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探析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11-22李钢徐佳音
李钢,徐佳音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1;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1]的理念,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继而从战略高度上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2]。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政治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3]。因此,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历史阶段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不仅表现在其战略地位的提升,也表现在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规范化,还表现在其实践路径的多样化。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定性及形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并不完全相同:1939年毛泽东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的建设任务;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将党的建设概括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开始了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新布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要位置,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5+2”新的体系结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体系中的首要地位,保持和发展了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使党的领导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内政治环境日渐清朗,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撑。党的十九大重新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做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4]的新部署,改变了过去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以党的思想建设为首的传统结构,把党的政治建设置于新的首要地位,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习近平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3]6。党的政治建设直接关系到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决定着我们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是对百年来党的建设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党建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
(一)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5]。政治属性是政党最重要的属性,列宁曾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围绕着统一的政治纲领、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清晰的政治路线组建的无产阶级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4]62。习近平强调,“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7]。党的政治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纵向维度中始终处于统领地位。
(二)党建逻辑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居统领地位。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说明党的政治建设同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逻辑关系,他指出,“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3]5,“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大局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8]。
1.“秉纲而目自张”
坚定的政治信仰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保障了党的各项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不断强化的政治能力让党的建设加速前进,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党的建设创造了和谐的环境。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建设整体成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执本而末自从”
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党的其他建设来讲,是“灵魂”,是“根基”,党的其他建设必须贯彻讲政治的根本要求,将着力点落在党的政治建设上,确保政治方向不偏轨。第一,政治建设决定思想建设的方向,以政治建设统领思想建设能够确保思想建设不走调、不跑偏。第二,政治建设决定组织建设的成效,以政治建设统领组织建设能够激发党组织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第三,政治建设决定作风建设的内容,以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能让作风建设落在实处,避免“一阵风”。第四,政治建设决定纪律建设的标准,以政治建设统领纪律建设能够硬化党纪政纪的贯彻力度;政治建设决定制度建设的张力,以政治建设统领制度建设能够将制度的效能最大化。第五,政治建设决定反腐败斗争的目标,以政治建设统领反腐败斗争能够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三)现实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反腐肃纪的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政治决断力,依法依规查处党内部分野心家、阴谋家,肃清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巩固和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了党在重大历史关头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9]。习近平指出,“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政治问题相关联”[10],不摆正政治立场就会导致“七个有之”的问题。因此,要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严抓不懈。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习近平反复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11],“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3]5,“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3]5。不从政治这个根源出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就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必须始终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四)历史逻辑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12]的基本原则,到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深入阐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原理;从1944年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时提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13],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3]5;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3]5,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共产党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14];从江泽民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5],“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15],到胡锦涛指出“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16]。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尽管之前从未在党的政策文件中正式赋予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统领地位,但“讲政治”一直贯穿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
习近平提出:“历史经验表明,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7]注重从政治上建党的优良传统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新胜利提供了不竭动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持续发扬政治上的先进性品质,所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核心力量。那么,讲政治就必然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的规划和部署,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认真总结归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将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整体水平。
(一)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的原则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章明确的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路线和纲领落到实处”[18]。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保证全党在统一的宗旨和行为规范下达到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党的十九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以下简称“党章”),在“总纲”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将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高度赋予了党的政治建设重大意义,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从“政治意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党内政治文化”“政治生态”等方面阐释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党的政治建设理所当然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二)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政治建设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廓清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首要地位和统领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续发力”。“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18]。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渗透到其他建设之中:第一,在思想建设上,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觉悟,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在组织建设上,不断夯实党组织的政治基础,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第三,在作风建设上,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政治立场;第四,在纪律建设上,“要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18],习近平强调,“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9];第五,在制度建设上,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第六,在反腐败斗争上,建设廉洁政治,涵养政治生态,加强党员党性修养。
(三)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针对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强弱项补短板”[18]。政治建设要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党在政治站位上的提高带动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坚决防止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坚决反对各种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18],要坚定政治信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针对“低级红”“高级黑”“伪忠诚”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针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等突出问题,要提高政治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本领。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四种错误倾向”制定实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针对政治纪律的“五个突出问题”,制定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划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针对党内存在的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制定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把关。针对党内出现的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弘扬时代正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18]。
(四)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的原则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20]。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原理在党的政治建设层面具体表现为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和管好“绝大多数”的有机统一。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内的“关键少数”,党员队伍是党内的“绝大多数”。一方面,管好“绝大多数”首先要抓好“关键少数”。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毛泽东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1]。习近平指出,“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22]。要重视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教育,认识到干部在政治上犯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抓住“关键少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17]。另一方面,抓好“关键少数”是为了管好“绝大多数”。“关键少数”存在于“绝大多数”之中,管不好“绝大多数”就抓不好“关键少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要统筹兼顾,着力提升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政治能力,管好“绝大多数”能为抓好“关键少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从新时代的国情出发,为迎接新挑战、新使命,“深刻洞察自身性质、历史经验、建设规律提出的重大命题”[2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创新,更要落实到实践层面,从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和强化制度保障五条具体路径贯彻政治要求,建设一个在政治上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党,从而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好地肩负起党的新使命。
(一)坚定政治信仰
习近平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4]。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是共产主义。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政治信仰不仅包含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任务重点推进,做到心中有信仰,才能脚下有力量。
坚定政治信仰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25]。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与时俱进地深入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6]。新时代坚定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科学理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18]。
坚定政治信仰要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集中反映了党纲确定的政治方向,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具体工作的中心任务、政治目标和行动指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27]。党的政治建设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党的政治路线,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贯彻到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去,在实践中校准偏差,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坚决防止和及时纠正违背和偏离党的基本路线的行为。党的各级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政治路线,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治路线,在党的政治路线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坚定政治信仰要坚决站稳政治立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全党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18]。共产党员要以党章为镜,运用党性原则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提高,自觉增强党性修养。站稳党性立场要勇于担当政治责任,积极应对“四大危险”中“精神懈怠的危险”。习近平指出,“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讲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8]。站稳人民立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积极应对“四大危险”中“脱离群众的危险”。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9]。在新时代,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30],努力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不负人民。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定政治立场就在于坚定人民立场[18]。党为人民,人民才能始终拥护党。人民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拥护党,党才能有稳固的执政根基。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0]22。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即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8],与“维护习近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8]是辩证统一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船重千钧,掌舵一人。习近平不仅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更是我们14亿中国人民众望所归的领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9 500多万名中国共产党员坚强的领导核心。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习近平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到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正式提出“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的认识更加明晰。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1],内化于思想自觉,外化于实际行动,贯彻在日常言行和工作中。
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要优化党的领导方式。首先,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既要群策群力以“多谋”,又要集中统一为“敢断”,兼顾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其次,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站稳群众立场,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后,要坚持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践行法律要求、发挥法律效力,将党的活动规范上升到制度和法律的高度,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既要着眼于宏观层面的大政方针,又要优化微观层面的路线方略,“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32]。
(三)提升政治能力
提升政治能力要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习近平强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33],“增强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33]。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凝聚全体党员干部的向心力,全党上下一盘棋,在党中央协调各方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合力。
提升政治能力要重点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习近平提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34]。党员干部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本领,才能在面临各种考验时“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干部要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33]。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经风雨、见世面,厚理论、重实践、强积累,将初心使命变为现实的践行力、执行力、落实力,积极应对“四大危险”中的“能力不足的危险”,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党的事业保驾护航[34]。
(四)净化政治生态
净化政治生态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习近平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35]。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恢复和发扬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等优良传统。各级党组织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将政治思想教育常态化,制定严格的政治制度、政治纪律加以约束,知恶黜恶,“要切实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甄别出来、清除出去”[36],多管齐下肃清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政治生态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双管齐下,刚柔并济,防止党内出现“七个有之”的问题,杜绝党内拉帮结派、以权谋私的现象。党员干部应始终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承诺,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检验党性的重要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五个必须”,自觉遵守党章党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净化政治生态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形成统一而稳定的政治价值体系和政治行为方式。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不断汲取红色基因中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发掘红色资源的当代价值,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要遵循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不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党内正向政治文化感染力、影响力,让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内政治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最终上升为思想自觉。
净化政治生态要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37]。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提出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政治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以政治建设引领组织建设,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原则,坚定选人用人政治方向,强化选人用人政治标尺。纠正培养选拔干部的不正之风,培养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政治责任,提拔重用有坚定政治信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有较强的政治能力、清正廉洁的干部。
净化政治生态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底线,是共产党员与生俱来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廉洁奉公,就是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享受,守纪律、讲规矩”[38],为党的政治建设中如何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指明了方向。回首党的百年历程,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了实事求是、恪尽职守、坚忍不拔、对党忠诚、清正廉洁、勇于担当等价值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为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和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必须、八条规范”的明确要求。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应对“四大危险”中的“消极腐败的危险”,用廉洁自律的高标准要求自己。
(五)强化制度保障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强化制度保障,从制度上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用制度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用制度保障党的政治路线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章又对党的政治路线作出与时俱进的修正,确保党的政治路线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用制度净化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根除腐败产生的根源。如通过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39]。用制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强化纪律建设的政治性,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政治纪律方面的规定。以严格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