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22曲星竹
孙 艳 曲星竹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1309
国内大学生自主管理相关研究自21世纪初被学者关注研究后,至今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领域涉及了不同办学背景下的多类型高校,如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研究对象有对不同学生特征的大学生,如对农村大学生、“90后”“95后”、对比中外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探讨;应用研究方面有学者们尝试将不同理论: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理论和方法、策略和技术应用于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中;有对特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下的研究,如在学分制、继承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相关研究;有从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硬件”保障和“软件”支持研究的,如从校园环境、校园氛围、各类资源平台、自主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辅导员、班主任等人的因素对大学生自主管理作用的探索和实践;常见具象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如摸索班级建设、学生干部培养、公寓管理中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以及就实践与就业、目标与行为,意识与情绪等细类自主管理的分析;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自主管理涌现出的新情况,如对舆情及校生关系研究和“互联网+”影响下的大学生自主管理及科技实物的探索也逐渐展现头角。学者们对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中,很多都涉及概念、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之道[1]。
一、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概念
关于大学生自主管理概念的界定,多数学者都是围绕着自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说明的,强调了原则、理念和本质。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文隽(2006)认为高等学校教育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在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定目标、指引方向的基础上,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变化需要的社会标准相适应的重视过程的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为目的,让大学生群体和个体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学生通过自我意识和一系列的自我行为控制和开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行为效益最大化外,力求实现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田燕飞(2010)指出大学生自主管理应践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和原则,突出和强化管理的教育属性。蓝廖国(2011)认为大学生自主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更是一种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子集,具有主体性、参与性、自治性、时代性等中国特色的特征,其本质是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打造,改变大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实现自由全面和自主自觉地发展[2]。李国超(2011)认为大学生自主管理包含自主学习管理和自主生活管理两个方面,而且认为大学生自主管理应在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框架下,通过个体有效行为,充分合理的各种有效资源,达到个体的最优发展。夏黎明(2014)指出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既包括对自身的管理,如目标管理、心态与情绪管理、时间管理、金钱管理、学习管理、身体健康管理、自身能力培养的管理等,也包括参与校园的管理,认为参与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重要渠道。这个概念,学者们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出大学生的自主管理实质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具有主体性、参与性、自治性。
二、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时间较晚,关于自主管理的理论研究、制度实施、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尚不完善,但是大多数高校在校大学生自主管理问题上都有共识,即大学生自主管理是大势所趋、意义重大。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令第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中关于“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说明为高校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探究。刘咏梅(2008)针对高校与学生关系冲突日渐暴露情况,指出高校管理中存在观念、制度、认知、沟通不到位的情况,有效规避校生潜在冲突的积累与发生需未雨绸缪。丁建波(2009)探索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基地,认为大学教学的现状与其所当担负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任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3]。张存(2011)从理念、制度保障、管理模式、学生自我认知方面深刻分析了制约我国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瓶颈。蓝廖国(2011)认为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管理观念滞后,力量不足,对学生自主管理组织指导不够,教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受制于信息化的发展,对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评估流于形式。姜家兴(2017)认为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自主管理模式存在“表面自主化”现象,出现“形式上的自主、内容上的他主;组织上的主动、心理上的被动”等形式化的自主管理模式。
很多学者分析了大学生自主管理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在独立性不强、自主意识弱、自控能力差等方面。文隽(2006)指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学生会独立性和透明度不够。沈慧(2008)认为我国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自主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体制落后、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李国超(2011)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问题,他指出自主学习管理中存在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自主管理过度依赖学校和家长;心理上存在适应问题,自主调节能力不强,并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原因。李美华(2012)研究“90后”大学生群体,从大学生个体自主管理和参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认为在个体自主管理中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活自理能力差、时间安排不合理、经济支配过于盲目、网络应用不当、心理问题难以调适、职业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参与学校管理中,主动性不够,参与意识不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没有发言权[4]。
三、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
文隽(2006)指出社会、学校、个人观念都应转变。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和成才观;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培养、学生管理方面作出适当调整,给大学生更多的空间参与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增强其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大学生也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管理中,认识到自主管理对自身成长的价值。张存(2011)从历史基础、法理基础、思想基础寻求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实现基础,“以人为本”“柔性管理”“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人文关怀。李美华(2012)认为学校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征求学生意见和取得支持;同时认为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专制作风,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夏黎明(2014)认为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应将注意力要从孩子的学习方面转移到其独立人格的培养上,从而增强沟通与交流,形成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5]。梅晓芳(2020)指出在新时代“大思政”理念下,需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网络思政等协同育人格局,为大学生自主管理保驾护航。综上所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学者们都认识到观点的重要性,一致认为大学生的自主管理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完善体制
1.制度建设上强调建立畅通学生表达、保障学生权益、激发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向武(2009)主张构建多元学生评价机制,实施自主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学校发展和日常生活管理与评价机制、张存(2011)主张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学生听证制度、大学生申诉制度、学生自主学习制度、学生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弹性学籍制度等。李美华(2012)认为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具有可操作性规章制度建设,学校贯彻落实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时应做到“宏观集权,微观放权”,还要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梅晓芳(2020)提出从学校层面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制度,营造浓厚的自主管理氛围;学院层面需健全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的评价机制,同时在学院内成立由学生组成的各种自律管理委员会,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2.组织队伍构建上强调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文隽(2006)主张学生事务和学术管理分开管理,学校统一管理,同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成自主管理体系。蓝廖国(2011)明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就准入条件、教书育人的全员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进行说明。郑建敏(2013)指出学生干部的设置要贴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拔要符合学生民主意愿、培养要有系统抓细节。梅晓芳(2020)认为应形成学生自主管理队伍规范化的日常运作制度,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与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如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班级干部、退伍军人复学的大学生、有独特技能的特长学生如网络达人等,在大学生中是引领班风、带动学风、服务同学、自主管理的主力军作用。
3.组织和平台建设上提出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和群体。文隽(2006)提出学校应减少学生工作的行政功能,增强服务功能,建立咨询、帮助和服务机构等,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服务和空间。黄娅(2006)主张建立一系列大学生自主组织如“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来保障大学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和发表意见。向武(2009)认为学校应广泛依靠学生组织、学生团体,建立以学生代表为主的各类学生自管会来保障和加强大学生的自主管理。张存(2011)认为成立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全体学生的意志和利益,参与学校事务、改革与发展,维护和保障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合法权益。
(三)提升能力
1.丰富自主管理的内容。黄娅(2006)把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内容分为学术层面、课余文化生活层面、日常生活层面、思想品德层面四个层次。文隽(2006)指出大学生个体自主管理包括学习管理、资源管理、人际交往管理、自我控制管理、健康管理等操作维度,应强化独立自主意识。胡景明(2007)认为大学生应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参与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身心素质。蓝廖国(2011)认为大学生应学会求知、学会参与、学会控制、学会调节、学会评估、学会管理,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的完善,培育自主管理能力。李国超(2011)指出大学生应主动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会自我控制、提高适应能力。张存(2011)认为大学生自主管理纵向模块包括目标自主管理、规划自主管理、责任自主管理、生活自主管理、学习自主管理、情感自主管理。
2.促进自主管理的方式。黄娅(2006)鼓励大学生关心学校、关心集体,以合理的方法和途径参加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的决策,积极参与学校各部门的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积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建立大学生自评档案、日常行为的自我观察、与他人进行交流、利用专门评价量表测评、参加相关的专业辅导等方式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经常、发展的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有效性。向武(2009)认为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师生讨论评价,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机制,通过评议进行深刻的自我认识,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梅晓芳(2020)认为学生在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时要以实践活动为抓手,认真设计,用心研究,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让大学生自主管理落实落细,保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