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行卢戈氏液染色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2022-11-22江爱莲

关键词:胃镜食管染色

江爱莲

消化道早期癌的定义为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癌[1]。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国家,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胃癌,早诊断与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2]。有研究表明,食管通过卢戈氏液染色后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未染色者;并且其发病年龄以51~60 岁居多,男性高于女性[3]。因卢戈氏液染色对食管和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烧心感,因此,如何做好患者整体护理,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检查耐受性,提高食管染色成功率、活检准确率至关重要。我科通过对100 例食管白光下可疑患者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卢戈氏液染色,并分片多点取活检,大大提高了食管癌的检出率。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00 例患者中男77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61.8岁,标准差10.23。身体健康,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近两年无消化系统疾病史,无食管胃手术史,无碘过敏史。100 例患者先进行内镜下白光观察,留取照片,再通过喷洒导管自下而上对食管均匀喷洒卢戈氏液,然后冲洗取活检组织,取出的组织及时送检[4]。对发现的中、重度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或原位癌、黏膜内癌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断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依据。

2 方法

2.1 检查前患者准备及护理

检查前由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护士对患者身份先进行核对确认,详细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便于后期追踪随访;告知患者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如禁食≥6h,禁水≥2h;术中配合要点如精神放松,勿用手拔镜身,勿吞咽口水;讲解卢戈氏液染色对发现食管早期病变的重要性,卢戈氏液一般不良反应,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提高检查耐受性和顺应性;检查前15~20min 给患者口服胃镜胶浆(1%利多卡因胶浆)一支(5ml/支),以达到良好去除胃内泡沫的效果。

2.2 检查前器械设备准备

Olympus260 或290 主机,Gif260J 或290 胃镜,复送水装置、二氧化碳气体泵系统、心电监护、氧气、急救药品、活检钳、喷洒导管、1.5%卢戈氏液、10ml 注射器2 支、50ml 注射器2 支、生理盐水、胃镜胶浆1 支+生理盐水250ml 配置的冲洗祛泡液、温开水、滤纸、12 号针头、血管钳、福尔马林、标本瓶、油性记号笔等,检查各个仪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各个连接线及管道是否连接完好,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2.3 检查中护理配合

2.3.1 患者准备

将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向腹部屈曲,双手抱胸,头部稍低一点,告知患者做深呼吸,尽量放松身体;于患者颈下垫好一次性中单,口角处放置弯盘,用于接收患者消化道分泌物;询问患者是否有活动假牙,如有应取下,固定好牙垫(选用带有松紧固定的牙垫),防止患者吐出牙垫咬伤镜子,拉好防护栏,防止患者坠床;医生进镜时,护士应注意患者反应,嘱患者用鼻子做深呼吸,口水沿着口角自然流出,勿向下咽口水,以免影响视野。

2.3.2 染色时护理操作要点

用注射器抽取卢戈氏液10ml,连接喷洒导管备用;检查中根据操作者要求,将喷洒导管由活检孔道送人食管,导管露出活检孔道前端2~3cm 即可,在食管中自下而上均匀喷洒卢戈氏液,确保黏膜染色均匀。喷洒染色剂时注意注射器与喷洒导管接头处应连接紧密,防止染色剂由于衔接不紧飞溅到病人、医护人员及仪器设备上,造成职业暴露和污染。喷洒结束,拔出喷洒导管前护士应轻轻做一个回抽动作,可将导管前端染色剂回抽到导管内;注意回抽力量勿过猛,这样既可防止拔出导管时染色剂滴落到诊断床周围及地面造成污染,又可避免将病人食管分泌物吸入导管。导管离开镜子后可将管内染色剂抽回。

2.3.3 染色后冲洗

将事先连接于胃镜复送水接口的生理盐水对食管卢戈氏液进行冲洗,也可由助手护士用50ml注射器抽取事先配好的祛泡液对着活检孔道进行反复冲洗,以减轻碘剂对食管及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同时又可祛除食管残留的泡沫残渣;部分患者染色后可出现食管痉挛,如出现食管痉挛,应暂停检查,由助手护士用50ml 注射器抽取温开水对着活检孔道及时注射,保留30s~1min,以缓解食道痉挛症状。

2.3.4 患者病情观察

由于行食管染色胃镜检查时间较普通胃镜检查时间长,加上卢戈氏液对消化道的刺激性大,病人一般反应都较重,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护士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面色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氧气及各种抢救器材及药品,以便随时取用。

2.3.5 染色后钳取病理时护理操作要点

活检标本应取染色不着色处,深度应达黏膜肌层,标本数量应取决于病灶大小;护士左手持活检钳,根据操作者要求及时调整活检钳方向,一般张开的钳口与病变处呈平行方向;咬取组织时不宜太快,应于操作者将钳端抵紧病变处吸引组织,待组织张力较小时咬取效果最好。

2.3.6 标本处理

护理人员用血管钳夹取滤纸粘贴取出的病理组织放于操作台上,右手用12 号针头将组织轻轻展平,使组织基底面平铺于滤纸上,然后放入盛有10%福尔马林的固定液标本瓶中。注意取出的活检组织标本按部位不同分别放置于固定液中,固定液应浸没所取标本组织,瓶外注明活检部位,食管要注明距门齿多少公分,几点钟方向。

2.4 检查后护理

2.4.1 检查结束退镜

及时吸出患者消化道残留的液体,减轻卢戈氏液对食管、胃黏膜的刺激;协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立即予以温水漱口,休息2min,嘱咐可饮牛奶或进食面包;对卢戈氏液敏感,反应较重者,给予饮温开水250~500ml。检查结束休息观察至少30min 后方可离开,以防卢戈氏液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做好基础护理,清理诊疗床,更换中单,保持诊疗床整洁、干净。

2.4.2 及时送检组织,填写病理申请单时对各个部位病灶情况应详细描述如活检部位、方位、组织数量等应精准确切,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准确无误方可送检;对取出的标本于5~10min 内立即送病理科行病理切片;病理科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5]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性分析,对食管发现的阳性结果进行病理诊断,及时反馈。

结果

10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其中有92 例患者(男74 例,女18 例)食管不着色,顺利完成活检,所有病理标本均及时送检,未发生病理丢失、信息错误现象;8 例患者染色后食管无异常,未行活检。92 例患者不着色标本病理结果其中:7 例病理显示高级别瘤变,10 例病理显示低级别瘤变;2 例鳞状细胞癌。检查中有1 例患者染色后食管出现轻度痉挛,3 例出现了恶心、烧心等胃肠道症状,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意外情况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

由于卢戈氏液是一种新型的含碘溶剂,正常食管的鳞状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遇碘成棕褐色,在卢戈氏液的刺激下,黏膜肌收缩,从而出现席纹征;而早期食管癌或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呈现不同程度的淡染或不染区;因此,卢戈液染色不仅可以辅助医生通过肉眼发现可疑食管病变的轮廓和范围,还可以用于初步直观鉴别食管癌和癌前病变。

胃镜下使用卢戈氏液进行食管染色,虽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费用低廉,但由于其具有普通碘剂存在的缺点,如恶心、呕吐、胃内烧灼感或轻微刺痛,甚至出现明显的上腹痛或胸痛,故而又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专业操作技术。护理配合需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①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癌症相关知识,对早诊早治有深刻的认识,理解卢戈氏液染色对发现食管早期病变的意义,懂得远离致癌因素;检查前对病人进行正确评估,制定周密而详细的护理计划。②内镜护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细心、耐心、贴心;拥有熟练的内镜专科操作技术及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③备好急救器械及药品,确保其处于完备状态。(2)术中:①检查中医护配合默契,流程标准规范;重视病人呼吸、脉搏、面部的反应,密切观察病情,确保医疗安全。②注意力集中,做到紧、稳、柔:注射器与喷洒管衔接要紧,防止职业暴露,推注注射器时手部力量要稳,护理患者及操作器械时动作要柔。③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喷洒前先排出喷洒管空气,使卢戈氏液充满整个管腔,喷洒时速度均匀,确保食管黏膜均匀着色。④取活检时做到“两快一准”:“两快”即眼快、手快,“一准”即取活检组织时钳取部位要准;活检组织钳取的准确性、取出活检标本预处理的规范性、送检的时效性均对病理结果阳性率产生重要影响。⑤规范使用活检钳:活检钳在活检孔道时应呈闭合状态,防止钳口划伤活检孔道,确保胃镜安全。3 术后:对取出的组织标本进行规范预处理,做到处置正确、记录清楚、送检及时;检查结束,加强对患者的观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内镜下食管卢戈氏液染色标准操作流程能提高食管染色成功率、组织标本准确率、病变阳性检出率。检查中对患者细心周到的护理,提高了患者检查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对标本正确的预处理可提高食管病变阳性检出率,降低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的发生率。同时增强了医护人员工作的责任心,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研究分析,在胃镜检查中,针对一些隐患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避免不良并发症,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和依从性[5]。

猜你喜欢

胃镜食管染色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有种胃病,用药治不好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类比法在图染色中的应用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巴雷特食管该怎样治疗
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内pH和食管动力学的差异比较研究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