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应用探讨

2022-11-22

农业装备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机手机收减损

宋 鹤

(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0)

当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收获是减少人工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率的重要措施,但收割过程中所造成的粮食损耗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2021 年9 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通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机收减损,各地应当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稳步推进,并做到常抓不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强有力的机械化力量。因此,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当前机收损失具体情况,找准影响机收损失的关键性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机收减损增产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水稻机收损失的关键因素

影响水稻机械化收获损失的关键性环节主要有收割、脱粒、清选,主要损失为拨禾损失、割台损失、脱粒损失、夹带损失和清选损失,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收割机性能、机手的职业素养水平、作物的生长状况、农田的规格等相关方面[2-3]。

1.1 收割机的存量情况

当前市场上收割机的品质良莠不齐,农民在选购机具时并没有从机具的制造品质、适应性能、未来发展和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等角度去综合考量,而是受到经销商的价格诱惑或者凭着经验和他人介绍购买,部分收割机制造品质、适应性能不符合农艺要求,直接影响到作业质量;虽然大功率、高喂入量、智能化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正在快速普及,但仍然存在部分老旧收割机作为补充机具正在使用,新旧机器技术标准不同,不同机型作业性能存在差异;收割机最佳使用年限为3 年,超过使用年限,机具的部分零部件磨损严重,导致机具作业质量下降,机收损失增加[3]。

1.2 操作人员的技能、素养

“三分机器,七分使用”,机具的最佳性能与操作人员的技能、素养息息相关,操作使用在机收减损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

1.2.1 机手数量短缺

农忙时节,机手紧缺,技术纯熟、经验丰富的机手更是难找,存在雇工难问题。机手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手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专业知识与相关操作调整环节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日常不能对收割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作业时遇到特殊情况,如收割倒伏作物、过熟作物、特殊品种等也不能根据田间作物情况及时调整,导致损失率偏高。

1.2.2 机手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部分机手不能够充分认识机收水稻在“提质增效,减损护农”方面的重要性,缺少爱粮惜粮意识。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是按照作业面积来核算作业费用,还不能实现量化作业质量,雇主与机手之间如果关于机收损失有不同的意见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机构进行仲裁,因此,部分机手在操作过程中过于追求作业速度、作业面积,忽视作业质量,从而增加了机收的损失率。

1.3 机收减损技术培训不够全面

目前大多的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机手培训,对农机合作社管理者和农户的培训较少。培训内容也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缺少针对实际地形、作物生长特点等关键因素制定的收割规范培训。此外,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对农机农艺农技融合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够给予机手、农户预期的田间地头技术指导[4]。

1.4 其他因素

收获时期、作物倒伏情况、农田规格等。部分农户以自己的时间方便为准来确定收获时间,而不是以作物最佳收获时机为准,收获过早或过晚,造成割台损失或脱粒清选损失增加,产量降低。农作物倒伏也增加了机械化收获的难度,增加机收损失。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对滞后,现有农田规格不一,部分农田地块小,不规范,加大了机械化收获的难度,增加了机收损失。

2 机收减损措施与发展建议

2.1 减损措施

2.1.1 报废老旧收割机,提高农机品质

积极稳步推进《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大农机检查力度,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工作,强制报废当前市场仍在使用的效率低的老旧农机和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农机,农机推广部门要拓宽宣传推广手段,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4]。

2.1.2 强化培训,提高机手的技能、素养

协同农机企业、农机学校等相关组织和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等专业化力量,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既要注重提高机手的实操技能,又要注重提升机手的职业素养。培训内容要突出各调整部位结构原理、调整方法的讲解与实操,例如,如何根据试割情况合理地调整收割机的具体部件参数等,要让机手掌握正确的调整使用方法和保养技术以及作业质量标准要求,掌握作物品种、作物含水率、种植模式、收割地形等方面的农艺知识,使机手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合适机具和机收方式,进而降低收获损失。要提高机手的减损意识,杜绝使用三无机具和老旧劣质机具,不使用假冒伪劣配件,以精细作业来确保提质减损。同时,也要实行农机驾驶培训补贴,调动机手学习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效,加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试环节管理,规范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标准。

2.1.3 加强宣传和监督、管理服务

农机推广部门要拓宽宣传推广手段,充分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在“三夏”“双抢”“三秋”期间广泛宣传和开展机收减损能手大比武活动,呼吁广大机手要争当“最佳农机作业质量、最少机收损耗”好能手,通过以赛代训形式提高机手的实操能力[5]。基层农机部门也要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农户的宣传教育指导服务,使农户认识到机收损失不仅关乎个人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户的减损意识,增加减损知识,提高对机手收获作业的质量要求,形成人人都是机收减损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的良好氛围,提高收获质量,降低收获损失。同时要强化农机试验鉴定监管和质量调查,严格把关,把不合格、不适用、不耐用的机具挡在政策支持范围之外。农机管理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与监管,防止假冒伪劣农机配件流于市场,影响机具性能和作业效果。要将损失率等纳入机收服务条款,完善社会化服务合同具体要求,在农户与机手就机收损失存在不一致意见的情况,应能提供仲裁服务,加强对机手作业质量的监督管理[4]。

2.1.4 制订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方案

农业部门组织农艺专家密切关注作物长势,科学确定各市、县水稻最佳收获时间,指导各地合理调度机具和安排收获;同时,还要提升应急收获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强降雨、大风导致农田积水、作物因灾倒伏、机具供给局部紧张等紧急情况,制定农机化防灾救灾应急预案,根据灾情迅速协调周边地区和农机产销企业,增加适用机具支援抢收[5]。

2.2 发展建议

2.2.1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土地种植规模越大,田块越规整,越有利于机械化收割作业。建议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可以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机械作业通行条件,变小块田为大块田,实现县域内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支撑[2]。

2.2.2 提档升级农机设备

加大农机化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生产企业进行产品提档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攻克薄弱技术环节,将损失监测、智能化技术等融入收获机械产品升级中,例如,完善收获机械关键作业部位工作参数半自动、自动调整系统和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等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发、配置,推动收获机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4]。

3 结 语

当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提升空间遇到瓶颈时,增加“无形良田”,即:机收减损无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设备提质增效,农机服务主体减损意识的增强、机手规范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机收减损必将达到新的高度,切实提升农户的种植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确保颗粒归仓[1,5]。

猜你喜欢

机手机收减损
抓机收减损 保颗粒归仓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
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损耗因素与减损对策研究
机收包谷
我国大规模小麦机收率达97%
农机具使用率提高途径分析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浅谈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