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中国神话元宇宙的高峰论坛
——“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2021年度论坛——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综述
2022-11-22陈舒凡
陈舒凡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2021年12月20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华创世神话”暨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协办的“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2021年度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创世神话与中华文明探源”为主题,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神话学研究院前常务副院长杨庆存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神话学研究院院长顾锋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王宁,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等致辞。来自北京、四川、上海三地的四十多位神话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线下加线上展开热烈讨论。
一
杨庆存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展示中上海交大神话学研究院承担的研究工程子项目——“中华创世神话考古专题·玉成中国”的五部专著。他指出,借助于新中国考古大发现的玉礼器文物,全面讲述万年以来的中国故事,是对国家领导人有关重讲“中国故事”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学术回应,也是激发当下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学习教本。
顾锋教授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完成的“玉成中国”系列专著和1部创世神话文献精选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认为该工程的实施是政府与高校协同创新,既有力推进了神话学的学术发展和中国文化理论建构,又能为上海市的文化建设贡献学术智慧,为上海市重大项目后续研究的展开和文创产业的拓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任小文副主席报告了该工程正式出版的16部书(23册,含6部研究专著、8部文献资料汇编和2部田野调查报告)的学术意义和市场情况,总结了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实施以来在学者群体、组织实施、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创新诸多层面的经验成效与收获,倡导要进一步把本工程的学术成果出版好,传播好,利用好,并将中华创世神话和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深入开展下去。
王宁院长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中华创世神话考古专题·玉成中国”系列丛书的特色。他认为,经过四年的努力,神话学研究院已成为中国本土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重镇。通过考古出土的文物来讲述华夏文明起源,重新认知华夏文化精神,必将为当前教育部启动的新文科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与文化智慧。
最后,叶舒宪教授结合新出版的《玄玉时代》一书,阐述了上海市启动的中华创世神话研究选择“中华文明探源”的原因,以及为国家重大学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的路径。他指出,中国创世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信仰的“元宇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与意义。
二
自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其科幻小说《雪崩》(SnowCrash)中首次提出“元宇宙”概念以来,“元宇宙”为人类拓展想象边界,建立新型宇宙观提供了范式。叶舒宪教授认为,“元宇宙”之“元”字不仅代表了开端与初始,又带有“再出发”“再开始”之意,故而经典神话无疑是重构当今社会“元宇宙”的宝贵资源,而以“玉”为中心的中华创世神话,则构建了中国语境下的“元宇宙”,是推动华夏文明进程,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源泉。因此,对创世神话的研究既能够填补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空缺,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培根固源的基础性工作。论坛中,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背景和研究领域出发,并结合此次项目出版的研究成果展开热烈讨论。讨论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经典的神话形象(意象)的再解读,展示中华神话中创世的“元宇宙”元素。上海社科院的毕旭玲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大禹创世神话》一书的研究思路与内容。本书按时空线索,梳理了大禹创世神话的时间和空间谱系。大禹神话在青铜器、祭祀、汉画像等多重材料上留下了痕迹,而其中的叙事始终沿着“华夷一体、夷从夏出”一脉展开,促进了多元一体中华观念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中华火神与中华文明之源》从火的神话开辟新见。火的使用产生了不同文明的分野,中国的火神神话则包罗了语言、文字、仪式形态和景观的不同叙事:创世神话、日月神话和造物神话中都有火神的身影;青龙、火龙、朱雀、凤凰等图腾均与火有关;火神的谱系扩展到了天神、祖神、龙神、创制神、创物神、医药神、灶神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火神信仰在当代也日益公共化、地方化,如抗疫中以火命名的“火神山”方舱医院,展现“火”作为高科技的象征。可以说,火和火神是中华文明的标志,对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上海社科院李宏利《道家创世神话图谱》一书围绕道家的“三清”(玉清、上清和太清)和“四玉”(东南西北四方的神灵)展开。全书前半部分围绕三教源流、正统道藏、历代神仙传等文献资料,结合考古出土的汉代画像石、雕像、版画、壁画,探讨了道家老子《道德经》和佛教的创世神话。后半部分则围绕全神图等画像,聚焦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中国社会上层阶级的神仙信仰系统十分严密,有其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但民间出于趋利避害的需要,对儒释道等不同信仰并不加以区分。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社会存在着上下层神仙信仰的分化。总之,此书是对创世神话人物图像谱系的扩展。
二是从“四重证据法”中的考古实物(四重证据)出发,深入挖掘器物、仪式背后潜藏的信仰模式和文化基因。中国社科院王仁湘研究员《玉琮象征性漫说》,对“玉琮”这一礼器的考古发现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梳理。龟甲作为神物,一直是尊贵男性的随葬品,但此种殓葬功能后被玉琮所取代,如良渚文化和汉代金缕玉衣中的宗涵等。而在《周礼》所称“淉祭”的礼地仪式中,玉琮和龟也有着共同用处。因此,玉琮的主要源头指向龟,之后有了象征帝后的含义。从象形到抽象,琮是“龟”变的结果。中国社科院易华研究员《从玄玉时代到红玉时代:周人尚赤中国红》,以周代标志“红玉”即红玛瑙珠为研究对象展开。周人尚赤,周朝不仅尊崇赤鸟凤凰红玉,也流行朱砂大漆,开启了中国的“红玉时代”。中国的霸国墓地、妇好墓等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红玛瑙珠,而在印度、埃及、希腊出土的红玛瑙珠与中国的肉红玉髓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红玛瑙珠不仅反映了周人尚赤风尚,也是东亚融入上古世界体系的体现,更反映了古代文明世界的共性。四川省社科院副教授杨骊《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突破了传统以青铜器为主的商代研究,通过商王由生至死的循环,寻找华夏神话的原型物证,并结合神话与考古的立体释古方法对商代玉器进行考证。本书的一大亮点是搜罗了周代遗址墓地出土及海外博物馆收藏的商代玉器,与商代玉器图像进行神话和民俗学材料上的互证,秉持了从大传统到小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殷周之变、玄鸟生商、鱼龙神话、商王之死等叙事展开阐释。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专家唐启翠副教授《禹赐玄圭:创世神话与文明探源联通对话的一个视点》,针对古史与神话混而不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器物视角展开文献、文字与文物的对话,在神话与文明探源之间架起对话的桥梁。禹赐玄圭上溯斧始初开(神权-君权-父权),下启赤乌衔圭(天命符瑞)、青圭礼东方(礼器)、土圭测影(授时)、析圭以爵(命圭)、圭璋挺秀(德)等,构成一部可用实物见证的神话历史,这也是一部以礼制文明核心礼器贯穿的精神观念史。虽然对究竟何为夏禹“玄圭”尚有争议,然平治水土-功成赐圭却成为诗书礼及历代史志等不断追述和祈慕的禹功禹德和圣王开国的标志性叙事模式。
三是充分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探讨文化文本与口传活态文化、田野调查、考古实物和图像材料等相结合的路径,实现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山东理工大学张晨霞《帝尧创世神话图像》,分别从时间上的久远有序、图像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元、艺术风格之变及现代景观与仪式四个方面,论证了帝尧神话图像世界的“厚重、博约、华彩”特征。首先,帝尧神话图像在历史特征上体现了正统性、多元性和主体二元共生性。而在当代,帝尧神话图像也经历着复兴和重构,体现出从正统性到地方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兴化、帝尧图像的景观化和仪式化等特征。此外,本书还希望通过借助民俗谱系理论,尝试对现有资料进行图像叙事谱系的具体实践。中国科学院王京《田野调研与数据采集视角下的盘古文化动态》,通过对当下社会和民间讲述的实际调研,试图进行盘古活态文化新证据的挖掘。而在数据采集方面,本书的创新点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数据进行跨空间、跨时间、跨地理、跨民族的对比考察,勾勒出盘古神话的地理分布情况。盘古文化在当下社会有着丰富的遗迹实体、历史脉络和崇拜载体,充分体现了盘古神话“形散神聚”的特点及其在民众中的深刻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苏娟参与了中华创世神话盘古编的调研及《盘古创世神话图像谱系》一书的调研和编撰,以《多民族认同的盘古创世神话图像叙事》为题,从三个方面展开汇报。首先,盘古创世神话包含了天地开辟、垂死化身、洪水再生等三个主题,主题的嬗变体现了人对自我生活世界观照的觉醒。其次,从语-图互鉴角度看,盘古创世神话图像存在多种呈现样态,以创始图像和盘古权力象征图像为代表。最后,盘古神话在现代还存在于祭祀仪式和文化产品消费等方面。盘古神话帮助构建了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对于构筑民族文化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对本次论坛中展出的项目成果及意义做出评价。其中,有立足宏观角度考察项目及丛书整体学术价值与意义的。如中国社科院王宪昭教授简要介绍了新出版的系列丛书《中华创世神话选注》(1-6卷)。此套丛书以文献神话、口头神话、文物神话、民俗神话和新媒体神话为收集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力求多角度呈现神话的不同形式。为便于归类检索,本套丛书将创世神话分为7类并单独排序、补充信息,体现了体例和编撰上的创新性、体系性和开放性。上海交通大学访问学者祁志祥教授以《从〈玄玉时代〉看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成果的重大意义》为题,简述了此套丛书的重大意义。首先,“玄玉时代”“玉器时代”等概念的提出,将有文字记载的中华三千年文明史向前推溯,拓展了对青铜器时代以前的华夏文明源头的认识。其次,丛书通过对中华民族用玉情况的细化研究和大量实物照片的例证,揭示了上古玉文化历史的流承,是对玉在中国早期历史中的文化与审美意义和历史地位的全新揭示。最后,在方法论层面,丛书始终贯彻以传统文献、出土文献、民族学材料和考古发掘的器物及其图像构成的“四重证据法”,通过以“玉”为代表的静态器物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叙事,体现了四重证据法在学术上的革新意义,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底蕴和学术含量。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以《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的学术引领价值与当代文化意义》为题,首先肯定了本项目的引领价值,即在中华文明之基因溯源、中华文明文脉历程研究、建构“物证优先”原则、新文科时代综合性学术研究规范和四重证据法的细化和深化上的巨大作用。其次,林少雄指出了本项目对当代文化的创新意义。在体制上,本项目体现了行政化管理和学术化制定并行的创新;在内容上,本项目实现了学术共同体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构建;在观念上,本项目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联系。最后,本项目在对玉文化及学术领域深入挖掘的同时,将视野引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化共同体,实现了由学术至文化空间的拓展创新。
也有学者从小处入手,就系列丛书中的具体书籍做微观阐释分析。如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神话学研究专家刘思亮老师《“物证优先”原则检讨:以〈玄玉时代〉对华夏文明的探源工作为例》,讨论了创世神话的研究范式问题。出土文献和传承文献的自身缺陷使创世神话研究陷入困境,因此必须将目光转向物证。能成为“物证优先”的物证必须是人参与创造的、历史的、前后相续的,但所谓“物证优先”的原则,并非彻底排斥或摒弃文字、文献的历史书写功能,后者反而应该成为前者诠释过程中的辅助材料和有效边界,而对诠释“边界”的把握则是核心问题。《玄玉时代》一书为避免过度诠释,提出了“文化语境”或“再语境”的概念,将文化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和研究,对诠释的“边界”进行了尝试与修订。但文化语境或者再语境的工作值得进一步细化,这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专家胡建升副教授《文化原型研究的中国范式:论〈盘古之斧〉的学术意义》认为,叶舒宪《盘古之斧》一书完全摆脱了文字文本的束缚,构建出文化文本的外延演化史。全书的最大特点是将文化文本与一百多万年前的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对接,突破了文字文本的时间界限。另一方面,本书在叙事时注重器物材质的流变,从石斧、玉斧,再到青铜斧钺,材质不断变化,但是华夏文明的神话信仰是千年不变的。本书尤其注重通过文化文本来发掘潜藏其下的原型结构,如书中提出的“石质-玉质”,即石材与玉材、深色与浅色、玄钺与黄钺的二元文化对立结构,无疑对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复旦大学教授刘耘华以《凝聚文化血脉,重寻中华自信》为题,对叶舒宪《玄玉时代》一书进行评析。刘耘华首先高度评价了书中使用“四重证据法”解读器物的勇气,和运用比较宗教学、神话学、图像学等新观念、新材料、新方法的广阔视野。其次,“玄玉时代”的提出,不仅有观念、神话传说、器物、考古遗迹上的依据,还建立在作者十多年田野调查所收集的玉器材料基础上。最后,“玄玉时代”从玉器中窥探了文化核心即宗教的问题,对中国“玄黄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宇宙观做出了新的发掘、诠释和总结。
总结本次论坛内容,可以看到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构建了华夏精神与文明的“元宇宙”,也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人类学方法论“四重证据法”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体系。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弥足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开发。本次论坛所总结的项目成果与开拓意义,在探寻历史真实,重建失落的文化文本之脉络的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本次研讨会闭幕式由叶舒宪教授做总结发言。他先向与会的各位再次致谢,也指出全系列图书出版还需付出艰苦努力。随后,任小文副主席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是对系列工程的阶段性总结,为的是达到学术力量更大的团结。下一步,要将学术成果的出版、宣传、应用、开发做好,凝聚更大的力量。
本次学术会议上,专家学者们深入交流讨论了原初神话编码在构建华夏文明“元宇宙”方面发挥的奠基作用,也深入研讨了如何开拓中华文明起源与华夏精神研究的问题。总结此次项目学术经验,形成一定的研究共识,必将有益于建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话语系统与理论体系,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根固本,文化铸魂,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出上海贡献和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