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变局中的“寰球民意指数”调查报告(2020)

2022-11-22寰球民意课题组

关键词:民意世界国家

“寰球民意”课题组

(“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大国间的竞争与对抗导致世界格局处于动荡之中,地缘政治和经济紧张局势持续加剧,甚至出现局部的颠覆性变化。全球性、系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悄然蔓延,催化全球权力的更迭与转移,激发秩序、观念、结构方面的变革与转型。不同时期内的区域主导力量此消彼长,不确定性上升,国家间的实力比拼也已由战争制衡转变为战略博弈。随着战略互信下降、政治共识削弱、利益结构性疏离,全球政治生态发生剧烈变化,种种极化现象重塑世界政治版图,带来了显著的意识形态分歧。

在逆全球化汹涌浪潮的裹挟下,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地缘战略和国际规则领域冲突频发,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挑战。部分西方国家内部的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和反建制主义轮流主导政局走向,社会分化撕裂加速,国内极端主义情绪的高涨甚至严重干扰了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此同时,中美摩擦和冲突日益凸显,战略竞争态势不断加剧,两国间的关系再次走到十字路口。被放大的局部利益争端与难以妥协的政治价值观相混杂,成为外交攻击、政治竞争和经济脱钩的导火索。

“2019年是两极化结束的一年,即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一年。”[1]7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肆虐全球,使世界局势演变加剧,更加动荡不安。世界格局的风云突变,既取决于国家间物质实力的对比,也取决于民心。人的认知、情感、态度决定人的行为。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行为根植于民意。民意的大范围波动,将会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国际政治中力量对比的分析既要重视客观的国情现实,也应重点考量民意的主观反馈,而后者往往会成为一国决策集团民心得失与否的映射,关涉执政根基稳固,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还能准确反映未来决策趋势。

国家战略制定不仅取决于自身实力也取决于全球环境,既取决于物质环境也取决于精神环境。一国民众的世界观念是该国“国家战略和决策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民意表征”[2]56,反映出该国“民众对自身与世界的现实状况、演变趋势的审视和预期”[2]56。只有系统地、全面地、理性地对民众的“世界观念”加以认识,了解与中国利益攸关的重要代表性国家的民心与民意,才能相对准确地把握今日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

“现实的中国形象已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担当、大国的责任,大国民的情怀。”[3]88中国与他国关系无疑形塑着世界格局,同时也必然会被波动的全球趋势所反塑,最终将对国际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持续性影响。长久以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负面形象无疑与某些霸权国家的偏狭渲染有关,针对中国的歪曲与误读被服务于政党的“传声筒”所放大。但这种经由党派利益共同体所反馈出的国际舆论注解,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真实的全球民意?又是否会因某些特定的政治立场遮蔽了世界民众对于中国的理性见解?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时代,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人类已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4]。“恪守中国立场,超越中国局限”[5]3是立足中国、剖析国际政治无可回避的重要前提。在具有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中,常会带有某种现实关怀的痕迹[5]227。兼顾“时代关照”与“全球视野”,是阐释“中国形象”、研究“中国问题”的一体两面,也是消解歧见、廓清谬论的利器。如何将时代发展与国际眼界相融合,应从哪些维度入手加强战略沟通?又应以何种合作模式迎接风险挑战?

“全球村庄的现实,要求我们以全球思维,打通隔断内外的藩篱”[3]90,运用超越国界的全球视野搜集一手材料,厘清中国在当下全球公众眼中的实际概貌。由此看来,全球民意调查目的不应囿于国家形象考察,而需从单一的形象认知扩展到国家认同、热点事件评价、世界观念、前瞻意识、双边及多边关系以及政治、军事国防、经济、文化交流等多元考察维度的全面覆盖式调研,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理解国际格局调整的速度、广度、深度。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在全球十三个主要国家开展寰球民意调查。调查议题包括对世界格局的总体认知,对国家整体形象的认可度,对被调查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具体领域的评价,以及对热点事件的看法。调查结果呈现了全球民意的立体图景,为了解世界舆论态势提供了直接和权威依据。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至今已实施五轮民意调查。2018年,研究院在实施中美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时,发布三份报告[6]。2019年,研究院将中美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升级为全球民意调查,于2020年首次推出“寰球民意指数”(2020)。

本次调查首批形成六份报告:《大国民意: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他者认知:中国与世界的新图景》《同中存异:金砖国家公众的世界观念》《中国、美国、俄国:全球战略三角博弈的民意底蕴》《民意投射:“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舆论背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与民意基础》。这六篇报告将在中国国家形象蓝皮书《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22)中全文刊发。此系列报告通过勾勒全球代表性国家的民众对当今世界格局的认知判断以及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态度与观点,试图还原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崛起的基本看法,以期为我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和治国方略谋划建言献策。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于2019年12月-2020年2月开展,采用线上问卷形式执行,问卷均以当地语言编制,涉及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印尼语和乌尔都语,共计11个语种;涵盖40多个全球性问题以及10个左右特定地区的针对性问题。在问题设置上,部分题项延续了往年的调查传统,采用相同的方式展开询问,以便追溯数据的逐年变化趋势并进行直接的国家/地区比较。

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7],全球互联网用户达38亿,超过全球人口的50%[8]。许多跨国民意调查机构(如皮尤研究中心和盖洛普全球幸福感指数)都经历了从常规的面对面调查(interview)到电话调查(phonesurvey),再到更为普遍使用在线调查(onlinesurvey)作为主要的调查方式的转变[9]。研究表明,在线民意调查比电话民意调查更能规避社会可取性偏差[10],因此在线调查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全球公众的主流声音。事实上,这一方式已经被各类跨国民意调查广泛承认与运用。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以有行动力、能决定全球趋势的大国为基本调查目标,综合考虑全球发达及发展中的重要国家、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重要周边邻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维代表性,通过系统筛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执行的可行性,最终确定执行国家样本十三个,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大洲。

1.代表性国家选择。(1)五大洲分布:亚洲——中国、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非洲——南非、埃及;南美洲——巴西;北美洲——美国。

(2)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全称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即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四大国和参加反德同盟的法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国有安全理事会一票否决权[11]。

(3)金砖五国: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特指代表世界新兴市场的五个重要国家,金砖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发声,共同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大大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基于国土面积、人口、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态势、地区大国和影响、参与国际事务等因素,金砖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现有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战略大三角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中美俄大三角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延续,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一样都决定着世界格局演化方向和未来世界秩序走向。中美俄大三角关系演变不仅能反映三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也可投射出亚太地区以至全球战略力量组合与对比的变化。中美俄是最具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三个大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传统一“极”逐渐分化为“集”,以中国、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新兴国际力量逐渐组合为新兴一“集”,竞合关系成为新时代中美俄三角关系的新常态。

(5)“一带一路”代表性国家: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及、俄罗斯、南非。这五个国家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正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家。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一项兼具地区发展战略和全球秩序设计意涵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一项兼具地缘政治博弈与地缘经济竞争,以及国家软实力构建和投射的战略规划[12]。

(6)重要周边邻国:日本、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关系复杂多变;中俄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同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国,双方关系升级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与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隔南海相望,大量华人聚居,两国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2.全球人口覆盖度。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6月17日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总人口数已逾77亿,其中有61%(47亿)生活在亚洲,17%(13亿)生活在非洲,10%(7.5亿)生活在欧洲,8%(6.5亿)生活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其余5%生活在北美洲(3.7亿)和大洋洲(4300万)。中国和印度仍然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数量均超过10亿,分别占世界总人口的19%和18%[13]。

截至2020年8月,十三个被调查国家的人口数合计为45.1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8.1%,覆盖全球过半人口。被调查十三国的人口数量按国别划分,具体是:中国(14.4亿人口)、美国(3.3亿)、英国(0.7亿)、法国(0.7亿)、德国(0.8亿)、日本(1.3亿)、俄罗斯(1.5亿)、巴西(2.1亿)、巴基斯坦(2.2亿)、印度(13.8亿)、印度尼西亚(2.7亿)、南非(0.6亿)、埃及(1.0亿)[14]。

本次调查对象为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埃及共十三国的18岁及以上居民。一次典型的世界民意调查应包括至少1000个受访对象,而在某些国家或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会酌情进行超量采样[15]。为保证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在课题组开展的全球十三国同步调查中,依照国情民情在中美两国收集超过2000个有效样本,其余十一国分别收集了超过1000个有效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执行机构

十三国的调查均委托专业独立的民调机构执行。其中,中国部分由北京零点指标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该公司在线调查样本库拥有超过500万人次注册用户,采用详细会员信息和IP地址、电脑Cookie、e-mail、手机号码等交叉核验方式进行唯一性标识管理。调查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按照项目要求的年龄、性别、学历等条件在会员库中抽样。除中国外,其他十二国的调查委托全球知名研究机构Qualtrics公司执行。该公司调查样本库涵盖全球逾9000万用户,透过唯一IP地址、数字指纹技术与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等进行质量控制。

(二)配额维度

本次为“寰球民意指数”课题组首次开展多国并行调查,为进一步提高准确性,提升指数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组将除中国以外的十二个国家划分为三个组别,实施差异化的样本配额方案:(1)美国调查的人口结构配额,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分布、地域分布四个变量;(2)英国、法国、德国三国调查的人口结构配额,包括性别、年龄、地域分布三个变量;(3)其他国家调查的人口结构配额,包括性别、年龄两个变量。划分依据如下:

组(1)中的美国,具有独特的族裔多元化特质,是典型的多民族多种族融合的国家,不同族裔间的民意或存显著差异;同时,该国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较大。故该组国家增设种族和地域分布变量。

组(2)中的英国,由苏格兰、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四个地区组成,法国是典型的大区制国家,德国有东、西德之分,不同地域间的民意或存显著差异。故该组所涉国家增设地域分布变量。另外,由于中国是主要参照国,被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可能导致民意显著差异,故在中国的调查配额增设学历变量。

调查以各国各自的人口统计学结构性特征为参考,设定调查样本的基础配额要求。同时,根据各国的最新人口特征对基础配额进行加权配置,以使受访者结构在符合各国总体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兼顾网民人口结构(注:除巴基斯坦受访者结构仅符合网民人口结构外,其他各国的所有样本均具有全国总体人口代表性)。

(三)调查实施与质量管理

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大规模全球样本库进行数据搜集,将配额抽样作为主要抽样方法,置信度为95%。在问卷设计方面,课题组在问卷编制过程中召开多轮专家研讨会,并施行了两轮问卷作答前测——预调查(pilottest),以最大限度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有效。十三国调查均遵循在线调查的国际标准化流程,采用多语种自助在线问卷填答的方式(self-administered survey)进行调研,每一题项均为强制作答题。正式调查开展前,共执行了三轮的软启动(soft launch),每次持续时间为三个工作日,核查获取数据的可信度,以确保正式调查数据结果准确有效。

本次调查周期为2019年12月-2020年2月。中国部分发放人数为4973位,回收问卷2636份,有效作答问卷2501份,有效完成率为94.9%。除中国外,其他十二国部分发放总人数为34683位,共回收问卷15541份,有效作答问卷13460份(其中,美国2033份、英国1031份、法国1002份、德国1131份、日本1046份、俄罗斯1016份、巴西1023份、巴基斯坦1021份、印度1044份、印度尼西亚1040份、南非1048份、埃及1025份),有效完成率为86.6%。

同时,采取如下措施确保调查执行质量:第一,在受访者筛选方面,严格把控发送邀请环节,仅对项目要求的目标人群发送邀请,并排除近期参与过同类调研的受访者;第二,每个受访者只能参与一次调查,不论作答结果如何,均不允许再次参与,排除受访者重复参与作答的可能性;第三,排除IP地址归属地不在执行调查区域之内的受访者;第四,设置程序检查,对于答题选项具有高度重复性或者其他模式性特征的受访者进行提示、要求重新作答或终止访问,确保答案的真实有效性;第五,问卷调查结束后,由两家公司对数据进行复检,剔除填答时间过短(少于600秒)或者过长的问卷,保证问卷的填答质量。

四、研究展望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后续研究可从全局视角探讨寰球民意,既涵盖全球民意总态势的纵览,也有针对多边关系和双边关系的综合民意判断,以及聚焦特定国别的民意对比分析。具体而言,后续研究可从六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一,大国民意: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全面揭示中国公众的民意趋势,聚焦大国观、美国观、邻国观与欧洲观、国际事务观与国家认同观五个维度,旨在探讨中国公众对世界格局的感受认知,呈现中国公众对寰球国家地区与国际时政事件的观念态度,勾勒中国公众眼中的世界基本图景。

第二,他者认知:中国与世界的新图景。展现其他十二个国家公众心目中的中国与世界图景,围绕世界民众心目中的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实力、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与各主要国家的文化交流、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度研判世界对华舆论态势。

第三,同中存异:金砖国家公众的世界观念。着眼于金砖五国,深入分析其民意的共性与个性。从大国观念、美国观念、中国观念和国际事务观念四个方面,考察受访者对于世界大国和特定国家、组织的认知与态度,以及受访者对国际社会热点事件的认知评价,勾勒金砖国家公众的世界观念图景,并展现金砖国家关于世界和中国的多维想象。

第四,中美俄战略三角博弈的民意底蕴。对中美俄三大国的民意进行差异化呈现,解读其对抗与合作的民意基础。围绕大国观、国家关系认知、欧洲观、国际事务观、国家认同观与跨文化交流六个维度,展现中、美、俄公众对他国的民意认知及对不同国家、地区重要时事的观念态度,剖析中美俄全球战略三角博弈的民意底蕴。

第五,民意投射:“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舆论背景。围绕全球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其态度进行分析,呈现当前全球主流民意关于“一带一路”的具体看法、不同国家之间的表现差异,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协助中国发挥全球角色提供经验依据。

第六,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交流与民意基础。从若干核心议题,如中国国家领导人形象、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一带一路”、南海争端、台海问题等出发,对周边国家的民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周边外交战略的调整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执笔人:徐迪,张昆。研究团队成员:张昆、张明新、李卫东、陈薇、徐迪、王昀、王一鸣、刘杰、王孟晴、覃亚林、杨莉莉、陈佳怡)

猜你喜欢

民意世界国家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