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科类期刊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三维逻辑

2022-11-22奥海玮

关键词:期刊马克思主义建设

奥海玮

(宁夏大学 学术期刊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1)

一 引言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大国。泱泱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为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社会在不断革新中发展进步,文化也在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中不断传承与创新。在经历了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近代屈辱后,中国的文化先觉们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成功寻求了一条实现自立自强、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程和经验,也承载了党一路走来所形成的优秀的革命文化和建设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深远意义,将文化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深刻体现了对党的先进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

党的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党的奋斗建设历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总结党的发展历史一定程度上即是对党的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继承。社科类期刊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无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期还是在革命斗争过程中,亦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肩负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社科类期刊亦是推动党的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在党的先进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2021 年5 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期刊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抛起了学习热潮。从《文史哲》办刊历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文史哲》编辑部始终坚持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品格。坚持“宣传、介绍、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特别是关于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理论;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作为武器,进行文学、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并批判这些方面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2]。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3],《文史哲》于2014 年创办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直接在海外出版和发行。《文史哲》无疑在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传承和发扬党的先进文化,扩大中华文明话语权方面为期刊界树立了标杆。这也正是《文史哲》不断发展壮大、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文史哲》是众多优秀社科类期刊的缩影,体现了我国社科类期刊对党的先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本文探讨我国社科类期刊在党的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传承逻辑、发展逻辑和创新逻辑,以期为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科期刊,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二 社科类期刊传承党的先进文化的内涵逻辑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绵延更替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其以民为本的德治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封建社会中期以后,主流封建思想中的尊王攘夷、华夏中心、伦理本位等[4]思想桎梏的弊端在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背景下愈加凸显,严重束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经过了技术救国、制宪救国、改良救国等艰苦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碰撞与融合。中国的问题首先不在于借鉴国外的制度与技术,而根本的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新文化运动开化民智,举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完成了思想解放的历史使命。五四运动后,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到中国,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文化建设中始终处于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方法和动力。“中国共产党优良文化传统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内容”[5]。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可将党的文化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1921—1978 年)。第二个阶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1978—2012 年)。第三个阶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2012 年至今)。不同的发展阶段,党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内涵,社科类期刊在其中积极践行办刊宗旨,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历史发展内涵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党的先进文化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逐步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的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斗争的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作用。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要领导农民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斗争。国民革命时期,党积极发动和领导农民打击封建宗法制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又提出“文武两方面”的工作思想。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党积极调整文化政策,制定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广泛吸纳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参与全民族抗战。1940 年1 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1942 年,毛泽东同志又先后发起以反对主观主义和整顿学风为核心的整风运动,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6],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随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通过对三类对象的文化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一是对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价值观,即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进行改造。二是对欧美派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文化观的改造。三是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化观[7]的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逐步总结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三个坚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路的确立,为中国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相伴而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正式提出,进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网络文化、和谐文化,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向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发展道路、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创作、网络文化建设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守正创新,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传统文化[8]。要深入人民、深入生活,把握时代特征和需要创作优秀的、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要掌握网络文化传播主动权和话语权,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发挥网络推动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作用。要遵循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提高媒体融合的质量和效能。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以上文化发展思路深刻体现出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具有的先进性、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和创新性。

(二)精神内涵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规律伟大实践的光辉历程,也是伟大建党精神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历程。在党的一百年艰苦卓绝的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出一首首壮丽的时代凯歌。

从党的创始人不畏艰难,在黑暗中寻求一线光明,在漫漫黑夜中点亮星星之火,到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关键一步,形成首个革命根据地,历经万难,徒步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到不怕吃苦,艰苦奋斗,成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延安;从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中,孕育形成“两个务必”[9]的西柏坡到不畏强权,果断迎战,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每一种革命精神都集中体现了我们的党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战斗意志和优良作风。每一种革命精神亦深刻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理想信念,体现了他们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品格。

从不怕牺牲,默默奋斗几十载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到敢为人先,创造世界发展奇迹的经济特区;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斗争到勇攀科学高峰,不求回报的航空航天人;从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到攻坚克难,实现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的脱贫攻坚,每一种时代精神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交出的合格答卷,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体现。每一种时代精神都擘画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是对前辈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党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它们之所以是具体的、有形的、伟大的,是因为它是千千万万党的优秀儿女用鲜活的生命开创的,用鲜红的热血谱写的,用拼搏的脚步丈量的,用永不放弃的信念撑起的。这也正是充满力量和生命力的中国精神。

(三)实践内涵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社科类期刊作为党的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党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和先进文化传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

1.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点火者”和“聚火者”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漫漫无边的黑暗统治下,优秀革命期刊撒下一颗颗思想的“火种”,点亮革命者、爱国者追求真理的希望,最终汇聚成燎原之势。

1915 年《新青年》的创刊开启了对中国民众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崇尚“科学”与“民主”,使大批的中国民众,尤其是中国进步青年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桎梏,逐步走上思考国家民族命运,救国救民的激情道路。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发表了大量针砭时弊、启发民智、追求真理的优秀文章,以时代之责任、先进之思想影响了大批青年,为中国革命厚植了思想和干部基础。社科类期刊成为“科学”与“民主”思想启蒙的处女地。

社科类期刊同时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等为代表的优秀期刊传播进步思想,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发展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阵地。李大钊同志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向大众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并深刻指出,改造今日中国社会之根本办法在于民众的大联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洗出一个新纪元来,给身处黑暗的中国民众带来了一丝新纪元的曙光。

因为有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期刊,使得寻求救国救民出路的先进分子从全国各地聚集在期刊周围,他们有的成为期刊的编辑,有的为期刊积极投稿,有的为期刊的出版发行出谋划策、辛苦奔走。优秀革命期刊成为吸引聚集先进青年的阵地,成为先进青年迈向新的革命征程的起点。

2.革命战争时期:文化战线的“灯塔”和“武器”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白区还是在革命根据地,期刊都担负着文化战线斗争的重要历史使命。

党的期刊是党和人民同黑暗反动势力斗争的尖锐武器,是党思想宣传,动员和组织革命群众的重要阵地。毛泽东同志曾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我们存在文化和军事两条战线的斗争。军事战线的武器是枪支炮弹,那么文化战线的武器就是报纸、期刊、杂志,强调了文化战线斗争的重要性。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出的大批优秀刊物成为划破夜空,直插黑暗反动势力“心脏”的尖锐武器,从思想根基上吹响了瓦解反动组织的革命号角。在革命斗争极其艰苦的白区,党秘密创办《布尔什维克》《红旗》《中国工人》《中国农村》《生活》等刊物,积极传播党的思想、政策,通报革命现况,坚决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罪行,极大地鼓舞了身处白色恐怖的革命志士和群众的斗志,尤其在党遭受严重迫害时期,及时分析时弊,拨开迷雾,引领思想,确保了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执行。在苏区,党亦大力创办红色期刊,《红色中华》《苏维埃》《青年实话》等为党巩固革命根据地领导,宣传党的文件、政策,动员和组织广大劳苦民众参与土地革命斗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0]。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建设的“喉舌”和“发动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期刊建设和文化发展得到了空前繁荣。

社科类期刊发挥了党的政治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经受了内忧外患的一次次考验,尤其面对西方帝国主义一直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和平演变战略,期刊始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政治理论方针的主阵地,在坚守正确政治方向,传播正确政治主张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

社科类期刊也在国家政治、经济全面大发展背景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和繁荣。1956 年全国共出版期刊约400 种。2019 年共出版期刊10 171 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期刊2683 种[11]。2019 年期刊的数量比1956 年增加了25 倍。期刊数量的不断增加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期刊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创新、研究、交流、促进的作用,为激发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三 社科类期刊发展党的先进文化的时代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党的先进文化新的发展内涵,也对社科类期刊对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们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视全人类和平发展的诉求,以其狭隘的世界观、发展观、价值观对我国实施各种无理的制裁,对我国的发展进行粗暴的干涉,给我国的发展、世界的和平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给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去应对。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调动各方资源,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2]。社科类期刊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承担起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充当先行者。

1.搭建“和平之桥”

人类社会发展大势要求社科类期刊成为联系中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桥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可行的中国方案。这是解决当前战乱、疫情、恐怖袭击、难民、种族歧视、贫困等困扰世界难题的正确选择和路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追求全人类的全面解放思想不谋而合。中国应以大国的担当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中国社科类期刊则应以大国期刊的担当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和平共处、和平发展的理念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真正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中外理念共通、中外情感共融的“和平之桥”。

2.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最好的体现就在于与中国实际的有效结合上,最终创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理论和思想保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取得的巨大成功深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和正确。社科类期刊要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研究高地,不断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同时,要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让艰深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具体化、生动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便于人民群众掌握其要义,运用其原理。

3.挖掘和宣传社会建设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的富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我国长期奋斗形成的宝贵财富,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科类期刊要始终紧紧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和理论成果,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经验,积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为形成优秀的理论成果,加强对社会建设发展的理论指导作出独有的贡献,助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14]。

4.弘扬时代主旋律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特色的主流文化。当前我国的主流文化代表了新时代社会进步的方向,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文化认同和呼声。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色,是滋润心灵的精神食粮,是国家走向富强的最根本、最深远的精神力量。社科类期刊作为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当仁不让地要担负起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任。要在文化理论研究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其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要在文化实践研究中大力传播社会生活中涌现的体现社会正能量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奉献、事事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5.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远,涵盖中华五千多年先贤之智慧,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绵延生息、延续不断的精神力量。今天,面对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面对“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体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期刊人要通过期刊这一平台,将中华文化强大的力量传递出去,传递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使每一个中华儿女以及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深切感受到这种力量,充满自信地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之魅力。

四 社科类期刊创新党的先进文化的担当逻辑

峥嵘岁月,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一路向前,迎来了百年华诞。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如沧海一粟,但对于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来讲却意义非凡。这一百年,中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和自由,中国人民迎来了历史上最幸福最美好的时代。这一百年,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人工智能、5G、大数据、AR、VR、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现阶段,中国期刊还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自我革新,紧扣时代主旋律,强化历史责任担当,从坚守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以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为要义,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期刊。2021 年5 月18 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出版能力建设”“优化布局结构”“加快融合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指导扶持”等方面,对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系统全面、有针对性地为期刊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举措。《意见》强调,“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15]更加明确了期刊在新的时代应担负的历史责任,应发挥的现实作用。

(一)期刊的时代责任担当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复杂严峻,要求包括期刊在内的各种媒体都要紧紧围绕党在现阶段重大任务开展工作。期刊应找准定位,把准时代脉搏,走出期刊指标评价的包围圈,将党赋予的时代任务作为根本工作准则,认真开展选题策划,通过优秀的选题搭建理论探讨的研究平台,不断激发广大学者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创作激情,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创作出大量高水平的符合时代需求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成果促进理论创新的良好机制,从理论上、思想上、实践上、精神上、风气上给予社会发展大力的支持,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思想高度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切实服务于完成党的时代任务的大局。

(二)期刊的先进文化引领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生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非凡历史意义。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是世界实现和平发展、世界人民实现共同进步的唯一正确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明确和坚定了全党上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全国上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高度自觉、高度自信的盛世局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社科类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重要乃至关键作用。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要义,开辟广阔的理论研究园地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吸引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投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中来,不断扩大研究群体,广泛吸引阅读受众,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潮,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深入、更广泛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实践的指导提供切实的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操作性的意见。期刊要把实现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国的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当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不断探索创新中,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时代内涵,完成时代赋予期刊的重要历史使命。

(三)期刊的意识形态主阵地担当

期刊具有特定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期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必须自始至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意志,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行动指南。要在具体办刊实践中批判一切违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违背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违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术理论和思想,积极、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不断推进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理论引领时代发展风尚,塑造时代精神。

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实干精神,加强期刊自我革新、创新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期刊质量,增强期刊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时刻谨记时代赋予期刊人的责任,把向世界人民积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期刊重要的历史使命,加强英文期刊建设,积极建设中文期刊英文长摘要数据库,加大中文优秀期刊核心内容的对外宣传和介绍力度,通过积极的学术交流,增强世界各国学者对中华文化的研究热度,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四)期刊的文化研究担当

“期刊处于文化阵地的前沿,广大期刊工作者要坚持以守正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6]。从《文史哲》[17]掀起对《红楼梦》的大讨论,到《说文月刊》[18]对“吴越文化”研究的持续推进,以及《潮州文化研究》[19]对“潮州文化”的传播,都深刻反映出社科类期刊在文化研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社科类期刊在文化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大学者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争鸣和理论探讨的平台。社科类期刊运用以文化特性构建为定位的特色栏目设置[20],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大力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先进文化,“可为人类精神财富建设、发展等提供诸多资源”[21]。

理论与实践如车之两轮,互相驱动、互相影响。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党的文化实践方面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实践活动。譬如,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做到“扶贫先扶志”,如何在如今的闽宁镇形成“筚路蓝缕、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接续奋斗、攻坚克难的为民精神,东西协作、共奔小康的大同精神”[22]?“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是如何践行入党誓词的?类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不胜枚举,期刊人应紧跟时代发展背景下涌现出的典型案例,成为这些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活动承载的经验总结、精神内涵的积极传播者和大力倡导者,使他们成为一代又一代国家建设者赖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通过对文化实践的总结、凝炼,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果。

(五)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担当

目前,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已成为期刊人的共同追求。不可否认,我国期刊尤其是社科类期刊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国家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当下,期刊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为我国的期刊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期刊转型发展与世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期刊融合发展与数字化转型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期刊出版业迈向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期刊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做好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文章,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期刊,以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发挥文化交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期刊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既要积极充分学习和借鉴爱思唯尔(RELX Group)、斯普林格(Springer-Verlag)等世界领先出版机构的发展经验,也要充分考虑中国体制机制、社会制度、经营模式等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期刊融合发展道路,严把期刊政治观、学术关、质量关,探索有效机制,深化改革,着力激发期刊创新发展活力,形成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特有的期刊出版转型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中国期刊出版业。

加强期刊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要充分发挥期刊的纽带和平台作用,全面、深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有效协调好政府、期刊协会、社会团体,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科技服务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要根据期刊融合发展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积极建立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期刊集群,建设完善的、功能强大的大型数字化平台,形成联合发展优势,突出期刊行业发展特色,寻求强大发展合力。要全面加强期刊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建设,全力打造期刊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增强期刊的可读性、普适性和影响力。要努力拓展期刊功能,利用互联网优势,深入挖掘期刊具备的社会功能,为广大读者和作者提供尽可能的服务。要将期刊数字化转型与智库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期刊知识服务的智能智库功能。

(六)期刊的人才培养担当

2021 年9 月27 日至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23]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遇到严峻挑战,期刊融合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主动培养能够满足期刊转型发展需求的具有现代化办刊素质的综合性期刊人才是提升我国期刊竞争力、影响力,落实国家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

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大局对期刊提出的更高要求,新时代的期刊人必须勇于面对挑战,全方位锻炼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新的跨越发展做好准备。1919 年,掀起新文化运动高潮的先贤们,他们运用期刊作为战斗的武器,唤醒了一代青年。彼时,他们既是作者、编辑,又是设计者、排版者、发行者,他们是全能的期刊人。此时,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需要期刊人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策划管理能力、扎实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字运用技能。媒体的高度融合发展要求编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的编辑、校对工作,而是要培养媒体运营、新媒体制作、栏目或专题策划等多方面的能力。如果说过去的编辑素质和能力是“平面的”“二维的”,只需要面对印在纸张上的文字,那么现代社会对编辑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则是“立体的”“多维的”,需要编辑具备将平面纸张上的文字转化为可视、可感、可听,甚至可闻、可触的生动的、具备更大影响张力的“作品”,这种“二次创作”既要忠实于原稿,还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原稿的特色和亮点,最大程度地将原稿的核心内容展示给受众,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可读性和传播力。编辑的这种现代化办刊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系统化培养。

猜你喜欢

期刊马克思主义建设
期刊简介
《防爆电机》期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期刊审稿进度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