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枣庄市中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

2022-11-22李思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院校中职教育

李思宏

(枣庄市山亭区职业中专 山东枣庄 277200)

引言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网络世界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容易受到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渗透,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后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枣庄市的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的感恩教育策略,从而促进感恩教育渗透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枣庄市中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工作背景

目前,根据枣庄市教育局2022年1月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该市中职院校在校学生40000余人,且大部分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但从该市近期传来的几起校园内外自杀案件,给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譬如,该市某校一名16岁中职院校生小苗跳楼自杀事件。小苗留下的遗书中述说了父母对他生前抚养和教育的种种不是,埋怨父母没有本事,不能给自己好的生活条件。加上小苗性格孤僻,有抑郁倾向,感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花季少年不幸殒命,实在令人痛惜。痛定思痛,反思是多方面的。少部分学生对生命缺少敬畏,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状况暴露无遗。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党中央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该市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该市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形势下,期待学生从珍爱生命、感恩父母开始,感恩师长亲朋、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自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心怀感恩、勤学笃行、德技双馨,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家乡建设有用人才[1]。

二、枣庄市中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研究现状

感恩节的由来是因西方国家而起,因为在国外的感恩节当天,家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庆祝,以感谢上帝所赐予的一切美好事物。从早期宗教信徒们用感恩的思想使人们心存善念,到近代亚当·斯密认为感恩是施恩者仁慈行为的主要激励因素,再到现当代心理学领域海德、韦纳等提出的感恩理论,感恩文化和感恩教育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一些西方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建立和完善感恩教育体系,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感恩的象征。建国以来对于感恩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代表有庞明珍、孙兆化、周静、廖善星等学者的研究。但感恩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全面、系统、深层次的探讨中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理论、方法及对策的研究,基于地域特色的研究却不多见。特别是基于枣庄地域特色针对新时代00后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和时代特征的针对性研究尤为缺乏[2]。

三、枣庄市中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做人德为先,感恩教育不仅是完善学生个人修养、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加强学生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需要。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正在把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感恩教育可以帮助中职院校学生养成识恩、知恩、感恩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职业素养,坚定担当精神。本课题着眼于感恩生命、珍爱生命的研究,从加强学校感恩文化教育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视角,给中职院校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导向。因此,教师在感恩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感恩教育教育[3]。与此同时,在中职院校中渗透感恩教育还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学会理解父母、尊重教师和爱护同学。另外,感恩教育教育是目前中职德育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有利影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

1.在作业设计中树立感恩意识

把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与感恩教育渗透工作相结合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题技巧与探索思路来发现语文的乐趣所在,而中职语文课文《我的语文》中的“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由此,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要求每个同学搜集到的感恩故事,引出感恩节的由来,并让下堂课的小组讨论中的请几位同学思考并交流一下问题:“你会做在感恩节为爸爸妈妈做什么吗?”“你对感恩节的理解是什么?”从而通过在作业设计中树立感恩意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问题的快乐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质的提高[4]。

2.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感恩能力

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领导者,要切实承担感恩教育责任,对每一个学生做到关键抓好、细节落实的总体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感恩观融入到中职院校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基本数据,科学合理安排感恩实践项目,采用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呈现在中职生面前,以激发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兴趣。具体来说,中职院校教师应该对课本里所涉及到的感恩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将课本内涵精细化,从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感恩素养。同时,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中职教师还可以在十一国庆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中组织学生参与朗诵、唱歌等比赛,并可以让学生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5]。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多多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来渗透感恩教育,以班级为例,中职院校的领导可以动员全体教师开展感恩教育班会,在制定感恩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创建感恩口号和格言,同时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文明事迹,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感恩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之中也能得到熏陶和感染,学会感恩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

3.借助民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民歌大多诞生于民年间,许多流传度较高的民歌大多是因为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同身受。例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一类被大家所熟知的民歌。这些歌曲的创作历史离现在都有非常久远的时间,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内涵。但现在的学习对中国早期的历史并不够了解。通过学习民歌,对比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和早期人们生活的艰辛,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在的幸福十分来之不易,应该要在生活中秉承一颗感恩之心,对未来美好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心都是比较脆弱和感性的,教师便可以发挥民歌的教化作用,通过讲述民歌中蕴含的哲理和丰富情感,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对生活保持敬|畏[6]。只要这样,民歌在中职生感恩教育中的教学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学生也能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4.在教学评价中渗透感恩教育

教师在进行中职院校教学渗透感恩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对整体与小组各个成员进行合理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的评价方式要建立在对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的基础上,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情况进行不同评价等级的评价,比如对于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也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平台给予学生所在小组和个人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重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7],最终实现感恩渗透的教学目的。如:在学习到有关于感恩的文章时,学生可能理解到的层面就是要心怀感恩之心,要感恩和尊重别人,而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感恩和尊重别人在这个角度进行拓展,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评价:“每个人都应该清楚什么是感恩,学会如何感恩,都要对自我有所要求,有所管理”。这样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素养的提高。第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应该具有激励性。教师在对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对学生做出高品质的评价,例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于一些平时比较内向胆小的学生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对他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带有一定的欣赏性和鼓励性[8]。

5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在中职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因此,中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并且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例如通过召开感恩主题的班会、组织感恩主题相关的活动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行合理性引导,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感恩情感的目的。比如在刚开学期间,教师可以以本市的巨大变化为背景,以“感受家乡变化”为主题,组织各个学院和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谈着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变化,有的同学说附近的公共设施变多了,超市里的商品种类也丰富了,父母的退休金也增多了。还有的同学说自己居住的环境与父母那代的相比也大大改善,在政府的补贴下很多人也住进了新房子。大家对家乡的变化都欣喜不已,对于党和国家的感恩溢于言表,对家乡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所以,通过这种感恩教育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让他们懂得感恩,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9]。

6.设置专职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仅仅接受课堂上的感恩教育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运用针对性的手段去感化学生。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的中职院校学生出现了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加之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而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抗挫折能力也较差。对于老师来说,感恩教育不能一味苛求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但是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的感恩之心的缺失,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情商,让其同理心得到满足。在这个问题上,中职院校可以设置专职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烦恼并且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学生感受到了被尊重、被倾听的感觉,这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专职心理教师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家庭情况较复杂的学生也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鼓励措施来渗透感恩教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感恩教育的教学效果[10]。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感恩素养都是现如今中职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学习宝典。尤其在城乡发展依然较迅速的今天,对于中职生来讲,在中职院校中渗透感恩教育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感恩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要大力弘扬感恩价值,树立“学会感恩”的意识,要把感恩教育切实纳入到中职院校教学之中,促进感恩和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院校中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