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2022-11-22仇悦颖连伊明

山西青年 2022年17期
关键词:声乐互联网+音乐

仇悦颖 连伊明 许 亮

保定理工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专业水平,全面发展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极富创新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等特点。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教学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它是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中的缺陷

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配置中,声乐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必修课,此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实践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学生多元化、思维跳跃的特点。

(一)教学任务设计趣味性较少,缺乏吸引力

教学模式一般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对象,是未来在幼儿园或者早教机构,包括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在内的幼儿老师和非艺术专业学生,声乐学习中混淆了“学前声乐”和“专业声乐”的区别,教学内容、教学情景的设计趣味性较少,缺乏吸引力。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追求演唱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在幼儿园日常教学在音乐活动的教学模式、幼儿歌曲的学习与演唱,使得学生上课缺乏兴趣和动力[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设计目标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就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基础的儿童歌曲唱法和学法之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多增加儿歌表演和演唱的相关音乐活动内容,遵循学前教育的培养宗旨,学以致用。

(二)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内容较广,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歌唱能力,还应具备音乐活动的编排和组织能力、较强的艺术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的发声,还应学会自弹自唱、手指操训练、儿歌创编和表演、儿童合唱、儿童音乐剧编排等多种技能。现在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一台钢琴开展单一的发声、歌唱等传统教学活动,课堂枯燥乏味。

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在高校学前专业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型探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必修课,该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和就业非常重要[2]。高校学前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应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运用互联网音乐教育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全面营造师生互动。

(三)教学评价不合理,缺乏多元化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备技能课,声乐课在现阶段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技能,忽视了学生演唱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创造性。评价方式沿用着传统的考核形式,现场进行一对一专业测评。考试内容较为单一。例如,考试时演唱一首歌曲,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发挥。致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艺术歌曲演唱,忽视儿歌演唱及表演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部分,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艺术领悟和学习的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价。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学生更好地收集资源,自主学习与时俱进的儿童音乐活动内容和歌曲,开展小组和集体儿童歌曲表演展示进行互评,结合实践完成歌曲创编。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创新声乐课教学情景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特性、课程设置、授课学时等多方面因素,高校在学前专业中开设的声乐课大多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但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水平及教学能力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师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声乐课教学活动,符合应用实践型需求、开阔新视野和提升教学效果,需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3]。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推进了音乐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发展。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引用网络音乐资源,创新了声乐课教学情景,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效率。为了探索与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引入“互联网+”这一理念于此课程中,建立了一种适合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部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提供了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一)应用网络教学环境,创新声乐课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模式需考虑全新的发展趋势,进行音乐教学多元化、混合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为推进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完善高校美育育人机制奠定基础。在互联网时代,音乐信息的资源传播性和时效性较强,由原来单一的讲授逐步过渡到多元化方式,线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享黏稠度增加。

据2021年中国网络音乐行业发展现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6.58亿人,其中手机音乐用户为6.57亿人。NetEase CloudMusic、QQ音乐、Facebook、Twitter、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使教育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层次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本体、教学环境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互动任务的设计、教学情景、教学过程等更加多样化,网络音乐资源为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互联网作为音乐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专业声乐学习,课程主要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儿童歌曲演唱和编排教学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是育人之本,利用互联网资源,引进高校平台“精品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互联网+”互动式开放型教学环境。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极具魅力的新型音乐形式,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带动了网络音乐内容的繁荣。《葫芦兄弟》《春天在哪里》《小星星》《大家一起喜羊羊》《两只老虎》等儿童音乐成为网络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网络即可收集到儿童音乐模块最新资源,同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路径自主掌控学习节奏,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高了知识获取的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程度。笔者在课程教学中借助线上微信群、腾讯QQ、钉钉等相关网络平台建设“学前儿童音乐资源库”,教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课前和课后完成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收集和录制视频展示等内容,最终教师将相关任务进行资料汇编,共建资源库,例如,“儿童音乐歌曲音视频曲库”“儿歌教学精品案例”“手指谣视频操”等。

(二)引用网络资源,创新声乐课教学方法

互联网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教学方式。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是一门需要掌握技术的专业技能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声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并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完成幼儿教育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儿童音乐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儿童歌曲创编及演唱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摒弃传统观念[4]。

引用互联网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各幼儿园有丰富的网络音乐活动资源。例如,中英文儿歌、手指操、音乐活动精品案例等音视频。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体验感的提高作为改革目标,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一些具有层次性的“线上+线下”教学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载体,查找资料、共享资源和解决问题,获取相应的知识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驱动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紧密围绕音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适当开展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完成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新编儿童歌曲《拍拍小手》时,采用了教学任务层次性设计,除了基本歌曲的节奏、节拍旋律变化之外,动作和情境创设需要新的创意。每名学生直接参与到任务中,或组成小组,团队通过网络共同协作完成。课前应用百度、搜狐等网络平台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微信群、抖音、慕课等平台开展资源共享和学习,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开展声乐教学工作。

(三)借助网络媒体,提升学生参与度、锻炼自主学习力

让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可以通过微信群、超星、抖音、快手、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增加互动场景,做到“教与学合二为一、学中做心领神会、做而创融会贯通”。“互联网+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关系,教师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通过线上渠道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个性和实效化。

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侧重于“线上+线下”融合的个别辅导而不是单纯讲授,从教学活动的主体逐渐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和创建新的学习思路,又自始至终都贯穿了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5]。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设计不断整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交互式学习活动和经验分享。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声乐课教学方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更强,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为教育领域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高校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设置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基础开展互联式、体验式等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学习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6]。在声乐教育中利用互联网平台,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平台的互动,增加了师生的黏稠度,广泛调动了学生参与声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具有综合艺术素养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声乐互联网+音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