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农村民生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
2022-11-22王贤斌
王贤斌,王 瑞
(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农村面临新的发展问题。习近平审时度势,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决策。习近平全面阐释了改善农村民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主线,坚定了消除农村贫困的决心,提出了新时代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战略安排。
一、农村民生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我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十分强烈,另一方面改善农村民生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习近平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时代特点,创造性地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民生理论,为新时代中国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引。习近平关于农村民生的理论建构主要包括:满足农民基本生存条件的托底型民生、提高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发展型民生、保障农村社会公平的普惠型民生以及提升农村民生发展水平的高质量型民生。新时代,我国围绕着这四个方面进行农村民生建设,满足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进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
(一)“精准脱贫”改善农村基本生存型民生
摆脱贫困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农村面临严峻的贫困形势,脱贫攻坚成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硬骨头”。习近平深入剖析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思想。首先,习近平科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农村脱贫攻坚战的主要目标,即解决农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主张对农民基本生存问题进行托底性建设,致力于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两不愁三保障”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1]。这量化了农村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标准,明确了脱贫攻坚的前进方向。其次,习近平创新了新时代农村脱贫攻坚的方式,推行“精准脱贫”的重要方略。“精准脱贫”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2]。“精准脱贫”旨在对农村脱贫进程实现精准监测,确保党的农村脱贫政策能够全面落实,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脱贫攻坚的质量,保证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最后,习近平还对贫困人口的退出机制做了重点论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 年过渡期。”[3]这体现了习近平对农村民生建设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彰显出党对农村生存型民生的通盘谋划,确保脱贫成果能够稳固,保证农民群众不“返贫”,压实了农村民生建设的基础。习近平关于农村脱贫的重要论述构成了新时代改善农村民生的理论内核,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成功使我国农村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使我国农村民生实现从“贫困”向“小康”的伟大飞跃。
(二)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建构农村发展型民生
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培育农民发展能力的重要突破口,解决好农村土地问题事关我国农村发展型民生建设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确立了社会主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集体所有制营造了农村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是中国农民提高发展能力的基本制度。
进入新时代,中国农村面临农田面积缩减、劳动力短缺和农村非农化趋势的新局面。为了保证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确保农业基本盘不乱,农民发展能力的持续性提高,习近平明确主张维护农村土地集体制度,认为只有保障好这项制度才能确保农村民生的持续性改善,增强农民的发展后劲。“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所有,这是农村最大的制度。”[4]党向全国农村庄严宣告:“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允许农村土地私有化。”[5]习近平否定了“农村土地私有化造福农民”的论调,坚定了新时代农村土地公有制的立场,认为只有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的发展型民生。同时,他还认为新时代农村发展型民生建设不仅需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制度,还需要放活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增强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我们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6]。农村土地经营思想的创新既满足了农民灵活就业的需求,也保证了我国“三农”大局的总体稳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发展权益。此外,习近平还非常重视农民的职业能力,认为农村发展型民生建设依赖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农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7]农民走向职业化,可以增强农民职业的发展后劲,增加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总而言之,习近平主要通过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和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两方面丰富了我国农村发展型民生理论的内涵,提高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发展权益,使农村民生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农村普惠型民生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农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农村普惠型民生建设的基本要务。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整体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薄弱。十八大以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8]。国家着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共享社会的发展成果,构建普惠型的农村民生。
习近平主张城市医疗和养老资源向农村倾斜,让农村共享全社会的医疗和养老资源,实现城乡民生的共建共享。根据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做出战略规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巩固城乡居民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8]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着力构建起覆盖所有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倡全国医保一体化,打破医疗报销的行政障碍,做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便捷化,全面满足农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新时代,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特别复杂。习近平主张将养老保障重点指向养老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村养老环境。“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9]习近平特别重视农村老人的情感关怀,推动我国农村养老走向温馨化、人性化和现代化。“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10]习近平关于农村养老和医疗服务的重要论述深刻回应了我国农村民生的时代发展要求,扩展了我国农村民生建设的内容,增加了农民生活的获得感。农村普惠型民生建设使农村发展由“富”变“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幸福的价值本质,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布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民生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发于美丽乡村的实践,“两山理论”是习近平对浙江农村发展思路的系统总结。新时代农村民生的建设需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11]。习近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民生建设的范畴,符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需求,为构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大民生格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习近平从农村生态环境和乡风文明两个维度上来布局农村民生建设,旨在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双重维度上来搭建新时代农村民生的高质量发展架构。在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强调“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3]。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构建农村民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格局。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习近平主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农民的主体性意识,推动农村形成良好乡风民风,增强农民共建生态文明的主动性,留得住“乡愁”。“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3]习近平主张的高质量型农村民生使中国农村社会不但要“富”和“强”,而且还要“美”,真正使农村民生与城市民生走向了融合。
二、农村民生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
(一)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时代传承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生实践源自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系,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宗旨是党行动的重要准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动力源泉。党的宗旨引领党民生理论的发展,党的宗旨促进党民生政策的铺展,党的宗旨指导国家民生格局的构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就是为了从最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农民开展大生产,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粮食短缺。改革开放以来,党率先进行农村的生产制度改革,充分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全面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开始构建农村生产和生活补偿机制,解决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将党的宗旨作为党执政兴国的行为准则,将党宗旨的理论能量成功转化为改善人民民生的实践力量,使中国民生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习近平对新时代改善农村民生的思考也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对新时代农村民生格局的部署正是对党的宗旨的时代传承。中国共产党把改善人民民生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矢志不渝地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真理。习近平指出,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1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查我国农村民生发展状况,准确地把握住了我国农村民生的发展脉搏,并为新时代改善农村民生提出了系统的解决办法。新时代,党解决农村民生发展难题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党的宗旨即为人民服务。为此,党中央为农村脱贫攻坚事业进行全面部署,各级党组织为农村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党员干部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线。经过全党的八年奋斗,中国农村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13]。中国贫困治理取得辉煌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党宗旨的继承和发扬,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对党宗旨的忠实践行。党宗旨的时代传承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向前推进,引领着百年大党治理农村的能力不断地增强,推进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时代进程。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以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基本目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大生产活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通过发展经济壮大了人民民生的物质基础,为新时代我国人民民生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必要的社会基础。新时代,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守正创新,使我国民生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推进。
党的领导是我国农村民生持续性改善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开启我国农村民生治理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习近平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4]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谋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中国共产党谋发展依靠中国人民,谋发展为了中国人民,发展成果也理应由中国人民共享。新时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观。习近平的民生观,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党中央对农民利益的战略性维护,彰显了人民领袖的农民情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人民为主体的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不遗余力地改善农村民生,就是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关于农村民生重要论述,合理地处理好了人民与发展成果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了农民与农村发展成果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为我国农村民生的持续性改善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题中之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后,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民开启了幸福生活的大门。百年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领悟到全面改善人民民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由“贫困”实现“小康”的成功之路,是通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是中国人民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光辉大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5]党紧紧扣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重要的时代任务,全面推进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的农村民生重要论述蕴含着他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实践坚持和时代创新,成功地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时代,党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习近平创新农村民生的发展思路,主张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竭力改善中国城乡民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题中之义。习近平对农村民生的论述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据,利于协调我国社会发展,推动全体城乡居民共享我国社会发展成果,利于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利于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性提高,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实;利于激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奋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
三、农村民生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农村工作的根本指南
农业稳则国家稳,农民安则大局安,农村兴则民族兴。“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仍然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据重大的比例,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力量。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呈现出了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特点,中国出现了农民工、留守儿童、耕地减少、农村萎缩以及农村养老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国社会文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
习近平紧紧围绕着新时代城乡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方略,成功解决了农村土地经营的流转问题,及时制定了农民工回乡置业的政策,描绘了乡村未来发展的蓝图。习近平对于农村民生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南,指引着我国“三农”工作的稳步推进。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将农民的民生问题融入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大局之中,并且把农民民生问题统筹到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格局中,还将农民民生的问题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问题。党中央明确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能与农村割裂开来,更不能舍弃农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习近平对农村发展主体力量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农民稳步实现美好幸福生活。中国“三农”工作的开展以改善农民民生为基础,成功解决了农民的贫困问题,满足了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保障了农民的生活安全。党着力改善农民民生,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释放了农村改革的活力,保证了我国“三农”工作的基本稳定。习近平关于农村民生的重要论述指引着我国农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着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着我国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着我国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实践道路。
(二)新时代实现农村现代化治理的依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创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的规划。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农村治理实现现代化有了系统性的思考,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治理与城市现代化治理相结合,共同构筑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区位治理架构。
习近平关于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论述对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我国农村穷困的落后局面,直接推动了党农村执政思路的创新,强化了我国农村集中治理的能力。中国农村稳步推进“三权”分置的改革,鼓励农民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坚持了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发展了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得到了坚持和完善,为农村社会实现治理现代化稳固了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围绕着精准脱贫的奋斗目标,部署了农村基层脱贫帮扶机制,创新了党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能力,扩大了党执政兴国的基础,为农村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新的条件。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了农民生活困难,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推动农村转变发展观念,增强了农民主体性的发展观念,为农村实现社会现代化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坚持系统治理的理念,坚持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将农村社会治理融入我国社会治理的格局中,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此外,中国农村坚持绿色治理的理念,成功处理好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提高了农村生态治理的水平。习近平关于农民民生的论述为农村实现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坚实依据,成功地将农村纳入到了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完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格局的整体建构,推动了我国社会治理文明的全方位发展。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7]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农村的民生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党中央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改善农村民生贯穿其中。这充分体现出党对乡村振兴战略谋划,也体现出习近平对农村民生持续性提高的重要思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关于农村民生重要论述的理论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深刻回应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现实,紧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前进性,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现实性。新发展阶段,中国农村相对贫困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中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仍然需要更高质量的民生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作出综合研判,果断决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需要持续性改善民生,构建农村返贫的预防和阻断机制,做到政策的持续性跟进,确保农村不会返贫,使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性提高,中国脱贫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的阶段性落实,深化农村民生实施机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农村民生体系,全方位构建农村民生的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走发展民生的振兴思路,充分推动农村民生的全面振兴,构建符合农村民生需要的振兴机制,在乡村振兴中坚持改善和发展民生。总而言之,乡村振兴的实施基础是农村民生的持续性改善,乡村振兴的价值目标是改善农民生活,乡村振兴的实施遵循也应该是始终围绕着农村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