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发展简史
2022-11-22孙雨辰
孙雨辰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0 引 言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群岛型国家,约由17 508个小岛屿共同组成,绵延5 200公里,横跨亚洲和大洋洲。其东边是太平洋,西边是印度洋,曾是亚欧两大洲之间商业和经济往来的纽带[1]1-12。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有191.94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2.64万平方公里。据2005年数据统计,印度尼西亚拥有2.2亿人口,是世界上第4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其石油探明储量约为41.9亿桶,石油年产量为54.14万吨,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36%。2009年以前,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为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约占政府收入的24%,油气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收入的15%。2009年退出欧佩克以后,该国仍是世界第2大煤炭净出口国和全球第6大天然气净出口国[2]。
1 独立前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的开拓时期(19世纪80年代—1945年)
1.1 早期西方资本对印度尼西亚石油资源的开发
印度尼西亚的现代石油工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作为荷兰的殖民地,当时的石油工业被荷兰垄断资本所把控。荷兰垄断资本利用其殖民统治地位,与英国资本相勾结,大量掠夺印度尼西亚石油资源,后美国垄断资本加入,1940年前,印度尼西亚约接受荷兰、英国、美国的资本投资36 000万美元,其年产石油量为793万吨。
印度尼西亚的外来资本石油公司距今约有138年历史,相关资料记载,荷兰人1567年就在此发现了石油矿藏,开采则始于1871年。最早的石油钻探工作在西爪哇的井里汶,1885年,荷兰人齐尔克在苏门答腊北部打出第一口出油井,即泰拉伽-坦戈尔1号井,并于1890年获得第一块石油租借地,同年,他还经王室批准成立了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开始从事在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开采工作。1898年,英国人马库斯的壳牌运输与贸易公司成立于加里曼丹,开始进行石油勘测,其劳动力主要是来自中国的劳工,同年,该公司在库德开发出了第一口石油自喷井。此后,外国石油公司陆续进入,开始相互竞争和兼并[3]88-91。1907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壳牌运输与贸易公司合并成立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集团,其旗下的BPM公司负责在印度尼西亚勘探、开采和炼制石油,并同时开发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两处租借地的石油,该公司在20世纪初期基本垄断了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工业。1912年前后,荷兰还分别注册成立了荷兰殖民地石油公司和荷兰太平洋石油公司,因其倍受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垄断打压,分别在二战后接受了美国的投资,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以上的石油公司通过荷印殖民政府在1899年颁布的“五A”条款(1)荷印殖民政府在1899年颁布的矿物法令第五条一款的规定。陆续获得了不超过40年的开采期限和不超过5年的勘探期限。
这一阶段是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的开端,外来资本的勘探与开发为未来的石油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其石油工业发展所需的公共设施仍不够完善,未构成完善的石油产业体系。因此,此时的石油工业还未成为印度尼西亚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主力军。
1.2 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的初步发展
从20世纪初到独立的二十多年间,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勘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皇家荷兰壳牌集团的印尼子公司BPM于20世纪20—30年代把勘探重点放在苏门答腊岛,先后于1928年发现利曼油田,1934年发现曼克查亚油田,1937年发现塔兰格一齐马尔油田,1941年发现坦朱格一基加油田。这期间发现的最大油田是兰台油田,发现于1929年,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中部。1940年,BPM在苏门答腊岛各油田的原油产量约为100万吨。
1933年,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同它的姊妹公司真空炼油公司把各自在印度尼西亚各地的资产合并,按50∶50的比例组成合资的斯坦维克(Stanvac)公司。该公司依靠两家母公司的财力和技术能力,积极在荷属东印度开展勘探。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先后在苏门答腊岛上(主要在南部)发现了几个油田:1933年发现贝纳卡特油田,1938年发现赛洛油田,1941年发现坦朱格拉查油田。在原油生产上,20年代后期以来主要是开发1922年发现的塔朗阿尔油田。1927年时该油田已有35口产油井,日产油4 000桶(约20万吨∕年)。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产量日益上升,到1940年,累计原油产量已达1 350万吨,成为苏门答腊岛最大的油田。
美国标准石油“大家族”中的另一家姊妹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即后来的雪佛龙公司)也在20年代进入了荷属东印度群岛,而且也看中了苏门答腊岛。它为此成立了一家荷属太平洋石油公司,1924—1925年在苏门答腊进行了一轮地质调查,1936年才做出决策,认定这里找油有希望。它在苏门答腊的租借地大部分是沼泽,没有油气显示,只是在山的附近有一些背斜。地质学家们用螺旋钻,每隔200米钻一个6米深的井坑,取一筒心拍照并做显微分析,开展了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取得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了几个背斜,可是钻的井都是干井。而后在杜里和米纳斯两地发现了好的背斜。这里成为两个重要油田。
2 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的国有化时期(1945—1965年)
2.1 独立后石油工业的国有化历程
二战时期,由于遭到日军侵略,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工业受到极大破坏,原油产量大幅度下跌,从战前的900万吨跌至1945年的103万吨。随着战争的结束,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并于同年9月颁布新宪法(2)《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5年宪法》第八章第三十三条(三):土地、水以及其他天然富源由国家控制,并用来发展人民最大的繁荣事业。,计划发展自己的石油工业,随后宣布将成立国家石油公司。与此同时,在南苏门答腊岛仍存在着独立军的国有公司PERMIRI;爪哇则有另一队独立军的PTMN。但1945年的独立并不代表新政府可以平静地开始发展石油工业,1948年,荷兰殖民者第二次入侵印度尼西亚。在反击荷兰殖民军的战斗中,石油工业又受到新的破坏。
1949年,印度尼西亚人民战胜了荷兰殖民者,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正式获得独立。独立以后,国家石油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重建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石油工业,并研究制定对待外国石油公司的政策。
据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二战前外国资本在印度尼西亚的直接投资总额约有21亿美元,其中荷兰投资比例高达70%[4]32-38,其与英国共同控制的石油产量约占印度尼西亚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所以,独立后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签订了圆桌会议协定,将大部分国营企业移交给印度尼西亚政府。不仅如此,当时的苏加诺政府采取没收和接管外国资本企业的革命措施,给予荷兰在内的石油垄断资本以沉重打击。20世纪50年代,印尼政府又通过与外来公司的一系列协定,将租借权转化为外资投资。
1951年1月,印度尼西亚石油矿产公司成立后,政府决定成立国家采矿委员会,研究和修订石油工业政策,草拟石油法,并推迟授予外国石油公司新的租借地。1956年,政府又接手北苏门答腊岛的原壳牌公司资产,并将其改名为印尼国家石油公司,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其下属炼油厂的管线大都损坏,该公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重建。
2.2 国有化后石油工业的发展
苏加诺上台后首抓石油问题,利用原油出口换取外汇,并用于购买新设备。苏加诺政府首创了产量分成对外合作协议,使得石油工业取得一定的发展。据数据显示,到1954年,印度尼西亚的石油产品输出总价值达到了2 589.2百万盾,占其国内输出总值的26.2%,并在接下来的年份中都取得了稳步增长,到1958年,其石油输出总值已达到3 191百万盾,占国内输出总值的37%(3)数据来源于1954—1958年印度尼西亚《统计手册》(1959年)。。政府利用换取来的外汇,购买了一系列原油开发和运输设备,到1965年,国家石油公司已拥有总吨位高达70 000吨的十几条油轮,再加上租用的油轮,国家石油公司得以拥有适应千岛之国需求的强大石油运输能力以及原油开采的新设备,1961年,国家石油公司所属的油田增加为9个,到1965年,其年产水平达到24.54百万吨。
除此之外,苏加诺政府还在1961年成立了国家石油天然气矿产公司,并收购了原壳牌公司在中爪哇岛的原有炼油厂和油田设施。1962年,印度尼西亚正式加入石油输出国即欧佩克组织。1966年苏哈托发动政变后,国家天然气矿产公司即被解散,印尼的石油工业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3 苏哈托时期的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1965—1998年)
3.1 苏哈托上台后外国资本的渗入
苏哈托上台后,选择了与苏加诺政府截然不同的政策,称之为“新秩序”,在经济上实行门户开放,引进大量外资,并开发自然资源。[5]25-38吸取苏加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苏哈托政权及时调整了对外资的政策,将利用外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对此,美国政府对苏哈托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为扶植苏哈托政权度过经济难关,美国政府积极策划召开“印尼债权国会议”,在东京成立“援助印尼国际财团”,加强对其政治和经济的援助。
不仅如此,苏哈托还批准印度尼西亚的民营石油公司与外国石油垄断公司共同开发国内的油田,称之为“产品分享制度”,并按照三七分成的方法,规定外国石油公司与国民石油公司共同分享石油产品。大量的国际石油垄断资本趁此涌入,加大了勘探和开发的力度。其中尤以美日最甚,据资料统计,在以“产品共享”制度开采印度尼西亚石油的外国石油公司中,美国就占了25家。在不断加大投资的情况之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印度尼西亚的最大投资者,其每年从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获得的利润能达到6亿美元以上。日本石油垄断资本则是通过“贷款”协定形式在印度尼西亚掠夺石油资源。1972年,日本佐藤政府以“贷款”协定形式向印度尼西亚提供了620亿日元(约23 000万美元)的资金,协助其建立石油工业,同时要求以原油方式偿还,据统计,在1972—1974年间,日本政府及多家企业共向印度尼西亚提供了22亿美元贷款,作为其向日本供应原油的预付款。同时,日本也和美国一起建立石油垄断公司,通过“产品分享制度”掠夺大量石油资源。之后,因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美日双方在印度尼西亚的关系从合作变为相互争夺,开始了数场“能源争夺战”。由于对美日资本的依赖,对此,苏哈托政府并未做出什么反抗的举措。
1970年前后,反对外国资本经济侵略的运动在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不断掀起。1973—1974年,游行示威活动已开展了31场,并在1974年日本首相田中访问印尼时达到了高潮。其矛头主要指向外国垄断资本,不只是对外国垄断资本疯狂掠夺资源的愤怒,也是对苏哈托政权出卖国家资源的不满。为平复民众心情,稳定国内政局,印度尼西亚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保护民族经济的措施,包括提高石油价格,改变外资企业的资金结构,积极培养本民族技术人才等等。但在外国资本不断侵入的情况之下,这些政策所起的作用收效甚微。1998年,随着苏哈托的倒台,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工业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3.2 苏哈托时期石油工业的发展
苏哈托政府借助美、日及西欧国家的援助,石油勘探成果显著,在1974年末,石油理论储藏量高达150亿桶[6]35-36。随着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的倍速增长,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上升,在20世纪60-70年代,石油产业成为印度尼西亚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后备资源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石油储量约下降44%,1985年的原油日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1 685千桶/日降低为1 337千桶/日。80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政府积极寻求外资,鼓励开展石油勘探工作,不断放宽对外资的限制,以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同时,为保障石油的出口量,政府还大力推动本国能源的脱石油化,开发天然气和煤炭,虽然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国际市场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外国石油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勘探开发工作还是出现了暂时的停止,其预算出现了削减。
苏哈托时期外国资本的进入对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外来资本的勘探开采确实使得石油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石油收入猛增,约占国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其主要经济支柱;但另一方面外来资本的涌入又限制了本民族产业的发展。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石油产量的不断下降和石油需求的逐渐上升,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工业在此时期面临着未知的挑战。
4 印度尼西亚石油工业的曲折期(1998年至今)
4.1石油工业的衰退
自1991年印度尼西亚原油产量第二次达到峰值后,就开始不断下跌,1998年新政府成立后,由于政治因素,岛内政局不稳定,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石油工业发展也出现停滞。2001年国内局势趋向稳定后,新政府开始制定新的法规政策,颁布《石油天然气第22号法令》,建立新的油气实体,并结束国家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2004年后,又对上述法令加以补充,对国内市场、石油定价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新老油田的交替出现问题,石油产量不断下降,据数据显示,1998年石油产量为1 520千桶/日,到2004年已下降为1 129千桶/日。伴随国内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净出口量也从1998年的2 848万吨减少到2002年的1 276万吨,石油产量在2002年已减少约40%,到2008年,印度尼西亚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对于一个以石油产业为支柱的国家来讲,创伤极大。因此,印度尼西亚在2009年退出了欧佩克组织,并不得不进口大量石油以满足国内所需。
退出欧佩克后,印度尼西亚的原油产量仍在不断减少,到2011年,其石油产量已下跌为941千桶/日,相比1998年少了约45%,其新签油气合同也降至8个。到2013年,印度尼西亚国内石油消耗为1 360千桶/日,但产量仅有826千桶/日,并且国内炼油能力不足,其成品油量只能满足百分之七十的国内需求,需不断依靠进口的成品油。
4.2 石油工业面临的问题
印度尼西亚石油产量不断下降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老油田自然减产。印度尼西亚最大的两个油田分别是米纳斯油田和杜里油田,都位于苏门答腊岛海岸东部,这也是开发最早的两个油田。根据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数据,杜里油田自1952年开始产油,目前日均产量为14万桶;米纳斯油田自1955年开始产油,目前日均产量为19万桶。这两个油田属美国雪佛龙公司所有,即使雪佛龙采取了最新的技术用以提高产量,但其产量仍在不断下降。其次,印尼国内复杂的政治环境也限制着其石油工业的发展,政府对此没有明确的系统规划,政府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合作意识,导致国内石油产业趋于停滞。另外,由于政府与埃克森美孚等多家石油公司出现纠纷,导致外来资本投资力度下降,油田开采滞后也是石油产量下降的重要问题之一。
5 结 语
印度尼西亚是传统的能源大国,石油开采勘探历史也十分悠久,早在1962就加入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为欧佩克中唯一的亚洲成员国。但自从步入21世纪以来,印度尼西亚原油产量不断锐减,导致其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甚至退出了欧佩克组织,目前,印度尼西亚面临着石油产量配额很低而石油投资前景黯淡的境地,且自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石油需求增加,但产量却在不断下降,石油工业面临着出现贸易逆差的状况,加之政府的举措不足以吸引到更多投资以发展石油开采业,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工业举步维艰。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能力,引导境内外资本投资,使石油勘探开发获得新的发展。
(责任编辑 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