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团的任务》研究综述

2022-11-22刘良梅

关键词:青年团列宁共产主义

刘良梅

1920年10月2日,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青年团的任务》重要讲话。一百余年来,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述论和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理论成果。对研究进行综述,系统梳理研究成果,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青年团的任务》文本知识,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也能为我国做好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提供借鉴。

一、青年学习思想研究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到:“全体青年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学习。”〔1〕学术界对列宁青年学习思想展开了广泛研究,主要包括青年学习的原因、内容和方法等。

(一)青年学习的原因

对于列宁要求青年学习的原因,学界主要从青年自身需求与国家建设需要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一是青年完成自身任务与使命的需要。有学者基于青年在苏联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中的任务与地位,阐述青年学习的原因,刘旺旺将列宁关于青年学习原因归结为“青年应担负起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2〕。二是为更好地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李凡从苏联国内大背景出发,认为列宁之所以要求青年加强学习,是因为青年通过学习能够助力党和国家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3〕。

总体来看,青年加强学习是青年和国家两者“衔接性”需求决定的,这对当前青年树立务实崇高的学习动机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二)青年学习的内容

对列宁要求青年学习的内容,学者们一致认为,青年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和文化传承,还应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等实用技能。一是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多数学者认为青年学习共产主义是列宁关于青年学习内容的首要要求。宋学标结合列宁文本观点“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一般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1〕,认为青年首要学习的内容是共产主义,而且不但要学懂弄通,最重要的是要会用〔4〕。葛元仁从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理论的目的出发,阐述了“要‘实现初心、完成使命’,必须要学习共产主义的理论”的观点,青年一代必须要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5〕。二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学者认为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树立正确态度,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青年应当学习的重要知识内容。阮映东、张润华认为,对待传统文化要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郑颖研究发现,要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7〕。三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学者认为列宁还要求青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如王彩云基于青年学习的目的,认为青年必须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现代化技术和知识,掌握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

总之,青年应当学习的内容包括共产主义理论、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知识架构较为完整。

(三)青年学习的方法

对列宁提倡的青年学习方法,学者们普遍认为,列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宋学标围绕如何学习共产主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等问题,提出青年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4〕。刘旺旺提出青年学习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2〕。葛元仁也认为青年一代掌握共产主义理论,全靠学校理论灌输是不行的,必须“到工农中去,理论联系实际”〔5〕。阮映东、张润华也提出“在实践中学习”,着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6〕。郑颖基于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作用,也认为青年“学习应理论联系实际”〔7〕。

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能促进青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和应用,能真正实现学用相长。

“互联网+亲职教育”,就是互联网与亲职教育的结合。互联网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面貌,教育日益变得多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对教育机构、教育资源、教育模式等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建立。“互联网+教育”就是形成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方向。

二、青年教育思想研究

关于《青年团的任务》中列宁的青年教育思想,学界主要从青年教育思想的生成条件、主要内容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青年教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对于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生成条件,学界主要有两个观点。其一是客观条件,即认为当时俄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况,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极左”思潮甚嚣尘上,错误的思想文化造成广大青年思想混乱,故而必须加强青年教育。孙亚芳认为,“极左”思潮对青年思想造成严重危害,极其必要对青年进行教育〔9〕。赵玉筱基于苏联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缘起,即面对“极左”思潮的荼害,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思想教育,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0〕。其二是列宁的个人特质,认为正是列宁拥有远见卓识,才认识到青年教育的重要性。姜惠、刘宝杰研究发现,列宁认识到青年教育有“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服务、为社会生产提供现代科技人才”等优势,才促成了青年教育思想的“出场”〔11〕。王永浩认为正是列宁认识到苏联青年一代肩负的历史任务与崇高使命,才提出了“须高度重视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的观点〔12〕。

针对青年教育思想的生成条件,学术界主要从客观环境之需与列宁个体特质两个维度着手,考虑方位全面独到。

(二)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出发进行了阐述,内容十分广泛。一是“三方面”说。崔亚玲将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社会主义的青年教育要学习资本主义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有用东西,要学习合乎发展规律的无产阶级文化,要培养社会主义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13〕二是“四方面”说。李正赤从基本任务、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和组织作用维度对列宁青年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突出强调了明确学习要求、培养理想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和发挥青年团体组织引领作用在青年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14〕。三是“五方面”说。韩硕从青年重视学习、培养批判精神、贯彻道德教育、倡导理论联系实践以及重视青年团组织作用五方面对列宁青年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15〕,孙亚芳也是从五个层面论述了列宁青年教育思想内容,即建设共产主义、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践行共产主义道德和培育批判思维〔9〕。

此外,少数学者也论述了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内容,如要树立典型,注重榜样教育。邓宏霞提出了“榜样教育人才观”〔16〕,认为在青年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需重视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此外,要重视组织架构,即青年团对青年的培育。石娜认为青年团为青年教育提供了组织保证,为其保驾护航〔17〕;张少难认为要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青年团对青年的组织引领作用〔18〕。

总体而言,学界对青年教育思想的内容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学习、道德素养、实践维度和发挥青年团组织作用等,内容颇为完整。

(三)青年教育思想的特征

综合来看,列宁青年教育思想的特征研究比较泛化,针对性不强。

三、共产主义道德培育研究

列宁提出:“应该使培育、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1〕列宁十分重视青年共产主义道德培育,以期为建设共产主义培育青年力量。学界关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培育研究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定义

对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定义,学界普遍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是衡量人们行为是非、善恶和荣辱的标准,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产生,有团结一切被剥削阶级的“魔力”。王运苌在阐释道德的含义以及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过程基础上对共产主义道德进行了界定,即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无产阶级逐渐形成了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道德——无产阶级道德,它是共产主义事业所要求的人们的行为规范〔22〕。金可溪认为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里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但没有对其加以明确界定〔23〕。结合列宁的诸多论述,可以了解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具体含义,即“共产主义道德是为这个斗争服务的道德,它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反对一切小私有制,因为小私有制把全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交给了个人”〔1〕。

(二)共产主义道德培育的方法

学界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培育方法的论述较为一致,即理论联系实际法和榜样示范法。王运苌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有强烈的实践性”,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了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还是要看他的实践。同时,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榜祥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主义道德榜样给人们以鼓舞、教育和鞭策”〔22〕,恰当运用典型人物,启发、激励青年去实践共产主义道德义务,可以收到极大成效。金可溪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列宁十分重视义务劳动实践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即“列宁组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真意是想将其当作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他也认为共产主义教育应努力发挥榜样的道德教育作用,对群众进行道德教育应发挥先进阶层即榜样的作用〔23〕。

追逐共产主义目标,培育共产主义道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界对共产主义道德培育方法的探讨对于我国开展共产主义道德培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四、共产主义者培育研究

列宁尤其重视共产主义者培育,他认为只有通过将青年培育为共产主义者的方式才能将青年紧紧团结起来,最终达到彻底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大厦〔1〕。学界对列宁共产主义者培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因和路径两个方面。

(一)培育共产主义者的原因

研究发现,列宁之所以提出培育共产主义者,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根本原因,即苏联国内恶劣的经济与教育现状。学思基于此现状,并根据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认为必须把苏联青年一代培养成共产主义者〔24〕。二是重要原因,即苏联青年的地位和肩负的任务。枟玉玺认为列宁把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即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需要几十代人才能完成,老一辈推翻沙皇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已完成,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则由青年人去完成〔25〕。

(二)培育共产主义者的路径

对于共产主义者培育路径研究,学者们见仁见智。一方面,有学者提出培育共产主义者,理论知识学习是必要,即应从理论知识学习层面着手培育共产主义者。李振唐、张明认为,要将青年培育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培育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的能力,并要求青年学习“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即文化知识、自然知识和社会科学〔26〕。白诗毓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共产主义者,就要通晓马克思主义,刻苦攻读以通晓马克思主义〔27〕。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培育共产主义者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育双管齐下。学思总结了列宁培养共产主义者的方法,即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是要学习共产主义,即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要注重实践,“青年应该成为自觉的劳动者,在劳动中与工农打成一片”〔24〕,唯有如此青年才能在劳动实践的熔炉里将自己“锻造”成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仇文利的观点与学思一致,他提出了应坚持“学校理论灌输和社会劳动实践一体化”的观点〔28〕。

青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培育共产主义者的重点对象,学者们对共产主义者的培育路径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我国引导和教育青年树立共产主义意识,成为共产主义者提供了方法借鉴。

五、当代价值研究

《青年团的任务》作为经典文献,其中蕴含的青年观对当今我国做好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青年团的任务》的当代价值不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是从青年主体维度探讨《青年团的任务》的当代价值。学界在论述《青年团的任务》对青年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理论指导。王万奇、赵付科认为,进入新时代,重温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对青年的培养具有注重道德培育、重视本领培养和发挥示范作用等现实价值〔29〕。其二是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培育提供了启示。罗小牧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干部的培育应以“有文化、能奉献、守纪律”为目标〔30〕,韦庆昱从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视角出发,认为《青年团的任务》对青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大学生骨干培育方法方面的指导,包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锻炼青年,在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服务青年〔31〕。

二是从共青团组织维度探讨《青年团的任务》的当代价值。首先,共青团组织培育青年团员的价值借鉴。管金潞认为“可以从《青年团的任务》中青年共产主义教育思想里寻找理论元素,辩证地吸收以共产主义知识武装青年团员、以共产主义道德培育青年团员的理论价值。”〔32〕其次,共青团做好组织工作的价值借鉴。李旭指出,“新时代做好共青团工作,应从夯实基础以强化理论引领、提升质量以强化价值引领与创新驱动以打造多维实践引领体系等三重维度予以全面深化。”〔33〕

三是从青年和共青团组织双维度探讨《青年团的任务》的当代价值。张少难研究发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重视青年作用、关注青年学习实践、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同时还要发挥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8〕石娜认为《青年团的任务》对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借鉴意义,包括“青年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定青年理想信念、重视青年社会实践以及发挥共青团的导向和服务作用”〔17〕。

此外,也有学者将中共领导人对青年的论述与《青年团的任务》的内在统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赵扬将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与胡锦涛“四个新一代”意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存在内在统一性〔34〕。胡芳认为胡锦涛的青年思想是对列宁关于青年团的论述和青年思想的继承,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开拓创新,即将共青团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35〕。李宏刚、崔华华认为,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契合性〔36〕,即都要求青年要认清时代大势、肩负光荣使命,要矢志不渝建设国家;面对复杂的、庄严的时代任务时若要青年保持清醒、勇毅行动,必须加强青年教育。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界关于《青年团的任务》的研究成果丰富,特别是关于青年学习思想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学者从原因、内容、路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论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总结和挖掘,还要进一步深化如下研究。

首先,要注重思想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界对《青年团的任务》中青年学习的动机和方法探究较少,且研究较为零散。因此,尚需系统化、综合性研究列宁青年学习思想。

其次,要注重思想研究的启示性和价值性。《青年团的任务》中对青年学习动机的阐述科学性较强,可以以列宁的青年学习理论为依据,反思当代青年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当代青年学习发展。另外,列宁将青年视为共产主义建设者,这与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定位即民族复兴大任担当者具有内在相通性,故列宁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的理论对我国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担当者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再次,要注重宏观视域下思想研究的比较性。《青年团的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经典文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青年观的形成具有启发作用。梳理总结学界研究发现,仅有三位学者将列宁青年观与部分中共领导人青年观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且研究仅针对领导人的某一讲话或者某几句话,缺乏宏观研究视域。因此,可以从宏观视域将中共领导人关于青年的相关论述与列宁青年观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两者间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进而从青年观切入,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发展关系。

猜你喜欢

青年团列宁共产主义
列宁
新渔阳里6号—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地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高高举起共产主义旗帜
——理直气壮地回击抹黑、诋毁、妖魔化共产主义的言行
拉美有多少“列宁”?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纪念列宁
请求列宁帮助
更正