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对策研究

2022-11-22内江师范学院刘成菊

内江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预案应急环节

◇内江师范学院 刘成菊

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张航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现状研究发现,目前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三个环节中,缺乏对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研制与细化、急救设施的配置、相关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急救能力以及学生对体育相关安全知识的了解。建议高校建立健全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体育公共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同时,高校也应当合理配置急救设施,并增强高校体育教师、体育场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急救能力,保证学生的生命等安全。

1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特点

1.1 危害性

当大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不仅会对大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会对个人乃至学校造成一定物质损失,对学生精神影响以及学校名誉影响等。在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将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后续体育活动开展带来困难。

1.2 无法预知性

由于体育运动需要身体练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并且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主体主观意识具有不确定性,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客观环境存在不稳定因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引发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有许多,包括大学生在运动时是否做好热身准备,是否做好运动的心理准备,身体是否有疾病,运动场所器材安全性,运动时天气以及运动环境等。

1.3 复杂性

第一,高校是一个大群体,大学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学校组织的、学生会组织的、学生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等。在学生会组织和学生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对参加的学生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可能存在不规范性。第二,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其身体健康状况具有不确定性。第三,高校体育活动的环境也具有复杂性,受到运动中人为和非人为因素影响。

2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原因

2.1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环节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环节是最先开始的环节,预防环节主要分为大学生自身预防和学校方面预防。

大学生自身预防体现在了解体育运动安全相关知识、参加体育活动前身体热身预防和运动前心理准备预防。对体育运动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大大降低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同时,在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前要做好充分热身活动,充分热身活动是预防体育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手段,进行热身活动能减少韧带拉伤,使全身的肌肉为运动做好准备。对参加体育活动大学生做好运动的心理准备也是预防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另一重要手段,做好运动前心理准备,对体育活动的任务明确,注意力集中体育活动中去,这样会减少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紧张以至于动作僵硬,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受伤几率。

高校的预防主要是对学生制订完整的应急预案和有关负责人对应急预案的熟练掌握。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使人能够在事件发生后沉着应对,有效化解突发事件和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同时,只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掌握,才能针对不同体育突发事件、不同影响力大小的事件、后果严重程度不同的体育突发公共事做出相对的反应。但是在许多高校中,体现出来的是应急预案不完整,在针对不同体育突发事件、不同影响力大小的事件、后果严重程度不同的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高校制订的应急预案就会展现出不足。制定之后的高校应急预案也没有被管理者熟练掌握,在发生体育突发公共事件时,不能协调好救援物资和人员,以至于高校制订的应急预案难以实施。

2.2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环节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事件,它具有一定危险性、无法预知性、复杂性,而且高校体育活动过程中风险隐患较多,因此无论预防环节做得多到位也可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事件。应对环节是在体育突发公共事件无法避免情况下,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降低损失的严重程度。但是许多高校在应对环节中高校体育教师以及体育馆管理人员缺乏应急管理能力、急救能力,相关负责人缺乏应急管理经验,学生缺乏对应急预案的了解。

2.3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环节

善后环节主要是进行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修复和对事件的评估。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往往会带来一些后续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合理善后,那么有可能会扩大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但是在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后,许多高校都会忽视善后环节。

3 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对策研究

(1)研制与细化高校对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在高校校园当中,随处可见“应急场所”等标志,但真正的应急预案并不是很明晰,存在缺乏针对性应急预案、师生对应急预案不知情等情况。为了在发生体育公共事件的时候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校应当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与情况,研发应急预案,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各单位、各部门、各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并在制定的过程中邀请专家参与,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

(2)健全高校急救设施的配置体制。长期以来,由于对高校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施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高校抢救设备的匮乏,往往是学生在现场急救的过程中丧失抢救最佳时机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重视急救设施的配备与维护,在发生体育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及时的对重症危症学生进行抢救,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3)增强高校体育教师、体育场管理人员应急管理能力、急救能力。能否及时控制现场、救治受伤学生,体育老师以及体育场馆的管理员是极为关键的人员,他们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救护人以及应急管理人,如果拥有较强的应急管理能力以及急救能力,能够很好避免体育突发公共事件产生严重后果。但是,大多数高校不够重视对高校体育教师、体育场管理人员应急管理培训、急救能力培训,缺乏应急管理能力、急救技能,极有可能因此导致体育突发公共事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高校应当定期对体育教师、体育场管理人员举办安全急救技能培训以及应急管理培训,展开运动安全相关讲座,进而提高体育老师及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保证发生体育公共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4 结束语

加强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视是有必要的。高校应当建立健全高校体育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体育公共事件发生时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另外,高校也应当合理配置急救设施,并加强高校体育教师、体育场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急救能力,保证学生生命等安全。

猜你喜欢

预案应急环节
基于智慧高速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河北省冬季奧运会交通应急保障指挥系统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准备好应急包
谚语趣画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应急预案的编制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