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腾崇拜与文化自信的互动研究
——以中国“龙”图腾为例

2022-11-22田学军付俊熙陈心语张仲男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图腾中华民族民族

田学军,付俊熙,陈心语,陈 琢,张仲男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文化是经过民族历史“大浪淘沙”、不断传承弘扬相对具有民族特色、彰显民族豪气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遗产”[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与异域文化交流互鉴的机会与日俱增,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播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2]6对于文化自信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3]文化自信意味着: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不仅要避免自暴自弃,也要防止自大自傲;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成就大国心态,树立自信形象,实现文化自强。

“龙”图腾是我国的传统图腾文化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龙”不仅是先辈们“表达人生理念与精神追求的信息载体”[4],还诠释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象征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尊崇的图腾,沉淀着古老朴素的民族精神诉求和久远的文化情结,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着“以小博大”的牵引作用,是激励、优化、提升文化传播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环节和路径。因此,“龙”图腾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系统的立体研究亟待加强和提升。

一、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具有迥异的民族特质

西方dragon时常被解释为中国“龙”,中国“龙”也不时地被等同于西方dragon。其实,中国“龙”和西方dragon在意涵上有明显的差异。在认知“龙”图腾(文化)及(对外)传播“龙”图腾(文化)的实践中,不能混淆二者的内在本质,更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龙”在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生活于海中的神异生物,为鳞虫之长、万兽之王,司掌行云布雨,是风和雨的主宰,常用来象征祥瑞。“龙”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龙”的传说及“龙”的文化丰富多彩。《新华大字典》对“龙”的释义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能走、能飞、能游泳;‘龙’字在古代专指帝王的属性和特征,譬如‘真龙天子’一词,表达了旧时人们认为皇帝是真龙下凡的形象表征。”[5]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dragon的中文释义之一是“(传说中的)龙”,与之相对应的英文释义为:“(in stories)a large aggressive animal with wings and a long tail, that can breathe out fire。”[6]由此可以看出,西方dragon的形貌和特性与中国“龙”有相似之处,如身形巨大、能飞能行且具有神力,但是二者的深层内涵却大相径庭,由此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特质的不同。

在政治方面,中国“龙”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寓意;在宗教或艺术方面,中国“龙”是尊贵和力量的象征。《三国演义》中曹操关于“龙”的论述为:“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并直言“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7]。在我国,“龙”有着多样的呈现形式和展现环境,例如,舞龙、赛龙舟等传统节目以及“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典故,均充分彰显着“龙”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吉祥富贵的文化内涵。

与多含褒义的中国“龙”相比,西方dragon的形象则多半具有贬义内涵,凶残邪恶而且极具攻击性,若与神兽作比较,dragon更加贴近怪兽的形象和意涵。尽管“龙”与dragon有些许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各自的文化环境不同,它们的意象、内涵、文化特质等差异明显,故而在认知、阐释和应用“龙”和dragon时,不可漠视、混淆它们各自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质,尤其是在文化传播、翻译实践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符号转换”现象的发生[8],如此才能把包括“龙”图腾文化在内的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原汁原味”地讲好,保质保量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中国“龙”图腾的文化特质

在科学思想尚未产生时,古人对大自然中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感到恐惧乃至产生敬畏心理。先民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图腾是记载神灵魂魄的重要载体。先民认为,本氏族的人来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自己与某种动物有着亲缘关系,换言之,先民(因为信仰某种自然)把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作为本氏族的符号象征,期望以此受到庇佑,某种动植物便成为本氏族最古老的祖先偶像。同地区的人抑或有着不同的图腾崇拜。图腾在原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图腾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潜在功能。

“龙”的形象神秘模糊,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其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东汉王符对“龙”的描述为:“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10]在古代神灵崇拜阶段,农作物收成的好坏、牲畜的增减大多依赖自然条件,古人在大自然各种现象面前无计可施,故而,对雷电、大风、暴雨等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敬畏。在各种自然现象中,古人用“人面龙身”形象地描绘“雷神”,春雷一响万物复苏,古人误以为是“雷”在主宰农业。“雷鸣”是一种叫作“龙”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具有强大的神力,在农业社会里决定着农作物的收成[11]。因此,“龙”的形象寄托了古人渴望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

在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帝王充分利用人们对“龙”的信仰和崇拜,借“龙”的形象巩固政权、树立权威、赢取民心。秦汉以来,皇帝自封为“真龙天子”以统治国家。此后,历代皇帝也都强化了“龙”是皇帝的“专利”,只许皇帝专用,民间不得私用,“龙”成为“九五至尊”的代名词。

在近代,各种内忧外患致使中华大地哀鸿遍野。学者林纯洁认为:“19世纪中期,中国清王朝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不得不放弃天朝上国的普世帝国理念成为近代国际体系中的一员,也开始了构建民族国家的历程,而制定国旗等国家标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12]1888年,清廷正式确立国旗为 “长方式,照旧黄色,中画青色飞龙”。晚清时期,“龙”从专有的皇帝意志上升为国际上的国家形象[13]。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写道:“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为‘华夏’……正如政体是民主代替了君主,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的众多民族,恰好与龙由多种动物特征组成的情况非常像。”[14]在新中国成立前,“龙”虽然被打上了封建主义和皇权主义的烙印,但是由于中国“龙”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龙”依然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更新,“龙”的形象在新时代被社会“正名”并赋予新的意义。一首《龙的传人》被华人传唱至世界各地,“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龙”文化深入人心,具有权威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等多种有利于文化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功能[8]。

“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彰显着我国的民族形象和精神诉求。在西方国家中没有对应的中国“龙”的翻译。英文dragon尽管有“龙”的味道,但是西方“龙”和中国“龙”的所指涵义完全不同。《圣经》启示录中对dragon的描述是:“天上又现出异象来:有一条大红龙(an enormous red dragon),七头十角,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它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之后,要吞吃她的孩子。”[15]在西方传说中,dragon是残暴、邪恶、丑陋的怪兽,是恶魔撒旦的化身。与之相反,中国“龙”能够翱翔九天,体态修长。《礼记·礼运》有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16]中国“龙”象征着祥瑞、尊贵。

所以,在文化意象上,西方dragon和中国“龙”是完全相反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西方国家媒体不断创造“拟态环境”加深了西方社会对“龙”的刻板印象,对中国“龙”的误解自然不断蔓延。这说明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我们不应该逃避问题,而是应该坚守历史悠久的“龙”图腾文化,为逐渐消除西方对中国“龙”的偏见寻求积极正确的解决方案,在彼此顺应、相互友好的跨文化氛围中把中国“龙”的故事讲好。

三、文化自信折射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充分认可和笃定坚守

因中国“龙”图腾与西方dragon图腾的涵义大相径庭,因而中国“龙”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引起了一些误解。对此,我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者对文化自信的不同态度。笔者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为四种趋向:文化漠视、文化自卑、文化自负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漠视

文化漠视与文化缺失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在“龙”图腾的文化认知和域外传播中,轻易把“龙”和dragon两个迥异的文化符号等同或者混淆,是文化漠视的表现。中国“龙”具有丰富的内涵,“龙”作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凝聚和积淀,已经扎根并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渗入我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龙”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我国,“龙”和天地万物均有联系。“龙”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因此,应该秉承全面、立体、理性、客观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感悟“龙”图腾及其相关文化的内涵本质。

(二)文化自卑

文化自卑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有人认为对中国“龙”进行宣传已有很长时间,再怎样补救也无济于事,故倾向于放任自流。第二种表现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重构国家形象品牌,在对外宣传中,不再使用“龙”。这些学者主要认为:许多外国友人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了解较少,不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龙”图腾崇拜,不知道“龙”具有吉祥、高贵等正面意涵,他们看到“龙”会联想到西方文化中有负面含义的dragon,这会给我国的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不可取。第一种表现过于悲观,发现了问题理应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在任何时候“知错不改”是无法取得进步的,更何况这关系到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第二种表现一味迎合国外文化认知,折射出对我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体文化的不自信。彭兴庭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弃龙”言论数典忘祖,是一种典型的弱国心态,应该在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宣传,让“龙”的寓意赢得国际认同[17]。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守传承了数千年的“龙”图腾,中华民族自信是“龙的传人”,这是我们民族强劲发展的重要内在凝聚力之一。

(三)文化自负

对待中国“龙”的另一种表现是文化自负,通常表现为对“龙”的过度崇拜,大肆吹捧其神圣不可侵犯,忽视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将其空洞化、宗教化,致使难以真正弘扬、传播“龙”图腾文化。如夸张的形象描绘、过于繁冗的信息负载等,极易给初次接触“龙”图腾的外国友人留下不够亲和、艰涩难懂的印象,这无疑会给“龙”文化的域外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于传统的“龙”图腾文化,文化自负的态度不可取,应当予以批判并进行纠正。需要在全面、充分认知“龙”图腾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弘扬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要站在国际友人的视角上平等、友善地解释“龙”图腾的形象,并客观、有效地传播“龙”文化。

(四)文化自信

笔者认为,文化自信最基本的要求包括两方面:第一,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胜枚举,深厚的文化积淀完全可以成为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力推进器。如今,我们具有必要的经济积累,具备发展文化的物质支撑,客观地说,我们应该而且也需要具有足够的文化自信。第二,对不同文化持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文化认知过程中的“夜郎自大”与文化自信背道而驰,我们要避免对文化自信的片面理解,避免狭义地将文化自信视为防堵外来文化渗入的一面围墙,避免从文化自信中滋生出不健康的文化傲慢主义和文化优越主义。文化自信不排斥文化开放,我们应该更加坚定不移地秉承文化开放的心胸和心态。对于“龙”图腾,我们应该坚定地弘扬“龙”文化,用平常心态对待中西方的文化碰撞及冲突,客观、理性地进行文化沟通、文化互鉴、文化传播。

四、文化自信与“龙”图腾崇拜的互动关系

在感知某一文化中的特定符号时,人们时常把这一符号和该民族群体及其历史、文化特质联系起来,这也一直是跨文化沟通中的一个挑战。在识解异域文化符号时,人们不时采取对立的、以偏概全的、主观想象的甚至带有偏见的叙述。在近代,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理解经历了从一开始的好奇和向往到清末民初时的鄙夷和不屑的过程。之所以会发生如此转变,与清末国力衰弱、清政府与西方各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以及西方列强发展迅速有着直接的关系,之前中国那种美好、神秘而又特殊的文化形象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落后和不思进取的文化形象。1876年,中国在美国费城参加万国博览会,展出的只有传统的手工艺品,与西方盛行的工业化、机械化潮流格格不入。虽然传统的手工艺品有吸引人之处,但也只是初见时的好奇,与日新月异的西方工业带给人们的冲击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随着旧中国国力的日渐衰弱,中华文化的地位一落千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龙”图腾的文化地位自然下滑。曾经象征着吉祥和尊贵(皇权)的“龙”图腾在西方社会的嘲弄之下成为一个可笑的中国符号。

在山河破碎、国困民穷的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下滑,“龙”图腾形象不断崩坏,这自然与文化自信的缺失和国力的羸弱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我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一步步丧失。“龙”从威严、吉祥的文化象征沦落为受他人奚落的笑柄和被频繁攻击的对象。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各界仁人志士一直在探寻民族崛起的良药和文化自信的倚仗条件。在此进程中,很多人转身追求、学习、研究欧美和日本的制度及其文化,“龙”图腾似乎已经被淡忘甚至被抛弃。

为了使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家园,很多学者和社会人士提出了利用“龙”图腾来增强民族认同感[18]。

闻一多在其著作《伏羲考》中论述道:“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 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为‘华夏’, 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 而以龙为其符应, 他们的旗章、宫室、舆服、器用, 一切都刻画着龙文(纹)。总之, 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直到民国成立, 随着帝制的消亡, 这种观念才被放弃。然而说放弃, 实地里并未放弃。正如政体是民主代替了君主, 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 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14]尽管闻一多对“龙”图腾的态度发生过转变,称《伏羲考》中的“龙”图腾只是为了增强民族认同感、推动爱国救亡运动而选择的一个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但是可以看出,“龙”图腾及其文化在当时被重新提及至再创造,对中国人提升文化自信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它不仅使人们对中华民族更具归属感、认同感,能够激励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实施保家卫国行动,而且成为近代我国文化领域的重要补充,重振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而式微的文化自信。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文化自信问题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被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19]。文化自信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世界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地传递中国声音,敞亮勇敢地讲好中国故事。在新形势下,要积极地把“龙”文化推介、传播好,改变过去数百年来因为特定历史原因而导致对“龙”的种种误解。同时,我们也要尊重西方固有的dragon文化,不强行将二者合二为一,坦诚地推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和谐繁荣。

五、文化自信助力“龙”图腾文化的立体发展

“龙”图腾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重要文化标记,曾经因为社会环境的剧变、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一度式微,但是它终究发展传承至今。即使身处图腾崇拜趋于衰落的现代社会,我们也始终弘扬“龙的传人”所蕴含的坚韧品格,这无疑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笃定坚守。

“龙”图腾是中华精神特质的聚合体,是中华民族美好愿景的艺术具象。“龙”图腾深厚的文化意涵是中华文化根基稳固的重要精神支撑,也鼓舞着新一代“龙的传人”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始终坚定的文化信念及精神追求。实际上,对“龙”图腾等传统图腾崇拜,需要扬弃结合、扬弃兼用,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引领下进行理性的审视并合理运用。不能盲目崇拜或者因为盲目崇拜而迷失、麻痹了自我,丧失了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更不能过度融入宗教情感;不能出现信仰缺失或者因为信仰缺失卑己而尊人的情形,否则就会忽视图腾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进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区别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内涵,防止部分人因为对dragon的刻板印象而误解、丑化“龙”的形象、内涵等情况发生。

传统图腾崇拜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龙”图腾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凝练并升华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对自身的图腾文化具有深层次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仰,富于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国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更需要文化自信。“龙”图腾不仅值得深入研究,而且也需要理性开发。对“龙”图腾的理性认知能够带动“龙”图腾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龙”图腾文化研究的发展,促进“龙”图腾文化优质、宽幅地顺畅传播。

猜你喜欢

图腾中华民族民族
《这条比较傻》等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