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2-11-2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节水灌溉

张 莉

(甘肃省高台县三清渠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4)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相应的也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以往的水利工程由于设计标准和工艺技术水平限制,导致工程积极效应发挥不充分,水资源损耗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到水资源高效利用,还会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大力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必然选择,但由于节水灌溉工程自身的环节烦琐复杂,投资大,运营和管理要求高,亟待选择更加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以便形成完善的建设管理方案,促进节水灌溉技术高水平发展。新时期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相关内容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置其中存在的问题,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支持下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面对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很有必要。通过兴建节水灌溉工程,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以往粗放型管理模式的欠缺和不足,优化改进区域水资源利用结构,摒弃大水漫灌模式,实现水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对于改善区域水资源匮乏诱发的用水矛盾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输水、灌水和栽培等方式相对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损耗。因此,新时期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通过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工程积极效应发挥,减少农田单位面积用水量,实现增产、增收和节水的目的,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支持[1]。

1.2 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目前我国很多区域的水利设施投入时间较长,由于过分重视前期建设,忽视了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导致很多水利设施老化、受损严重,耗水量较大,灌溉面积不断缩减,造成水资源浪费,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业生产需求[2]。因此,要积极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基于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优化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并结合农作物生长特性编制节水灌溉方案,提高灌溉质量和效率,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3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节水灌溉工程是推动农业灌溉改革的有效措施,通过农业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在优化区域灌溉水资源利用结构、推动区域节水型农业发展的同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大力推行节约化、精细化的灌溉方式,有助于减少水资源和土壤资源污染,避免农药、化肥渗透对农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基于规范有效的方式提升农田建设标准化水平,创造更加理想的生态效益。此外,传统大水漫灌方式的水资源损耗较大,严重影响到土壤保肥供肥能力,阻碍有机质分解与微生物活动,诱发一系列的盐碱化、酸化和板结等不良问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也将随之下降。基于节水灌溉方式,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作物健壮生长。

1.4 提升粮食产量

部分人员错误地认为只需要保证充分、稳定浇灌即可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但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欠缺和不足,需要引入现代农业生产理论予以修正,并选择合理的灌溉方式促进农作物充分吸收水分,保证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基于目前我国水土资源条件,通过扩大水利工程的有效灌溉面积,不仅可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还可以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4]。同时,改善土壤施肥功能,避免肥料过剩,维护粮食安全。

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配套技术滞后

目前很多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年限较长,水利设施受损严重,技术落后,后期水利工程存在严重的渗漏水问题,不仅增加灌溉成本,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尤其是水资源短缺背景下,由于配套技术滞后,不同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展开,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未能取得预期效果[5]。还有很多区域农业生产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用水矛盾,投资力度不足,相关部门忽视工程建设,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制约各项工作开展,影响工程中总体质量。因此,亟待推动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升级,引进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施工建设管理水平,打造高质量的节水灌溉工程。

2.2 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对于工程建设和发展影响较大,也是工程管理的重点、难点,需要管理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促进建设管理工作全方位落实到各个环节,使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但目前多数节水灌溉工程存在管理力度不足、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不仅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有序展开,还会制约农田标准化建设和发展。即便部分地区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但却并未落到实处,工作敷衍了事,流于表面,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后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服务,但工程建设后可能存在无人管护的情况,加之资金匮乏,影响到后期管护工作开展。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的节水意识普遍不高,后期节水灌溉工程使用中可能出现技术问题,致使部分水利设施无法及时修复和完善。节水灌溉属于惠民工程,多由建造商承办,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后续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节水灌溉工程总体质量和效益。

2.3 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一些企业、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建设企业为自身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或是采购使用价格相对便宜、性能质量没有保障的材料与构件等,导致节水灌溉工程有较多的质量隐患。建设企业为缩减成本,一味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时间而不顾施工质量,最终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另外,一些基层施工人员不重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或是敷衍了事,给节水灌溉工程埋下较多的质量隐患。节水灌溉工程施工环节复杂、施工内容多,在施工与使用期间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工程使用过程中出现渠道表面混凝土开裂、脱落,启闭机闸门生锈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运行效果。导致节水灌溉工程质量隐患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一些工程由当地资质不全的小企业、小单位施工,这类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把控能力不足,容易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时一些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缺乏质量管理意识,不注重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容易出现质量隐患。在施工时未做好安全防护设置,未设置现场安全标识,在基坑高边坡、闸门洞口等危险部位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使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

3 改进措施

3.1 引入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为了提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应结合工程项目特性引入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全方位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分布失衡问题,应坚持“节水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节水灌溉技术,便于打造高质量的节水灌溉工程。另外,依托区域水利设施具体情况合理规划设计,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推动后续水利设施改造和修复,提升建设管理工作成效[6]。在此基础上,确定节水灌溉技术工艺,在具体工程施工中加强技术工艺和重点工序管控,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质量,便于创造更大的效益。

3.2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完善节水灌溉工程配套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要求,细化制度内容,并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便于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入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技术,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辅助信息采集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信息疏漏和丢失,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追究责任;采用计算机技术和BIM 技术将工程项目信息生动直观呈现,优化管理工作的同时,切实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效果;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队伍建设,吸收和培养更多专业能力强,且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强的专业管理人才,凭借自身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有效应对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打造高质量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

3.3 增强人员的管理意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只有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延长节水灌溉工程使用年限,使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建设企业、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必须高度树立管理意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从根本上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质量水平。建设企业要建立健全材料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与管理,防止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同时,在工程施工期间做好对施工工艺的优化与管理。工程施工期间组织专业人员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详细全面记录各项信息数据并准确存档,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针对基层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向施工人员重点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重视程度;在施工前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力素质过关,能够胜任节水灌溉工程施工任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或尽量杜绝违规施工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予以处理,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4 结语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并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工作,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梳理管理内容和流程。通过此种方式,在提升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水资源最优化开发利用,为我国水利事业高水平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节水妙想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