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葱育苗移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11-2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鳞茎洋葱苗床

王 香

(甘肃省景泰县红水镇农业服务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洋葱因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运输方便、供应时间长等特点,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被大面积种植。洋葱不仅是常见的蔬菜,还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加工中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大量出口至日本、东南亚、俄罗斯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1 品种选择

种植户在选择洋葱品种时,必须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栽培习惯等选择适宜的洋葱品种。景泰县应尽可能选择中日照或中长日照的洋葱品种。在林区发展洋葱种植,要根据不同林种选择洋葱品种。针叶落叶不易分解、养分含量低、土壤容重大、保水性较差,应选择耐旱能力强的抗逆性洋葱品种;阔叶林落叶养分含量高、容易腐烂分解、土壤肥沃、保水性能优良,应该选择高产、优质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洋葱品种。景泰县红水镇应选择抗病性强、产量较高的洋葱品种,如牧童、金宏、兰帝斯、太阳格林、万吉、红衣天使、宏福等洋葱品种。

2 选地与整地

洋葱种植对土壤要求较高,洋葱种植前必须选择地势平坦、疏松、肥沃且排水灌溉条件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根据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要求,为了提高洋葱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应采取轮作种植的方式,洋葱种植轮作周期控制在3 年以上,种植户不仅要合理使用有机肥,还应在每年春季及时耙地保墒,确保土壤质量符合洋葱种植的要求。严格按照洋葱种植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地块。种植地块确定后,采取精耕细耙的方式对种植地块进行平整,如果种植地块没有耙平,必然会影响洋葱生长过程的灌溉效果,最终影响洋葱产量和质量。此外,为了有效提升洋葱产量,必须根据洋葱种植的特点和要求,在种植地块施加充足的基肥,避免洋葱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因底肥不足而成活率下降的情况。

3 播种育苗

3.1 苗床准备

在开展洋葱育苗工作时,应选择3 年内从未种植过葱蒜类蔬菜、排灌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质地疏松且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在育苗播种前10~15 d及时清理地块,将育苗床土壤耕翻25 cm 左右,然后施腐熟农家肥30 000~45 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做底肥。施肥工作结束后及时耙地,使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在一起。

3.2 种子处理

洋葱播种开始前用福尔马林3 000 倍溶液将种子浸泡3 h,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后播种。为了加快洋葱出苗速度,可以对洋葱种子采取浸种催芽的方式,先将种子在凉水中浸泡12 h 左右,然后捞出并使用湿布包裹,将其放置在20~22 ℃环境下催芽,直至70%的洋葱种子露出胚根后播种。

3.3 播种方法

在洋葱育苗大棚内的温度达到20 ℃以上后,及时浇透苗床1 次,并在水完全下渗后开始播撒洋葱种子,在洋葱种子播放完后覆盖一层厚度在1 cm左右的土层,防止苗床出现板结情况,提高洋葱幼苗的出土率。培育洋葱育苗应该按照育苗床面积与种植大田面积1∶8~1∶10 的比例培育洋葱幼苗。

3.4 苗期管理

洋葱苗期管理应从水、肥、温度等温棚小环境的调整和控制着手,合理调节幼苗的生长速度,才能培育出符合标准的适龄壮苗。

3.4.1 浇水和施肥 仔细观察土壤墒情,根据土壤情况浇水,保证出苗后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在幼苗生长至10 cm 高时,应该根据洋葱育苗的要求,追施适量氮肥,增加土壤营养成分,促进洋葱幼苗的生长。

3.4.2 温度管理 根据洋葱育苗的特点和要求,将拱棚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幼苗适宜温度为12~20 ℃,要避免因为白天温度过高或晚上温度过低影响幼苗生长。

3.4.3 通风换气 洋葱幼苗生长至3~4 cm 高时需要定期通风换气。

3.4.4 追肥 洋葱在育苗过程中出现基质供肥不足会导致洋葱幼苗出现叶片发黄,影响洋葱育苗的质量。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在洋葱出现2 片真叶后浇水时采取复合肥配施微量元素的方式处理,为洋葱的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5 壮苗标准

苗龄50~60 d、苗高20~25 cm、4~5 片叶、茎粗0.6~0.8 cm、根系发达且无病虫害的洋葱育苗即为符合洋葱高产高效栽培要求的洋葱壮苗。

4 定植管理

洋葱幼苗50~60 d 苗龄后,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时完成洋葱幼苗的移栽定植工作。洋葱移栽定植可采用湿栽法,先将土壤浇透水,然后在膜上定植,按照每畦定植6 行、定植深度埋住小鳞茎部分的原则进行洋葱幼苗的移栽定植工作。对于露地洋葱来说,应在每年的3 月底至4 月上旬完成洋葱定植作业,如果洋葱起苗前苗床较干,必须在正式定植前的3~4 d 灌溉苗床,避免洋葱与苗床粘连在一起影响洋葱定植的效果。在洋葱起苗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损伤洋葱根系的情况,尽可能的将洋葱苗留根长度控制在5~10 cm,保证后续洋葱的移栽作业。为了保证洋葱起苗质量,种植人员必须在起苗正式开始前仔细检查洋葱幼苗,去除苗床中的劣质幼苗,合理划分洋葱幼苗。定植开始后必须按照洋葱幼苗的级别分别进行栽植作业。另外,种植人员在起苗过程中要保证幼苗根系的湿润度,避免幼苗根系缺乏水分而影响洋葱幼苗移栽质量。洋葱幼苗移栽工作完成后,应该及时进行覆土和苗眼的压实工作,并根据苗床湿润度进行灌溉。

5 田间管理

5.1 浇水

在洋葱幼苗进入到发叶盛期后加大浇水量。随着洋葱幼苗的不断生长,在洋葱进入鳞茎膨大前10 d的时间再次浇水,然后进行蹲苗作业。蹲苗结束后始终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每隔8~9 天浇1 次水,在鳞茎接近成熟期时逐步减少浇水频率,洋葱收获前7~8 d 停止浇水。

5.2 施肥

施肥是决定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洋葱对肥料的要求,施氮肥195 ~225 kg/hm2、磷肥120~150 kg/hm2、钾肥150~180 kg/hm2。在洋葱缓苗后、叶部生长盛期、鳞茎膨大始期、鳞茎膨大盛期等几个阶段做好追肥工作,有效提升洋葱产量和质量。

5.3 中耕松土

洋葱从缓苗期到鳞茎膨大期之前必须按照洋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要求,进行2~3 次中耕松土,中耕松土深度为4~5 cm,直至植株封垄后停止中耕作业。

5.4 除薹

洋葱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先期抽薹的植株,必须及时摘除花薹,降低洋葱植株花薹对种植产量产生的影响。

6 病虫害防治

6.1 软腐病

洋葱鳞茎膨大期和贮藏期都会出现软腐病。洋葱鳞茎膨大期发病后的叶鞘基部最初会出现水浸状软化病斑,然后洋葱内部开始腐烂、汁液外流,同时伴有恶臭与外叶倒伏的情况。

洋葱软腐病的防治方法:在软腐病发病的初期及时使用72%的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 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5 000 倍液等按照每隔10 天喷1次,连续喷施2 次,即可有效防治此类病害。

6.2 灰霉病

灰霉病是洋葱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洋葱发生灰霉病初期,茎叶上会出现椭圆形或近圆形的白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扩大并连成一片,直至叶片彻底卷曲枯死为止。

灰霉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等按照每间隔10 天1 次的频率,连续喷施2~3 次,即可彻底防治该病害。

6.3 葱蓟马

洋葱栽培过程中一旦发生葱蓟马必然会危害到寄主植物新叶与嫩芽的正常生长,如果洋葱生长过程中葱蓟马进入成虫期,随着洋葱叶片的汁液被害虫不断吸食,洋葱叶片就会形成细密连片的白色病斑,逐渐枯黄扭曲直至叶片彻底枯死为止。

在防治葱蓟马时,必须在洋葱移栽开始前彻底清除田间的杂草,然后按照洋葱高产高效栽培的要求,进行土壤的深耕冬灌工作,彻底消灭越冬虫源。

7 成熟收获

洋葱成熟的判断标准:大约有2/3 的洋葱植株出现植株假茎松软、地上部倒伏、下部1~2 片叶枯黄,鳞茎外皮变干,就说明洋葱鳞茎已经成熟,此时应该及时收获。洋葱收获完成后,必须将其在放置在田间晾晒2~3 d,直至其表皮干燥后进行储藏。

8 洋葱种植优化建议

8.1 加强洋葱绿色高品质生产技术研发

应加大有机肥、生物质炭、功能型微生物菌等化肥替代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解决洋葱连作过程中出现的土壤碳氮不均衡等问题,合理利用有益微生物调节土壤的微生物菌群结构,降低土壤连作对洋葱种植产量和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水肥一体化肥料平衡供给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解决种植土壤化肥使用过量对洋葱种植的影响。

8.2 提高洋葱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首先,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的速度,为高质量洋葱种苗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的洋葱种植技术共享体系,优化洋葱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洋葱种植的整体效益。其次,加大先进田间机械设备引进的力度,促进洋葱种植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8.3 推广节水技术

加快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洋葱种植产业中推广应用的速度,通过对洋葱种植技术的深入分析,研发符合洋葱种植生产需求的水肥一体化肥料配方,充分发挥精准灌溉技术的优势,减少洋葱种植过程中的化肥使用量,构建标准化洋葱生产体系,促进洋葱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8.4 进一步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

建立集环境、土壤、病虫害监测于一体的绿色洋葱种植监测体系,提高洋葱种植耕地的质量,加大先进农产品生产监管工作的力度,彻底解决洋葱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农药残留量过高等问题,提高洋葱的品质与质量,为我国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鳞茎洋葱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百合
切洋葱
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剥开心的洋葱
伊犁贝母鳞茎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