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童话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2022-11-22王馨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白雪公主幼儿教师童话

王馨莹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幼儿园 山东枣庄 277400)

引言

学前教育这一阶段的孩子普遍在0~6岁,这一年龄段幼儿关于世界及生活的认知能力较低,但由于其对外界具有超强的好奇心,所以更渴望接触新鲜事务。童话是特有的文本载体,能够进一步将幼儿引进现实生活中。众所周知,幼儿思维方式极其活跃,在其大脑中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幼儿,通过不同方式体验以及思索,才能令其在童话中深受启迪。结合离奇且美妙的童话,增强幼儿的注意力,将其带入到学前教育活动中,则更有利于培养幼儿听说能力,让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而且还可以促进幼儿在快乐且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中童话的应用作用

1.激活幼儿想象力

很多童话都以现实生活为灵感来源,在现实生活中均可以找到模型。但是,童话中包含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艺术价值却又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幼儿时期,孩子智力并未完全发展,关于童话中的内容难以进行全方位理解。但是幼儿关于故事中人物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想象。比如,在阅读《白雪公主》童话时,不同的幼儿眼中关于白雪公主的模样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在讲解《龟兔赛跑》后,又能令幼儿进一步思索后续发生的事情,在幼儿观赏童话后进行想象的过程,实则就是于无形中锻炼幼儿想象力的过程。

2.增强幼儿记忆力

对于幼儿来讲,在学前教育学习阶段所接触的童话题材较为丰富。比如《屎壳郎》《海的女儿》《丑小鸭》以及《冰雪女皇》等。其中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姿,人物形象鲜明,在幼儿阅读这些童话时,被其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吸引,这些内容都会烙印在幼儿记忆中。即使时间不断变化,关于这些内容的记忆印象也会依旧深刻。由此一来,既可增长幼儿知识,又能令其对感兴趣的童话、内容保有兴趣,并且长期记忆相关的内容。

3.愉悦幼儿性情

在童话中,有很多令人数不胜数的故事人物,比如“小伊达”“小美人鱼”以及“拇指姑娘”等,这些人物形象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观赏童话后,令一部分幼儿不禁赞叹,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得幼儿对未知且新鲜的世界怀有期待之情。在全新的大环境之下,即可进一步陶冶幼儿期性情,令幼儿跟随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快乐成长。

4.强化幼儿听说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听到幼儿教师或者是家长为其绘声绘色讲解童话过程中,总是会聚精会神地聆听其中的情节环节变化经历。当幼儿认真聆听之际,实则可以提高其倾听能力。在幼儿不断聆听时,可以进一步记忆童话中的新词语和新句子等。针对这些内容,与自己同伴进行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日后阅读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5.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欠缺情感体验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童话中都具有充足的情感体现内容,比如在阅读《丑小鸭》童话时,其中的丑小鸭历经了万千磨难,在重重阻碍之后改变以及超越了自我,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实现了心中的梦想。而在阅读《拇指姑娘》童话后,发现小小的拇指姑娘过着极其艰苦的日子,在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幸的事情,但是她内心却并未被黑暗笼罩,依旧相信自由与光明,怀有善良之心对待现实生活,就算寄居在他人之篱下,她依旧细心地照顾着别人,并且救活燕子。历经众多坎坷过后,拇指姑娘与燕子道别,最终过上幸福生活。在不同的童话中,有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节,而其中一些情节具有深厚的情感,利于促使幼儿产生情感共鸣,激励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

6.培养幼儿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学前教育阶段,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由于幼儿时期恰恰属于其感知世界以及与世界接触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幼儿并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念,所以培养其道德意识极具必要意义,童话中蕴含着很多正面的事件,受这些正能量精神的指引,可以强化幼儿道德意识,令其养成自律的精神,并且学会宽以待人[1]。比如,在带领幼儿欣赏《狼来了》童话时,其中的主人公非常喜欢开玩笑,因为开玩笑最终酿成了惨剧。在幼儿欣赏这一童话后,警示着幼儿诚实守信,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懂得是非与好坏,这对幼儿未来成长而言非常有利,可以令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童话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童话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意义,但如今童话在学前教育中的分量逐步削弱,导致整体的教学现状仍有待改进。一方面,幼儿教师认知不足,并末意识到童话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幼儿受到来自教师及家长的影响,关于童话的理解以及认知远不如从前那样渴求。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抢占了幼儿欣赏童话的时间,制约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人文环境相对薄弱,幼儿在幼儿园环境内被关怀的成分少之又少,忙于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幼儿身心是否健康发展。由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缺少促进幼儿想象的空间和氛围,不具备美化及点缀功能,难以为幼儿插上想象翅膀。此外,在童话应用这一方面,幼儿教师更重视说教,而忽略审美,重视剖析而未考虑幼儿的体验,重视认知而忽略了幼儿对童话的想象以及感受,不利于真正借助童话开发幼儿智能,无法促进幼儿感受到童话中的各种“美”。

三、童话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童话结合媒体,促进审美教育

童话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童话中包含着众多趣味内容、幻想内容,这非常契合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是幼儿极其喜爱的文学样式。幼儿喜爱阅读童话的过程,极有利于培养其审美意识。“教化”绝非童话目标,而审美才是童话的本体功能[2]。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学前教育实际功能大打折扣,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完全覆盖了审美。儿童化异地化也成为了新的教育改革趋势,相比传统学前教育方式,童话具有认知教育、德育教育等内容,审美教育比例较少,童话并非仅包含知识教育及德育教育,同时也需要和艺术教育加以融合。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令童话和其他的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这样势必会收获更加优良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雨点》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下雨的图片,并且搭配具体的音效。由教师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认识到了一个叫做雨点的小伙伴,此时在教师操控下,多媒体屏幕中的雨点与幼儿互动,打起了招呼“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雨点!”教师继续引导幼儿与小雨点相互打招呼,并且在屏幕上方同时展示相关画面,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亲爱的小朋友们,请我们把眼睛闭上,想一想刚刚我们跟随小雨点一起去到了哪些地方呀?”此时教师可以借助PPT出示海洋、池塘、江河以及小溪等。在具体设计此童话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应用《小雨沙沙》歌曲,搭配美丽的画面,营造趣味十足的教学情景。这样一来,即可将雨点变成灵性十足的教学对象,有利于吸引幼儿的关注,诱发幼儿学习兴趣。在具体童话教学时,教师结合童话、动画以及音乐等,发挥了多媒体形式的优势[3]。幼儿可在多种元素作用下进一步感受美以及享受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时期以童话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保障童话教学内容愈加丰富,真正走进幼儿的心中。

2.结合学前理论,综合其他艺术

幼儿时期的孩子普遍喜欢听故事,被故事中的角色所吸引,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以及游戏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流露自身情感。比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童话时,目标在于令幼儿能够感受到找妈妈的这一个过程,了解青蛙成长的阶段。教师为幼儿展示故事录音,邀请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进行想象,一边听故事一边画出小蝌蚪的模样,教师与小朋友共同观看视频。在教师带领下,促进小朋友想一想小蝌蚪的真正模样是什么样子的?对照视频后,观察是否和自己画出的小蝌蚪样子相同呢?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搭配明快音乐,即可令教学氛围异常活泼、明快,最终结束课堂任务后,教师要求幼儿能够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寻找带有青蛙和小蝌蚪的图片。看似是一次幼儿教学的活动,但实则从欣赏童话开始,到童话活动结束后,并未提到讲授知识,而是促进幼儿在自我体验、自我参与过程中享受童话带来的乐趣。幼儿在这一个过程中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感知产生别样的体会。这一个过程实现了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融合,每一名幼儿均会通过此次课程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便是童话的目的。在言语实践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艺术具有综合性特点,可以与音乐、与美术相互融合,为幼儿学前教育赋予艺术性魅力。因此,使得幼儿学前教育艺术化发展,已成为未来学前教育的大趋势,应引起幼儿教师重视。

3.依托童话想象,创新美的体验

幼儿阅读以及欣赏童话的过程,绝非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动参与以及主动创造的过程。在具体实践时,可以发现童话对于幼儿的影响,并非是仅仅听了一个美妙故事,而在于其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来自作者表现美的意识以及传递美的技巧,同时也要进一步掌握作者美的格调。幼儿在欣赏童话后,能够将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内化成自身体验,用自己的再创造、想象交替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小象的大便》这一个童话故事深受孩子喜爱,关于天空会不会拉大便?河马、鳄鱼以及小猴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欣赏到这里,幼儿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大便是什么样的呢?”班级内有幼儿讲道“雨是天空的大便”,有幼儿补充道“那冰雹呢?是不是也是呀!”还有幼儿讲到“天空的大便像皮球一样”。在欣赏童话后,发现孩子们并不会质疑天空是否会有大便,而是将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比如冰雹以及雨等想象成大便,通过幼儿奇思妙想,便为童话故事增添了诸多魅力,为其赋予了浓厚的童趣。又如,在讲解《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时,其中有一只彩色乌鸦并未找到自己的同类,没有同类愿意和自己为伍,于是它钻到了白雾里,当幼儿看到此幅图画后,有孩子讲道“彩色乌鸦之所以会钻进白雾,是因为它想让白雾把自己变白,这样海鸥就会和它一起玩了!”可见,在幼儿眼中,乌鸦是积极乐观的形象,即使遭到了不同鸟类的排斥,但是它依旧相信白雾可以把自己变白,而并非消极地躲到白雾中,体现了孩子的童心世界非常丰富。实质上,幼儿时期的童话教学的魅力在于不具有标准化的要求,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感受童话的奥妙,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童话令学前教育永葆活力。

4.掌握童话情感,丰富美的体验

一些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情绪较少,主要是因为其生活经历不多,所以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不占优势,关于各种事物所流露出的情感看似较为肤浅。在幼儿欣赏童话后,看到幼儿欣赏童话的情绪表现,发现幼儿情感世界实则极其丰富。关于童话中不同的角色,幼儿有不同看法,同时也能体验欣赏童话过程带来的乐趣,满足幼儿求知欲望,令其产生愉悦之情。童话中有惊险情节,有幽默画面,也有温馨的感人经历,这些足以引起幼儿情感上的波动。在童话剧《白雪公主》表演过程中,小王子动员大家齐心协力地将白雪公主从昏迷的状态中唤醒,于是关于白雪公主的喊声逐渐响亮起来了,即使童话剧中的“坏皇后”,也开始跟着其他人一起呼喊了起来,这一过程中没有一名小朋友是站在旁边旁看的,而是纷纷参与了进来,贡献了自己的声音。在欣赏《老虎外婆》童话时,孩子们的小眼睛瞪得圆圆的,面对老虎这个“坏蛋”,很多孩子都表示很讨厌老虎,可见孩子的情感是千奇百怪的,会随着童话中的事情以及人物经历而变化。在欣赏《三个强盗》童话后,班级内胆小内敛的孩子却表示“其实这里面的强盗一点也不凶,他们总是喜欢帮助一些小朋友”。而在欣赏《白雪公主》后,有幼儿说道“这个皇后没有白雪公主漂亮,就算他比白雪公主漂亮,但她的心也没有白雪公主善良”。这足以见得幼儿的心中已经能自由区分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且懂得内在美要比外在美更关键。童话创作者通过奇特故事经历以及人物表现力向孩子展现真善美,促使孩子能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丰富关于美好情感的体验。童话是一个想象丰富的世界,其中充满着人世间的复杂情感,幼儿在欣赏童话后能够了解人生百态,感受到不同情感,这足够令幼儿的情感体验开始丰富起来,以及分化出了不同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阶段,童话是主要的语言教育途径,深受幼儿喜爱。然而,伴随社会不断发展,加上各种媒体的冲击,人们观念有所变化,导致童话在幼儿园中的教学现象逐步弱化,这便需要引起幼儿教师的重视,深刻认知童话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坚守童话教学立场。因此,教师要通过丰富的童话促进幼儿体验真善美,培养幼儿想象力以及美好品质。

猜你喜欢

白雪公主幼儿教师童话
致永远的孩子——《我的白雪公主》创作谈
我的白雪公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