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消弭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路径①

2022-11-22陈子凝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鸿沟电子产品老年人

陈子凝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社会数字化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议题与发展趋势[1]。互联网与电子产品的便捷性、高效性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是认识与融入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窗口。农村老人占我国老年人数量的48%[2],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鼓励农村老年人积极融入现代化社会,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电子设备和学习能力,大量农村老年人无法平等享受数字红利,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弱势群体,消弭农村老人数字鸿沟成为学界与社会亟需关注的重点议题。

1 数字鸿沟的文献综述

自1969年互联网问世,学界便对它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一方面,互联网的到来使人们的出行、消费、学习与生活都有了更高效便捷的体验;另一方面,差异化的经济状况、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却决定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的不均衡情况,从而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平等、加剧了社会的撕裂。数字鸿沟正是从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可能给个体带来的社会不平等角度展开研究。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ICT扩散速度不等,很难用时间来严格划分,但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三代数字鸿沟:第一代数字鸿沟,是指设备拥有者和缺乏者在接入方面的鸿沟,即“接入沟”;第二代数字鸿沟,是指除接入信息通讯技术外,ICT素养、培训与利用方面的鸿沟,即“使用沟”;第三代数字鸿沟,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在信息资源和知识方面表现出的鸿沟,即“知识沟”[3]。目前,中国农村老人还广泛地处于第一代与第二代数字鸿沟的阶段。

当前学术界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一是针对数字鸿沟提出学理性的剖析,完善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二是运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三是研究某一类社会主体的数字鸿沟及弥合措施;四是构建数字鸿沟的测量及评价指标。可以发现,过往研究甚少把农村老年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针对农村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研究相对单薄。但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老年群体的不断扩大,两者间的数字鸿沟问题越发明显,成为学界亟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2 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8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指出,2015年,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48%,较2000年的65.8%大幅下降13.8%,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6.1%,低龄老年人口总量超过中高龄老年人口总和;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文盲率下降为29.6%,这为农村互联网的推广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2]。然而,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导致农村老人与智能化社会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本文基于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现状,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前者包括农村老人的生理机能状态,后者包括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适老产品与代际交流。

2.1 生理机能衰退

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生理机能会发生退化,其认知功能、学习力与记忆力逐渐衰退,使得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与吸收能力减缓,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惧和畏难,无法在短时间内熟练地使用互联网及电子设备,产生了无力感和心理抗拒,继而产生了科技恐惧感。部分农村老人出于自尊心、好“面子”的缘故,不愿意放下身段主动学习,逐渐拉大了对互联网时代的距离。

2.2 经济状况落后

人们在考虑开始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拥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即是否有能力接入互联网、购买电子设备。部分农村老年人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愿意把金钱投入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上。此外,部分偏远地区互联网设施缺乏,且网络月租资费不菲。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7 621元,低于同期城镇老年23 930元的收入水平[2],因此对农村老人而言,购买移动设备及支付互联网资费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2.3 受教育水平较低

学界普遍认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人们学习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目前农村老年人未上过学的占比29.6%、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比41.5%[2],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这导致农村老人对高科技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速度较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学习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对网络信息真伪的辨识度较低,部分老年人网络受骗的新闻案例加深了他们对互联网的恐惧,对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存在“不会用”“不敢用”的心理负担。

2.4 适老产品不足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主要以年轻人为对象,功能相对繁多、操作十分复杂,尚没有完全针对老年人生理特征与需求特点设计的电子产品及程序,无法满足老年市场的需求,加深了农村老人对电子产品的学习难度;部分手机程序会每日推送大量信息和不实广告,加大了农村老人对网络真伪的辨别难度,适老产品及服务的开发不尽人意。

2.5 代际交流贫乏

不同的时代背景、认知模式、受教育水平使得老人与子女之间缺乏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农村老年人与青年子女间的代沟不断加大,代际交流贫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大量年轻人到城市谋生,农村留守老人规模不断增加,无法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来学习使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愈发突出。

3 农村老人数字鸿沟的弥合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老年人与智能化社会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显著。在老年人生理状态无法改变的前提下,要让农村老人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享受智慧化社会的高效便捷,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老年人共同协作,积极探索出人性化、智能化的农村老人数字鸿沟弥合路径。

3.1 推动农村互联网普惠化发展

推动农村互联网的普惠化是发展现代化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为此,政府首先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优化农村信息资源的配置,降低农村互联网资费,让农村老人“上得起网”。其次,要加大农村老人生活补贴,逐步缩小城乡老人收入差距,加快农村银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深度,让每个老年人都用得起智能手机,降低老年人网络使用的门槛,使广大的农村老年群体能受益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数字红利。

3.2 接入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

农村基层组织可积极接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农村老人提供学习先进技术的渠道和窗口,通过组织公益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加强农村老人对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学习,定期举办公益培训班、免费讲座指导老年人进行视频聊天、网络购物、手机缴费和相关生活服务等实用技能操作,让老人“敢用”“会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鼓励老人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警惕网络诈骗,推动农村老年群体不断接触与学习新鲜事物,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3.3 加快适老产品开发服务

随着银发经济的崛起,农村老年人消费力不断提高,对老年用品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企业可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实际需求,加强技术革新,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更具智能化和人性化的适老产品与服务。推动电子产品与应用程序的适老化改造,使其满足老年人对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的需求,设计出操作简单、步骤简化、页面清晰的应用程序,为农村老人赋能的同时实现老年市场的收益。

3.4 加强代际反哺和朋辈交流

作为生活在数字年代的中青年,熟练地掌握了网络技能和数字技术,应自觉承担起代际反哺的责任[4],为生活在农村的父辈老人提供有力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帮助、指导农村老人学习使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鼓励老年人积极接入现代化社会,逐步缩小数字鸿沟。此外,生活和社会背景相似的朋辈群体间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对彼此的学习有更大的影响,因此鼓励先掌握技术的农村老年人指导后进老年人,实现朋辈间的交流与帮助,降低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快地学习和使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5]。

猜你喜欢

鸿沟电子产品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鸿沟为何不可逾越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鸿沟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