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古诗词融通教学的研究*
2022-11-22王显文
王显文
(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晋江 362200)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指的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不仅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研究的视角和依据,更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
融通:即融会贯通,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创设适切的语文实践活动,对统编版教材古诗词进行系统学习,在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古诗词读通、读懂、读透,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诗歌创作的目标,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融通”是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也是诗词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价值。
关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寥寥无几。对本课题研究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献可分为三类。
一是关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要素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研究文献。
“语文核心素养”在课程方面的实践研究多集中在如何采取什么样的课程整合方式,通过各种类型不同任务的课程来构建多样化的、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论文数量较多,主要聚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观点:王宁认为,学生都应通过感悟鲜活、丰富的语言文字,在积极地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母语感受的敏锐性,达成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王云峰则认为,设计好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个性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丁文静则认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择定和培养的过程是复杂和长期的,语文教师应首先健全自身核心素养的相关先进的教育理念,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式、自助式、开放式的教学策略来积极促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孙双金老师认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应有“四重”策略:一是重阅读,二是重积累,三是重思考,四是重表达。许红琴老师则认为,聚焦学科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夯实学生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条件,教师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重要领域,特别是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上,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二是关于统编本古诗词选篇研究的文献。
上海师大郭燕老师研究发现,古诗词入选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数量还是很可观,能够比较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题材上、体裁上和朝代的分布上比较广泛,编排方式也较为合理。但诗的数量占绝大多数,选文偏重于唐宋两朝,在九年级诗词曲的比例比较大,还发现前人在古诗词诵读方面的研究较少。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曹莹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进行分析,发现古诗词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高达112首,远超上一版人教版教材,比课标要求的还多出了三十多首;诗歌编选体现出清晰的层次性,在主题上突出形象化和儿童化,同时使新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教学显得更有体系性;此外,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在古诗教学中有机融入,使传统文化教育有更为灵活的载体和形式;学生学习则以积累和诵读为主,能较好地让学生领会古诗词意蕴之美。
三是关于古诗词教学研究的文献。辽宁师大唐振杰研究发现,一些学校初、高中古诗词教学在某些层面上存在较大程度上的断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特别是教学方法更为突出;提出的衔接教学策略多倾向在对教学标准、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三个领域的抽象分析,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较为缺乏;提出了初、高中学段古诗词衔接教学的基本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诵读是学好古典诗词的重要前提,童志斌在《对诵读法的新认识》文中就这样认为。张和珠在《大量诵读古诗文的基本策略》中总结归纳诵读法几种方法,分别为吟诵品味、诵读感悟、背诵积累、拓展运用。她的文章为有效开展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材料。
在古典诗词意象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有不少,但能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就很少少。王俊海在《品意象 读诗歌》中认为,在古诗词学习中要对意象进行归纳,在比较中把握意象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切实领会意象所组成的意境以及意境中所透射出的作者的基本思想感情和基本的思想倾向,而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主要要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施茂枝在《疏言 显象 悟意 化言》中把品意象的过程概括为“显象”,也就是“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的过程。而王耀辉在《文学文本解读》中就较系统地从古诗词的形式和内容入手,把中国古诗词和外国经典诗歌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析和对比。
2.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问题,但对其内涵的界定还未达成共识,特别在一线教师中存在众说纷纭的现象,目前的研究尽管也能部分地揭示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特质,但尚未能全面阐明其本质内涵;这四要素在各种文体教学中如何体现,各文体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如何运用此四要素有效指导教学目前研究较少;目前中小学课程层面需要聚焦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整合方式,努力编写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教材;教学层面则关注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一线教师的课例研究;此外,关于统编本古诗词选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初中和小学学段教材,高中新教材的研究几为空白。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通过系统研究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要素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体现及要求,深入发掘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资源在选篇和教学内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建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有效实践活动序列,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对古诗词的融通教学策略进行建构,实现能对课内外古诗词优质高效地读通、读懂、读透并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诗歌创作的融通教学的目标。
2.研究内容
(1)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它们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教学价值及教学内容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校进行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炼教学亮点和优秀教学经验。
(3)对能适配古诗词教学内容并提升古诗词教学实效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研究和开发,为读通、读懂、读透和诗歌创作进行系列化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开发。
3.研究重点
(1)从教材众多的诗词选篇中发掘古诗词内在的特点、关联及规律,研究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特点、关联和规律达到“以少御多、以简驭繁”的效果。(2)根据不同古诗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设计系列化的教学任务,开发具有实效性教学活动,匹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
4.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依照课题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目前关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古诗词的研究成果。接着,对区域内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部分教师及学生设计问卷调查方案。然后,根据十个班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古诗词融通教学框架。最后,借助大量的文献研究、一线的问卷调查和沉浸式的实践研究,编写相关著作和论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
(2)研究过程
①文献研究阶段:(2020年5月—2020年8月)
一是进行网络文献研究(2020年5月—2020年6月)。充分利用并查阅各大数据库,特别是善于运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硕士论文数据库这些专业数据库查找与“古诗词教学”相关的研究资料文献,写出具体的文献综述,提炼课题研究借鉴点。
二是进行纸质文献深入研究(2020年6月—2020年7月)。利用各图书馆和个人所藏资源查阅相关著作、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论文、高考试题等,对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进行梳理。
三是完成文献综述(2020年8月)。完成古诗词教学文献研究综述。
②调研阶段(2020年9月至11月)
一是制定调研方案和问卷调查表(2020年9月上旬)。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方向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调研方案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作详细的安排。
二是实地调研(2020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利用到各校听课、调研、座谈和担任评委等活动的机会,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教学需求,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发现和搜集鲜活的案例;并让课题组成员到三所学校分发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
三是撰写调研报告(2020年11月下旬)。根据实地调查、网上问卷等方式拥有第一手材料,了解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③建构古诗词融通教学阶段(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
其具体内容和步骤为:研究“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与古诗词教学的关系;研究中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的内容及特点;研究十所学校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研究古诗词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研究基于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和探究的古诗词学习实践活动及相关评价,开发任务系列及情境创设。
④实验、完善阶段(2022年4月—6月)。修改完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视域下的中小学古诗词融通教学》著作,并在不同学校进行实验。
(3)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始终需充分利用并查阅各大数据库等专业论文数据库和各图书馆相关文献,查找与“古诗词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做好整理、鉴别、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确立研究的起点和思路。
二是问卷调查法。在调查过程中巧妙采用问卷调查法介入研究。本课题选用自编的《古诗词教学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对三所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分别调查,从而获得一手情况资料,了解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发现语文教师与学生在古典诗词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存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是访谈法。为了进一步了解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课题组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运用访谈法对三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访谈法的使用提供了与课题组成员、专家、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以更加直接深入地了解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被访教师与学生的想法,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料。
3.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①语文核心素养的四要素“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观照和统整古诗词课文教学提供了精准视角和有力的框架,从这四个方面对古诗词教学进行梳理和整合是语文教学应然和必然,而打破学段隔阂,注重衔接和顺承是遵循古诗词教学和学习规律的基本要求。
②古诗词素养的形成和提升要以典型的任务为驱动,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具体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读通读懂读透能创为评价作基本保障。
(2)创新之处
致力于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四要素“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视角和框架来关照和统整古诗词课文教学;注意古诗词学习的规律,关注到各学段的一致性、传承性和发展性,致力于各学段教学的贯通研究;致力于以典型的任务为驱动,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具体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读通读懂读透能创作为评价的古诗词融通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