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11-22岑黎黎

山西青年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高校教师

岑黎黎

韩国安阳大学研究生院,韩国 首尔 14028

高等教育是教育中的特殊环节,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它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我国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而且目前我国加大高校教育的发展,不过部分“双师型”教师对自身职业身份认同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相信通过本文,可以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帮助。

一、“双师型”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

“双师型”是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职业认同中的“职业”二字特指客观职业,在某些特定的社会当中,一个人与其他人存在多种联系,便产生多种职业,即社会属性。同时其还具有个人属性,而认同则是对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意义的发现以及肯定。职业认同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指个体对特定社会文化确认,也隐含着对个体的信念以及态度。简而言之,就是个体主动认识并反思自己当前的状况以及未来期望,社会认同则是指个体对相关群体的确认、归属以及期望。教师职业身份认同指教师在群体互动时,对自身、教师职业和教师群体的认识,该认识会随互动而获得发展。[1]而微观层面的教师职业身份认可,通常是指教师自我的个性和社会自我的结合,也就是将“人”和“教师”合二为一。

二、“双师型”教师自身职业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支持

首先,“双师型”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学校充分支持。首先,是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宿舍,可以帮助“双师型”教师解决生活问题,尤其是一些刚入职的教师;其次,是良好的办公环境。“双师型”教师每日上班过程中,除上课其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度过,办公室能为其提供备课、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场所,倘若“双师型”教师拥有良好的办公场所,教师便可以更为安心工作;再次,是充足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学资源。“双师型”教师上课过程中需要一些教学材料和资源,例如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等,充足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设施能让“双师型”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轻松,减轻教师的压力;最后,是充足的教学设施。高校中所教授的课程不仅仅是文化课程,还有一些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需要一些设施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例如,机电专业,需要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演示,而若没有这些相关的设施,教师只能依靠多媒体影像资料,会增加教师的负担。

(二)重要的他人

能够影响“双师型”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重要他人,主要包括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等。首先,是学生的家长,现阶段学生的家长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校的学生即将进入社会,这种情况将更加突出。倘若家长能够理解教师的工作,会令教师的工作更有成就感,从而让其教学更有动力,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调皮对教师的影响也非常大,若学生能够安心地学习,班内的学习秩序良好,教师便不用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学生,减轻其压力;其次,是同事,“双师型”教师日常接触最多的是学生,然后就是同事,同事对自己的态度,将决定教师的归属感,一般情况下,“双师型”教师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题以及个人问题,而同事的指导以及适当关心,能够让教师感受到团体的温馨,增强归属感;最后,是学校领导,日常中学校领导能够与高校教师时常沟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适当进行关心,会令其产生良好的情绪,促进“双师型”教师产生职业身份认同感。

(三)“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反思以及心理状态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个人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不过新的教育理念仍在不断地推旧出新。首先,“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高低将决定日常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地进行,对其职业身份认同具有很大影响。倘若“双师型”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教学,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将令其获得更大的信心,而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吃力感会给他们造成压力,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害怕因为讲错课而遭受嘲笑,不利于其职业身份认同;其次,众多高校教师一般在课后都会进行反思,思考本节课是否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可以正确地运用所教授的知识,高校教师将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而没有进行充分的反思,会令教师产生盲目感,无法有效了解课程以及学生的情况,不利于下节课的正常开展,影响“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最后,“双师型”教师的心理状态源自于众多方面。比如,学生家长的认可、学生的课堂学习反应、课堂效果是否足够好、学校领导的关心程度、同事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公开课的展示情况等,都会造成“双师型”教师“紧张”“压力”等心理状态,若不良情况过多会造成教师的压力增大,极易产生不良的教师职业身份不认同现象。因此,需要重视教师的心理状态发展情况,才会促使教师产生足够的心理认同感。

三、“双师型”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促进策略

(一)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物质支持,提供良好的条件

高校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对教师的一种尊重,令其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对一些刚入职或远离家乡的教师来说,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双师型”教师迅速地融入到学校当中,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职业身份认同感,因此高校应该将教师的住宿环境放在首位,为其安排设施齐全的宿舍,宿舍环境应尽量远离吵闹的区域,保证教师的休息质量,同时尽量减少同一间宿舍的教师人数,以每间宿舍1~2人为宜,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教师间的生活差异影响他们的日常和谐相处。[2]其次,完善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办公室拥有良好的环境,教师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舒适的感受,能够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学校当中,而且在教室当中还应配备完备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教材等,配备专业所需的相关教学设施,打造专业的实习教室,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良好的学习以及实习。此外,学校还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定期将优秀教师进行张贴公布,为众多高校教师树立榜样作用,有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感。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心理支持,满足其基本的心理需求

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双师型”教师都渴望能与同事以及领导进行友好的交流,并希望得到家长以及学生的信任。因此,高校应善于观察教师的心理需求,积极地提供支持,进而增加“双师型”教师的安全感。首先,高校应带领教师熟悉校园环境,有助于帮助他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受,然后校方应向教师介绍本校的发展历程、教学理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促使“双师型”教师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情况并与自己相联系,减少自己的不确定感,而且还应介绍学校优秀教师的相关事迹,增加“双师型”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其次,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双师型”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家长不信任、学生调皮、教学目标未达到等,导致高校教师出现焦虑、烦躁、困惑等问题,对其日常生活以及身份的认同非常不利,而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高校教师这些心理问题,在运动中舒缓心情,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他们走出不良情绪,同时还能获得一些教学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最后,学校方面应定期与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学生的成绩变化让“双师型”教师饱受困扰,并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影响课程教授成果,增加对自身职业身份的不认同感,而校方定期地与“双师型”教师进行交流,肯定他们的工作,并解决他们的一些困难和需求,同时给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会让高校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与尊重。此外,高校在制定一些相关制度之时,应该充分考虑“双师型”教师的情况,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并积极接纳他们所提出的建议,从而让“双师型”教师感受到尊重,促进对其自身职业身份的认可。

(三)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将决定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地开展,虽然目前众多“双师型”教师都是科班出身,不过我国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的个人能力面临着挑战,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首先,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现阶段,高校会为高校教师提供培养活动,但活动所涵盖的内容通常较少,缺少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教材内容分析、教案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方法等。因此,学校应该重视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其次,合理为“双师型”教师安排教学任务。当前,“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众多高校中一名教师教授几个班级的情况非常常见,虽然他们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质量却难以有效地保障,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尽量减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他们的教学任务;最后,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相关作用,很多“双师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仅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事交流是无法有效解决的,而指导教师可以为他们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学校应该选取能力较高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对其工作作出明确安排,如定期指导“双师型”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等,发挥其应有的职责,为其排忧解难。

(四)健全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为主

目前,高校对其教师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单一的评价方式很容易伤害到“双师型”教师,令其对自己的职业身份认同产生怀疑,而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包含合理性、多维性、多元性以及周期化,其中合理性应体现在不以教学成绩以及奖惩为目的,通过评价向高校教师提供建议以及教学效果反馈,从而有效地促进其进行反思,鼓励他们改善自己的不足;多维性则改正以往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充分考虑“双师型”教师的个体差异,将其思想品德、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都纳入到评价当中,促进其科学化;多元化则是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包括“双师型”教师的同事、学生以及家长等,他们都是其成长的见证者,能够为其提供合理的意见,同时还应让“双师型”教师参与到评价当中,以便其获得更广泛的评价意见。[3]周期化则是指增加教师的评价周期,从而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短时间的评价无法有效地体现出教师的能力,扩大评价周期能够改正这样的问题。例如,新手教师可将评价周期设置为两年,第一年为评价,第二年为复查,更有说服力的体现其个人能力。

(五)“双师型”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个人专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工作,就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除参与学校安排的培训工作外,教师个人也要积极投身于学习当中,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双师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教学活动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积累经验,夯实自己的专业水平;再者,勤于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俗话说“学海无涯”,“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应该将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活动,积极阅读相关书籍、与同事探讨、参与培训活动等,积累相关知识以及经验;善于模仿,对一些新手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而适当模仿是一条不错的路径,日常可通过公开课去聆听优秀教师的教课方式,在进行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六)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状态的情况,决定着“双师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注重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来进行应对,然后还应掌握基本的情绪控制方法,及时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状态,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应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为自己制定相应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此外,“双师型”教师应积极地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获得教学的相关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如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双师型”教师受环境以及自身的影响,容易出现不认同自身职业身份的情况,本文针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六项相关策略,分别是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物质支持,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心理支持,满足其基本的心理需求;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能力;健全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为主;“双师型”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个人专业能力以及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希望对“双师型”教师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