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2-07-22江晶李伟潘翔
江晶 李伟 潘翔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类由真菌感染引起鼻腔和鼻窦发生病变的疾病,根据是否伴有黏膜或骨质浸润,分为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IFRS)和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NIFRS)。NIFRS 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鼻腔解剖结构的变异有关,如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及鼻腔局部疾病等[1],鼻腔的正常引流通道受阻,导致真菌易在鼻腔、鼻窦中滞留,从而引起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的最后确诊需依据病理,这对诊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慢性鼻窦炎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因此,早期鉴别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减少抗生素使用[2]。虽然既往相关文献报道鼻窦CT 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中的诊断价值[3],但仍有部分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导致在临床中难以鉴别,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困扰。因此,本研究通过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相比较,从而得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9 年2 月~2021 年12 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60 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男30 例,女30 例;年龄31~80 岁,平均(54.17±9.54)岁;病程1 个月~5 年,平均(1.30±1.33)年。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60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16~65 岁,平均(42.48±13.11)岁;病程半年到10 年,平均(4.57±3.15)年。①临床表现:包括鼻塞、脓涕、头痛、鼻腔异味、涕中带血等鼻腔症状和鼻外症状;②体格检查: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分泌物及鼻腔新生物等;③影像学资料:对患者进行鼻窦薄层CT 平扫,观察鼻窦病变、钙化斑、骨质吸收或破坏、骨质增生等情况,观察解剖学异常,见图1。
纳入标准[2]:①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的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术后病理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排除标准[2]:①手术禁忌证患者;②癫痫或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③鼻腔、鼻窦和眼眶急性坏死患者;④既往鼻窦手术史。
图1 2 例患者横轴位CT 扫描图图1(A)为一70 岁女性患者的横轴位CT 扫描图,从图中可见该患者右侧上颌窦内见密度较为均匀的高密度影。图1(B)为一59 岁男性患者的横轴位CT 扫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患者左侧上颌窦内见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影,上颌窦口扩大,内侧壁压迫性吸收。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局麻或全麻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影响鼻腔鼻窦引流者,先行鼻中隔成形术。合并下鼻甲肥大影响鼻腔通气者,行下鼻甲成形术。开放受累鼻窦,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彻底清理真菌组织的基础上重建鼻窦引流通道。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对本研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4.17±9.54)岁,明显高于对照组年龄(42.48±13.11)岁,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病程(1.30±1.33)年,明显低于对照组病程(4.57±3.15)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临床表现分析
观察组60 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鼻塞、脓涕、头痛、涕中带血、鼻腔异味等,其中鼻塞46 例(76.67%),脓涕40 例(66.67%),头痛25 例(41.67%),为临床症状中最为常见的症状。而鼻腔异味20 例(33.33%)、涕中带血15 例(25.00%),患者相对较少。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涕中带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表现对比(例,%)
?
3 鼻窦CT 分析
观察组中单侧病变、单窦病变、钙化斑和骨质增生等影像学表现比例分别为91.67%、55.00%、53.33%和3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 表现对比(例,%)
4 病变鼻窦分布
52 例(86.6%) 累及上颌窦的患者中,27 例(45.00%)患者累及单侧上颌窦;22 例(36.67%)累及上颌窦、筛窦;3 例(5.00%)累及双侧上颌窦。7 例(11.67%)累及蝶窦的患者中,5 例(8.33%)累及单侧蝶窦,2 例(3.33%)累及双侧蝶窦。此外,还包含1 例(1.67%)患者累及单侧筛窦。
讨论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相似,容易造成漏诊或者误诊,导致治疗方式可能与病情相悖,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一段时间内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提供相关依据。
观察组病例从年龄结构上来看,50 岁以上的患者占71.67%, 这可能与50 岁以下人群的免疫力强于50 岁以上人群有关。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临床上早期症状不典型,当窦腔霉菌增殖到一定程度,或者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同时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具特异性,术前一般不易确诊。在本组病例中,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以鼻塞、头痛、脓涕及涕中带血为常见症状,其中以鼻塞最为显著。这可能与霉菌明显增殖压迫窦壁,同时合并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及分泌物增多有关[4]。但与对照组相比较,鼻塞症状无差异性。与慢性鼻窦炎相比,涕中带血在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占比较高,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是真菌感染会导致鼻腔及鼻窦黏膜发生炎症,真菌血栓形成,同时真菌分泌的溶血性毒素会破坏黏膜血管导致出血[1]。从体征来看,本病和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肿大、鼻腔新生物等。本报道中,观察组中合并鼻中隔偏曲25 例、鼻腔新生物(鼻息肉、中鼻甲息肉样变、真菌团块)21 例、下鼻甲肥大27 例。鼻腔结构及解剖异常可导致窦口堵塞引起鼻窦内低氧、低pH 的环境,为真菌生长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还可造成纤毛清除功能障碍,致真菌沉积于鼻窦不被清除[5]。但与对照组相比,其解剖结构异常不具备差异性。
对本病行薄层CT 检查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在发现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变异、骨质改变及钙化斑方面优于MRI 和X 线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在CT 检查中,有研究者[6-8]发现,发现在病灶的中央、接近窦口处可见多发散在的小团块状、砂砾状、絮状或者小条状钙化斑,而且病灶多为单侧。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单窦病变、单侧病变、骨质增生和钙化斑影像学表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中CT 扫描发现鼻窦腔内有典型的斑点状或斑块状高密度钙化影有32 例。有28 例CT 检查,仅有鼻窦内密度增高,没有典型的钙化斑,和慢性鼻窦炎的CT 检查区别不大。由于慢性鼻窦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组织水肿、黏液腺体增生及分泌物积聚,故慢性鼻窦炎CT 表现为窦腔内软组织团块影、积液及密度均匀的黏膜增厚。霉菌感染可导致鼻窦黏膜血管内炎症以及霉菌血栓的形成,窦腔黏膜炎症及菌丝团块的形成,尤其是霉菌团块中富含磷酸钙,以及重金属盐沉着、黏膜出血坏死,含铁血红素沉着等,真菌性鼻窦炎CT 可表现为窦腔内有斑点状、条索状或团块状的高密度影,此点被认为是最具诊断意义的影像学特征[9]。另外CT 表现中的骨质变化包含骨质吸收、骨质增生等,其中骨质吸收是真菌性鼻窦炎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真菌性鼻窦炎鼻窦内病变不断增大可压迫窦壁,导致骨质因压迫性吸收而变薄。但对照组中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患者亦有骨质吸收的表现,考虑与鼻腔窦腔内大量息肉组织压迫骨质导致。笔者同时也发现,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最易累及上颌窦,其次是蝶窦,且以单侧受累为多见,双侧发病者较少。故我们在阅片时对于单侧发病的患者需要提高警惕,以防漏诊。
综上所述,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症状与慢性鼻窦炎相似,以鼻塞、脓涕、头痛多见,但涕中带血症状有差异性(P<0.05)。在影像学上有典型的钙化斑、骨质吸收伴有砂砾状或絮状高密度影及骨质增生的CT 影像特征时,对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诊断有重要意义。由于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数量不多,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此类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将会收集更多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临床表现及特征,总结规律,做到早诊断、早手术,减少及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治疗,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