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媒介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2022-11-22窦玉光孙俊峰
窦玉光 高 燕 孙俊峰
(滨州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3)
一、网络德育教育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是网络社交的主力军,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新宠”。大学生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学习生活新常态日益凸显。网络信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以及是非评判的尺度和标准。
面对浩如烟海、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扰,这容易消解网络育人的成效,压缩网络育人空间,使网络育人遭遇现实困境。
1.网络信息错综复杂,易造成大学生认知混乱和认知冲突
网络中蕴藏着海量的信息资源,是知识和信息的宝库,涵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是,浩如烟海的巨量信息曾爆发式、井喷式、裂变式增长,愈发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样态,即理性与非理性知识、保守与创新知识、积极与消极知识相互交织,需要极强的鉴别力加以判断和辨别。
“大学生处于品德、人格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尚未定型,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1]”。面对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不少大学生不加思考,“率性而为”,囫囵吞枣式地把网络信息全盘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认知框架。这极易造成是非、美丑、善恶评判标准的混淆,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认知混乱和认知冲突,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网络信息碎片化的排列样态,易消解网络德育教育育人的效能和功效
当今时代,网络信息爆发式增长,其触角已覆盖整个网络空间。但是,很多网络信息的生成和传播过程并非呈现出组块化的系统性特征,而是呈现出割裂式的碎片化趋势。
网络信息碎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倍速浏览、倍速阅读开辟了道路,提升了用户浏览和阅读的体验。但是,碎片化排列样态所固有的只言片语式的呈现方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般的体验方式,瞬间让知识和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实践性大打折扣,其内潜的育人功效也会随之黯然失色。
同时,网络信息本身没有自我整合和重组的能力,其碎片化的排列样态,有可能给肆意拼凑信息者可乘之机。他们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胡乱拼凑、捏造信息,容易造成谣言满天飞。网络舆论的失真与失实,极易消解网络德育教育育人的效能,也难以凝聚起网络信息育人的合力。
3.网民对突发舆情和热点话题的认识分歧,容易造成大学生认知混乱
当今时代,网民乐于以新媒体为平台,表达他们对突发舆情和热点话题的看法与见解。他们富有成效的探讨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拓展了他们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容易积聚网络正能量。然而,网民对突发舆情和热点话题的认识、观点并非总是趋于完全一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所难免。
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身上散发着青春气息。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参与网络讨论和交流的热情非常高涨,网络参与度很高。突发舆情和热点话题一旦在网络上发酵,他们往往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衡量和评判事件的是非曲直。但是,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对突发舆情和热点话题的认知、见解不够全面,很难形成正确见解。面对突发舆情和热点话题的认识分歧,大学生很容易受他人影响,造成认知冲突和认知混乱。
二、依托“微”媒介,优化网络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这里所指称的“微”媒介,主要是指微信和微博两大网络信息传输平台。“微”媒介具有使用频率高、信息传播及时、交互性强、信息共享等诸多优势性特征。其信息传输的相对封闭性,也为教育者构造网络微空间开辟了道路。
“微”媒介汹涌的发展浪潮以及诸多优势性特征,为教育工作者依托“微”媒介优化网络德育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它能够弥补传统德育教育的短板和不足。只要方法得当,潜心付诸实施,“微”媒介育人必有大作为。
1.“微”媒介作为大学生社交的“新宠”,拓宽了网络育人的阵地和场域
德育教育工作者肩负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好德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这关乎德育理论课育人的成效。当然,德育教育也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之上,要坚持全天候育人、全过程育人,切实把德育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竭尽全力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生以“微”媒介为平台,广泛涉猎网络内容,甚至长时间遨游在“微”媒介知识的海洋。德育教育者可以借助“微”媒介,打破时空的局限,坚持全天候育人、全过程育人,不断扩宽德育教育育人的阵地和场域。
2.“微”媒介传递信息快速及时、交互性强的特性,为网络育人注入了强大动力
大学生遇到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自己无法解决,往往希望得到师长的帮助。但是,受时空局限以及诸因素的影响,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容易引发大学生心情焦虑和情绪紧张,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微”媒介作为一种跨时空沟通的桥梁和中介,可以即时实现信息的传递。大学生可随时通过“微”媒介向教育者倾诉自己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征求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寻求问题解决的良剂。通过“微”媒介,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在网络中即时穿梭,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这为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困惑和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
与此同时,“微”媒介交互性强的特性,也为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提供了可能。在师生虚拟化的互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微”媒介循序渐进引导大学生,鼓励大学生叩响青春的心灵之门,努力帮助他们释疑解惑,陪伴他们赶走青春的迷茫。教育者的善意之举,定会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这会为“微”媒介育人注入强大动力。
3.“微”媒介的信息共享性,能够畅通大学生拓视野、增才干的道路
“德育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德育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德育教育要想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绝非轻而易举之事。教育者必须聚焦大学生的需求,综合施策,协同发力,不断满足他们的期待,铸师德之魂,育时代新人。
“微”媒介的信息共享性,拓宽了满足大学生需求和期待的空间。教育者可以聚焦大学生的需求,坚持不懈地向“微”媒介的公众号、交流群上传知识、资源和政策等信息,精准滴灌大学生的心田,可以开拓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
4.“微”媒介信息传递相对封闭,能够为教育者直击问题“病灶”,开出良方药方保驾护航
大学生对外界事物敏感,情绪时常溢于言表。遇到思想困惑和问题症结时,他们往往羞于启齿,怯于面对面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症结,但内心却翻江倒海、情绪跌宕起伏甚至郁闷到魂不守舍、郁郁寡欢。他们极其渴望获得问题解决的良方,以缓和自己焦躁不安的心。
“微”媒介信息传递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征,可以实现线上“一对一”虚拟化交流。这极大缩小了个人隐私的知悉范围,也避免了面对面倾诉的羞愧和尴尬。“微”媒介的使用,有助于大学生放下心理包袱,精准阐释自身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的真实反映,可以直击问题“病灶”,开出良方药方,真心实意为大学生排忧解难。
三、以“微”媒介为载体,优化网络德育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面临的很多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都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增。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教育工作者绝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等闲视之,要遵循网络德育教育的规律,深挖“微”媒介育人的潜能和空间,积极探究以“微”媒介为载体,优化网络德育教育的路径。
1.借助“微”媒介关联育人大队伍,构建网络德育教育育人新格局
“‘互联网+德育教育’不仅突破了传统德育教育的时空界限,还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德育教育通过“微”媒介这一网络载体,即可迅速实现有关人员在虚拟空间中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德育教育者、大学生、专业课教师以及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关联,从而组建起“四位一体”网络协同育人大队伍。
网络协同育人大队伍中的所有成员,要充分利用“微”媒介的优势,齐心协力构建网络德育教育育人新格局。一是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和特长,为大学生提供细致、耐心、精准的指导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切实解决大学生遇到的思想困惑、专业难题和现实困难,满足大学生的新期待。二是相关人员要紧紧依靠“微”媒介这个桥梁,密切配合、同频共振、相互联动,在跨越时空中实现虚拟沟通和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三是要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责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指导大学生个性化、具体化问题的解决,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四位一体”网络协同育人新格局,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有助于增强网络德育教育的温度和气度,提升网络德育教育感染力、亲和力和针对性。
2.利用“微”媒介创设网络公共“云”社区,打造凝聚正能量的公共知识服务平台
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和资源。但是,其错综复杂的排列样态,使得网络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大学生长时间驰骋在网络空间,稍不留意,就可能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侵扰,从而腐蚀大学生健康的身心。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综合施策,多点发力,共同抵制不良信息的滋生与蔓延。在此过程中,网络德育教育要找准自身位置,积极拓思路、开新局,补位不缺位,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好高校德育教育铸魂育人的作用。
德育教育者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织密“隔离带”,筑牢“防火墙”,打造正能量的“云”社区,阻断侵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传输链,守护大学生健康阳光的心灵空间。一是不断聚焦“微”媒介的强大功能,打造以“微”媒介为轴心的网络思政“云”社区,构建知识共享、经验交流、技能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二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更新和补充“云”社区的版块及各版块内容,丰富和拓展微空间的内容,不断增强“云”社区知识的时效性、趣味性、科学性和有用性,满足大学生求知欲望和成才渴望。三是积极防御、阻截、屏蔽潜伏在“云”社区的网络不良信息。德育教育者作为网络“云”社区的管理者,要肩负起维护和保障“云”社区健康运转的责任,及时、果断地阻截或屏蔽不良网络信息,让“云”社区成为正能量的集聚地和放大器。
3.依托“微”媒介,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援助服务,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困扰。加之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较弱,极易引发情绪波动,产生精神焦虑、心绪不宁等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很容易内化成为思想问题,被深层次掩藏起来,思想问题反过来有可能引发成为新的心理问题,这样就会使心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此,调适大学生心理,缓解心理紧张、焦虑和不安,是网络德育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要通过“微”媒介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援助服务,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要根据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形势和特点,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援助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个人防护引导,缓解大学生心理焦虑。德育教育者可通过“微”媒介,积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极端重要性,要求他们切实遵守并认真落实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各项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绝不能掉以轻心。以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共同构筑校园防疫安全屏障;以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助力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减轻。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人文关怀工作,强化大学生心理疏导。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较脆弱、易波动,心理亟待疏导和调适。德育教育者要依托“微”媒介,积极构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机制,持续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建设,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心理防线,守护大学生身心健康。以线上心理疏导为契机,同大学生多沟通、多交流,以实际行动持续温润他们的心灵,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4.依托“微”媒介开展网络自律教育,筑牢大学生思想安全的防线
自律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素养。自律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涤荡自己的心灵,持续塑造出个人更加卓越的优秀品质。自律的人,能够坚持内心的准则和信仰,行事有分寸,不逾矩。作为教育者,必须要重视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的养成。他们有了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就会主动与网络不良信息划清界限,自觉抵制网络低俗内容,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推动铸魂育人工程上台阶、上水平。
作为教育载体的“微”媒介,为开展大学生网络自律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微”媒介的优势,不断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教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帮助大学生筑牢思想安全的防线。一是借助“微”媒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增强大学生明是非、知善恶、晓事理的能力。二是以“微”媒介为载体,通过展示详实的资料、阐释鲜活的案例,让大学生明白不够自律、全盘吸收网络信息的重大危害,不断磨砺他们自觉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意志。三是借助“微”媒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根据是非标准,养成屏蔽不良网络信息的良好习惯。四是及时制止并纠正大学生网络不当言行。一旦出现网络不当言行,教育者要指出大学生网络错误言行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其错误认知,督促其改正错误言行,引导他们不犯类似错误。总之,要综合施策,不断锤炼大学生道德品质,筑牢大学生网络思想安全的防线。
5.以“微”媒介为载体,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
人们交往越是频繁,舆论热点越是容易生成。人们对舆论热点所秉持的看法和态度,通过网络传播和发酵,可以迅速形成网络舆情。毋庸置疑,网络舆情关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面对网络舆情,德育教育者绝不能在舆论场中失声失语,而是要牢记职责使命,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因势而动、应势而谋;坚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守好、捍卫好舆论阵地,敢于同错误舆论作斗争,牢牢把握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的主动权。
教育者可以“微”媒介为载体,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一是通过“微”媒介及时、准确地帮助大学生分析热点事件引发网络舆情的缘由,深度阐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力促大学生能够客观而理性地认识事件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确保舆情态势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以“微”媒介为载体,帮助大学生擦亮眼睛,区别对待两种不同性质的舆情。根据网络舆情引发的社会效应不同,可把其划分为正面网络舆情和负面网络舆情。正面网络舆情沁人心脾,鼓舞人心,凝聚力量,要鼓励大学生弘扬和宣传。负面网络舆情,其价值引导存在极大偏差,极易消解社会正能量,要引导大学生坚决抵制其传播,齐心协力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三是面对心怀不轨之人恶意拼凑信息、捏造事实、肆意制造谣言而扰乱秩序的舆情,要引导大学生擦亮眼睛,促使他们理性对待,敢于同谣言作斗争,坚决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以实际行动弘扬正能量,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
6.以“微”媒介为轴心,加大媒介融合力度,增强融媒体联动育人的实效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其社交功能极其强大,可通过文字、语音或视频的形式实现即时沟通和信息的获取,能满足大学生基本的社交需要,是大学生日常使用频率很高、在线时间很长的网络社交平台。教育者要毫不犹豫地把“微”媒介作为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轴心载体。
但是,这不意味着教育者可以忽略其他媒介的育人作用。其它的媒介,如抖音、快手、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在大学生心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其影响也不容小觑。教育者要充分把握大学生使用媒介的特点和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断推动“微”媒介与其他媒体深度融合,这有助于拓宽德育教育网络育人的阵地,也有助于增强融媒体联动育人的实效。
加大媒介融合力度,增强融媒体联动育人实效,绝不能纸上谈兵,要狠抓措施落实。一是要提升教育者应用媒介的技能。当今时代,媒介发展日新月异,教育者要精准把握大学生应用媒介的总体偏好和整体特征,精心挑选出他们使用频率高、在线时间长的媒介资源,熟练掌握它们的操作流程,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应用技能水平。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发挥融媒体网络育人的合力。“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网站类、社交类、视频类平台等各类媒介都各具优势,网络德育教育要各用其长,不可偏废。”要坚持以“微”媒介为轴心载体,同时要根据网络育人的特点、内容以及其他媒介的典型特征和优势,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塑造“‘微’媒介+”式的媒介形态,发挥好融媒体网络育人的合力。三是动态调整媒介组合,力促融媒体网络育人取得实效。要加强媒介组合育人效果的研判,依据实际,动态调整媒介组合方式,找到媒介组合最优解,实现融媒体网络育人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