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路径
2022-11-22郑丹妮
郑丹妮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怎样处理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有效疏导,培育青年大学生更优秀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当前热点问题。
一、青年学生主要的问题与困扰
(一)新环境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绝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紧张的高考任务后,往往都是第一次离别亲友离开故乡,走进大学校园,在这个情形下学生们非常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中学对比来说,高等院校的环境变化了许多,大学生们不仅要适应新高校当地的气候环境和风俗习惯,同时也要适应高校食堂的餐饮以及宿舍的居住环境等等,如果无法融入新环境中生活,很可能会形成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这时如果无法及时加以有效解决和引导,就会形成不良的心理问题。
(二)学习压力承受问题
青年学生习惯了中学的学习模式以及督促制度,去往高校学习后会不太适应高校的教师讲授模式以及课下的自学模式,它们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受中学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不勤于思考,每日在宿舍游戏度日,无人催促学业,造成了学习成绩严重落后。不过仍然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应对高校的紧张学习压力,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业有清晰的规划与安排,对比高校生活就会发现比较简单无约束,所以对学习并没有压力与困惑,属于能够迅速融入学校生活、积极调整自己的一类学生。中学的主要教学都偏向于大学的考核、应试的技巧以及成绩的提升,很少涉及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与帮助,这极易导致孩子们在学校时期遇到困难产生迷茫,甚至悲观心态,从而产生失落感,更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抑郁,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灵问题。[1]
(三)人际关系处理问题
研究表明,每两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学生面临着人际的交往问题,步入高校后,因为同学们对各自不了解,导致很难迅速融合到一起,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聊天很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避免了不善于交流的缺点,仅仅隔着屏幕说话的交谈使学生的实际人际交流能力并无提升,从而造成了同学间无法有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石。什么是沟通,可以通过对方的神态以及感情来进行理解并交流增进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倘若过分依靠网络聊天,不仅挤占了面对面沟通的时间,也使得高校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适应问题陷入尴尬状态。
(四)情感处理障碍问题
研究表明,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情感问题也使青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高校学生处在大学校园爱情的理想氛围中,自身会萌发爱情火苗,而且随着生理原因的影响,爱情冲动也可能会越来越明显。但是,作为刚刚结束中学生活的学生们来说自身是很难把控面对情感中所带来的问题,可能出现过激的情况,缺少正确恋爱观,心智和思想并不成熟,学生如果在感情方面有困扰,不能进行有效引导更会对学生自身心理形成很大影响。
(五)就业压力释放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业是高校毕业生所必须面临的实际压力,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模式的宽松,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每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增加了学生求职就业压力,由于疫情影响所导致的就业环境等,让高校学生落差感剧增,这时需要高校辅导员进行有效心理疏导,不然有可能使学生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心理情况日益严重,高校应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意识,搞好对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使高校学生顺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不被消极的情绪与心理所困扰,积极向上,全面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根本工作
心理与健康工作是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心理辅导工作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起到了难以取代的重要功能。所以,高等院校心理辅导工作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工作,是塑造高校学生健康心理的系统工程,旨在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辅导员和学生关系密切,如同学生的大家长,担负着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担。所以,高等院校辅导员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与疏导,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能力,使学生不被消极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影响。
(三)辅导员自身成长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是当前实现大国梦想的重要生力军,作为高校学生的辅导员来说,是实现学生德育健康成长的主力军,对于辅导员团队的逐渐年轻化,可以减少与学生的代沟,积极去与学生交流问题,有些时候年轻化也会出现缺点,缺少管理经验以及对于一些学生的身心问题难以疏导与解决。因此,需要辅导员队伍能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辅导能力,学校也要强化培训促进对辅导员自身理论的掌握,提高自身理论品格,完善良好心理素质,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心理工作。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心理指导能力培训,是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团队综合素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点内容。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路径
(一)设计培养机制,落实培养方案
1.落实心理辅导能力考核关
高等教育要构建和健全高等学校辅导员选拔任用的机制,把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作为高等学校辅导员选拔任用工作的重点考评指标之一,以保证高校学生能受到最优的心理教育,努力营造高校辅导员引才育才的良好氛围,通过组建高校辅导员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考核工作组,并给予相应的入职补助、科研资助等政策,在学员成长环境、工资待遇、基本生活设施等相关方面,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高校为健全辅导员选拔录用机制,要在笔试和面试过程中涉及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有关问题,进行层层地严格把关,将心理素质考试全面涵盖在大学辅导员的公开招募流程中。[2]学校对辅导员选拔使用的严格,是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负责,是学校教育的负责,更是为社会为国家的负责。
2.加强在职培训
高等学校辅导员对心理辅导能力的训练,将作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入职和职后培养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作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入职前与入职后培训,对于提高学校辅导员工作的心理辅导能力很重要,但由于大多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不一定毕业于心理研究相关专业,且学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繁琐复杂,难以腾出工作时间学习心理研究以及教育科研等有关专业知识。所以,在高等教育层面就需要构建完备的学校辅导员工作职后培训体系,在高等教育层面开展全省范围的学校辅导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职后培训,以提升高等学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大学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党委特别重视,由人事处或教师工作部具体负责实施好培养制度,全面覆盖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多类型地聘请专家学者演讲,开展沙龙,应邀参加大会培训工作,并分层级开展各种职务、各种岗位期限、各种专业领域的教师辅导员培训工作。实现新入职培训管理和人才资源整合。打通地方高校与省级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平台的衔接,通过购买和引进优秀入职培训教育资源服务,建立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库,融合管理和资源共享功能于一身,建立一个多学校共用的入职培训资源库,最大化地打通单一高校资源库管理,实现了多学校的共享资源库。
3.健全心理沙龙制度
其实辅导员自身有时候也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了消极案例以及负面心态等多方面的影响,辅导员自身的精神情绪有可能会被消极的不良情绪所影响,从而影响学校德育辅导员本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当高校教育辅导员本人的心理状况良好了,才能指导好高校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保证对于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顺利进行,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搭建合理的心理沙龙的方案并落实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体系,这个关于学生心理调节的沙龙方案,由学校工作部直接领导,其主持的工作必须有学生个体来进行安排,学生是该心理沙龙制度落实的核心,对于心理沙龙方案不只是线下的一次方案的落实,更是线上的一次次重视,双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引导他们互相交流,通过平台构建的心理云播课程体系,将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强调对于学生的心理沙龙方案开展的影响,以促进高校辅导员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指导能力,摆脱受消极情绪影响的自身心理压力,同时学校还将进一步丰富心理沙龙体系,深入探讨学生心理指导的难度和重点,对于心理经验要进行交流,共享经验以及体会,让心理沙龙方案的落实逐渐变成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减压以及心态缓解地。[3]
(二)修好自身内功,培养心理辅导能力
1.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高等学校辅导员要认真搞好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工作,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意义牢记于心,认识心理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高等学校辅导员应当掌握必要的发展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知识,学习相应的社会心理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学、社会发展心理研究、教育学与教师社会发展心理研究等相关知识。唯有如此,学校辅导员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对学生给予专业的心理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同时,开展心理宣教,运用网络新型媒介有力传递有价值的心理资讯,从预防教育上下功夫,贯彻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教学中,树立正能量的旗帜,对于正能量的知识进行宣传,并积极抢占网络心理培训的重要阵地,以尽可能减少青年大学生心灵问题,努力防止青年大学生出现严重身心伤害。另外,对于在心理咨询方面的功课,由于大学生比较不容易接受面授的心理教学工作,更偏好于与网上虚拟世界间的交谈,学校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接受新事物,并运用新型媒介有效地对心理困惑问题的学生加以倾听、理解与支持。
2.加强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实践
高校辅导员要查阅内容丰富的专业性以及其他非专业性书籍,更需要广博多纳了解自身的不足,加强对于自身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知识的积累,多去了解与参加实践活动,训练各方面的实际能力。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还要学会运用,辅导员要做好青年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落实实际工作,付诸行动,适时试验,完善管理方式办法,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面临困境时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引导其用积极向上的情绪来面对困难,[4]尤其在对优秀青年高校生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际工作和具体思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心理辅导能力,在做好对青年高校学生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做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把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把对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
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身心健康的学生不容易被消极的情绪所战胜,他们更能够内化成了自身的信念,并外化成了自身的行动,从而养成良性循环。所以,院校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进而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等问题。[5]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进程中十分重要。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发展路径成为新时代高校对于辅导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需要找到一个可复制且有效的路径,并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尤为重要,作为与学生最亲近的教育工作者,要培养自己面对学生的种种不良情况与情绪对其进行及时疏导与沟通的心理辅导能力,整合好高校内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与责任,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解决心理障碍等问题,搭建起一个完全有效的可参考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路径,是高校辅导员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