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2022-11-22马喜宁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总书记

马喜宁

(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习近平总书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2021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党的百年奋斗史征程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恰逢“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8 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从十二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概括总结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点任务、基本原则、战略举措、根本保障,以及“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新观点新理念,蕴含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工作篇”,是新时代推进党的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运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的形成和民族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由于不同阶级或阶层所处的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历史使命不同,因此观察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也不尽相同。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研究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他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2]以此揭示了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列宁和斯大林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发现并揭示了民族问题、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样态,继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审视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本质和党的民族工作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得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及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方法论。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集中概括,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做好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推进党的民族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地认识与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理论、政策主张和制度体系。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阐明了“民族”的概念问题和民族斗争的实质和规律:一是形成了民族平等的权利保障、国内各民族团结和民族内部团结以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二是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三是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特殊性正确区分、处理民族问题中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原则和方法。四是从民族与宗教的关系视角分析,形成了毛泽东治疆、治藏思想。邓小平同志把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置于改革开放的战略背景下,强调通过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解决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问题,注重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和发展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离不开”的重要论断,强化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依据,还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的重要论断,升华了民族、宗教工作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主题,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时代内涵;胡锦涛同志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把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工作纳入党的民族工作的领域和范围,拓宽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全球视野,这些都为构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谱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层面提出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基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繁荣、民族复兴、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维度深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互构,丰富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治理”内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赋予了党的民族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也为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和问题导向,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谱系的传承和丰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理念的汲取和借鉴

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而“大一统”既是中华各民族的心理认同和政治诉求,也成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因此,解决民族问题已成为历代帝王将相治理国家不可回避的主题。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尽管没有出现“民族”这一概念,但是我国古代圣贤先哲们既基于不同的视角,又从物质和精神辩证统一的维度来审视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以此产生了诸多精深的民族理念,其中就蕴含了一些民族工作的哲理和智慧。司马迁早在《史记》中就依据民族的血缘关系系统记载了从三皇五帝到汉初“华夷一体”的中华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仁”和“礼”为道德准则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兼容并包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容纳力,这是现代民族和谐思想的历史借鉴;墨子倡导的“平等”和“尚利”给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彼此平等、相互尊重以思想启迪。这些都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夯实解决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的思想相融相通。

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自信增进中华民族自信,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5]以此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丰富民族理念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历史镜鉴和丰厚的文化滋养。

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历史方位:民族工作步入新时代,位于“第二个百年”和“两个大局”

所谓历史方位,一般意义上指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在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上所处的形势状态和历史走向,它是时空维度的坐标系。当前,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一是民族工作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族群众与时俱进,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已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党的民族工作的方式、内涵和价值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我国民族工作就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二是民族工作步入“第二个百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当前,我们已“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迈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宏伟奋斗目标,从“第一个百年”到“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性根本变革也意味着各族群众的需求层次以物质文化生活基本需求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基本需要日益跃升。必须准确把握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实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明确民族工作的问题导向和现实意义,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民族工作处在“两个大局”。历史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结果,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当前,民族工作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强调民族工作在目标导向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民族工作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工作领域在国内国际范围内正在进行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民族、宗教因素成为影响“两个大局”的重要变量,民族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已成为“两个大局”正向发展,以及影响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和国际秩序格局的重要因素。所以,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胸怀“两个大局”,致力于为我国各族群众和世界各国人民开辟更加幸福美好未来,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问题导向: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稳定事业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同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十分突出的。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形象地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阶段性特征概括为“五个并存”,这“五个并存”涵盖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反分裂斗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现实依据和问题导向。

当前,我国既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多发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又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点,党的民族工作领域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相互影响、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复杂交织、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彼此联动、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转化,并且这四个方面的关联性、复杂性、互动性愈加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不断提升,西方敌对势力依然企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从涉疆、涉藏等问题上遏制、“西化”、“分化”我们,以此寻求打开攻击我国的突破口。此外,我国境内也存在一些别有用心者作为西方敌对势力的代言人,利用“狭隘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等异质意识形态散播蛊惑我国极少数群众从事损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这些都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阻碍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有的人不加区别地把特定少数民族群众同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划等号,把信教群众同我们在信仰上的不同看成政治上的对立。”[6]值得注意的是,产生于理论界和学术界极少数人企图利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客观实际质疑或抹黑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针,特别是主张“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消除民族差别”的错误论调也深刻影响着各族群众对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正确认知,消解着各族群众的文化身份认同,削弱着各族群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三)中心任务: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7]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四个维度的内涵:一是从人民在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以及“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政治属性维度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公民共同体”,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依据。二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历史遭遇映射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相互亲近、血脉相通的“情感共同体”。三是基于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本质的体认和共识,以及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中华民族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共同的精神纽带、精神家园、精神财富而构成的“文化共同体”。四是从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维度,强调中华民族自在地生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这四个维度共同反映了中华民族凝聚和结合的现实状况、我国国家内部繁荣发展的族群基础和整体特征、中华民族的族群关系结构状况以及族际整合能力,内在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以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辩证关系,进而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党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以及党中央、国务院解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发展稳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决策部署,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国务院会议。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甘肃、新疆等地方进行考察调研工作时所作的讲话、批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各民族类高校学生的回信中都紧紧围绕“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课题展开。特别是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这深刻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主题和关键,是解决好我国民族问题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从话语方式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话语表述在实践维度经历了从“培育”到“筑牢”,再到“铸牢”的变化,这一表述蕴含的“变”与“不变”内在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广,意蕴更加深刻,历史使命更加清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旋律、主基调,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问题的核心思想和政治基石,也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核心与灵魂。

(四)根本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民族问题是一个普遍性、国际性的问题,特别是世界上一些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处理种族问题、民族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难题。综观当今世界,不乏一些世界性的民族问题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历史镜鉴。例如,英国的北爱尔兰、加拿大的魁北克已成为世界民族分离运动最活跃的地区。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历史条件,立足于实现和满足各族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放眼于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全球视野和“大民族观”,实事求是地开辟的一条符合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符合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特别强调无论哪个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都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解决民族问题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底色不变,遵循“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即在正确看待民族问题上的“求同”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存异”。坚持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才能找到解决世界民族问题的“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深邃思考,他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8]相应地用“十二个必须”概括总结了我们党长期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的一些宝贵经验,为如何坚持和拓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这“十二个必须”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囊括了党建、理论、政策、制度与法律等各个维度、各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丰富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意蕴和理念,进一步为推进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向纵深化、立体化发展,把党的民族工作引入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的轨道指明了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也是“四个自信”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深刻体现。

(五)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各族群众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

汉郑玄《诗谱序》有言:“举一纲而万目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纲”与“本”并举的工作方法论,他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无论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还是现实逻辑来看,都遵循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实然性和应然性发展方向。

其一,中华民族从“多元一体”到共同体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可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共同体,“多元一体”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方式和表现形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各民族共同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这种多元走向一体、一体凝聚多元的历史大势是不可逆转的。

其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14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来,逐步经历了一个从概念、观念、理念、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完善过程。从提法和表述上的变化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次论述也经历了从“积极培养”到“牢固树立”,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表述变化,这一变化深刻意味着党和国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更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理论意义和战略价值更加彰显。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成果,是统领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思想灵魂。

其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关切新发展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需求。从国家统一维度看,牢固树立各族群众正确的“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实现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才能铸牢稳边固疆、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从民族团结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和各民族团结的程度是正相关关系。当前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思想、国际恐怖组织依然是诱发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和破坏民族团结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为民族工作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只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才能为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为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思想基础,才能广泛凝聚起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力量。从精神力量维度看,精神力量在本质上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族群众共同发挥的主体性作用,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形成的国家凝聚力和精神引领力。

(六)重点任务: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基

坚持突出重点和围绕重点的“重点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2014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这一具有辩证性、原则性的方法论深刻意味着解决好各族群众物质方面的问题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实现各族群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党的民族工作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

其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全线”,贯穿党的民族理论、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强调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一家亲”等理念,致力于在各族群众中间寻求民族团结的“最大公约数”,进而画好“同心圆”,以此增进各族群众的共同性。尤其为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灵魂高地,就是要构建一个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共同性更广的共同体,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维度为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基础。

其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各族群众共同的现代化,是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关键在于依据广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以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均衡发展、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利益与具体利益相互促进的统筹协调、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协同共促的方法论,立足广大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和文化特色等具体实际,找准把握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健全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尤其应巩固广大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三农”工作内生动力,激活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造血”功能,不断赋予现代化建设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其三,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巩固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阵地,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区域治理、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一方面,要优化广大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人才资源配置,建立一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筑牢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根基和组织基础,确保民族工作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族群众当家做主和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提供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构建常态化民族事务预警和治理体制机制,明晰意识形态领域大是大非问题,“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事件”,树立防范化解网上网下民族、宗教领域重大风险挑战的底线思维,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破坏活动,坚决守牢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加强党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全面领导,坚持各族群众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各族群众平等权利、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有力维护我国国家安全。除此之外,必须重视各族群众法治意识、法治精神、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的培育,依法构建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机制,提升各族群众自觉依照法律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以此为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关系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系统全面的法律支撑。

(七)理念拓新:以社区为着力点,做好新常态下城市民族工作

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的跨区域流动,民族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近年来我国各族群众在城市地区频繁流动常态化特征的敏锐把握,适时地提出了“城市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要求把城市地区民族工作纳入党的民族工作体系当中,强调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9],以此促进各民族成员之间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促进城市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和“让少数民族更好融入城市”这两个重要论断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回答了少数民族“怎样融入、融入什么”与城市“如何接纳、接纳什么”的重大问题。另外,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原则问题,他指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10]。指明了新时代做好新常态下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城市社区是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聚焦点,也是城市社会系统的基本单元、管理重心、组成细胞,因此,社区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保障和重要基础。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就是要让各族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在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经商等各个方面进行相互嵌入,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促进各族群众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其中,情感嵌入是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重要方面。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必须实现各民族之间情感的相互嵌入,通过引导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加深了解、相互帮助,拉近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消除彼此之间的情感隔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治理内涵:一是城市工作与城市民族工作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好城市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平台载体,促进城市民族工作形成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现代化、法治化的工作格局。二是城市社区各级党委、政府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城市地区少数民族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要依靠法律有效制止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情感、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民族关系的预警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防止“三股势力”在城市区域的渗透和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

(八)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充裕的物质条件和强劲的精神动力是全国各民族“画出最大同心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深刻阐释了民族问题产生的本质和解决民族问题之道。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1]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彰显。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审视党的民族工作,指出了各族群众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2]这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从夯实物质基础层面为着力点解决民族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更彰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蕴含的系统全面思维。

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13]强调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的要素与动力,激发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潜力和“造血”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地区应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效利用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立体式发展”,以此激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内生潜力,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发展滞后问题,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与全国如期一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标本兼治的逻辑思维为有效化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提供了科学指引。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清晰擘画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蓝图、新部署,为新阶段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背景下,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实现了“7 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 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14],解决了民族地区发展不持续、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不断为各族群众创造均等化的现代物质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唯物史观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经济发展真正解决各民族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同时也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15]可见,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精神层面,加强以“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以及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以此增强各族群众的“四个自信”和政治认同。可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战略举措:靶向聚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始终是构建现代化新型民族关系,强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更是不断壮大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历史进程中不断深化对民族团结的作用和规律的认识,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各族群众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16]这是我们党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规律性认识最深刻的表述。

从历史逻辑讲,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为内核的“自觉意识”,一方面,是经过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民族大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地缘、血缘、文化为纽带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是近现代以来,以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屈辱史为背景,在共同面对外敌入侵的伟大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历史记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纽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遗传基因的涵养下,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意识”,存在于各族人民的记忆和大脑中,凝结成为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即中华“民族认同”和“团结意识”教育,这两者共同涵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当中,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范畴。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识”是人们对所处环境以及接触的事物的感知状态在大脑中的反映。每一个民族及其民族内部每一个成员都存在着其所属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团结意识”,这种意识既是“自在意识”,也是“自觉意识”。而本民族及其成员不一定会自觉地对他民族产生“民族认同”和“团结意识”,所以,这种“自觉意识”必须通过文化宣传与教育影响从外部“灌输”进去,关键就是要找准各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题,深化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始终如一地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注重从教育引导层面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17]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党的民族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强调要从心理层面增强各少数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同,以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8]特别强调通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培养,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树立,对“三个离不开”的教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基。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治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三史”,即“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学习教育,在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把“文化润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针对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四史”,即“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这些学习内容能唤醒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清楚地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的问题,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中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19]这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国家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爱国情怀,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系牢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指明了方向,对创新和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平台载体提供了思想指导。

(十)政治保障: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中国共产党百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民族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才能为党的民族工作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和坚强的组织架构,才能保证党的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党的领导也是民族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话语朴实、内容生动的鲜明特点。例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的力量在心上”、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等等,这些充满人文内涵和人民情怀的话语对党员干部拉近与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距离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20]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有如下几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为民族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以此提升党在民族工作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从政治上审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战略思维、部署民族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能力。二是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必须构建一个协同配合的民族工作格局,强调各个部门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21]三是强调要利用各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之间的天然联系性,充分发挥和调动少数民族干部在党和政府联系各族群众中间所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保证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针落在实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22]让各族优秀少数民族“好干部”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十一)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方针的历史源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各民族自治地区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历史逻辑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传统路径中的客观历史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解放,为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奋斗的结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3],这深刻意味着,要运用和巩固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经验和重要成就,充分发挥这一制度优势,就必须以新时代遇到的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发展问题、影响各族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各种问题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切实有效地加以运用。从现实逻辑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所以能在我国实际运用,是因为它符合我国作为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实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诚如有学者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有历史经验的因素, 也是实践理性的结晶。”[24]必须以强大的政治定力和坚定的道路自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制度层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事关党中央政令能否畅通、事关国家法律法规能否有效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制度创新论”“主要内容论”“制度保障论”“显著优势论”“民族因素论”和“区域因素论”等多维视角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尤其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地方”两个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辨析,厘清了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和“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这两对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这不但有力回击了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极少数学者关于“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错误观点以及部分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上的偏差,并且为我们牢固树立制度自信,更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基于“治理”理念,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主题,这必将为在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下推进现代民族国家治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我们创新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有力有利有理有节把党的民族政策方针贯彻落实,并落实落细落小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而不断提升各级党委(党组)、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转化为民族事务治理效能,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谱写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创新发展。其既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国内外形势、世界民族问题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审视党的民族工作,为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又立足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和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实际,从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统一、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稳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战略全局和高度谋划党的民族工作,与时俱进地把党的民族工作作为新时代全面部署党的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鲜明地标注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特色,贯穿着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坚持“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增强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提供了思想遵循,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享美好幸福生活,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篇章提供了历史经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进步,在物质和精神辩证统一中实现各族群众全面发展,构建各族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还包括在宗教工作层面引导宗教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发展的中国化方向等,这些内容贯穿于中国实际、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广度、未来的高度,展示了清晰的理性思辨脉络,其思想穿透力和情感凝聚力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飞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篇章,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工作篇”。

(二)开辟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变”与“不变”相统一的辩证法,深刻洞悉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时空坐标。进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纵深变化,这是确立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的现实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一系列重大原创性贡献,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学者提纲挈领地以“八个首次”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即首次阐述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首次阐述了统一多民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首次阐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任务;首次阐述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首次阐述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和各民族必须同步实现小康;首次提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战略任务;首次提出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2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26]具有在坚持中创新、在完善中发展的鲜明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不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新完善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理念、话语、制度,在健全完善法律、组织、载体、人才保障和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发展,积极回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任务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在理论、范畴、概念、价值、制度、话语方式和价值逻辑层面具有建设性、创新性意义,其中蕴含着一系列具有战略前瞻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例如,体现在“石榴籽”理论上的思想理论创新;体现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上的话语方式创新;体现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的思维方式创新;体现在“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城市民族工作理念创新等。把民族团结与人的生命和眼睛相提并论,以及强调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既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将精神力量在解决民族问题中的重要地位摆在突出位置,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内容和内涵、价值与意义,为在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切实有效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果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智慧支持。

(三)推进新时代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施策”的“治理”理念融入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中。特别是把我国56 个民族共同作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主体,实现了民族事务治理主体的创新,拓宽了民族事务治理的覆盖面,全方位立体化地构建了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形成了党的民族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使我国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这一转型特别是在治疆、治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于国家治理的全局具有特殊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下,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基点,不断坚持和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文化治理、社会治理、贫困治理、边疆治理、宗教治理、生态治理各个领域成效显著。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治理在民族区域自治法框架下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各级党委(党组)、政府和基层组织解决民族问题和驾驭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民族事务治理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和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也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特别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已经更加充分地转化成为民族事务的治理效能。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总书记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时局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