醭”字《汉语大字典》音bú,释义为“酒、醋或他物因腐败或受潮后表面所生的白霉。《玉篇·酉部》:‘醭,醋生白。’”④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498页。稷山方言音pú,是由于b、p不分所导致。民间最常见者,是夏天麦面馍上长出的白醭。上世纪中叶,农村没有冰箱,农家一次蒸出的馍馍较多,又无法冷藏,暑天天气闷热,表面就会生出一层白醭。此刻要赶快加热 (馏)一次,否则就无法食用了。

9.“煮煠 (原注:士甲反)”。“煠”字《汉语大字典》音zhá,释义为:“食物放入油或汤中,一沸而出称煠。”⑤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927页。“煠”字稷山方言音chā,义亦为“煮”,水煮或油炸均可。水煮者,最常见的是“煠猪食”,即水煮猪饲料;油炸者,称黄米面炸糕为“油煠糕”者是。

10.“手搤握 (原注:【音】厄)”。“搤”字《汉语大字典》音è,释义为“同‘扼’。《说文·手部》:搤,捉也。”⑥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813页。《新撰字镜》:“搤 (小字注:正,与革反,持也,握也,提也。谓握其颈也)。”稷山方言音义俱同。最常见者是杀猪宰羊时,有人提示说:“你得先用手使劲搤 (音在ɑ、e之间,扼)住它的脖子,才能动刀子。”《新撰字镜》注文“握其颈也”所言正是这一情景。

11.“心憋起 (原注:必列反)”。诸家均未将“起”字校正。由于唐五代西北方音有“止摄和虞 (鱼)摄混同互通”的特征,从而“起”与“去”混用在英藏敦煌本《六祖坛经》中多次出现,已被我校正。而“去”与“屈”同音,“起”与“屈”自然也就同音,故本条应当校正作“心憋屈”方是。“憋屈”一词不仅在稷山,就是在今日的全国许多地方都是能够经常听到的。《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气闷难受”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7册,第698页。。从写本首字“心”亦可知它是讲心情的,“气闷难受”正是不愉快的心绪。

12.“手捩物 (原注:怜羯反)”。此从P.2717释文。P.3906作“手捩物 (音)”。这两个写本分别用反切音和直注音标音,虽然有别,但都是正确的。“捩”字《汉语大字典》有二音和二义:一音liè,释义有“扭转”,“回旋;转动”;一音lì,释义为“琵琶的拨子”;“栓;关键”②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801页。。而“”字《汉语大字典》音lì③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78页。。稷山方言这两种读音都存在。说liè时,意思也是“扭转”、“回旋”。比如,农家刚刚割下的麦子,需要打成捆再运往场院。要打捆,就需用“约”(音yāo,即绳子)。于是就地取材,用青麦秆“捩 (音liè)约”,再用来捆麦子。“捩约”时自然要使劲“扭转”青麦秆。上山打柴也一样,拾到或砍下的柴是分散的,只有成捆才能用担子去挑,于是也要用灌木丛的枝条“捩约”。“捩”字的另一音读作lì,方言里也存在,但不是《汉语大字典》所说的那些意思。它是捆绑东西时“使劲拉紧绳子”的意思。旧时农家用马车或牛车拉东西,先要装车,东西放好后又要用绳子捆扎。要捆结实,就要“使劲捩 (音lì)”;或提示别人:“你再捩一下!多使点劲!!”由于“捩物”必须用手,所以原写本前加了“手”字进行提示。

14.“儿头毣毣 (原注:【音木】)”。“毣”字音木;《方言》卷十三:“毣,好也。”郭璞注:“毣毣,小好貌也,音木。”稷山方言音义俱同。乡间最常见的是,妇女一边用手抚摸别家小孩的头,一边说:“这娃头发多好呀,毣毣的。”

19.“人齘齿 (原注:戛)”。“齘”字《汉语大字典》音xiè,义指“牙齿相摩切”,或“牙齿摩切发出声响”⑤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987页。。写本直注音当读作gā,与稷山方音正相一致。如说:“(那)人睡着觉牙摩得厉害,响得齘齘的。”

20.“奯眼 (原注:豁)”。“奯”字《汉语大字典》音huò,释义为“孔窍大”⑥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31页。。“奯”既与“眼”相搭,则知它是说“眼孔大”。稷山话说:“老李眼窝奯的,跟牛眼似的。”可见其义。

24.“僰面 (原注:仆)”。“僰”字《汉语大字典》音bó,其义主要是指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之一的僰人,另义是“丁壮貌”、“丑”、“姓”⑥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91页。。但写本此字下接一个“面”字,应当另有所指。就我所知,“僰面”是一个方言语词。晋陕之人以面食为主,无论是擀面条,抑或是做蒸馍,揉面时为了防止面团与案板粘在一起,先要在案板上撒一些干面粉,此即“僰面”。稷山方言此字音pū,与写本直注音正相一致。而我原籍是京郊顺义的老妻擀饺子皮时总是称此干面粉为“僰僰面”,读音却是bó。这也说明,稷山的“僰 (pū)面”和北京的“僰 (bó)僰面”读音虽别,却是指同一种东西,即上面所说为防粘连而在案板上撒的干面粉。

25.“齐矗矗 (原注:所六反)”。“矗”字《汉语大字典》义即“齐;齐平”⑦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8页。。稷山方言有此语,如说:“人家五个儿子站在那里齐矗矗,跟枪杆似的。”

26.“口嗫嚅 (原注:而叶反,下儒)”。“嗫”字《汉语大字典》音niè,义即“【嗫嚅】,多言;窃窃私语。”①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97页。“嚅”字《汉语大字典》音rú,义为“【嗫嚅】,窃窃私语貌。”②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93页。稷山方言此二字亦作一个词连用,音义俱同。如说:“你俩避着我,嗫嚅啥哩?”

28.“镬作 (原注:侯郭反)”。“镬”字《汉语大字典》音huò,与写本反切音相同;释义则为“【爟镬】,火盛时火苗闪烁的样子”,或“热”④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939页。。但就我所知,它却是一个方言词,带有贬义,是批评某人正在做的事情不该做,或做得不好才说的话。稷山话说:“你镬作啥 (音shē,ɑ、e不分)呢?”意思是说:“你胡弄 (或曰胡整)啥呢?”可知,“镬作”就是在做事情,但被认为本不该做或做得不好。

猜你喜欢

写本读音方言
伏俊琏著《敦煌文学写本研究》出版
写本和写本学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一节尴尬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