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研究

2022-11-22苏文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工资农民工

苏文斌

(甘肃省临泽县水务局,甘肃 临泽 734200)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突飞猛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工程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甚至引发了聚集上访等严重事件。因此,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很有必要。

1 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主观原因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及时给付农民工工资的前提是具备给付薪资并同时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流动资金,而大部分中小型建筑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具备的流动资金较少,加之建筑行业的资金给付流程较长,因此中小型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给付不及时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无法有效落实。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存在挪用工资备用资金的现象,导致农民工的工资无法兑付,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

其次,用工不合法导致农民工工资获取困难。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须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其自身利益,但对于包工头而言,通过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形式雇佣农民工需支付相应的劳动保障等类型的资金,因此部分包工头选择通过非法形式雇佣农民工,进而导致农民工不仅无法正常获得应得工资,甚至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得到正常的劳动保障。

1.2 客观原因

首先,施工单位在主观层面希望通过保质保量的施工,获得相对应的效益和正常的工程利润,但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资金链紧张或者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因此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农民工工资造成了拖欠。此外,某些项目施工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乏力,正常运行受阻,无法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因此不能满足农民工工资发放要求和流动资金的客观需要,导致农民工工资被拖延,甚至无法兑现,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其次,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资保障和劳动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农民工工资不能得到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及工资发放等方面缺乏细节性和规范性,在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往往导致实际行动无章可循、无据可依,部分仲裁机构往往因为相关事件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农民工工资给付纠纷往往被私下解决,无法体现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和完善性[2-4]。

最后,诉讼程序较复杂,且耗时耗力耗钱财,农民工无法支付各种费用,因此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往往会知难而退,不再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导致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部分农民工更愿意采取集体上访或堵门堵路等非理性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构建策略

2.1 健全领导机制

为了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并在实践中得以落实,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把治理欠薪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当作重大课题进行调研研究。同时,定期召开相应的专题会议,不断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从根本上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发挥应有效能,在高压态势之下使农民工工资及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要充分体现各个层面的监督管理,使相关方面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各项工作。领导机制执行过程中要确保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农民工进行实名制管理和分账制管理,实现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有效融合,在统一的领导规划之下使总承包单位的用工管理过程得到充分体现。分包单位同样要对农民工进行实名制登记,农民工实名制登记系统一方面要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要与企业的信息处理中心系统相连接,确保在日常资金往来中为农民工工资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

相关单位要结合领导机制的要求统一、规范地进行工资管理和支付,确保农民工的工资和工程款等各类款项在银行账户管理过程中体现出针对性和精准性。相关企业要在当地银行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为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银行要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支付保障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有效落实[5-6]。

2.2 构建以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为核心的高效执法机制

对工程建设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要进行严格细致地监督检查,对于农民工工资相关问题能够“快速反应”。通过严格细致地监督检查,以检查结果为着手点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充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形成更加高效有序的执法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效落实,充分体现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实施效果。

实践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的排查工作,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系统、完善的监管和排查行动,并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更加细致的基础台账,确保各方面的责任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与农民工工资相关的各类问题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执行,管理单位须明确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类型及法律规定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窗口建设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相对应的现场投诉机制和一体化的受理联动处理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或者投诉事件得到及时处理。相关仲裁机构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通相对应的绿色通道,快速裁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确保各类突发事件或者应急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必要保障[7-9]。

2.3 构建用人单位防欠内控机制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得到切实落实,需从源头上进行相对应的管控,对用人单位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强化总承包负责制度,在企业内控方面做好优化和监督管理,确保相关总承包企业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问题全面负责[10-12]。相关企业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要求,将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对于一些违法分包工程导致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总承包企业应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先行垫付的工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通过这种方法促使总承包企业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内控机制。

不断完善工资保障金及应急周转金制度,确保项目的全周期管理工作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加强,使不同阶段、不同流程的工资支付体系都得到有效落实[13-14]。在内控机制中要有效融入评价体系考核模式,体现出良好的源头管控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企业的履约评价系统,确保其履约行为得到有效评估,并以此为着手点进行相对应的考核和指导。同时,要进一步融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实现履约评估系统和政府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形成协同共管的监督管理网络,进而有效规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15]。

严格按照诚信原则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进行相对应的惩处,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分析定位相关问题,在对相关企业进行惩处和指导的基础上,使得农民工的工资得到及时有效的支付。相关部门在财政预算方面要安排相对应的专项资金,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薪金保障[16-17]。

3 结语

相关部门及企业要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在实践过程中能落实到位,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给付,进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要做好农民工工资风险防控工作,对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施工特点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工资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