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之云南农企发力刍议
2022-11-22冯稚进代建菊杨红朝陆继亮
冯稚进,赵 俊,代建菊,杨红朝,陆继亮
(1.云南省农业农村信息与宣传中心,云南昆明 650224;2.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昆明 650224;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 651300;4.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云南昆明 650031)
云南全省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0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有900家,省级龙头企业生产总值占全省龙头企业生产总值的53.9%;省级龙头企业出口创汇占全省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的77.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建设推进的主力军,2018年以来云南全省上下携手共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做强云南农业,为乡村振兴联农带农肩负起历史使命。
一、以创新为驱动激发产业融合活力
创新来于实践,创新来自需求。强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推动要素集聚优化,激发农业产业化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双循环,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新格局,提供前进动力支撑。
(一)深耕技术创新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制约因素是企业发展缺少核心技术,创新方向模糊,创新动力不足。医药行业是云南高新技术企业的第二梯队,是云南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高地,但云南白药的创新投入仅在0.16%~0.51%,对产品创新的重视度远远小于营销巩固利润的重视。与此同时,以技术创新能迅速占领空白市场,药妆企业薇诺娜,以云南青刺果为创新,开拓敏感肌肤修复品牌,连续多年问鼎云南电商销售第一宝座。
(二)深挖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走在消费者产品质量需求之前,易形成消费市场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当下丰富充足的物质供应,消费产品的替代性和多样选择,决定消费者会毫不犹豫的弃掉低劣产品、低端产品。20世纪80年代云南“五朵金花”之一的“白玫洗衣机”经历巅峰后,产品创新跟不上消费需求,迅速衰败。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饮品有限公司从传统碳酸饮料生产转型为NFC果汁,短短2年就跻身云南果汁前列。
(三)深入营销创新
云南农产品重点盯住“北上广深”地区以及海外市场,在激烈的红海市场拼杀,库尔勒香梨遍布全国二线、三线城市以及云南省内各地方市场。打工潮的迭代更新,移动电商取代了传统PC交易,“农产品上行”渠道的畅通建设,也让消费市场下沉有了渠道和空间,三线、四线消费异军突起。云南红糖、云南牛奶在消费市场扩面升纬,备受三线、四线消费者喜爱。
二、筑牢产品质量以强化产业建设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尊重产品质量、敬畏消费者,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行业上津于乐道的张瑞敏“砸冰箱”事件,是海尔对“产品质量=企业生命”的尊重。
(一)抓牢产品原料基地品控
中国的企业已经从20世纪80、90年代的贸易型企业,转型细分为市场营销型和产业基地型,农业企业多转型成产业基地型。消费者对品质的溯源要求,以贸易为主的中粮中茶等企业,20世纪末就开始注重企业核心基地建设。云南烤烟的成功,是烟草原料基地的严格管理;云南白药的百年不衰,核心就是云南省过硬的道地药材质量。成功的企业都是始终把住产业品控源头。
(二)抓牢核心生产工艺质量
核心生产工艺是产品质量之魂。大众消费升级的趋势是从基本吃穿向发展和享受型快速转变,消费升级的核心是我国城乡居民对品质的要求提升。百年老字号、地道云南味的“德和罐头”生存至今的秘密,关键在于原料品质的控制,在于坚守严格的生产工艺。云南普洱茶是历史沉淀下的技术集成,无论是线上电商销售,还是茶城消费,普洱茶的传承经典“75”系列是消费者的常购清单。
(三)抓牢生产标准化
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关键核心是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只有从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全链条实行标准化生产,才能用可变的农业生产面对不变的市场需求。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实践证明,“来思尔酸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除了核心菌种的独特,更关键的是酸奶标准化生产稳定了质量、保障了品质。
三、筑牢产业发展以引领市场潮流
品牌,是消费者对企业和企业产品的认可,只有对产品认可,才能对企业文化乃至地方风俗、饮食等文化认可。云南农产品的品牌深挖云南文化底蕴,产品认可到文化认知,消费群体才能形成“真爱”粉。
(一)产品品牌有特征
市场大流通格局当下,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农产品面前,选择谁?是企业角逐的毕生课题。吸引消费者的是主打产品,过多的产品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选择困难症”而直接弃选。华坪杧果,因选择口味适合北方人的“凯特杧果”品种,赢得了北京新发地的青睐。
(二)企业品牌有内涵
日系风、音译系、“高级黑”“土文化”在短期内能迅速博得消费眼球,但消费者未必会缴纳“智商税”,品牌建设与营销手段是长线建设与短期效应的区别。部分销售商用“丑苹果”“野苹果”销售昭通苹果,初期小部分商人能获得流量,赢取利润,但会损毁整个昭通苹果的名声。
(三)品牌符合文化审美
文化是软实力的竞争,2016年“伴手礼”云南鲜花饼引爆旅游产品市场,其核心在于云南人自古以来就有“吃花”的饮食文化,以及云南鲜花产业知晓度提升的加持。由于消费者对“云花文化”的认可,云南鲜花饼一直占据云南零食类产品电商销售前列。
四、引领公共品牌做行业先行军
政府大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公共品牌,但消费者却依然有困惑,是因为消费者不知道这些公共品牌下的知名产品和生产企业,形成“声名鹊起、销售疲软”的冷热反差。
(一)抢占公共品牌认知资源
公共品牌是缔造者也是受益者,农产品从区域性的地方特产走向大市场,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借助政府公共品牌的推动,可以减少大量的宣传投入,抢占消费认知先机,接入消费选择流量,成为消费首选商家。
(二)抢占公共品牌市场资源
公共品牌需要企业作为载体,“绿色食品牌”是云南农产品的整体品牌,规范的品牌管理有助于消费者甄别企业。“绿色食品牌”名声越大,市场对入选企业品牌知晓度、认可度越强,对非入选企业品牌的排斥性也越强。入围企业借助公共品牌的打造,能迅速占领市场品牌资源。
(三)抢占公共品牌消费资源
政府与企业双轮驱动品牌打造,从公共品牌联想到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消费需求到购买力的实现,品牌三层级在消费者心中一旦建立,无形资本和有效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企业也能精准的定位消费群体。企业做成公共区域品牌的头部企业,将消费选择做成固定答案,就赢得了购买力。
五、抱团发展乘风破浪方行远
抱团发展的方式,是品牌营销的聚合,政府推动公共品牌,企业推动企业和产品品牌,形成品牌合力。
(一)强化同业抱团发展
同业合力拳头紧,福建木耳营销就是典型的抱团发展,聚沙成塔模式。刺猬取暖,同心向内,否则9.9元的冰岛不仅仅是公地悲论,更是自取灭亡。同业抱团,形成规范的产品品控制度,更容易取得消费者信任。
(二)强化上下游产业抱团
产业链条聚力举千斤,联合产业链条上的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中小企业,和产业利益体形成“双绑”机制,产业链条环节就能形成游刃有余的“詹式车钩”,牵引运载力千亿级产业列车前行。上下游产业抱团,产业链内部供需发展平衡,产业内部利益分配合理,产品质量以优取胜,更容易锁住消费者购买。
(三)强化省域抱团发展
抱团出海须扬帆,品牌营销是消费者心智的获得,品牌营销一旦“种草”成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才能转化为消费者的购买力,普洱茶就是云南农业品牌营销中的典例。一人“种草”仅能成草坪,万人“种草”沙漠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