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11-22徐斌张子玥
徐斌,张子玥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发展优势。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进的历史经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任务。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而深刻地阐释了党的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就与历史意义,归纳了“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突出阐释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和“未来我们怎样能继续成功”。其中,“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是党鉴知兴替的重要成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积淀与时代表达,是党的百年奋进的十条历史经验得以实现和确立的基础、主体和归宿。坚持人民至上,既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的原则。
一、“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生成进路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 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党的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党始终坚定根本的价值追求——人民至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人民至上的意蕴和实践方式因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社会矛盾和时代任务呈现出不同特点,但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党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实践主线,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目标,始终是不变的、坚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人民受压迫、受屈辱的悲惨命运,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危机,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动和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奋力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党的二大提出,党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先锋军”[1]。党的事业是解放绝大多数人的共产主义事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党的二大进一步明确了工人和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党必须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并首次提出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七大指出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具有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联系,会议还明确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详细论述了这一宗旨的具体要求,“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组织革命力量,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人民的支持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捐衣捐粮,掩护伤员,搜集情报,还积极加入红军队伍,中央红军在遵义时,仅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增加了4 000余名战士。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红军才得以征服雪山草地,取得了最终胜利。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强调了人民的重要地位:“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3]。人民是最坚不可摧的力量,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英勇奋战,用鲜血换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身份转变,面对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难的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勇于担起历史重任,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之中,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4]。鲜明的国家性质表明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根本立场。毛泽东指出,“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如果大家生活不提高,革命就没有必要”[5]。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一化三改”,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巩固了国家政权,解放了生产力,为实现人民幸福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大力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传染病,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邓小平这样论述党与人民的关系,“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全国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拥有了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表明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宣告了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一化三改”,中国共产党在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地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开启了党执政为民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历史性转折,它深刻总结经验教训,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改革中,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和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的勇气,开辟出一条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7]。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应该由人民群众真正享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改革开放“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最终落脚于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旨归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和利益追求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最终体现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富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秉持党的宗旨,积极回应人民诉求,致力于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实践中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将工作重点聚焦到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美好生活向往,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必须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8]。这一论述明确回答了党“为谁执政”的问题,继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精髓,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主体地位,是对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刻阐释。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本遵循,党持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引导我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加强社会治理,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面前,党坚持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用“全民参与”“群防群治”铸成坚固的防控体系。习近平强调,“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8]44-45。“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彰显了党的为民情怀,既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党的人民理念的时代表达。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民至上”的重要命题,最终凝练出党“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历史经验。
历史表明,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都带领广大人民作出了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政治保证与领导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9]。消除贫困,梦圆小康,砥砺前行,党兑现了对人民的承诺,创造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奇迹,继续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
二、“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内在意蕴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0]。“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困难仍坚不可摧、历经风雨仍不容撼动的实践经验和成功锁钥,这个判断具有深厚而丰富的内在意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切立足人民”的立场站位
一个政党总是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它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是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学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学说,价值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变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为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目标指南。“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2]。人民是党的初心和本色。人民立场要求党立足人民、扎根人民、情系人民,为人民的实际需要规划布局,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深深扎根于人民,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身份定位,强调党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名鲜明地体现了国家性质。毛泽东强调,“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立场出发进行目标规划、制度建设与政策安排,在实践中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把提高发展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强调,“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5]。
(二)“一切依靠人民”的主体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6]。“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还内蕴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这一理论精髓。人民是权力主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要尊重人民意志。人民是实践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人民是评价主体,是党一切工作成效的评判者和阅卷人。毛泽东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3]138。只有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人民是权力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权力本质上是一种粗暴的掠夺和占有,只有彻底消灭阶级统治,消灭剥削,人民的权力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坚持人民至上就要使人民处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位置。国家制度建设、政策制定不是替人民做决定,而是要组织、发动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从而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和国家的意志只有和人民意志一致,才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理想愿景、发展规划才具有合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和国家确立了一系列国家和社会制度,使人民能有效行使立法、选举、监督等权利。由此,充分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动力作用,也提升了人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运行,使人民群众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70多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及其他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保障人民权力,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
2.人民是实践的主体
历史的过程是人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跨越艰难险阻、创造彪炳千秋的伟大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和伟大实践。坚持人民至上,就要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毛泽东将人民比作“土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17]。在党栉风沐雨的百年历程中,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捐粮送饭、缝补军装、收留伤员、传达情报,用血肉之躯突破敌人封锁,用简陋小车推出战争胜利。人民群众勇乘改革开放浪潮,大胆摸索开创的“包产到户”,大刀阔斧的乡镇企业改革,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的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习近平指出,“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18]。人民群众的实践聚合成一股强大力量,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人民是评价的主体
既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的领导和国家发展的目的是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那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如何?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原则是否合理?奋斗和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评判的主体自然是人民群众。邓小平提出,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不断提升,并呈现出多样化与丰富性的特点,这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始终在实践中对标人民需求,检视工作成效,始终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则,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三)“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旨归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消灭剥削,摆脱异己力量对人的支配,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获得真正的解放。“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19]。要在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础上建立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抓住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一切为了人民,把满足人民需要、为了人民发展作为根本价值旨归。“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20],人民至上是最终判断标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击退外敌,致力于国家解放、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独立自主地进行经济建设,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挺起了腰杆;推动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准确研判,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相矛盾的社会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强调,“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8]23。“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21]。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旨归,是对“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根本性诠释。
三、“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未来指向
“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彰显。立足“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带来的全新挑战,面对新的历史境遇和奋斗目标,党必须坚持贯彻“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与企盼,实质性地推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要求我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既是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和实践前提。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是一个过程,其中,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对象,更是主体。治理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治理的科学性、价值性和技艺性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治理现代化不是规训、制约人民群众,而是体现人民意志,组织人民积极参与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意蕴,这就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以制度保障人民民主参与的权利。同时,丰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式,不断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使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到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
第二,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是坚持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有832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创造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但与此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形势,存在着诸多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持续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做大“蛋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克难,自立自强,锐意进取,从根本上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分好“蛋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分配结构,真正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终极价值追求,这是人类不断努力的过程,也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的方向。社会现代化包含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核心。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实性的任务,实质性地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这是我国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现实表达。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表现为多个维度,其中,人的需要是彰显人的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追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一要继续加强社会建设。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支持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不断开发人民群众易于认同、乐于接受的文化传播形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精神养料,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活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防治污染,修复生态,用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为人民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中,凝练出“人民至上”这一颠扑不破的历史经验。回顾过去,我国找到了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密码;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用“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凝聚力量,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