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篇学的文本解读策略探析

2022-11-22周春华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语篇角度散文

周春华

语篇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语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学等都有关涉。在语文文本解读中渗透语篇学,主要从语言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研究。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要做好文本资源整合,对文本解读环节做简约处理,推出更多文本鉴赏活动,凸显文本语言解读的衔接性、情境性、意向性和篇际性等特点,让学生在语篇学支持环境下的文本阅读学习自然建立学科认知。

一、整合文本资源,凸显解读衔接性

文本来自语文教材,这些内容是比较固定的。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一些整合处理,精选适合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价值度更高的解读内容。这样可以提升文本解读效果。语篇学要求文本解读有多重观照,教师在具体引导时,要做好教学衔接指导,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文本内容关涉多种学科,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认知,适时推出阅读目标,列出阅读要求,让学生主动展开文本解读学习。

教材文本内容大多带有经典性,教师组织学生做文本解读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学生接受、分析、感知文本内容,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好文本资源整合处理,凸显文本解读的语篇属性。如教学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这是语言大师老舍的回忆性散文,其语言带有更高的温度,是语言鉴赏学习的优良素材。教师在组织学生做阅读鉴赏学习时,先提出初读要求,让学生做梳理性阅读,将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段做标记。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和组织做具体行动,课堂阅读学习有序推进。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找出大量精彩描写片段,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描写内容做梳理和归类,鼓励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做个性解读,说说这个片段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学生进入到鉴赏环节,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鉴赏情况做跟进观察。学生大多能够顺利找到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段,对描写语言做个性鉴赏处理。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方法、色彩情感等,都成为学生鉴赏的重要选择,教师适时与学生做对话,就鉴赏角度选择问题进行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帮助。从学生鉴赏表现可以看出,修辞方法应用成为他们的首选,教师及时做出引导,鼓励学生从典型词语应用、句式、情感、主旨等角度都可以做深度思考。经过引导、交流、探讨,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学生逐渐进入到创新探索环节。

教师组织学生作梳理性阅读,找出经典的描写内容,并对这些内容做归结处理,组成鉴赏资源体系。学生鉴赏操作有共性特点,教师需要做好跟进观察,针对性做出对应指导,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鉴赏学习环节,其学习效率大大提升,鉴赏思维逐渐开阔起来。教师从鉴赏角度做引导,让学生综合考虑作者语篇构建目的,让鉴赏阅读带上语篇色彩。

二、简约文本设计,呈现解读情境性

文本解读需要体现语篇学特点,教师对解读引导做优化设计,学生回馈积极,自然形成思维对接,创设适合的解读情境。文本解读有多种通道可以选择,教师对解读方法做对应传授,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帮助和启示。文本带有情境性,教师在解读引导时,不妨借助更多辅助手段,推出一些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资料,或者利用音乐、游戏等手段做辅助,这样可以对学生感官形成冲击。

学生进入文本解读环节后,其多种感官都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带来更多解读感知体验。教师针对性做布设和组织,让学生在直观信息引导下展开文本深度解析,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体验会更为丰富。在教学《雨的四季》这篇散文时,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对经典片段做重点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做梳理研读,对不同季节中的雨的特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做个性思考,从不同角度做鉴赏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香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而且带有想象的成分,为读者带来绝美的画面,对春雨的特点作了形象的揭示。从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珍惜之情。教师要求学生从其他角度做鉴赏设计,以丰富鉴赏体验,增加鉴赏方法积累。学生再度进入深度思考,很快就找到典型词语应用、情感色彩呈现等鉴赏角度。教师对学生鉴赏情况做正面评价,给学生带来更多鉴赏启示。教师组织学生做鉴赏互评活动,学生从个性理解角度做思考,鉴赏学习顺利展开。

教师直接用图片做引导手段,将学生带入个性阅读环节。从学生鉴赏学习的情况能够发现,教师文本解读引导是比较成功的。文本中有丰富精彩的描写片段,学生在语言鉴赏中存在不少固化思维,教师对此需要有更理性的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指导。多媒体展示图片,文本提供精彩描写片段,给学生带来鉴赏学习需要的信息材料,教师做出方法指导,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利用媒体手段做调动,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做深度剖析,体现清晰的设计意图。

三、优化文本鉴赏,突出解读意向性

语言鉴赏是文本解读的最常见形式,学生在鉴赏方法运用、鉴赏程序设计等方面存在一些认知短板,教师针对性做出指导,为学生顺利展开鉴赏提供方法支持。语言鉴赏角度众多,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做好点拨。语言、结构、人文、情感、修辞等,都属于文本鉴赏需要关注的内容,而且与语篇学有更多联系。教师在学法指导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展开个性解读,由此建立起来的文本解读认知会更为深刻。优化文本鉴赏,突出解读意向性,这是教师开展教学指导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经典散文都有诸多语段值得鉴赏探讨。教师在对文本内容整合处理时,要从方法传授角度做思考,给学生更多鉴赏提示。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进入到鉴赏环节,在个性思考中建立鉴赏认知。如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带有叙事性,但其语言的经典性特点还是非常鲜明,教师引导学生做鉴赏思考和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在“秋天怀念”?找出适合的内容,选择适合的角度,展开适合的解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开鉴赏阅读,其鉴赏学习呈现个性化。教师组织学生做互动交流,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深度学习环节。如:“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其表达作用很鲜明,就是形成一种衬托作用,将作者情感推向怀念的深处,告慰其母亲亡灵,兄妹二人“好好儿活”,让母亲安心放心……。教师对学生解读做指导: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其表达作用有渲染、衬托、烘托,这是侧面描写写法的具体应用。学生对描写方法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做自由鉴赏操作,对学生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做矫正处理,让学生对描写方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无疑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支持。描写方法是语言鉴赏的重要内容,教师从这个角度做引导和设计,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学生能从语篇角度做思考和推演,让文本解读带上鉴赏属性,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语言感知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延伸文本训练,强化解读篇际性

文本解读不能局限在课文之中,也不能局限在课堂之内,需要做延伸思考和拓展实践。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线下走进线上,都能够带来更多的文本解读感知体验。学生对课外文本阅读训练最为熟悉,其参与热情更高。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根据学生阅读诉求推出训练任务,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文本阅读的效率和品质。特别是线上阅读学习,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给出一些关键词,要求学生做创造性训练,能够丰富语篇学认知。

教材文本是教学载体,教师指导学生做延伸阅读时,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对接处理。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素材搜集,这样可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内课外阅读的对接,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素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散步》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展开构建。教师在文本解读指导时,要求学生从写法角度做思考: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形”是指什么?“神”又指什么?其“形散”肯定包含写法的自由应用,“以小见大”有什么样的特征?从整篇文本角度展开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写法设计的?……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设计做梳理阅读,对散文写法做重点解析和讨论。教师对学生个性理解做归结,对“以小见大”写法讨论做评价。有学生认为,作者选择的“散步”这件事是家庭琐事,自然是很小的,但作者从这件小事中折射出孝道大主题,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写法。也有学生说,散文写法选择很自由,阅读散文的人,能够从散文中得到哪些启示,这是无法界定的,文本内容很小,作者感受很大,这也是一种“以小见大”。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见解,将文本解读组织成课堂大讨论,学生从文本解读讨论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

阅读训练未必是书面作业,教师组织学生做文本解读大讨论,让学生自由延伸思考和交流,其启迪作用更为突出。从学生个性解读展示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训练组织是比较有创意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学生对“以小见大”写法做专题探索,带有语篇特征。教师与学生做多点互动,让学生在个性解读和展示交流中形成共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还比较抽象,教师结合训练任务做布置,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

语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策略设计,凸显文本阅读的多元性、综合性,不仅为阅读提供更多关注方向,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品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局限在文字之中,望文生义的居多,这肯定是一种自我束缚,如果教师能够从更多视点做引导,无疑可以有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语篇角度散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